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年级_地理学科导学案审核:

授课时间: 班级:高二() 姓名:小组:

课题: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型:自学+展示

1.通过实例体会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3.了解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4.实例体会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2.环境污染引发哪些自然灾害。

自学辅导小组讨论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

(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了的利用。

(2)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

(3)影响:加剧了、风沙、干旱、、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

2.土壤侵蚀

(1)概念: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的基础上,由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2)举例: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成因:人类不断加剧的活动)

(3)后果:①侵蚀区:土层变薄,、蓄水能力降低,、山洪灾害加剧;②沟谷区: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灾害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

(1)原因:和不适当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危害: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范围:①区域性(例如20世纪中期八大公害事件);②全球性:表现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全球气候变化

(1)原因:大量燃烧等燃料,导致大气中含量增多,使全球气温上升。

(2)影响:一是造成;二是加剧洪涝、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臭氧层耗竭

(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2)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紫外线照射增强,损坏热的免疫力,使、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

4.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原因:人类对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的过度利用。

(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的基础。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1.大城市由于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导致、地裂缝等问题。

2.矿区地下形成了大片的,致使地表沉降、和塌陷问题出现。

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容易诱发崩塌、滑坡。

4.修建水库会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诱发。

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危害:(2)土地荒漠化

①成因:②危害: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气候变暖分析: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结果

对策
(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①原因:

②危害:m.JAB88.COm

:由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1.下列事件中,属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B.山体滑坡渐增

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2009年7月3日,暴雨侵袭桂林市,由于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依据材料回答3~4题。

3.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交通拥挤

4.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

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

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

5.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读漫画“人类破坏了我的伞”,回答6~8题。

6.图中的“伞”——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平流层递增B.对流层递减

C.高层大气递减D.平流层递减

7.下列关于“伞”的破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坏“伞”的主要物质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的氟利昂

B.“伞”被破坏后会危及人类健康

C.“伞”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极地区

D.图中的“伞”能吸收紫外线

8.以上情况告诉我们()

A.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精选阅读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2.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


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人类从种种残酷现实中,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活动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突出了人地关系,十分重要。要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1.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特别要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3.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运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当堂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④⑥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5-6题
5.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6.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7-8题。
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酸雨
雪灾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7.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东六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达近10米的巨浪袭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的灾难在印尼总共造成至少18万人死亡,许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
9.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区时约为
A.26日10时58分B.26日6时58分
C.25日6时58分D.25日8时58分
10.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11.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A.波浪B.潮汐C.洋流D.风浪
12.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
A.气象灾害B.洪涝灾害C.地质灾害D.水文灾害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4~15题
14.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海啸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一、综合题:
16.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粮食损失(亿千克)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干旱200—250150—200
洪涝100150—200
风暴潮2.5—550—60
冰雹与低温15—2520—30
森林火灾/50—100
崩塌、滑坡、泥石流2.5—520—30
风沙和沙漠化2.5—520—30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17.(15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灾害带与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D5.C6.D7.D8.B9.B10.D
11.A12.C13.D14.C15.B

二、综合题:
16.(1)干旱与洪涝(2分)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决定的,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得旱涝灾害影响加大(4分)。
(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2分)
(3)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作用。(3分)

17.(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4分)
(2)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6分)
(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3分)
(4)泥石流(2分)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1.该“雪壁公路”可能为()
A.3月日本海沿海公路
B.1月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
C.7月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
D.12月中亚“丝绸之路”公路
2.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A.滑坡灾害B.洪涝灾害
C.低温冻害D.沙尘灾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由上图可知,可知太阳辐射能()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等年辐射总量线a的数值为65
4.大平洋沿岸地带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地震、沙尘暴B.地震、风暴潮
C.台风、洪涝D.寒潮、干旱
5.甲、乙、丙、丁四国都属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其中()
A.甲国属于发展中国家B.乙国属于拉丁美洲
C.丙国为东半球国家D.丁国海域有大渔场
图所示漫画题为“危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漫画中的“危险”指的是()
A.物种灭绝B.沙尘暴C.地面沉降D.水资源短缺
7.下列有关该“危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尤其突出
B.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有过樵、过牧、过垦等
C.除中国外,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较严重
D.禁止人类开发是遏制危险的主要措施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完成下列小题。

8.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9.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10-11题。
10.台风属于()
A.生物灾害B.海洋灾害C.气象灾害D.地质灾害
11.我国多个城市一遇暴雨,往往地面积水形成内涝。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大B.河流富营养化严重
C.原河网系统遭到破坏D.地表径流下渗量大
地区甲乙丙丁
粤☆☆☆☆☆☆☆☆
川☆☆☆
新☆☆☆☆☆☆
晋☆☆☆☆☆☆☆
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洪涝D.干旱
13.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
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
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次/年)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旱灾B.地震C.沙尘暴D.泥石流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心目标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能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知道自然灾害的分类。
知道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理解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关联性。
学习重点
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协作指导)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如何理解自然灾害的复杂性?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复杂性:成因多个,周期长短不一,灾害表现多样。周期性:相隔一段时间重复发生。突发性:灾害发生前没有迹象,不为人们所分辨。多因性:形成原因复杂,自然为主,人为加剧。群发性:祸不单行,多个灾害相伴发生。潜在性:自然灾害的孕育有一个过程。
2、(协作指导)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可分为:
天文灾害:陨星、太阳活动、超新星爆发、卫星凌日等。
气象灾害: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
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水文灾害:河流泛滥、凌汛、赤潮、海啸等。
生物灾害:禽流感、病虫害、生物入侵等。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自主预习)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我国最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危害次之的灾害是?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危害次之的是地震。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08页内容回答洪涝灾害包括哪两大类型?其含义是什么?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其含义为: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洪涝灾害。
2、(协作指导)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因素的影响较大。)
⑴气候原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年际变化大。
⑵地形:西部山区,水流急,洪水集中;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河谷弯曲,排水不畅。
⑶人为原因:流域内的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使得河流泄洪能力和湖泊调洪能力减弱。
3、(协作指导)阅读教材P110的阅读材料完成教材P111页活动内容。
㈠.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1)危害:受灾人口多,受灾面积大,倒塌房屋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2)特点: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间长。
(3)成因:①夏季风强,雨季来得早、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大。②地势低平,泄洪能力弱。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④围湖造田,湖泊调洪能力减弱。
㈡.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支流多,集中于北侧,同时进入雨季,洪水集中。
③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河道淤塞,泄水不畅。
④围湖垦田,使湖泊调蓄能力低。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治理措施:
①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②中游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③下游开挖入海新水道。

拓展训练
1、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①地震②洪涝③干旱④寒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植被D.河道
4、洪涝灾害的频发,除了自然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
5、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的危害较小
B.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呈下降趋势
D.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气候异常
6、我国西南地区暴雨集中,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海啸
7、下列气象灾害与发生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A.台风—夏秋季节B.暴雨洪涝—春夏之交
C.干旱—冬半年D.寒潮—春秋两季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三课时
由于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又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带,所以海洋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海洋灾害
什么是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有哪些?
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Marinehazard)。
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1.风暴潮
阅读课本第2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风暴潮的危害
(3)全球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有哪些?
(1)风暴潮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2)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热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温带风暴潮。
(3)危害:不仅可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海啸是另一种形式的巨大波浪。
印度洋海啸图片
2.海啸
阅读课本20~21页材料“海啸是怎么回事”,说明海啸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海啸的危害。
(1)海啸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2)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近年来,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海洋灾害还有赤潮。
3.赤潮
图1-23渤海赤潮合成卫星图像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赤潮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以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无毒赤潮是指体内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无毒赤潮因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生物缺氧而死,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
渤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较多,水体富营养化。
其实赤潮也属于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图片
四、生物灾害
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灾害?
(2)常见的农林牧生物灾害有哪些?危害有哪些?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属于哪种类型的灾害?
(1)生物灾害概念:一般来说,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阅读教材第22页活动部分的“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找出防止森林火灾的办法。

(1)森林火灾发生原因:

(2)防止火灾最主要的是控制火种和走火途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79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