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有理数除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5—P37页内容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
例6化简下列分数:(1);(2).
强调:(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例7计算:(1)(-125)÷(-5);(2)-2.5÷;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2)11+(—22)—3×(—11)
3)(—0.1)÷×(—100)
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3.巩固练习(计算):(1)(-0.4)÷(+0.02)×(-5);(2)2÷(-)×÷(-5);
(3)(-5)÷(-15)÷(-3);(4)(-)÷(-1)-(+)÷(-).
(5)-1÷(-5)×;(6)-209÷19.
4.某冷冻厂的一个冷库现在的室温是-4℃,现有一批食品需要在-30℃冷藏.如果每小时降温4℃,问几小时能降到所需要的温度?5.某人用1000元人民币购进一批货物,第二天出售,获利10%;过几天后又以上次售出价的90%购进一批同样的货,由于卖不出去,两天后他将其按第二次购进价的九折全部卖出.他在这两次交易中盈亏如何?
四、回顾与反思
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3)=3×(-3)B.
C.8-(-2)=8+2D.2-7=(+2)+(-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0-2=-2;C.;D.(-2)÷(-4)=2
2、计算
1)6—(—12)÷(—3)2)3×(—4)+(—28)÷7
3)(—48)÷8—(—25)×(—6)4)
(5)(-12)÷1.4-(-8)÷(-1.4)+(+10)÷1.4
(6){2-[(1.5×2)÷-1]}÷=-22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2.1有理数”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2.1有理数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理解有理数的含义,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
会把所给的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
难点
掌握两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一、提出问题
二、初步分析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四、作业
创设问题情景,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
问题1:有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所学过的数,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一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二可以在所提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
学生举例:1,2,-1,-3,,0等问题2:在上述列举的数中,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数的特征进行分类,显然可以把小学学过的数(正数)分成一类――正数,把正数前面加负号(负数)的数分成一类――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于是有下列分类:
正整数,如:1、2、3...零:0负整数:-1,-2,-3...
正分数:负分数: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这里的分数特指是分母不为1的分数,整数有时可以认为是分母是1的分数.
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问题3:如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设计:根据以上知识学生进行分类.
或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问题4: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谈谈你的看法?
(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
(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4)下列有理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10.1、89、0、-0.67、、
〔解答〕(1)0是整数、不是正数但是有理数(2)-5是整数、负数、有理数
(3)自然数是整数,不是所有的自然数是正数(比如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有理数
(4)整数:-7、89、0分数:10.1、-0.67、、正数:10.1、89、
负数:-7、-0.67、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讨论,然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个别同学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我们已经能够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共有两种分类方法,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两种分类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5: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
+6、-8、25,-0.4,0,-,9.15,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解: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学生活动设计:(1)把一些数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叫这些数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2)特别要注意“零”是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零”不仅表示“没有”而且具有非常确定的内容,如零时、零度;“零”是正负数的界限;“零”是偶数;“零”能被任何非零数整除;“零”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数码;在数的表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非负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零,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相对于负来说;整数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
问题6:如图,大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有理数的范围,中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整数的范围,小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正整数的范围.小圆和中圆把大圆覆盖的区域分割为无公共部分的A、B、C三个部分,
那么
(1)A、B、C分别表示什么区域?
(2)请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区域内:
-7.3、-4、、0、+2.4、+3、+5、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细节,分析出A区域表示的数是有理数但不是整数,从而得到A区域表示的数应该是分数,B区域表示的数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从而得到B区域应该是非正整数(0和负整数),C区域显然是正整数,问题(1)解决.
有了以上分析问题(2)容易解决.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抓住细节,启发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路时进行适当的提示等.
四、小结和作业
小结:
1.本节内容:有理数以及分类.
2.重点内容: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对所给的数进行分类.
作业:
P10练习P17习题1.21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复习要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有理数》复习要点
一、正数和负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一个“—”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3、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题: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C~3°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吐鲁番盆海拔—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海拔8848.13米
二、有理数
2.1有理数的分类
2.2数轴
1、定义: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就叫做数轴。
2、满足的条件:
(1)在直线上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2.3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一般地:a和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仍然是0。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分数的前面添加负号,就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2.4绝对值
1、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由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当a是正数时,∣a∣=;(2)当a是负数时,∣a∣=;(3)当a=0时,∣a∣=。
2.5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
1、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和零相加:任何数和零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2、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是0.
文章来源://m.jab88.com/j/4161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