88教案网

S版五年级下全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火烧云、让马、瓜棚夜话、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赶花、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教案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S版五年级下全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火烧云、让马、瓜棚夜话、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赶花、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进一步提高熟练地拼读音节的能力。

2、练习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继续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课文中常见的句子。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逐步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4、继续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

5、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有重点有条理的口述一件事,培养先想后说的习惯。

6、能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的能力。

7、培养仔细看图和有重点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8、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勤奋好学,诚实守信教育。

训练重点: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抓住课文记叙的重点。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了解事物之间的

联系,展开合理的想象。

理解要点:

一、关于阅读教学

1、词句的训练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学时要选择若干词句来指导理解。

2、阅读教学应促进知识和能力的不断转化。

3、阅读教学应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讲读教学

1、继续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

3、讲解课文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要从整体出发注意进行字、词、句的教学;要注意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课文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联系要注意理解上的逐步深化。

课时安排:

课文

20篇

即兴说话

3次

听读欣赏

3次

作文

6次

综合练习

6次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8个生字,掌握7个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基础上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片段。

4、学习理请课文的写作顺序,能给课文分段,

并掌握分段的基本方法。

5、学习说几句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的话。

6、学习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写一篇作文。

训练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给课文分段。

2、语言文字训练要扎实,落实读的训练。

3、作文指导应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

写。

教材安排:

1、快乐的杉树林

2、火烧云

即兴说话

慰问

*3、让马

作文

一次

的小实验

综合练习1

1快乐的杉树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毫不在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

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

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

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审清题目的意思。

3、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后,指导学生照下列要求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倘若

毫不在意

毫不在乎

避暑胜地

不约而同

粉妆玉砌

2、思考下列问题:

(1)课题《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

(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几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课内预习,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对中、差生的指导。)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自学字词的情况:

(1)正音(出示生字新词)

(2)字形:

毫(与豪区别)

嫌(注意右边兼的写法)

添(右下部是小字加点)

(3)词义:

杉树林

避暑胜地

粉妆玉砌

倘若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些季节的不同景色?

(3)读后讨论问题,通过讨论明确:

a、课文围绕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句话写的。(教师: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也可以说围绕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这句话写的。(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句。)

b、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

c、据此分段,并明确分段的依据。

三、审题。

1、教师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意思是: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2、教师: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哪些欢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课文。

四、课内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了解杉树林春、夏两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揭示学法:

抓中心句学课文。操作步骤1、找出中心句并理解句意。

1、提问:这步有几点要求?(一找出二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用直线划出)中心句,再想想句子是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中心句是课文开头的一句或结尾的一句,意思是: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二、揭示学法第二步:

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1、教师:这里提出几点要求?

(明确:一是写了:哪些内容,二是重

点写什么内容?)

2、带着上述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读后讨论,明确: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这些内容:一是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二是写小伙伴在杉树林里愉快地活动。重点内容是:春天,杉树长出绿叶;秋天,杉树林一片火红,十分美丽;冬天,杉树林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春天,重点写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荡秋千;夏天,重点写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避暑、学习、活动。)

板书:

景色

活动

春天

长出绿叶

荡秋千

夏天

太阳烤

知了叫

下棋

打扑克

游戏

秋天

火红火红

美丽极了

来回走动

冬天

粉妆玉砌的世界

堆雪人

掷雪球

三、揭示学法第三步:

看看课文中哪些词句跟中心句关系密切?想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中心的?

1、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节。

一找句、二点词语、三明意思。重点讨论下列语句:

A、春天来了,杉树长出嫩绿的幼芽,没几天绿芽就渐渐长成绿色叶子,最后越长越大,就成了一根根针似的叶子。

(这句话写出春天杉树长出绿叶的景象。把生长过程写具体了。)

B、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

做游戏。

(以一就能看出小伙伴们急切的心情。)

C、因为顽皮但过后还是照样荡秋千,

毫不在乎。

(先明确这六句话的句序,理解关键词语,并从中体会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玩得多么愉快、多么起劲,感受杉树林给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学习第三节。

四、课内训练:

1、完成课堂练习第2题中的(1)、(2)。

2、造句:毫不在意

五、回家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杉树林秋、冬两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抓中心句学课文的第三步要求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用上述方法学习课文第四节。

A、重点理解课文如何将秋天杉树林景色写具体。

B、那些词句反映出我们喜爱杉树林?为什么?

C、完成课堂练习2(3)。

D、指导背诵本节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五节。

A、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怎样具体写粉妆玉砌的景色的?这句话写出冬天杉树林怎样的景色?

B、冬天,杉树林又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快

乐?

C、完成课堂练习2(4)。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无穷的欢乐在课文中指那些欢乐?

2、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为什么喜爱门前的那片杉树林?

四、回家作业

1、感情朗读。

2、完成课堂练习1(2)、3。

总板书:

快乐的杉树林

景色

活动

春天

长出绿叶

荡秋千

夏天

太阳烤

知了叫

下棋

打扑克

游戏

秋天

火红火红

美丽极了

来回走动

冬天

粉妆玉砌的世界

堆雪人

掷雪球

拓宽阅读

教学内容:《树海》、《家乡的木棉树》、《我家门前的柿子树》

教学要求:1、读通三篇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摘抄、积累词语、句子。

3、写作:我家门前的小河、我爱

教学过程:

一、读通三篇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二、再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好词好句。

三、交流课后问题。

四、学习写作,注意学到的写作方法。

写作:我家门前的小河、我爱

2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3、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7节。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2教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查字典理解:恍恍惚惚、镇静、威武、金灿灿、笑盈盈、红彤彤、高寿

3、思考:

A、课文主要写什么?

B、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分几段?

4、照样子积累词语:

笑盈盈:

葡萄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檀、盈等5个生字。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审题,找出跟课题密切相关的语

句。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你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2、出示课题。2

火烧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评。

3、检查分段情况。(按时间顺序分三段)

板书:

出现

变化

消失

三、讲读课文:

1、什么样的云是火烧云?用文中的话作解释。

2、出示学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出示句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出示学法:

A、读通句子。

B、找重点词。

C、理解句意。

D、读出感情。

理解:

①找出句中最能反映火烧云特点的词。

②烧什么意思?

③作者这里为什么用烧不用红?

④理解这句句意。

⑤感情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

3、领会文章中心。

4、指导背诵47节。

教学步骤:

一、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

第一节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出现时霞光的

颜色。

1、霞光是什么时候上来的?是什么颜色?

2、写霞光作者抓住哪些人和动物的颜色变化来写的?他们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3、讨论归纳: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小白猪(身子)金的

狗(身子)红的

老头儿胡子金的

红公鸡(身子)金的

黑母鸡(身子)紫檀色的

4、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人们的心情怎样?

5、感情朗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生读颜色变化;女生读形状变化,思考:这一段写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是从哪两个特点来写的?

2、找找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快的句子,划下来,再将有关词语点出来。

3、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形状也是变化多端,自读课文,说说文中出现了哪几种火烧云的形状?哪些词语又说明这些变化快?

4、积累描写变化快的词语。

5、模仿课文46节先说再写火烧云变化快。

三、讲读第三段,体会中心:

1、最后火烧云消退了,男生读。出示:m.JaB88.CoM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2、用上节课学习句子的学法来学习。

(1)、读句子。

(2)、说说恍恍惚惚的含义。为什么

会恍恍惚惚的?

(3)、理解句意:人们被这美景迷住了,

看得眼花缭乱,天空里的火烧云快

消退了,变化更快,更多。

(4)、有感情地读一读。

3、火烧云下去了,可人们依然是喜爱它的,怎么看出?

4、反复读这一段。直至能背诵。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颜色有这么多端变化,形状也变得那么多,那么快,确实是美丽、壮观的,难怪男女老少都喜欢见到它。

总板书:

火烧云

霞光

:红

出现

人、动物:变

颜色

红彤彤

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

像马:一会儿两三秒正在

形状

像狗:忽然跑着跑者

像狮子:接着一转眼

消退

恍恍惚惚

心情喜悦

拓宽阅读:

阅读内容:《云彩带来的信息》、〈楼顶观星〉、〈晚霞,心中的幻影〉

教学要求:1、读通三篇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摘抄、积累词语、句子。

4、写作:写一种自然现象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

教学过程:

1、读通三篇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再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好词好句。课后积累。

3、交流课后问题。

4、学习写作,注意用上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

题目:日出、下雨、刮风、落叶

*3

让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学习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小战士的高贵品质。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4、摘录课文描写贺龙关心、爱护向芽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借助字典自学生字。

2、查字典理解:溃退、挂彩、湘、黔、澧洲、鹤峰

3、思考:

(1)、课文写谁给谁让马?为什么让

马?

(2)、课文写了几次让马?每次让

马从哪里到哪里?除了让马

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步骤: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发生在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件事的课文。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讨论思考题并分段。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阅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第2节写了哪几层意思?

2、概括段意。

四、阅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1)、这个受伤的小战士是谁?他是怎样

的一个小战士?

(2)、贺龙同志是怎样关心这个小战士

的?划出有关的词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概括段意。

五、阅读第三段:

1、朗读课文,思考:

(1)、贺龙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让马

的?

(2)、贺龙是怎样给向芽让马的?划

出有关语句体会一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段意。

六、阅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贺龙同志第二次让马是在什么

情况下?

(1)、划出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向芽的语句

并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段意。

七、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文章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

贺龙同志两次让马给一个受伤的小战士的

事。热情歌颂了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小战

士的高贵品质。

八、质疑问难:

九、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解释词语中带点的字。

饱含

下沉

溃退

人迹罕至

昂首挺胸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困倒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呢?

4、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

(1)、向芽孩子气地说:那,我骑,

我骑。

(2)、总指挥,我向芽话没说完,

难过得再也讲不下去了。

5、摘录描写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向芽的句子。

总板书:

让马

快把马牵过来。

第一次:叫扶

快骑上去。

关心

快给我骑上去。

爱护

第二次:又扶

我背你走吧。

拓宽阅读:〈话长征〉、〈朱军长救孩子〉

即兴说话

慰问

教学目标:

1、懂得慰问就是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

2、学习例话,理解提示,练习向别人作慰问。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什么是即兴说话?

2、学习即兴说话是要注意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引子:什么是慰问?我们应该向什么人进行慰问?

2、根据情况,确定话题。

3、结合提示,练习说话。

三、小结。

拓宽阅读:古诗今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模仿写作:古诗今写〈村居〉

作文

一次

的实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作文题目。

2、你曾经做过什么小实验?

3、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这次作文的要求。

2、找出这些要求中的关键词。

三、交流材料。

1、交流各自补充好的题目和想写的材料。

2、点评。

四、借鉴例文。

1、默读例文。

2、按实验顺序给实验过程标上序号。

3、读一读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4、把例文按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分成三段。

5、对照本次作文要求,点评例文。

五、当堂作文。

综合练习1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用多音字组词。

2、学写毛笔小楷。

3、改正搭配不当的词语。

4、能扩写句子。

5、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意思。

6、学写日记。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按要求完成练习1至4题。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组词。

1、读读六个字的十二个音节,比较一个字的两个读音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3、讲明要求:根据一个字的两个读音,各组成一个词,分别填写在音节后的括号里。

4、学生完成后,共同评点。

二、学写毛笔小楷。

1、仔细观察字帖上字的形态,笔画和结构。

2、学生书写,共同评析。

三、把下面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

1、审题。

2、读词语,明确修改的方法。

3、学生自己修改。

4、集体点评。

四、扩写句子。

1、明确扩句的目的。

2、明确扩句的要求。

3、读原句,想想哪些地方可以增加内容,并写下来。

4、集体评点,修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练习5至6题。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初读短文,思考:这篇短文主要写什么?

2、再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想记忆犹新是什么意思?

3、三读短文,想:妈妈对我的哪些教育使我记忆犹新?

4、四读短文,想:你认为做人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

5、齐读第5节。

二、学写日记。

1、复习日记的格式。

2、读例文,明确日记的要求和方法。

3、学生写日记。

拓宽阅读:〈声音消失之迷〉〈徐霞客远游探险〉、〈鸽〉、〈十字路口〉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28个生字,31个词语,能将一

字组成多个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2、能按提示和例句仿写句子,会缩写句

子。

3、能复述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能读懂短

文的内容,并能分段。

4、能用恰当的方法确定理文的重点。

5、能按一定的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

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语句通顺

联贯。

训练重点:

1、本单元训练重点是确定课文的重点。

2、作文指导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材料。

教材安排:

4、瓜棚夜话

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6、赶花

听读欣赏

春笋

作文

我跟逛商店

综合练习2

4

瓜棚夜话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从我在瓜棚买瓜时所听到的三个老汉的对话中,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他们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2、默读课文,自学字词。重点理解朦朦胧胧、了如指掌、一言为定等词语的意思。

3、按照揭示和例句,仿写句子,把意思写具体。

4、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和三种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确定本篇课文的重点。

教学重点:

三个老汉在瓜棚下对话的部分。

教学难点:

掌握找出课文重点的几种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借助字词典。

2、查字典理解:潺潺、推辞、底细、绝技、朦朦胧胧、了如指掌、一言为定、惬意、一板一眼、

3、思考:(1)我在瓜棚下听到哪些话?用

划出。从这些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2)在闷热的夜晚,我为什么感到清爽和惬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理清课文层次。

3、精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你们家里是不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话、空调这些我们以前都不敢想的设备,现在都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瓜棚夜话》,看看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景象。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读题,解释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

2、小组比赛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交流预习中问题。

1、读划出的对话。

2、说说是哪些人在对话?

3、从这些对话中,你看出什么?

三、说全文大意。

四、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五、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思考:这节讲什么?

2、用层意归并的方法写段意。

3、读第一节,思考: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练习说话:用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句式说两句说明夏季夜晚天气闷热的话。

5、请学生上黑板写憋字,要求说出共几笔,第一笔是什么?

6、师说出第二节中的三层意思,请三位同学分别读出。

7、请学生书写兜字,是注意更正。兜字在这儿作名词,还可作动词,请学生举例。

8、师解释瓜把式,请学生读出文中解释瓜把式的具体内容。

9、读练习3的例句,体会带点词语的后面句子之间关系(补充说明)

10、讨论:从一个争字可以看出些什么?

11、读第一段。

12、写第一段的段意。

六、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第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

1、轻声读,思考:这段按西瓜张请我和买主尝瓜和大伙儿欢声笑语可分两层,该怎么分?

2、第一层中写西瓜张请大家尝西瓜,找出文中表现西瓜张是个慷慨的人的句子。

3、听老师读第二层,试着说说写了哪些景物(圆月、庄稼、微风)

4、谈谈这些写景的句子,要求不看书说说这些句子。

5、这些景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景色?

6、写段意。

二、精读第三段

1、找出第二段中引出第三段的句子。

2、自由读第三段。

3、分角色朗读。

4、讨论:甜蜜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这些话为什么称为甜蜜的?

5、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要把三位老汉的自豪感读出来。

6、写段意。

三、精读第四段。

1、轻声读。

2、解释惬意。

3、思考:在闷热的夜晚,我为什么感到清爽和惬意?

4、指导感情朗读。

5、写段意。

四、作业

1、感情朗读全文,重点朗读三位老汉的对话。

2、做练习3。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2、交流改革开放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1、介绍抓课文重点的几种方法。

2、做练习2。

3、说理由验证

(1)从篇幅的长短来判断,第二、三部分篇幅相当,再用其他方式验证。

(2)看课题,夜话与第三部分相对应,该选第三部分内容。

(3)根据课文所记事情的意义上来判断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反映本文的意义,该选第三部分。

(4)让学生复述确定课文重点和方法,并说说本文选择第三部分的思考过程。

二、感情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感情朗读全文。

2、全文重点部分在第三段,其它各段是否围绕中心来写?

3、同桌交流耳闻目睹的小故事,歌颂改革开放。推选交流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三、作业

1、复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2、继续收集改革开放的小故事。

拓宽阅读

教学内容:《卡子脚的变迁》、《数鸡》

教学要求:1、运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

3、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熟读摘抄。

4、体会文章的中心,感受改革开放农村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1、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再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并读一读。

4、交流划出的好词好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5、讨论课后问题,体会文章的中心。

6、熟读课文,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创造奇迹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放发,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3、自学本课字词。

4、能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5、收集并交流一则世界趣闻。

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课文的重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预习: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查字典理解:号称、变幻、絮语、苦涩、从容、拾级而下、倏地。

3、思考:(1)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死海是沉默的海?死海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你说说在游泳时的感受。

2、揭示课题。

3、对课题,你有何疑问?

二、检查课前预习。

1、出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

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清楚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思考:课文哪几节写我游览死海的亲身经历?

2、给课文分段。

3、给第二段分层,并归纳层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以提出问题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一段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朗读第一段。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3、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作业的尝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凭借我们已有的地理常识我们知道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由于它的面积大,有1200平方公里,因此可以称海。而像这样的海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死海世界闻名。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板书:

见闻

游览死海

感受

3、作者因为访问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所以有幸去游览死海,那么作者为什么能躺在死海上读书,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随作者乘着汽车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二层。

1、指名读第3、4小节,思考:作者在去死海的路上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分别用

划出。

2、交互出示句(1):

河床很宽,但只有一股小溪般的细流

在里面蹦跳。

A、读句子。

B、

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C、

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D、体会用词的好处。

(蹦跳也看出死海的地势低。)

3、课本上是怎么说死海的地势低的?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板书:地势极低

4、出示死海地势平面图。

5、四十分钟以后,汽车开到约旦河终端戛然停住死海到了。

三、学习第三层,,了解死海之所以能创造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

1、齐读,思考: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用刚才同样的方法学习。

2、出示句(2)

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

阳伞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用学第一句的方法学习这句。沉默的原因A、游人少;B、水中无生物。)

3、指导朗读。

4、尽管死海是沉默的海,但是死海

并非死气沉沉,不仅如此,它还很美,

你能找找吗?

5、研究性作业尝试:练习说话

因为死海的水中含盐量特别高,

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

板书:含盐量高

6、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所以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实验证明

板书:浮力极大

7、完成课堂练习1的填空。

四、学第四层,体会在死海游泳的乐趣。

1、正因为死海有能使人躺在上面看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的奇迹,所以我迫不及待的跳入水中,这时我的感受又怎样?听课文录音。

2、随机讨论温润的感觉。

板书:温润

3、用书上的语言说说怎么舒服自在?哪几句写出了我的舒服自在?

板书:舒服自在

4、出示句(3)。

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

(自学此句。)

5、当我几乎想在这里睡觉时,这是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什么玩笑?默看。

6、究竟是死海的什么让我吃了苦头?

板书:浮力极强

7、另外,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死海的浮力很强?

8、虽然这时我的脸上、眼睛火辣辣的,但我还是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是为什么?

板书:难得的快事

9、那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并说明为什么?

出示选择题。

(1)主人陪同我游览著名的死海。()

(2)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读书。

()

(3)死海含盐量很高,生物难以生存。()

(4)死海是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五、扩展阅读。

你还能说说世界上的其它奇观吗?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确立重点的方法学习

了课文,创造性地练习了写句。知道了作

者经历的奇妙感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

有,让我们现在作好准备,将来去探索世

界上更多的奥秘。

总板书:

地势极低

含盐量高

见闻

浮力极大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浮力极强

感受

温润

舒服自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

2、能用从容、奇异造句。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1、死海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2、死海创造的什么奇迹?

二、总结全文。

三、造句。

1、从容A镇静、不慌张;B宽裕

2、奇异A跟平常的不一样;B惊奇

3、这两个词分别可以从两方面来造句。

四、课后作业。

拓宽阅读:《金字塔巨石之迷》、《神奇的沙漠》

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用简练的语言写一写知道的奇观。

教学过程:1、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理解。

3、再读课文圈划喜欢的好词好句,说说圈划的理由。

4、交流课后问题:(1)响沙湾沙漠神奇在哪儿?对响沙有那些解释?

(2)科学家对金字塔之迷作了哪几种推断和试验,结论如何?

5、用简练的语言说说金字塔和沙漠各神奇在哪儿?

6、用自己的语言再说说知道的还有哪些神奇的奇观?

*6赶花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阅读。

3、积累词语,摘录课文中描写蜜蜂赶花和养蜂赶花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1、读熟课文,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解决。

3、查字典理解:馥郁、蜂篦、马不停蹄、

4、思考::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遇到的这个人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谈了些什么事情?

5、积累花名:

如:洋槐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掌握文中的字词及重点词句。

3、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顺序: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清楚。

2、出示生字和词语,检查读音。

3、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抓住课文重点,进行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1、2节。

2、检查自学情况。

3、从哪里看出洋槐花盛开;充满、长满、一层厚厚的白雪(比喻;洋槐花白色。)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我走进树林,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蜜蜂顾不得蛰人?

2、概述:我走进树林、发现很多蜜蜂,吓得不敢跨步。遇到养蜂人,叫我不用怕,说蜜蜂忙于采花,顾不得蛰人。

3、齐读第6节。

4、划出养蜂人赞美蜜蜂的词句。

体会:最后、一就、直到、顶多只能、他那短短的一生,喘口气都舍不得(夸张句,表示抓紧时间)、哪有(反问)

5、指导朗读第6节。

五、回家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2、抓住重点阅读第三段。

教学顺序:

一、复旧迎新。

1、朗读第6节,以资比较。

2、朗读第三段识别重点的训练。

(1)学生交流识别重点的方法。

A、抓住课题、和课题相呼应的部分是重

点。

B、比较详略,重点部分往往较为具体,

因此,详写的部分往往是重点。

C、重点是中心思想的支柱,因此,集中

体现中心思想的是重点。

(2)讨论:课文既写蜜蜂赶花,又写养蜂人赶花,哪个是重点?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思考:

我提出几个问题,怎么会提出的?

养蜂人怎么回答的?

2、讨论:

第一个问题:养蜂人为什么要千里迢

迢跑这么多的路?

(这是我发现来延安的养蜂队来自

各地后提出的。)

千里迢迢是什么意思?哪些词句能

说明千里迢迢?

第二个问题:等到槐花谢了,你们该好

好休息了吧?

3、小结。

三、讨论我和养蜂人交谈后为什么感到震惊?

1、养蜂人的艰辛在课文中比较明显,但是我怎么还会感到他们的生活还充满诗情画意的呢?

2、默读第1115节,边读边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然后讨论。

四、学习第三段第三层。

1、朗读第16、17节。

2、赶花是他们难得和家人团聚的原因,在赶花和团聚之中,他们选择了什么?为什么?

3、读了最后一句,你觉得这个结尾怎么样?

五、总结全文。

六、回家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及练习册作业。

拓宽阅读:《寻找紫荆花》、《千姿百态的花儿》

教学内容:1、熟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交流圈划的好词好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寻找紫荆花?

读读背背文中描写花儿丰姿的语句。

5、摘抄积累在本子上。

听读欣赏

春笋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发扬春笋那种你追我赶,竞争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春笋生长的过程。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

2、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春笋投影图。

2、你想了解春笋的生长过程吗?

3、板书课题。

二、播放录音,了解内容。

1、听全文录音,了解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快速阅读课文,回答。

3、交流,小结。

三、听3-5节录音,了解春笋生长过程。

1、课文中哪些语句直接写出了春笋的生长情况?

2、指名读这三个句子。

3、想一想句中带点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逐句理解,朗读小结。

四、总结全文。

你喜欢春笋吗?为什么?

拓宽阅读:古诗今写〈夜宿山寺〉

作文

我跟

逛商店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写清楚。

2、重点部分要写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对商店环境布置和顾客众多作描绘。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导入。

2、出示题目,审题。

二、明确要求。

1、写逛商店无非是写所见所闻,你可以想一想你逛的是什么商店,平时你最喜欢逛什么商店,在商店里你最喜欢在什么柜台买东西?

2、要把逛商店的经过写具体。

三、交流材料。

1、自行考虑写作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评。

四、学习例文。

1、例文写了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

2、例文重点写了什么。

3、例文中还写了什么?

五、当堂作文。

1、自行写作。

2、交流,按要求点评。

拓宽阅读:〈乔迁新居〉、〈魏征直言敢谏〉、〈两条路〉、〈小丑〉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的使用方法。

2、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学习用因果关系的句式写几句话,学习使用顿号、分号和引号。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要求默读课文,按要求背诵、默写课文。

4、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学习反映的说话技巧;学写贺信;学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写事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6、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赞美春天的情感;懂得艺无止境,要谦虚谨慎、不断上进的道理。

教材安排:

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8、张石匠拜师

9、古诗四首

10、小读者

即兴说话

反映

作文生气了

综合练习3

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门前的龙眼树那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品格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读写掩映、盎然、如获至宝等词语,用每当总、无论都造句。

3、开始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家乡龙眼树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谁能介绍一下龙眼。

二、听课文录音。

1、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我对家乡的龙眼树情有独忠?

2、围绕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三、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

2、解释词语。

常绿

掩映

招财进宝

盎然

如获至宝

索取

3、检查预习情况。

四、初读课文。

1、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2、点评。

五、理清课文层次。

根据段意分段:

1、我爱龙眼树,如今还常常想着家门前的那棵龙眼树。

2、我爱龙眼树,如今还常常想着家门前那棵龙眼树。

3、许多年后,那棵树的后代遍布山村,给山民门带来欢乐。

4、我喜欢龙眼树,因为它为人们奉献丰厚的果实而不求索取。

六、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层次,知道了作者对家门前的龙眼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家门前的那棵龙眼树不择条件、无私奉献的品格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

2、解释词语。

二、过渡。

作者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为什么龙样树在他的心中常绿?

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读课文、找词语、说理由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看出在作者的心中,家乡的龙眼树常绿?

2、第四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龙眼树在作者的心中常绿?

3、指导朗读。

4、是啊,正是因为龙眼树的不求索取、无私奉献,所以会在作者的心中常绿。那么不择条件、无私奉献的品格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四、学习课文体现不求索取品格的内容。

1、继续运用三条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2、哪些词语写出了龙眼树的不择条件?

3、交流。

4、找出龙眼树不求索取品格的句子、词语。

5、指导朗读。

6、我家门前的龙眼树不择条件、不求索取,但是它为人们奉献的是那么宽广无私、无怨无悔。那么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出了龙眼树的无私奉献的品格呢?

五、自学课文体现龙眼树无私奉献品格的内容。

1、继续运用三条学习方法学习课文5-10节。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词语体现了龙眼树的无私奉献?

3、交流。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运用了读课文、找句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了课文,体会到作者对龙眼树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继续体会作者对龙眼树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检查。

1、复习本课词语。

2、造句。

每当总

无论都

三、复习阅读。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龙眼树在我的心中常绿?

2、朗读体现龙眼树不求索取的句子。

3、朗读体现龙眼树无私奉献的语句。

4、根据课文的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全文。

我家门前的龙眼树不择条件、不求索取、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所以在我心中常绿。

五、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家门前的龙眼树在我的心中常绿?

板书

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不求索取

无私奉献

心中常绿

*8、张石匠拜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描写手艺高超的句子。

3、按要求用学过的语句练习说话。

教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导入课题。

1、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

2、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的石匠伙儿整整干了三十年,可有名气啦!可张石匠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

3、板书课题。

三、学习描写张石匠高超手艺的句子。

1、张石匠总认为自己的手艺没人比得上,他的手艺到底如何呢?

2、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说话练习:

太行山脚下的张石匠

。刻碑洗字这伙儿他

。你瞧他

。再看他锻的石链

4、张石匠的手艺果然不同凡响,值得大家敬佩,可手艺这么高的张石匠为什么要拜师呢?

四、学习描写小伙子手艺精湛的句子。

1、张石匠哪里比不上小伙子呢?

2、读4-7节。

3、指导朗读,读出钦佩的语气,

五、揭示中心。

1、张石匠认为自己的手艺

,爱

,还爱和人

。自从与小伙子比试后,觉得

,懂得了

2、理解艺无止境。

六、总结全文。

即兴说话

反映

教学目标:

1、懂得反映就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要求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2、学习例话,理解提示,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家住六楼,夏季台风暴雨特多,一下雨,人是凉快了,可那房顶老是漏水,把新装修的房顶弄得黄迹斑斑,这可真让我犯愁,我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自由发言,引出反映。

3、什么是反映,读读书上的引子。

二、表演小品,懂得学会反映的重要。

1、小品表演反映。(向居委会反映)

2、他们反映的情况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帮助吗?

3、反映的目的是什么?

三、听例话,懂得怎样反映才正确。

四、学习正确反映情况。

五、练习巩固。

1、确定一个反映话题,小组按提示互相练习。

2、分角色表演、交流、评议。

3、总结。

9、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学习《清明》,体会诗人凄迷纷乱、茫然若失的情绪;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体会诗人再春天里的喜悦心情;学习《村居》,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学习《游园不值》,感受诗人所赞美的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2、正确读写生字,理解生字在诗句中的确切意思。

3、把《宿新市徐公店》译成白话。背诵四首古诗。

4、加强朗读颂吟,领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朗读颂吟每首古诗。

教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河秀丽,地大物博,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古诗就是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二、揭示课题。

三、学习《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1、学习《清明》。

(1)、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

(2)、自由读。

(3)、理解全诗。

*清明是个怎样的日子?

*诗中清明那天的景色怎样?

*理解欲断魂。

*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

(4)、连起来说说一、二句诗的意思。

(5)、读,体会意境。

2、概括学习《清明》的方法。

听清、读通、理解、体会。

3、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用刚才的学法学习。

(2)、理解:

*理解题目。

*理解未成阴。

*理解急走及三、四句诗的意思。

*说说全诗的意思。

(3)、朗读体会意境。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也从诗人短小精练的诗句中获得无穷的回味。

五、作业。

1、抄写两首古诗。

2、背诵古诗。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村居》和《游园不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2、说说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

二、学习《村居》和《游园不值》。

1、学习《村居》。

(1)、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

(2)、自由读。

(3)、反复读,理解全诗。

(4)、再次读,体会意境。

2、学习《游园不值》。

(1)、按先前的学法学习。

(2)、质疑、释疑。

三、小结。

古诗以它的短小精练、想象丰富、感情强烈和节奏鲜明,便于我们朗读吟诵,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读、多积累一些古诗,丰富自己的知识。

四、作业。

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这四首古诗。烁烁每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小结。

本课四首古诗,虽然跨越了唐宋清三个朝代,但写的都是春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春天的景致,表达的作者的心情。

三、完成课堂练习。

四、把《宿新市徐公店》译成白话。

五、默写古诗。

板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

雨纷纷

茫然若失的心情

行人

欲断魂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花落未成阴

喜悦心情

儿童追黄蝶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赞美春天勃勃的生机

儿童散学

忙放纸鸢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

赞美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一枝红杏出墙来

*10、小读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

*抓重点段的方法;

*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板书:

提意见

小读者

编辑

良师益友

作文

生气了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生气的事,重点把生气的情况写具体。

2、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重点:

把生气的情况写具体。

教学难点:

选择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有人生气的事,今天我们就要写这样的文章。

二、明确要求。

1、题目上的横线是什么意思?

2、根据题目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

3、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事的文章?

三、交流材料。

1、自行考虑写作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评。

四、学习例文。

1、例文写了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

2、例文重点写了什么。

3、例文中还写了什么?

五、当堂作文。

1、你打算写的人事中心。

2、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自行写作。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学会本单元20个词语,懂得它们的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重运用。会用然后、越越、郑重、眉开眼笑等造句。能按本单元阅读课文练习中的要求积累词语和句子。

3、能理解课文中比喻句的意思;能认识文中省略号的含义。

4、能创造性的复述寓言故事。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专心听课文录音,并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体会。

7、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一次做客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

8、能理解本单元语言的寓意。学习课文主人公做事认真负责、关心热爱集体的好思想、好品质。体会古代名著中人物

教材安排:

11、寓言三则

12、春燕

听读欣赏

美丽的小鸟

*13、智取生辰纲

作文

做客

小编推荐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教学目标:

1、阅读中能自主识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积累词语从容、戛然而止、温润、絮语、拾级而下。

2、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简要复述。。

3、了解课文叙述重点,体会作者愉快的感受。

重点难点:

1、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简要复述。。

2、了解课文叙述重点,体会作者愉快的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教师:你相信吗?有一位作者曾经躺在波浪上看书,也就是直接在起伏澎湃的波涛上,从容地看一本杂志。(引用第1节。)

2、板书课题:《*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学生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觉非常新奇、新鲜。)

二、学习课文第26节,了解死海的特点。

1、教师:让我们快速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课文第26节。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课文第26节,并交流。)

2、教师相机指导学习。

特点一:地势低。理解为什么称死海为世界的肚脐?(因为从安曼到死海,要下降1300多米!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则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所以号称世界的肚脐。)根据这一段文字让学生画示意图加深理解。

特点二:含盐量高。理解为什么称死海为沉没的海以及死海得名的原因。(①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练习用没有,,,,没有,,,,也没有,,,,.......

的句式来说一句话。②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③划出描写死海景色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美感。〈A、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地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B、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

三、学习课文第712节,体会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1、教师:小组学习,思考:①作者在文末说:能在死海里游泳,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是一件快事?②作者喝到了苦涩的咸水,眼睛也被涩得生疼,为什么还说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呢?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第712节,并交流。)

2、教师相机指导学习。

问题一: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我只须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同时,理解温润、絮语两个词语。并且,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作者当时那种惬意、舒适的感觉。

问题二:因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恐怕只有在死海这里才能发生,这是作者以前所没有体会到的美好事情,所以即使后来不小心遭了点罪也心甘情愿。

四、课后小结。

本文作者记叙了自己游览死海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穿插介绍了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的别称世界的肚脐;死海名字的由来,使读者对死海的情况、具体的景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五年级(s版)10我家门前的海 教案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s版)10我家门前的海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羞怯、海藻、飞驰、骏马、愈来愈美)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

1、点拨:

刚才老师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

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交流解疑收获

四、作业

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的心。是什么意思?等等。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本文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

出示:

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研读课文

学习建议: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交流阅读体会

1、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冒号的用法。

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

生:(接读)心,装着海;眼,流动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2、说说读读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

(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

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翼?

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四、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

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好地再读一读。

五、作业

读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并继续从文中采集好词,写在后面的白框中。

五年级语文上10我家门前的海教案


教学

要求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样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

重点

难点1.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了解文中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懂课文。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我家门前的海

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心,装着海;眼,荡漾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句导读:此句道出“我”与海的密切关系,联系课题可知全文写的是生活在海边的渔家孩子眼中的大海。][①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渔家孩子有海一般晶莹的生命。

多变的脸

多么像人哪,海的脸一天多变。[②从本句话中可以看出“海”与“人”相似的地方在哪儿?]

段导读:写海的特点——一天多变。

清晨,常常是安恬的。[句导读:“安恬”展示了海清晨的特点。]安恬得没有一丝涟漪(liányī),就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xīnɡsōnɡ)眼睛的脸,还羞怯(qiè)地蒙[ménɡ]着一层薄薄的面纱。[③结合上面的句子,解释一下海“安恬”的特点的表现是什么。]

段导读:清晨海的特点——安恬。

当风提着裙子姗(shān)姗走来,安恬的海面顿时泛起密匝(zā)匝的弧纹,就像是老奶奶皱巴巴的脸。[④如何理解“风提着裙子姗姗走来”?]

段导读:起风时的海像老奶奶的脸。

涨潮了。海浑身抖动,一边跳,一边吼,那扬起的雪白的浪花,多像是发脾气的爷爷翘起的白胡须……[⑤“发脾气”表现在哪里?]

段导读:涨潮时的海像发脾气的老爷爷。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⑥以上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段导读:这几个自然段写“我”非常喜爱大海,不管海是什么样子的。

爸爸和妈妈的脸不也是常常变化吗?当我潜心做功课的时候,当我学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时候,当我不讲礼貌和淘气的时候……[⑦这几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嬉笑和严肃常常有同样的内涵:因为深沉的爱。

我喜欢海,喜欢有着丰富感情的海。

段导读: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拥有着人一样感情和生命的大海的喜爱。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写“我”喜欢有着丰富感情的大海,在“我”眼里,大海像父母一样亲切。

牧场

我家门前是一个无边的牧场。牧场有着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但是,没有牧鞭,风吹草低也不见牛羊。[句导读:“望不透”“开不败”从侧面反映了大海的物产丰富。][⑧这几句话是如何用“牧场”比喻大海的?]

段导读:把大海比喻成牧场。

牧场上见到的是轻轻荡漾的琉璃浮漂,一串串像是巨大的晶莹的珍珠;波面下是一条条吊绳,牵引着数不尽的水产:楔(xiē)子形的贻(yí)贝、芭(bā)蕉扇状的扇贝、耳朵模样的盘大鲍(bào)、天鹅蛋般的蛤蜊(ɡéli)……[句导读:此句中作者把玻璃浮漂比作巨大的晶莹的珍珠,足见大海对渔民的重要性,因为渔民们要利用这“牧场”发展水产业。][⑨这几句话描写的顺序是怎样的?]

段导读:写大海带给“我们”丰富的水产资源。

最壮观的是从墨西哥引进的“海藻(zǎo)之王”——巨藻,硕(shuò)大的茎叶组成葱郁的海底森林,把海的颜色都染红了……[句导读:“把海的颜色都染红了”充分表现了巨藻的茎叶硕大和葱郁。][⑩“巨藻”具有怎样的特点?]

段导读:描写“海藻之王”——巨藻。

海上牧场,驱走了海的荒芜。一道道无形篱笆,圈住了渔家人金色的梦。[句导读:“金色的梦”指渔民们对水产养殖带来的收获充满了欢欣。]

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冀。[这里的“欢欣”“希冀”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段导读:写大海是渔家人的希望。

海上牧场,跳跃着我的一颗童稚的心……

我常常跟妈妈到牧场上放牧,驱着小舟,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chí)的好奇心。[句导读:“我常常”到“牧场”,还对海上的景物充满“好奇心”,不仅写出了海上景物的多、美,且照应前文,突出了“我”对大海的喜爱。][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童稚?]

段导读:写“我”经常去大海上玩儿。

我暗暗地下了决心:长大了也要做这大牧场的放牧人……

段导读:写“我”长大后的愿望。

第三部分(第12~19自然段):描写了大海带给“我们”丰富的物产和无限的快乐。

我家门前挂着一幅画,从门口一直延伸到天边。[句导读:“画”突出海的美,“从门口”到“天边”极言海之辽阔。]画面有动有静,颜色有浓有淡。[如何理解“有动有静”“有浓有淡”的意思?]

段导读:把大海比喻成一幅画。

这画很大很大,太阳、月亮、云彩、飞鸟和春秋四季都描摹在上边。

段导读:用极具代表性的事物说明了海的大,同时也暗示了海的澄澈、晶莹。

这画天天在变,变得新,变得奇,变得梦幻般的迷离……[“变得新”“变得奇”是什么意思?]

岛上人,都是画中人。

岛上人,又都是画师。

段导读:说明岛上人也是大海的建设者、保护者。

当我拎着篮子赶潮,当我捧着贝壳在湿漉漉的潮印上寻觅记忆,当我搂着浪花跳舞,当我乘着骏(jùn)马——小船儿在波流上疾跑的时候……我也便在画中了。[这几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

段导读:作者的想象,表达了对大海的爱。

我永远永远看不腻这幅画。[句导读:“永远永远”“看不腻”又一次表现了“我”对大海的喜爱,更使“我”对大海的感情不断加深。]

我要快快长知识、增智慧,用灵巧的手,蘸着朝霞般的色彩,为画面添上崭新崭新的几笔……[“为画面添上崭新崭新的几笔”的意思是什么?]

段导读:写出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大海变得更美丽而努力的愿望。

我相信,这幅画会愈(yù)来愈美。[句导读:“我要快快……”希望自己为家乡作贡献的急切心情;“我相信……”则表明了心中充满了希望和自信。]

段导读:作者对大海将来会更美好充满信心,也再次说明了对大海的爱。

第四部分(第20~28自然段):作者用画来形容大海的美丽。

28愈来愈美:越来越美。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芭、藻、硕、驰、骏、愈”7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一 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由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羞怯 芭蕉 海藻 硕大 飞驰 骏马 愈来愈美

(3)词语解释。

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密匝匝:形容稠密的样子。文中指波纹一圈挨一圈非常多。

希冀:希望。

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来不及欣赏。现在多形容人或事物繁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二 再读课文,自主解疑

1.点拨。

刚才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有些同学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课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 交流解疑收获

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通过查字典,了解到“姗姗”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师:除了查字典、词典,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理解生疏的词语的含义?

生:我是联系句子猜出“惺忪”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我想,“惺忪”指的是人刚睡醒时,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师:你真聪明。

生:“岛上人,都是画中人。岛上人,又都是画师。”这句话我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就一边读一边想象,觉得我眼前的这幅图是动态的,它反映的是岛上人生活的一幅大画。岛上人做什么,画上就有什么,所以说,“岛上人,都是画中人。岛上人,又都是画师”。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想象,你对语言的感悟就丰富和深刻了。

生:我虽然没见过“琉璃浮漂”,但根据文中的这几个字展开想象,我也好像看见了它一样,它浮在海面上,是光滑透亮的。

师:为了了解得更准确,下课后,我们还可以——

生:查资料!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样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课文重点句投影。

一 由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抖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心”是什么意思,等等。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本文用得最多的手法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本文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

出示:

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像,像。

(多变的脸 无边的牧场 一幅画)

二 自主研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海像多变的脸、无边的牧场和一幅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交流阅读体会

1.师生接读第一部分,感受冒号的用法。

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

生:(接读)心,装着海;眼,荡漾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2.说说读了“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

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

师: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开始诵读。)

师:在作者的情感中,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句话:

出示: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追问:为什么?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作者喜欢有着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一样亲切。)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

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

(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

(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把大海比喻成“牧场”,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冀”?

(因为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办养殖场,里面的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水产品会为渔家人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读读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指多名学生依次说)

小结:这哪是一幅画,真真正正的是一本动态的画册呀!新奇的人们爱看,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画中人——“我”更是看不够。

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作者的憧憬读出来。

教师点拨: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时,语调要略高,语速稍快,读出作者的憧憬。

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

四 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

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再好好地读一读。

1.这篇课文意境优美,有一种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所以在教学课文时要让学生多读,感悟其中的意境美。

2.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了解大海的特点,加深自己对大海的认知。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晶莹)的生命 (薄薄)的面纱 (密匝匝)的弧纹

(雪白)的浪花(深沉)的爱(葱郁)的海底森林

2.选择恰当的词画“”。

(1)这条小路一直(延伸 延长)到村子的尽头。

(2)阳光下,老人的目光显得特别(慈祥 慈爱)。

(3)妈妈对我很(温柔 温顺)。

(4)李丽有(丰富丰盛)的思想感情。

3.把下列句子变成比喻句。

(1)他的舞跳得真漂亮。

(2)杨树依然耸立在山头。

4.请你在例句后面接写两句

当我拎着篮子赶潮,当我捧着贝壳在湿漉漉的潮印上寻觅记忆,当我 ,当我。

一 原始海洋的形成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天空中水汽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汽以尘埃和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加上强对流,于是形成滔滔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二 海洋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珊瑚海,它在南半球。

世界上最小的海是位于土耳其的马尔马拉海。

世界上最浅的海是俄罗斯南部的亚速海。

三 为什么海水无色而大海却显蓝色

其实这是太阳光在变戏法。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时,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由于透射力最大,能克服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洋中的生物所吸收。而蓝光、紫光等,由于波长较短,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和海洋表面生物所吸收。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等进入了我们的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四 海市蜃楼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面上出现高大的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俗称海市蜃楼。我国山东蓬莱附近的海面上常出现这种幻景,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郭,因而得名。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我家门前的海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认准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部分难理解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羞怯、海藻、飞驰、骏马、愈来愈美)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

1、点拨:

刚才老师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

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交流解疑收获

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通过查字典,了解到“姗姗”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师:除了查字典、词典,还有什么方法理解生疏的词语含义?

生:我是联系句子猜出“惺忪”这个词的意思的。“……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我想,“惺忪”指的是人刚睡醒时,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师:你真聪明。

生:“岛上人,都是画中人。岛上人,又都是画师。”这句话我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就一边读一边想象,觉得“我”眼前的这幅图是动态的,它反映的是岛上人生活的一幅大画。岛上人做什么,画上就有什么,所以说,岛上人,既是画中人,又是画师。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想象,你对语言的感悟就丰富和深刻了。

生:受他的启发,我虽然没见过“琉璃浮漂”,但根据他名字中的这几个字展开想象,我也好像看见一样,它浮在海面,是光滑透亮的。

师:为了了解得更准确,下课后,我们还可以———

生:查资料!

四、作业

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我家门前的海》教案1》,来自网!http://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由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的心。”是什么意思?等等。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

出示:

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研读课文

学习建议: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交流阅读体会

1、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冒号的用法。

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

生:(接读)心,装着海;眼,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流动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2、说说读读“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

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

师: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各自选取喜欢的语句,开始诵读。)

师:在作者的情感中,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出示: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追问:为什么?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生:作者喜欢有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一样亲切。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

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

(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

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翼?

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读读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指名若干个学生依次说)

小结:

这那是一幅画,真真正正的是一副动态的画册呀。新奇的我们爱看,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画中人——“我”更是看不够。

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作者的憧憬读出来。

想像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

四、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

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好地再读一读。

五、作业

读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并继续从文中采集好词,写在后面的白框中。

六、板书

五年级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

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⑴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⑵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着……”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

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

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

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

(看火烧云)

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

(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五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五

一、教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火烧云变化来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

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的。

首先写出火烧云上来时,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色彩,染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抓住了五个变字,可以使学生理解晚饭过后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了那种惊喜的心情,体味老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小猪以及乘凉人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那开心的祝愿话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是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接着写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

课文第三段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了变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学习这一段时,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写火烧云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马是跪着的,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

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之一。

课文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12自然段)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第二大段(36自然段)讲火烧云变化着。其中第三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变化多。

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讲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

课文第二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重点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与难点。(详见教材分析)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

三、教学前准备

幻灯片4张

自制幻灯卡片2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安排三课时

(二)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置疑问难,学习分段。

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内容。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片断练习,完成作业。

五、教案(第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

(二)课前准备:

幻灯片4张

幻灯卡片2张

板书设计

六、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使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本课文质兼美,应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3.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片断,把读与写紧密联系起来。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的心境。

3、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插图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精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板书:

颜色

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绚丽多彩瞬息万变)

形态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火烧云》,我们先把这篇课文好好读一读,交流读懂的内容。

自由回答,同时理清文章脉络。

二、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读懂课文,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究,好不好?

1、学习文章第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问题,并通过阅读学生自己解决。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的颜色,而要通过景物的变化来写火烧云的颜色?(生动,有趣,表达作者惊喜的感情。)

再读,读出这份惊喜的感情。

2、学习第二段。

1)理解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见也没见过,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这句话。

2)这句话写得真精彩,更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呢!更精彩的是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先来读读课文,你们觉得精彩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精彩呢?(非常喜欢火烧云,仔细地观察,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她的想象是非常成功的,让我们来探究探究她成功的秘诀。

默读,想想作者先想象了什么?接着想象了什么?最后想象了什么?

先写形态像什么,再写了神态怎么样,最后写了动态怎么变。

后面两小节是不是也和这一节写法一样?

3)朗读体会。

3、学习第三段

火烧云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可是转眼之间它就下去了,看看在这最后一部分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交流。

朗读。

三、想象练习

出示图片,交流

出示两幅图片,请你选择一幅画,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也为我们展开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吧。

板书:

出现

颜色

12、火烧云变化(多、快)

形状

消退

形态像什么

想象神态怎么样

动态怎么变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评:读的流利、正确,洋溢着喜悦之情。

语言活泼,充满了对火烧云的喜爱。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1)、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2)、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着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看火烧云)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

四上《火烧云》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上《火烧云》教学设计(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四上《火烧云》教学设计(人教版)
《火烧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教具准备:

大字课文、多媒体课件

本课教学为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听话说词语。

笑盈盈庙门恍恍惚惚揉眼睛霞光

威武凶猛镇静

2、看课件说说这些颜色的名称。

3、课文怎样分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新授

(一)体会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在霞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把句子在文中划出来。)

2、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写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小白猪等。

3、教师小结:这一段具体写了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过滤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呢?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说说哪部分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哪部分是写火烧云的形状的?

(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四至六自然段是写火烧云形状的。)

2、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划出文中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和关联词语。

(1)课文中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关联词语具体介绍了火烧云的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美丽颜色。

(2)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体会天空的绚丽多彩。

(3)结合学过的关联词语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说一段话。

(4)默读四、五、六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课文是什么怎样具体描述的?

a、火烧云的形状首先是什么样的?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学生说)

b、总结学法,指导学生分组学习五、六自然段。

c、各组推荐汇报。

d、教师点评,总结。

(5)指导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特点:一是火烧云有各种各样的开头一是火烧云开头变化很快。

(6)教育学生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留心观察,平时注意积累作文材料。

(三)自由读第三段

(1)体会句子意思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句话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

(四)课终小结:本课具体地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平时注意积累作文材料。

四、巩固练习:

1、结合图画内容说说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具体有哪些变化?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作业:仿照课文观察朝霞或晚霞,并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7、火烧云

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还有

形状:马狗狮子

我家门前的海导学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家门前的海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0.*我家门前的海

课前自学

一、词语积累。

1.我会读,并能圈出生字。

安恬羞怯涟漪惺忪密匝匝海藻芭蕉

应接不暇硕大荒芜飞驰骏马愈来愈

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羞怯海藻骏马

3.我能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摘录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组)

4.我能用“安恬、应接不暇、羞怯”各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解疑,组内交流解疑。

提示:在不理解的地方画“?”,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2.自读课文,思考:在“我”眼中“我家门前的海”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些样子?

课堂导学

三、预习检测。

四、自主研读课文,感受家门前的海的神奇魅力。

1.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体会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提示: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像,像。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大海的感情丰富,渔家孩子对大海深沉的爱。

4.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小组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大海的深厚感情。

六、拓展延伸。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样的?

课后检测

七、辨字组词。

藻()驰()骏()

澡()弛()俊()

八、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眼睛()的面纱

()的弧纹()的浪花

()的爱()的目光

九、选择恰当的词画“√”。

(1)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延长)到村子的尽头。

(2)阳光下,老人的目光显得特别(慈祥慈爱)。

(3)妈妈对我很(温柔温顺)。

(4)李丽有(丰富丰盛)的思想感情。

十、请你在例句后面接写两句。

当我拎着篮子赶潮,当我捧着贝壳在湿漉漉的潮印上寻觅记忆,当我

,当我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

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景的方法。

难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文,了解大致内容,给文分段。

2、学习第一段,初步理解作者通过其他事物来写霞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神往,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红霞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吗?

板题:火烧云

二、听课文录音

1、听录音,听准字音,并划出什么是火烧云(这一句话)

2、交流: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理解“烧”

3、齐读。

三、轻声读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并给文章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时间顺序:

一、(1-2):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二、(3-6):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三、(7):火烧云下去时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这段主要描写什么?

2、这段写没有直接写霞光?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用“——”划出有关事物?用“-----”划出前后变化的词。

3、交流板书:

霞光

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

老头儿——金胡子红公鸡——(金)

黑母鸡——(紫檀色)

4、齐读第1节

读到这你有没有疑难?

5、讨论:为什么要通过小孩、老头儿、狗、鸡等描写霞光不直接描写霞光?

6、小组汇报结果:

更准确、细致表达火烧云霞光的颜色,描写了火烧云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这种衬托的方法我们值得学习下齐读体会。

7、齐读体会

五、作业:

1、字词抄3遍。

2、读熟课文。

《S版五年级下全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火烧云、让马、瓜棚夜话、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赶花、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教案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体育五年级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51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