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园不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游园不值--《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今天的第二节课,我被五年级的孩子软磨硬泡,连推带拉地“请”进了教室。
这般孩子,被殷俊调教的,一个个“如狼似虎”了。
他们是要我上《游园不值》这首诗。
上就上吧,不是鸭子,也被赶上架。
于是就诞生了下面的一堂课:
师: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请问,你想对我说一句什么话。
生:就一句吗?
师:是的,就一句。
生:老师,我想对你说。
殷老师:你已经说了一句了,请坐下。
生:老师,你好。
生:老师,让我做作业吧。
生:老师,我们到室外上一节活动课吧。
生:老师,你应该送999朵玫瑰给殷老师。
生:老师,你应该买花送给你老婆。
师:你们想知道四年级的同学对我说了什么吗?
生:想!
师:我一走进教室,他们齐声对我说:
我们大家都爱您,就像老鼠爱大米,巴不得一口吃了您!
生:大笑。
师:他们不好意思说亲我,就改口说成要吃掉我啊。
生:又笑。
师:好了,我们就闹到这儿,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请把书翻到《古诗二首》,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一首《游园不值》。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古诗读正确了,读通顺了。
生:把“印苍苔”的“印”读成了后鼻音。
生:把“应怜”的“应”的音调读成了去声。
生:读得很正确,但感情不到位。
师:按照读正确的标准来要求的话,我可以给你打100分了。
师:哪位女同学来试一试呢。李林蔚,你来读。
生:读得正确、流利,
师:读得很到位了,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像李林蔚同学一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把古诗读通了,这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要来研究这首古诗,怎么研究呢?首先在从一个字一个词入手,看看哪个字的意思,哪个词的意思是自己明白的,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把不明白的提出来与别人交流,把明白的地方说给别人听一听,看与别人理解的是不是一个样。这样一步步地来理解,最后呢,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整句诗的意思了,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首诗的意思了。这是理解古诗的第二步。
下面我们来做个尝试,先对这首诗的题目进行研究,看你明白了什么,哪个地方还不明白,记住,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来进行质疑。
生:“游园”我不理解。
师:我再提醒一遍,从小处着眼,“游园”你不懂,你把它先拆开来,先理解“游”,再理解“园”,估计你就找到答案了。
生:“游”就是旅游,“园”就是园子。
生:“游”就是游玩,“园”就是花园。
生:我觉得“游园”就是去老朋友的家里拜访他。
生:我觉得“游园”就是写诗人东走走西转转,很悠闲自得。
生:老师,我不知道“不值”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不值得。
生:就是没有什么了不起。
生:就是无所谓。
师:你们先别着急来回答,先来读一读第二句诗,再想一想,就会明白了。
生:自由读第二句。
生:“不值”好像是说诗人去见老朋友,却没有见到。
师:嗬,今天在这节课上,你应该得到第一支玫瑰。
这样理解就对了,“值”是“见到”的意思,“不值”就是没有见到。那么这样一来,你们能把题目的意思说一说了吗?
生:就是说诗人游园的时候,想去拜访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在家,所以没有见到他。
师:对,诗人想去会一会老朋友,春天来了,与他聊聊天,叙叙旧,谈谈知心话,赏赏大好春光,那是多美的事情啊。可是却没有见到他。
题目我们搞懂了,因为在理解题目的时候,有的同学提到了第二句,所以我们现在就先来研究和经二句,好吗?
生:好,我不知道“小扣”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我知道,“小扣”就是轻轻地敲门。
师:很对,从轻轻地敲门,你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知书达礼。
生:他很懂礼貌。
生:他很文雅。
生:他很注重礼节。
师:你们真是诗人的知心人哪!
生:“柴扉”指什么啊?
生:你看看图就知道了,就是用柴草做的门嘛!
师:对,这样一交流,就什么都搞懂了。
生:“久”呢?
生:就是很长时间的意思。
生:就是老大一会儿。
师:那把这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诗人轻轻地敲门,敲了好长的时间,没有人答应,也没有人过来开门。
师:嗯,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一句好吗?谁能针对第一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生:“屐”是什么?
生:你看看图,就是脚上穿的木鞋。
师:对,就是木鞋,古时候叫做“木屐”,为了防止行走的时候打滑,就在鞋底上刻了一道一道的底纹。这样一来,你们知道“屐齿”的意思了吗?
生:就是鞋子踩到苍苔上留下的痕迹。
师:对极了,谁见过苍苔吗?
生:我见过,就是在潮湿的地方,生出的苔藓。
生:对,毛茸茸的。
师:那“苍苔”呢?
生:就是苍翠色的苔藓。
师:毛茸茸的、苍翠的苔藓,你见了,会有什么感受?
生:很好玩,很喜欢它。
师:带着这种喜欢的感情,你想一想,“应怜”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可怜。
生:不对,是可爱。
生:是怜惜。
师:你有一颗爱心啊,你应该得到今天的第二枝玫瑰。
这句诗,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试试看。
生:因为怜惜苍翠的苔藓,所以怕自己的脚踩在上面,把苔藓给踩坏了。
生:因为喜欢苔藓,所以怕把它给踩了,就小心翼翼地行走。
师:你们看,诗人的心多柔软啊,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他都有爱惜之心。大家想想看,他满怀着兴致来访友,结果却没有见到朋友,被挡在了门外,这时,他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很失望。
生:一下子感到很无聊。
生:很遗憾。
生:他一下子没有了兴致。
师:诗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吗?请读一读三、四两句诗,从里面找一找答案。
生:读三、四两句。
生:诗人感到很惊喜。
生:他正在失望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枝盛开的杏花伸出了墙外。
生:那杏花象征着整个园子里的风光。
生:代表整个春天的风光。
生:那是一枝娇艳的杏花。
生:那是一枝春意盎然的杏花。
生:那杏花好像在接待来访的客人。
生:满园子里的春然藏也藏不住,不开门进去也能观赏到。
生:诗人看到杏花,不由地诗兴大发,于是就吟诵出了这首诗。
师:是啊,诗人虽然没有见到好朋友,却欣赏到了一枝笑盈盈的杏花。他不由得心花怒放了。现在,请大家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可以做做手势,做做表情。
生:指手画脚地快乐地背着。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背诵水平,谁来试试。
生:有感情地来诵背。
师:(评议)你就是叶绍翁先生啊!
师:我觉得你找到了真正的春天。
师:你是一位快乐的诗人,杏花被你给读得灿灿烂烂的。
师:其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流传到今天,还有三层意思。有谁知道?
师:其一是说一个人的才华展露,像红杏出墙,捂都捂不住。其二是说新生事物蓬蓬勃勃,如春天的红杏,充满生机、活力,它们冲破阻力,以鲜亮的面孔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还有一个意思,好像与今天的情人节有关。
生: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笑。
生:红杏出墙!
师: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别人不敢说,你却敢大胆发言。是的,是红杏出墙。
生:就是老婆跟别人好上了。
师:是的,这就是红杏出墙的意思。相亲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女的要跟别人好上了呢?作为男士,他们要沉思,作为女士,她们也要深思,相爱是一辈子的事,要互相珍重,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要甘心为对方着想,才能让家庭变得和谐,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
薛法根
一、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生:春天非常美丽。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二、自读诗文。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给读出来,行吗?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味。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三、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哪,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情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在他的青苔上
四、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的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五、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六、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生: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泗水”的意思。
生:泗水是一条河。
生:为什么识得东风面,不是西风面或者南风面?
师:你很会动脑筋,学习贵在有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随便什么风都可以,诗人写了东风那么就东风了。
生:我不同意,古人写诗很讲究的,不会随随便便写。
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都吹什么样的风吗?
生:冬天一般刮西北风,夏天时东南风较多。
生:我明白了,作者写东风是因为春天,现在的季节刚好是春天,你们看刮的是东风,红旗往西面飘。
师:对,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非常好。作者能准确抓住春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所感。解决了诗中的难点,谁把诗意给大家描绘一下。
生::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到泗水河畔观赏景物。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的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是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师:诗人所见,满目无限风光。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诵读《春日》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黄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七、语文实践。
师: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歌——诗歌朗诵会.
唐继康小学语文教学在线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
(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
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
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
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
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
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
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5、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补充、评价,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好古诗。
6、现在谁能把这首读出感情了?学生诵读《绝句》
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8、放录像,学生欣赏
9、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出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10.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朗诵会》。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园不值》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古诗《游园不值》(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第一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意思是说大概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家的苍苔。
生2:我认为这句诗意思是说,可能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
生3:我认为诗句意思是我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别让木底鞋把它踩坏了。
是谁爱惜苍苔呢?三位学生两种不同的理解,我颇感意外,决定改变先前的教学设计,由赞成两种不同意思的同学分别组成正、反方,进行一场辩论会,并要求学生结合插图仔细阅读全诗,细细揣摩诗人表达的意思。大家兴趣盎然,一会儿摇头晃脑大声吟诵,一会儿又默默看图深深凝思,一会儿查字典,找资料,一会儿交头接耳小声谈论经过充分酝酿,双方各自推出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1:我们根据插图和诗句意思可以知道,诗人站在花园外面,久久敲那柴门却不见开,于是就想可能是主人爱惜绿绿的苍苔,怕人把它踩坏吧。
反方1:那你们所指的苍苔是哪儿的苍苔呢?
正方2:当然是花园里的苍苔!
反方2:不对!诗句中所指的应该是园门外的苍苔。因为诗人到朋友花园游赏,不料园门紧闭,主人不在。主人外出当然要关了园门,可是关了园门难道就能说是主人爱惜苍苔吗?肯定不是!诗人站在门外久久地敲门,在那儿来回踱步,以至木屐踩坏了苍苔,因此发出了我应该爱惜脚下苍苔的感叹。
正方3:可是根据注释,应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如果照你们所说,这一句就应该解释成我大概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作者怎么连自己爱不爱惜苍苔都不敢肯定呢?
反方3:作者当然知道爱惜苍苔,不然怎么说不让木屐在上面留下脚印呢?我方查过字典,应有两种读音,一读yīng,有该、当和答应两种意思;一读yng,有回答、应付、适合、接受等意思,唯独没有大概、可能的意思,我们认为这里应读一声,是应该,应当的意思。
正方4:照你说,难道是编者错了吗?我们的课本可是经过专家审定过的啊!
反方4:编者难道就没有疏忽的时候吗?根据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主人紧闭园门构不成爱惜苍苔的原因,爱惜苍苔的恰恰是诗人自己。
反方同学精彩的辩驳折服了其他同学,也深深地说服了我,我表扬了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并宣布反方获胜。
【反思一】:宋代学者张载说:学则须疑。学知识,做学问,不疑则无获,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由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辩论、探究等学习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话实说。
【反思二】: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教育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迷信书本,没有崇尚权威,而是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究等手段获得了问题的答案,让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反思三】: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堂课中,我没有把教参对诗句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理解到了不同于课本、教参的诗句意思,这正是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对古诗意思的富有个性的把握和理解。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园不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游园不值》教案《游园不值》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读:“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自读《游园不值》
三、学《游园不值》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园不值》问题探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青青:古诗《游园不值》中说一枝红杏出墙来,但我所见到的杏花,以及词典上所说的杏花都不是红色的,难道古今杏花的颜色不一样吗?还是我没有见到过红色的杏花呢?
蓝老师:对于杏树,词典里的解释是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色,味酸甜。当然,要明白这个道理,还得从古代人们对颜色的区分和颜色词语的变迁说起。
小青青:哦,那您就快说说吧!
蓝老师:古代人认为,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大类。正色就是基本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间色是相邻两种正色的中间色,包括绿、红、碧、紫、亚黄五种。在汉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这些颜色名称的词语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或者同名异指,或者异名同指。由此我们知道红在古代是一种间色,而赤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红,但赤在现在也是红,即异名同指。红杏的红这种间色,在古代是介于赤与白之间的颜色。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粉红色或淡红色。
小青青:我明白了,这红杏的红与现在所说的红色有着时代意义上的区分。一枝红杏出墙来应理解为一枝粉红色(淡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外来。
[案例]
在《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表演诗意这一环节。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游园不值》,并想象了当时的情景。谁愿意做叶绍翁来表演一下?(要求一提出,学生跃跃欲试,生A
上台表演。)
师:请大家评判一下这位是不是诗人叶绍翁。
生B:这位同学表演得还不错,基本上像诗人叶绍翁。但是他敲门的动作太重,另外他只敲了两次,而且声音越敲越响,与久不开小扣的意思不相符。诗人一定是希望找到朋友的,因此我认为至少也得敲三次,而且一直是轻轻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更可贵的是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你来敲一敲。(生轻轻地、耐心地反复了几次。)
师:(问生A)你为什么敲得那么使劲?
生A:我认为是柴门,声音小了怎么会听见?老师,您看看书中的插图,这样的柴门轻轻敲怎么能听得见?(学生们议论纷纷,两种意见争持不下。)
师:大家来看这几组表示声音的词语,想想看应当怎样用这些词语表示你的意见,还可以加上其他你认为合适的词语和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达你的理解。在桌子上轻轻地试一试,四人小组可以商量商量。(黑板上出示:笃笃、哒哒、砰砰、当当、啪啪、哐哐学生兴致盎然,认真揣摩着诗的意境。一遍遍、一次次,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出结论。学生各持己见,不同的结论各有道理。)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讨论,既不能一直笃、笃、笃地敲,更不能哐哐哐地敲!而是先轻再略重,先慢再快一点:笃、笃、笃,笃笃笃笃!哒哒哒哒!(学生们安静极了,似乎在静静地等待主人开门。)
师:以上的讨论棒极了!小扣既是诗中格律的需要,更反映出诗人的儒雅。好,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C:我认为这位同学表演最出色的地方是,把诗人没有遇到朋友十分扫兴,却突然看到美丽的杏花时惊讶的表情表演了出来。他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然后又摇头赞叹,深深吮吸杏花的芳香,简直太棒了。
生D:我对这位同学的表演提点不同的意见。怜,应该是爱惜穿着木底鞋,走得这么快,还不把软绵绵、绿茸茸的苍苔踩坏了!
师:那你能不能到台前表演?(生上台表演: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眼睛盯着地面,好象真怕踩坏了地上的苍苔。全班鼓掌。)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问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课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古诗四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是四行诗句,课上容易在课上完成背诵。
三、设计理念:
1.
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
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
3.
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4.
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
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六、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
读全诗。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三.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
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
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
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
四.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2.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作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游园不值 》 教 学 设 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梁平县屏锦一小邓熊英
【教学背景】
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力实施与深入推广,我校不仅有了先进的设备,更让先进的设备走进了教室、走进了教师办公室、走进了教师家庭。为了让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学生,服务教学,促进校本教研,我校教师常常根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所提供的三种模式,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面向的是中心校四年级的学生,于是选择的是模式二(多媒体资源、卫星IP资源——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视频+声音)。
【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是九年义务小语教材第十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想游园赏春景,不料轻敲柴门却许久未开,于是便猜测是园主人怕自己的木屐鞋践踏了青苔,破坏了春景。正待他扫兴地准备离去时,猛然发现一枝粉红的杏花越墙而出,诗人因此而惊喜异常,刚才失落的心情一扫而光。整篇诗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有感情、有韵味的朗读;难点是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的韵味上,情感渗透方面仍需要指导。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主要内容有、“时事动态”、“课程资源”、“专题教育”、“少年文化”、“为农服务”、“教师发展”等版块。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选择的是“小学频道”中的“课程资源”和“少年文化”中的“古代诗词”来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教学本课我遵循了古诗教学的一般过程(初读——细读——品读——研读),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学。我用“课程资源”中的“媒体展示”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用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意,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最后用“少年文化”中的“古代诗词”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认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2.运用远教资源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和写作能力。
3.用远教资源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以诗会友进入主题
1.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满头花白的老翁,谁都
会吟诵韵味十足的古诗。那么,我们就来“以诗会友”!我说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春眠不觉晓”——
“日出江花红似火”——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今天,我们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再次去领略诱人的春景。(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游园不值、绝句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学习《绝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目标:通过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意境。
媒体准备
时间
课时安排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未遇主人,本是扫兴之事,但却有意外之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诗人的心情还是很高兴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古诗,今天学习的诗中诗人在毛毛细中去观赏春景,心情又如何呢?
复习旧知,并与前一首古诗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听录音读。
2、指名读,齐读,读通全诗,读出韵味。
3、知诗人:简介诗人志南
4、了解《绝句》的来历: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5、明诗意
(1)小组自学诗句,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2)组织交流,理解诗意: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弄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改诗句:我拄藜杖过桥东。)
古木:大树。杖藜:拄着拐杖;藜:藜杖。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杨柳风:柔和的风。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开时下的细雨。
(3)指名连起来说说诗意,然后齐读诗句。
在理解诗意时,先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讨论,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另外绝句的题解,为下一环节给全诗另立题目相照应。
三、悟诗情
1、外面一片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游兴,虽然细雨绵绵却游兴不减,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观赏春光的喜悦之情。)然后组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创设情景,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4、你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给它重新起个题目吗?(游春、踏春)
通过疑问的解答来感悟诗人的感情,再通过创设情景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时而熟读成诵。
四、拓展阅读
1、学完了诗人志南描写春光的《绝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杜甫描写春光的《绝句》,比较一下,他们对春光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自读,指名读,再初步理解诗意。
3、这首诗是不是描写春光的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句。
5、你还能给这首诗确定一个题目吗?(怎样跟第一首诗区别。)
同样是描写春光的古诗,但角度不同,春光也不同,但诗人的心情是一样,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比较、欣赏。
小学语文第十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赵建邦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
3.体验诗人的情感、想象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数百年来,无以计数的诗人用自己的才情将中华历史点缀的璀璨万分。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
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2)学生简介叶绍翁。
二、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也可以同桌比赛读。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然后学生交流。
出示自觉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插图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把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句子写下来。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值:遇到。(2)怜:可爱。(3)小扣:轻轻敲。
全诗大意: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轻轻敲了那柴门很久,也没有人开门,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底在青苔上留下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三、品词析句,想像意境
1.师:刚才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推开柴门,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满园春色真是十分浓艳,大家想一想其他描绘春天的诗句,试背一下。
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比读诗句:
出示:传说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初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开得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
请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句好在哪里?
学生品读,分析,交流。(现在的诗句,内涵更有生命力)
学生自由朗读。
3.相关链接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虽然经久不衰,但也借鉴了前人诗句: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
师:看来,我们古诗,一方面要吸收古代文化,一方面一定要把他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啊!所谓“学以致用”!
四、随堂练习:
请填入适当的诗句
1.春雨,古今多少诗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你来了悄无声息,柳树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禾苗盈盈的散发春的气息。
2.河边柳树亭亭玉立,点点冷光,就像一树绿色宝石,正如诗人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带露,柳树青翠,这样的景色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绘的情景一样。
试提供三例:
随风潜入夜,润物红无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五、小结
我国诗歌,浩如烟海,我们只有认真感觉,才能真正领会其诗情画意,净化心灵。
附:本课板书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小扣(动)(实)
春色红杏出墙(景)(虚)春色炫丽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古诗二首》——春日、游园不值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
你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题?
这首诗里,哪几个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能用喜爱的语气,朗读一下整首诗吗?学生自由练习,指名学生朗读。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指导朗读。
全体朗诵。
(板书:展开想象悟诗情。)
4.小结学习方法:(指示着板书)刚才,我们按照这三个步骤学习了诗歌《春日》。
提出要求:接下来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来自学一下诗歌《游园不值》。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善于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还要学会使用字典、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如果你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5.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自学效果
⑴.说说诗题的意思,介绍一下诗人。
⑵.媒体出示诗歌原文,教师指名学生说明词语意思和诗句意思。
⑶.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析。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诵。
7.媒体出示《游园不值》图,和课后第二题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评析。
8.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日》和《游园不值》两首古诗,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更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味深长的神韵。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9.作业:把根据《游园不值》情景所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4 古诗二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4古诗二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游园不值》教学实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6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