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3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变化前
的物质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变化后
的物质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1
(1)液态的水水沸腾后产生
蒸气,洁净玻
璃片上有水滴液态
的水无新物
质生成
1-1
(2)蓝色块状
的胆矾蓝色块状固体
变成蓝色粉末状蓝色粉末
状胆矾无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
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C.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
学习内容二化学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变化前
的物质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变化后
的物质变化后有
无新物
质生成
1-1
(3)蓝色的胆
矾溶液有蓝色
沉淀生成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有新物
质生成
1-1
(4)颗粒状
石灰石有气泡产生,澄
清石灰水浑浊二氧化碳
气体等有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1.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
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例如:灯泡发光、无色的气态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态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反馈练习】
1.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C)
A.蒸发B.导电C.燃烧D.灭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学习内容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交流】
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发生?
【温馨点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化学变化同时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中却有一部分在燃烧。
【名师归纳】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反馈练习】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B)
A.石蜡熔化B.米饭变馊
C.汽油挥发D.湿衣服晾干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A.玻璃破碎面包发霉
B.榨取果汁工业上制取氧气
C.玉米酿成白酒铁生锈
D.煤的燃烧干冰升华

相关阅读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
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
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熔点2、沸点3、密度
后记:该部分为中考必考部分,有教师提议。以一张纸做为主题:将纸传开,纸的位置发生改变,发生变化;将纸撕开,纸的形状大小改变,发生变化;将纸烧掉,纸这种物质发生改变,发生变化;前两种纸可以复原,而第三种,生成了新的物质,纸不能复原。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课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型新授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知识
技能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分辨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
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
态度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探究对比归纳
一、物质的变化
[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将现象记录在P7的表格中。
[演示]实验1-1,1-2,1-3,1-4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引导】对比分析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讲解】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讲解】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展示】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2、
二、物质的性质
[引入]物质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变化,本质原因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指导阅读】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演示】实验1-5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设置问题对比理解
【提出问题】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地流水能变成水蒸气②水遇冷变为冰③钢铁会生锈④铁矿石炼成钢铁⑤煤着火变成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的是性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归纳】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会、可以、难、易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课后P10的3-5

学生倾听、思考、
举例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答: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归纳]1.物理变化概念、特征并举出实例

2.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并举例
观看图片,认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讨论回答

完成练习

倾听

理解记忆

举例

倾听记忆

理解

自主学习

观察现象,尽可能多的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结合P9最后一段实例理解

读题

回答问题

体会变化与性质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适时练习,加深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设计意图

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能够容易地区分变化和性质。
点明学习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知识树
思想方法
1.运用图像法描述物态变化
图像能形象直观地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物态变化中常用时间表示横坐标,用温度表示纵坐标,其中时间的长短表示放热或吸热的多少.
【例1】如图结1-1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图结1-1
思路与技巧该图像反映了固体吸热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甲、丙两物质表现出一段时间内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物征,可推断,甲、丙是晶体;由图知甲的熔点t1,丙的熔点t2,t1>t2.
说明甲的熔点比丙高.
答案A、D.

举一反三
1.1已知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结1-2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A.E曲线B.C曲线C.D曲线D.B曲线
图结1-2
1.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结1-3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图结1-3
2.运用熔点及沸点分离物质或进行材料选择
分离不同固体或液体,可利用其熔点或沸点不同,运用加热的方法.使熔点低的先熔化分离,或沸点低的先大量汽化分离.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熔点(凝固点)沸点.选择不易熔化的材料应考虑高熔点,选择不易凝固的液体应考虑低凝固点,选择不易沸腾的液体应考虑高沸点.
【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氮、氦的沸点分别是-183℃,-196℃,-269℃.若从液态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而被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是:
思路与技巧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大量汽化,因此氦最先大量汽化,氧最后汽化.
答案氦、氮、氧.
举一反三
2.1在某岛上,鲁滨逊用甘蔗酿出了美味的蔗酒,如果鲁滨逊发明了一架飞机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你设计一个从蔗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
2.2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
熔点(℃)-391064108313003410-259-272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3.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3】(2004黑龙江省)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将火烧得很旺,煮得满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为合理,说出理由.
思路与技巧沸腾的条件是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粥锅里水烧开后,只要维持加热沸腾即可,无须大火.相反,从实际情况看,大火煮粥并不好.回答可从以上两方面展开.
答案小红的想法更好.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不会改变.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分汽化太快,使粥很快蒸干.所以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
点评煮粥是一件常见的事,我们常说成“熬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小火就可维持水的沸腾;二是可以在节能的条件下将粥煮熟.

举一反三
3.1小红今年寒假乘空调列车从北京到深圳旅游,在北京站时,(汽温-10℃)她发现玻璃窗内侧有小水滴,在到达深圳站时,(气温30℃)她发现玻璃窗的外侧有小水滴出现,小红觉得很奇怪,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她解除困惑吗?试试看.

3.2(2004大连市)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综合探究
【例4】(2004滨州市)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
思路与技巧由于小红想探究的是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这一单独关系,所以实验应采取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答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液面处分别做上记号,再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到同一个通风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水和煤油的蒸发量,分析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

实验区名题赏析
【例5】如图结1-4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图结1-4
(1)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②.
思路与技巧试题给出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考察学生物理信息的提取和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节约用水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答案(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开放性试题如①随手关水龙头②尽量使水循环使用③不污染水等等.
【例6】(2003肇庆市)小莉同学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1)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2)在你所写出的因素中,请选出其中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教室内的温度越高.
因素:;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

思路与技巧此题要求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写出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着力考察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这一环节,体现新课标的方向,我们可以从教室开灯的数量,电风扇;窗户的大小,窗户的多少.教室周围环境;季节;气候;时间;楼层;风向;风速等因素考虑.
答案(1)略
(2)教室内开灯数量;开灯数量越多教室内温度越高.

本章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测1-1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沙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沙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图测1-1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汽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头上的
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3.如图测1-2所示,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不少的物理知识.小明总结了一些,但其中有一条是错误的,它是()
图测1-2
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房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蒸发吸热的过程
D洗完后立即用毛巾擦于体表水分是防止蒸发吸热,使人更冷
4.如图测1-3夏天,人站在风扇底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若将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底下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会()
图测1-3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5.(2004海淀区)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的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6.下列现象不可能存在的是()
A.烫手的冰B.不烫手的开水
C.可燃烧的“可燃冰”D.干冰在常温下先熔化再汽化
7.如图测1-4,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图测1-4
A.逐渐升高B.不变
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8.(2004河南省)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9.用笔画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的温度值连起来
沸水的温度0℃
人体的正常体温100℃
冰水混合的温度37℃
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18℃
北方冬天的气温108℃
10.干湿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测1-5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图测1-5
11.(山东省潍坊市)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办法.
(1);
(2);
(3);
(4).
12.(2004黄冈市)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你认为茶壶放在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13.在一次实验中,小乐由于粗心没有在制图过程中标明t的确切值,现在我们帮他分析图测1-6的物理含义.
图测1-6
(1)如果小乐想研究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腾情况,那么t的值是.图像反映的规律:
①沸腾前:;
②沸腾时:.
(叙述温度变化情况及吸放热情况)
(2)若t=0℃,则表明小乐在研究冰的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的缘故;盛夏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的缘故.
15.小明家开了酿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地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如图测1-7所示),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1)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写出一种方案即可);
(2)改进的科学依据是.
图测1-7
1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7.两千多年前,秦国在咸阳盖了一座冰宫.这座房子里有一根根空心铜柱,夏日里往柱内装进冰块,使宫内冷气冷人,可谓我国古代的“冷气”了.
请问:(1)你能说说“冷气”形成的原因吗?
(2)铜柱怎样放置制冷效果更好?
二、探究与检验
18.用图测1-8所示的装置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就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而又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法:,该方法的依据是.
19.如图测1-9是一幅讨论“雨的成因”的漫画,请你按照漫画的提示,设计一个关于“雨的成因”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4)分析与论证:

20.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21.居住在炎热非洲的人们,常常用布从头到脚包住全身,人们常对他们的衣着方式感到惊讶,认为在这么炎热的地方,这样包裹全身不是会更热吗?
夏天送运冰块的时候,会用大块的厚棉絮包裹冰块.为什么夏天我们穿薄衣服,而保存冰块反而用厚厚的棉絮包裹呢?
请你根据以上描述的两个奇怪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要求说出猜想的依据.

三、调查与实践
22.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如图测1-1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都是针状(如图测1-11).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说说它们求生的道理.
图测1-10图测1-11
23.观察图测1-12及阅读相应文字介绍,你会感觉到作为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职责是什么?

24.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思考:黄河的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黄河的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假如“地球表面的水不蒸发”,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25.太阳能热水器可直接利用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来加热,它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对市场调查后不难发现,不同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表面都是黑色的.难道物体吸热的本领与颜色有关?对此,我们可以猜想:颜色越深,物体吸热本领就越强.
(1)为了验证此猜想,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选用四个容器,分别涂上黑、红、黄、白不同颜色;
②在容器中加入温度和体积均相同的水,并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每隔15分钟,测量各容器中水的温度值;
③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进行分析论证.请设计并画出此表格;
(2)若上述猜想得到了证实,请以此为依据,分析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对它生存有利的一面.

26.浴室里的玻璃镜子在人洗澡时表面会出现很多小水珠,使人看不清面部极为不便.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不怕水气的镜子”.

四、想像与创新
27.不用电的“冰箱”.如图测1-13所示,先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一个高出水面的架子,架子上放一只比水盆小一些的篮子,篮子里放上食物(或剩饭、剩菜等),再拿一块湿水的纱布罩在篮子上,并使纱布的边缘浸在水里,这就成了一个“冰箱”了.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篮子里的食物(或剩饭、剩菜等)也不会变馊,请你分析一下,不用电的“冰箱”为什么能起到冷藏的效果.
图测1-13
28.现在城市的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多,住在顶楼的居民在夏天觉得热,原因是顶楼直接受到太阳曝晒,温度升得高所导致的.请你说出至少三种不同的、不致使顶楼楼面温度升得高的方法来.

参考答案

本章小结
知识树
体积;形状;没有;冷热程度;温度计;固;液;吸;液;固;放;保持不变;升高;吸;气;液;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气;吸;蒸发;沸腾;固;气;吸;气;固;放
举一反三
1.1.B1.2.C2.1可采用如图答-1所示的方法首先加热蔗酒,再用冷凝器冷却,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大量酒精蒸气通过冷凝管液化成酒精
图答-1
2.2(1)正确.白炽灯丝正常发光时的温度约为2000℃左右,而钨的熔点是3410℃,故灯丝工作时不会熔化(2)错误.钢的熔点是1300℃,钢水的温度高于1300℃,而固态金的最高温度(即熔点)为1064℃,故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3)正确,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呈固态,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在-40℃时水银温度计不能工作(4)正确.固态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其熔点所以氢气此时是固态
3.2在北京站时,列车内的空调制热,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内侧;当列车到达深圳时,列车内的空调制冷,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的外侧
3.2因为北方的冬天室外温度很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窗内侧会使内侧纸条潮湿而滑脱.

本章测试卷
1.D2.C3.A4.C5.A6.D7.B8.A9.略
10.吸热;小;越少
11.答案(1)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将衣服放在通风处(3)将衣服放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的地方(4)给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12.水蒸发吸热;通风的(或阴凉)
13.(1)100℃;①水吸热温度升高;②水吸热温度不变(2)熔化
14.熔化吸热;蒸发吸热
15.(1)酒道改为封闭式:在(封闭式)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2)酒道改为封闭式,减少了酒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减少了酒与空气的对流;在(封闭式)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降低了温度,减慢蒸发速度等
16.低;凝华;吸
17.(1)冰熔化吸收房间内空气的热,使房间空气温度降低(2)铜柱(放冰)横在房间的上方,易使空气对流,冷却效果好
18.抽去烧瓶内的部分气体(或将瓶倒置后浇冷水);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9.略
20.(1)A(2)提示:选用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太阳下放置,观察液体多少的变化
21.例如:提出问题:阻碍热传递的因素有哪些?猜想:可能与棉絮厚薄有关;依据:保存冰块时,外界的温度比内部高,用棉布包裹可以阻碍热传递;夏天,身体的温度比外界高时,穿薄衣服可以将热量很快散出去(猜想合理均可以)
22.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可以减小蒸发面积,减慢蒸发;狗因只有舌头上有汗腺,需通过增大面积加快蒸发,散发体内热
2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24.答案一: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云层中来的,流到大海后要“复回”,因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又变成云,并以雨雪形式落到地面;答案二: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来”,是从山顶上瀑布处流下来的,奔流到海后要“复回”,大海中水蒸发到空中,又以雨雪形式落下“假如……”提示:从水资源的不均衡;植物生长需求等方面思考
25.(1)①相同;③表格略(2)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可吸收更多的热量来抵御严寒
26.(揭示)想办法提高镜面的温度即可
27.水蒸发吸热,使菜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28.①种植花草;②洒水;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05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