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化学乙醇和醇类04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化学乙醇和醇类04”,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结的和物理性质。
3.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启发导学
[教学内容]
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他元素?举例说明。
指出:烃分子中引进了其他元素后就不能再叫烃了。
设问:那么,这类有机物又叫什么呢?
讲解:如果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例: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等)所取代,就能生成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例:卤代烃;醇;硝基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由烃衍变而来的,所以叫“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五章烃的衍生物
讲述:一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一氯甲烷可以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l,2-二溴乙烷既可以看成是乙烯的衍生物,又可以看成乙烷的衍生物。硝基苯可以看成是苯的衍生物。由此我们可以将烃的衍生物定义为:
板书: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有机物。
设疑:为什么要“从结构上说?”
讲解:烃的衍生物并非一定要由烃通过取代、加成等方法来得到;例如乙醇可以由乙烯和水加成得到,也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得到。
过渡: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问:请同学们设想,烃的衍生物跟相应的烃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讲解:当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它决定了这个物质的化学特性。所以在化学上把这种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板书:2、官能团:能够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设问:请举出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思考、讨论、列举常见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醛—CHO;羧基—COOH等。
讲解:我们理解了官能团这个概念后,就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烃的衍生物不必一个一个物质地去学习,而是应该像前面研究烷烃时学习它的代表物甲烷;学习烯烃时学习它的代表物乙烯一样,以达到触类旁通,这样我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就可将烃的衍生物分为:醇、酚、醛、羧酸等。有机物结构较为复杂,但决定有机物性质的主要是官能团,在性质分析判断时,只要抓住官能团这个主导因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所以学习有机化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官能团,有机化学就是官能团化学。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含羟基的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二节乙醇醇类
引入:乙醇可以看做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也可以是溴乙烷通过水解反应可以得到乙醇,乙醇俗称酒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有机物。,实验室用的酒精灯,医院消毒用的酒精,我们平时喝的啤酒、白酒等等,都含有酒精。酒精就是乙醇,但平时喝的酒就不能说是酒精或乙醇。因为啤酒的乙醇含量只有3—5%,就是一些烈性白酒,含乙醇也只有50—70%,那么真正的乙醇又是什么样的呢?
板书:一、乙醇
1分子结构:
教师:展示乙醇实物,嗅气味,学生回答,教师边问边板书
板书:2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沸点比水低,易挥发
提问:怎样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参考:用无水硫酸铜;
讲述:乙醇可作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互溶的混合物,在分离上是比较困难的,但也是可以分离的。如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设问:两种不同的液体互溶在一起时,可用什么方法分离?石油是如何分离成汽油、煤油……的?
参考:蒸馏的方法分离。
讲解:用分馏的方法只能得到96%的高浓度乙醇,要得到无水乙醇还得加新制的生石灰,使水与之反应生成一种难挥发的Ca(OH)2,再蒸馏。

[课题]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过渡:乙醇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OH对乙醇的化学性质有何影响呢?
板书:3、化学性质: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
引入: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乙醇分子中,由于O原子的吸引电子能力比C、H强,使得C—O键、O—H键均具有极性,在化学反应中有可能断裂。
板书:(1)与钠反应:(还可以与K、Ca、Mg、Al等活泼金属反应)
实验6-2:
现象:钠沉入试管底部,有气体放出,钠又浮到液面,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有水滴,加石灰水不变浑浊。
板书: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疑:乙醇分子有6个氢原子,是全部被取代?还是部分被取代?
启发:乙烷能不能和金属钠反应?
参考:不能。假如能反应,我们就不能将金属钠保存在液态烃—煤油、汽油中了,说明乙醇分子中的乙基是较稳定的,其氢原子不会被金属钠取代。显然,生成的H2,氢原子是由羟基提供的。
指出:乙醇除了可以跟Na反应外,也可以与K、Ca、Mg反应。
练习:乙酸与K的反应方程式。
R—OH+Na→?
讲述:不知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在高一化学中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讲述:钠在水面上游动,咝咝作响,反应很快完成。
比较:1,密度2.速度
讲解:此反应类似于钠与水的反应,故乙醇又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比较出乙醇与钠反应不如水与钠反应激烈,这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板书:乙醇较水还难电离。
讲解:我们在实验室中,经常采用燃烧酒精给一些物质加热,酒精燃烧也就是氧化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①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讲解:乙醇除了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之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也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如果有催化剂作用,还可以生成乙醛。
板书: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由乙醇制取乙醛。
引入:前面我们学过利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请同学们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板书:(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讲解:如果制乙烯时温度较低,将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醚。
板书:(4)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1.
讲解: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断键的位置,这样才能掌握好乙醇的性质。
板书:2.跟氢卤酸反应
讲述:当乙酸与氢溴酸在加热条件下将发生溴原子取代羟基。
板书:
讲述:通常用浓代替HBr。练习:
讲解: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断键的位置,这样才能掌握好乙醇的性质。
板书:二、乙醇的工业制法
讲解:乙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乙烯直接水化法和发酵法两种。
板书:1.乙烯直接水化法
讲解: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蒸气与水直接反应,生成乙醇:在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此发展很快。
板书:

板书:2.发酵法
讲解: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工业方法。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糖蜜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发酵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醇。

[课题]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乙醇的工业制法,常识性介绍乙醇的生理作用。
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教学重点]乙醇的工业制法,醇类的一般通性
[教学难点]乙醇的工业制法,醇类的一般通性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解、归纳
[教学内容]
复习:1乙醇有哪些化学性质?
2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分析:根据(CH3)2C=CH2,可以推断氯代烷结构有两种:(CH3)2CHCH2Cl和(CH3)2CClCH3,又醇B可以被氧化生成醛,所以只有(CH3)2CHCH2Cl正确。
引入:研究乙醇结构可以看出,乙醇是由烃基和羟基相连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像具有这样结构的物质叫做醇。请看课本P158二、醇类,了解醇类的分类和性质。
讲解: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结合着的羟基化合物。根据醇分子里羟基的数目,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分子里只含有一个羟基的,叫做一元醇。由烷烃所衍生的一元醇,叫做饱和一元醇,如甲醇、乙醇等,它们的通式是CnH2n+1OH,简写为R—OH。乙醇是重要的化工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涂料、化妆品、油脂等工业;甲醇、乙醇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它们还可用作车用燃料,是一类新的可再生能源。甲醇有毒,饮用约10mL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就能使人致死。
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甲醇、乙醇、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含4至11个C的醇为油状液体,可以部分地溶于水;含12个C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表7-2中列出了几种饱和一元醇的某些物理性质。
板书:二、醇类
1定义: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
练习: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醇?
板书:2分类按羟基数目分(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按烃基类别分(脂肪醇、芳香醇)
3饱和一元醇:烷基+一个羟基
(1)通式:CnH2n+1OH或CnH2n+2O、R—OH
(2)物理性质:n≤3,无色液体、与水任意比互溶
4≤n≤11,无色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n≥12,无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溶解度:碳原子数越多,溶解度越小,直至不溶。
沸点: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3)化学性质:似乙醇,但要注意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条件及其产物。
①消去反应的条件:似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与—OH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即β位C原子)上必须有H原子。如CH3OH、(CH3)3CCH2OH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氧化条件:与—OH所连的碳原子(即α位C原子)上必须有H原子。如C(CH3)3OH不能被氧化。
③氧化产物:α位C原子有两个H原子生成醛,α位C原子有一个H原子生成酮。
4几种重要醇结构、性质与用途:
讲解:甲醇、乙醇为可再生能源,甲醇有毒;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与水和酒精以任意比互溶,;丙三醇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此外,丙三醇还有护肤作用,俗称甘油。
板书:分子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醇,分别叫做二元醇和多元醇,如乙二醇和丙三醇:M.JAb88.coM

阅读
醇的沸点与氢键
比较表6-1与表7-2,不难发现,低级醇的沸点比与其相对应的烷烃要高得多,例如乙醇的沸点是78.5℃,而乙烷的沸点仅是-88.63℃。这是因为,醇分子里有羟基,低级醇在液态时与水类似,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因此,要使液态醇变为蒸气,不仅要破坏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还需消耗一定的能量破坏氢键,这就是低级醇的沸点相对较高的原因。

延伸阅读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习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习,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二化学教案:《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第三节主要介绍乙醇、乙酸这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其物理性质。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要根据乙醇的结构式,根据—OH的特征复习乙醇的化学性质,与Na、O2反应等。乙酸也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质。它的官能团是,乙酸是一种典型的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因此,要注意联系在无机化学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如酸的通性等。酯化反应,是新学习的有机反应,其本质属于取代反应,要明确其脱水的机理,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实验34酯化反应,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主要介绍糖类、油脂、蛋白质,这几种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复习时,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认识,比如:可以以热碱水洗碗为例,进一步理解油脂的水解,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学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从化学的角度加入解析、学习。

抓住糖的多官能团进行学习,推测其可能有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复习时,要组织学生多讨论、多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用途。

2.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糖、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复习。

2.采用讨论法复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

乙醇、乙酸的性质,糖、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钠、乙醇、酚酞试液、水、试管。

[师]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从图中所标出的①②③④处的化学键的断裂,同学们能否判断乙醇各发生了哪些反应?

[生1]断①处键,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师]如果①②处键断裂,大家看看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

[生]形成了乙醛。

[师]那么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氧化反应。

[师]此时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

[师]如果是③④两处键同时断裂呢?又形成了什么物质?

[生]乙烯!

(切换到幻灯片)

【例1】 某有机物X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和3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有机物X在适当条件下能进行如下一系列转化:

①有机物X的蒸气在Cu或Ag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成Y。

②X能脱水生成烯烃Z,Z能和HCl反应生成有机物S。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S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②有关转化反应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解析已知条件,找出解题思路。

[生]本题已知有机物燃烧时的耗氧量、生成CO2及水蒸气的量,由此,可以求出X的分子式,再根据性质,就可以得出答案。

[师]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弄清楚要求什么。找出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就可以找出解题的思路。

解析:由X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xHyOz+3O2―→2CO2+3H2O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x=2;y=6;z=1

即,X的分子式为C2H6O,由所给的性质可以得出:Y是乙醛,Z是乙烯,S是氯乙烷。

性质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酸的通性[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Mg粉

Na2O

NaOH

CaCO3

酯化反应

乙醇

[师]CH3COOH发生可逆电离,断①处键;发生酯化反应,断②处键。

[师]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是一重要实验,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2003江苏高考)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 ℃)(展示冰醋酸样品)。在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实验中“用酒精灯缓缓加热”为什么?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导管口能否伸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之下?

[生1]取冰醋酸可以用玻璃棒撬。

[生2]用镊子撬。

[师]那就请你用玻璃棒或者镊子撬一下看是否合适。

一同学上台撬冰醋酸,结果很难撬动。

[师]大家集思广益,到底该怎么办?

[生3]用酒精灯加热。

[生4]放到热水中浸泡一会。

[生5]可以用热毛巾捂。

[师]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吗?

[生]不能。盛冰醋酸的是普通玻璃瓶,不能直接加热。

[师]可以采取第4、5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用温水或者热毛巾捂。

[师]继续回答第2个问题。

[生2]缓慢加热是为了防止乙醇挥发,因为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从而造成反应物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

[生1]缓缓加热是为了防止反应剧烈,引起暴沸。

[师]同学们的意见呢?哪个更合理?

[生]第2个!

[师]对!

[师]第3个问题。

[生1]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生2]对不起!不知道。

[多媒体播放:参考答案——Na2CO3溶液的作用]

[师]最后一个问题。

[生1]便于观察乙酸乙酯的生成:一滴一滴地滴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紫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本题的原理是乙醛氧化制备乙酸,然后验证乙酸的性质。

[生2]A作为反应器,制备乙醛,B作为反应提供的条件——加热,C用来收集乙酸。

[师]题中所给的几种物质的沸点,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生3]我认为,是加热的温度,因为乙酸的沸点是117.9 ℃,要想使乙酸顺利蒸发出,选甘油为好。

[师]可不可以选乙二醇?

[生4]可以,只要温度高于乙酸的沸点是117.9 ℃即可。

[师]正确。

[生5]检验乙酸,可以用pH试纸。

[生6]也可以用碳酸氢钠。

[师]哪个方案最好呢?

[生]pH试纸简单!

(实物投影仪投影几份学生的答案)

[师]同学们解析得不错。本题属于实验题,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结合实验装置图,解析其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结合问题,得出答案。

(1)写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条件、配平。

(2)温度计是用来指示温度的,开始时是制备乙醛,温度应该控制在60~80 ℃,反应完成后,需要蒸馏出乙酸,所以,温度计应该是指示乙酸的沸点,所以,水银球应该位于支管口。

(3)B的作用是加热均匀,同时使生成的乙酸蒸馏出。

(4)可以用pH试纸检验乙酸。

答案:(1)2CH3CHO+O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性质

联系

单糖

C、H、O

果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银镜反应

双糖

C、H、O

蔗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果糖

互为同分

异构体

麦芽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多糖

C、H、O

淀粉

(C6H10O5)n

水解,遇碘水变蓝

不是互为同

分异构体

纤维素

(C6H10O5)n

水解

请填空:

(1)过程①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可以讨论。

[生1]①是消去反应,②是加成反应,③是氧化反应。

[生2]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④的另一种产物应该是CO2。

[生3]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师]很好。

[师]本题看似较难,但是,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是基本的概念,只要概念清晰,审题仔细,是可以做出的。

答案:(1)①消去 ②加成 ③氧化 (2)CO2 (3)A C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通过讨论的方法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培养了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布置作业

1.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或醋精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酿 D.福尔马林的稀溶液浸制生物标本

2.下列是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片断。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可能是()

1.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 ②钟乳石 ③锅垢 ④贝壳 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有()

A.①②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2.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除使用了非致命武器芬太奴外,还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若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CO

B.SO2

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D.臭氧

4.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反应的方程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5.下列实验:①淀粉水解 ②纤维素水解 ③乙酸乙酯制取 ④由乙醇制取乙烯 ⑤用苯和硝酸制取硝基苯。实验中用到浓硫酸的是()

A.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还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

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

7.据报道,某煤矿井下采煤面瓦斯突出,发生爆炸,当场造成56人死亡,92人生死不明。截至记者发稿时,经过全力搜救,目前又发现4名遇难矿工遗体,死亡人数增至60人。其中,55人系窒息死亡。目前,尚有88名矿工下落不明。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下表是甲烷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哪些是不安全的________。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2)稳定性和可燃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3)熔沸点: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很多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气态,且液态物质易挥发。

(4)导电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5)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常需加热或使用催化剂以促进它们的进行。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而不用“===”,但方程式必须配平。

有机物的简单分类:

有机物可简单分成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烃又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二)

1.神奇的乙烯

在自然界,植物从发芽到落叶,开花到落花,结果到落果的这种自然现象对人们来说,已是习以为常了。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先说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脱落。树木的嫩叶慢慢地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绿叶便慢慢地变黄、衰老,最后脱落。这种落叶是一种自然衰老现象。它就像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生长到一定时候便要衰老死亡。

另一种落叶现象就是秋天的落叶。这种落叶是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实际上是由于秋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叶片中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造成的。乙烯和脱落酸有促进叶子脱落的作用,叶柄基部形成一个离层区,在酶的作用下细胞间的联系变得松弛,一遇风吹叶子便从离层区脱落。

花和果实的脱落与叶子脱落的道理是非常相似的。花在衰败前常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形成促使果柄产生离层区,引起果实脱落。

了解了叶、花、果脱落的原因,人们便可用科学方法来人为地控制它们的脱落,这对农业生产是很有意义的。

2.煤气灯的秘密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

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这都是乙烯捣的鬼:

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树叶早落。

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芝加哥温室中石油照明灯放出的乙烯,它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

看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

3.石蜡油分解实验的再探究

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

(1)石棉要尽量多地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最好是教师演示实验;没有条件做实验的学校,可以放录像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4)KMnO4用稀溶液,3 mL该溶液中一般加入2~3滴稀H2SO4溶液,增加KMnO4溶液的氧化性。

(5)配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20 mL四氯化碳加1~2滴溴即可。

高一化学教案:《乙醇》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化学教案:《乙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教案:《乙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乙醇的结构、主要性质及用途。

2.使学生常识性了解乙醇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4. 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体验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醇的结构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引入新课

【导入】表演魔术——魔棒点灯。这无根之火怎么产生的?我们先从这种液体研究起。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结构

三、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

2、可燃性

3催化氧化反应

4与强氧化剂反应

四、用途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液体的颜色、状态、气味,得出结论.并试着在学案上写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投影】乙醇的物理性质

【探究一】:根据信息提示,推测乙醇可能的结构

经实验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且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可连接四个原子、每个氧原子可连接两个原子、每个氢原子只连接一个原子,试用

—C—、—O—、—H表示出乙醇可能的结构

【学生活动】写出符合要求的可能结构

【探究活动二】:运用假设推理—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的方法确定乙醇的真实结构

【演示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并验证产物气体只有H2

【思考与交流】

由分子式C2H6O 推测,1mol乙醇分子最多可提供 mol氢原子参加反应,生成 mol氢气分子

【材料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关于“乙醇结构”的探究

1、量取2.9ml的无水乙醇(约0.05mol)于试管中,并加入足量的钠

2、反应生成氢气体积标准状态为564ml(约0.025mol)

3、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思考与交流】

1、1mol乙醇实际生成了 mol氢气,含 mol氢原子。

2、1个乙醇分子只能提供 个氢原子与Na反应生成氢气分子。

【追问】明明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为什么却只能提供一个氢生成氢气呢?

【学生活动】观察两种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根据这两种结构中的氢所处的位置的差异,确定乙醇的结构。

【师生互动】归纳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醇与钠的反应实质:CH3CH2OH→CH3CH2ONa

【对比】对比烧杯中钠与水、钠与乙醇的反应,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尝试写出钠与乙醇反应方程式。

【转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乙醇与水在反应中做的是氧化剂,事实上,在大多数化学反应中,乙醇更愿意做还原剂

【学生活动】根据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则,写出乙醇燃烧方程式

【探究三】材料-应用-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思考与交流】

1、工厂高温焊接铜制器件时,表面生成黑的物质是什么?

2、把发黑的铜制品趁热蘸一下酒精,就会恢复原有光泽,这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活动】根据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上述变化的可能原因

【归纳总结】在铜或银作催化剂时,乙醇能被氧气氧化产生乙醛,我们称这个反应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投影】乙醛的物理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材料二】:乙醇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

【知识拓展】不仅氧气,还有很多物质也能将乙醇氧化,例如魔术中玻璃棒上的药品---高锰酸钾,它与乙醇迅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发了燃烧。再比如重铬酸钾也是一种强氧化剂

【学生活动】由乙醇的性质,探讨乙醇的用途,体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结

【总结提升】整理乙醇中“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了解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反馈

课后延伸

【习题检测】:自查自纠、小组交流、问题反馈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 B.钠块熔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

3.a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反应,铜丝变红且反应后铜丝质量不变的是

A.稀H2SO4 B.C2H5OH

C.CuSO4溶液 D.CO气体

六、【聚焦时事】:根据已有知识,结合相关资料,联系实际,正确看待、评价问题。

【材料一】:

巴西计划将来以纯酒精代替汽油用作汽车燃料,不过如果真的这样做,

全国差不多一半的农用地要用来种植甘蔗,才能生产足够的酒精。因此还要开发新的土地来

种植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如果开发新土地,则会进一步破坏亚马孙森林。

【材料二】:

今年五一“酒驾新规”出台并开始执行,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铺开后,不少酒后驾驶的司机频频“中招”。而部分酒后驾驶的司机把希望放在一些药物上,以为通过服用镇静剂、咀嚼口香糖等方式可以躲避交警的酒精测试。

根据自己对乙醇知识的了解,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讨推广乙醇汽油有哪些好处,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2)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市面上一些解酒药的成分,讨论这些药物是否真的可以躲避交警的酒精测试。

(3)制作一张海报,宣传酗酒或酒后驾车的危害。

醇和酚


第二章第二节醇和酚第二课时酚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酚类化合物;
2、知道苯酚的物理性质;
3、通过活动探究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羟基与苯环两个官能团是相互影响的;
4、了解酚类化合物的用途。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之后的一节内容,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通过比较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上让学生记住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学会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
2、在过程和方法上,根据以前所学习有关官能团的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3、通过学习苯酚中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知道苯酚不是羟基和苯环性质的直接加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时,注意官能团之间可能相互影响的意识。
四、教学设想
首先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苯的性质和醇的性质,能推导出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所可能具有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的结论不相同,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去探究,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酚类的学习,了解酚类化合物的结构[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酚的官能团是什么吗/酚和醇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化合物属于酚类?(2)和(4)是什么关系?最简单的酚是什么?
学生回答;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但结构不同。醇是指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酚是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学生分析得出:(1)(2)属于酚,(2)(4)是同分异构体,(1)是最简单的酚。使学生认识到醇和酚官能团种类相同但官能团位置不同。并通过练习加深认识。
苯酚的物理性质
学生进行苯酚的水溶性实验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最简单的酚——苯酚来认识酚类和醇类这两种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
[提问]通过观察苯酚样品,你能从中得到苯酚的哪些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得出苯酚的物理性质。
[疑点解析]苯酚因暴露于空气中因部分被氧化而显粉红色。
[提示]苯酚的物理性质还包括水溶性。
观察苯酚样品,闻其气味。
学生回答:苯酚为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可能有学生提出“苯酚为粉红色晶体”
做实验:将苯酚溶解于水,观察现象。
现象:苯酚溶于水变浑浊
结论: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通过接触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在苯酚中你能找出哪些你熟悉的原子团?
苯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组成的,那么苯酚是否具有与苯和醇相似的化学性质呢?[学生回答]在苯酚分子中存在苯环和羟基。
学生回忆苯和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学生对苯酚结构的认识,暗示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通过引导使学生思考苯酚与苯和醇的化学性质的异同。
预测苯酚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请根据苯酚的结构预测苯酚的性质。并利用下列试剂探究苯酚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你的预测。
样品:苯酚
试剂:蒸馏水乙醇NaOH溶液Na2C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FeCl3溶液溴水交流研讨:根据苯酚的结构特点预测苯酚的化学性质。
学生交流的可能结果:1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反应,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那么苯酚是否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2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苯酚是否与溴水反应呢?通过结构分析运用类比原理预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根据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完成实验,[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1: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2: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3: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4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完成实验后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1
现象;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实验2
现象:溶液由浑浊变澄清,但无气泡产生
实验3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实验4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1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反应,说明苯酚具有酸性但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苯酚能与溴水反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落实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师活动]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于苯酚与溴水反应灵敏,很稀的学生完成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落实基础知识
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反应生成沉淀,因此这一反应可用于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布置学生实验]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通入CO2后发现溶液又变浑浊。说明有苯酚生成,也证明了苯酚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分析上述实验的反应原理[教师活动](1)苯酚具有酸性是由于苯环的吸电子作用,使羟基中的氧氢键更易断裂,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
+H+
(2)苯酚能与溴水反应是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与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较易被取代。
(3)由于苯酚分子中的碳氧键因受苯环的影响而不易断裂,因此苯酚不象醇那样能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苯。
聆听使学生认识到官能团间相互影响使得苯酚的化学性质不再是醇和苯化学性质的简单加和。
苯酚的检验[教师活动]布置学生实验,向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现象。
[教师讲解]大多数酚都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因而这一反应也可用来鉴定酚的存在。实验后发现溶液变为紫色。了解苯酚和酚类物质的检验方法。
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教师讲解]苯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而被活化,还表现为苯酚能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提问]在此反应中,苯酚和甲醛中分别断裂了哪些键?学生分析后回答:苯酚分子中与羟基邻位的两个碳氢键断裂,甲醛中的碳氧键断裂,从分子间脱去水分子初步了解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不同。
酚类化合物的用途[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1页关于酚类化合物的用途。学生阅读后回答。了解酚类化合物的用途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回忆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整理后回答: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1羟基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为酚。
2苯酚的物理性质
3苯酚的化学性质。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具有弱酸性;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性质变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
4可以用溴水或FeCl3溶液检验苯酚
5酚类化合物的用途让学生整理本节内容,使其形成一个知识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240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