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四册的《妈妈的账单》。这个故事通过妈妈把自己的账单计作0芬尼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优秀文章,也是一篇进行默读训练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我的说课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

先说说我对文章的理解,故事是这样的:彼得是一个商店老板的儿子,他经常帮父母去邮局邮寄一些账单,因此他渐渐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名商人,就写了一份账单给妈妈,为自己的劳动索取报酬:60芬尼。妈妈发现账单后付了钱,同时也给了彼得一份账单,列举了自己为儿子做的一切,报酬总计0芬尼。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十分惭愧,把钱还给了妈妈。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感恩意识比较朦胧。从学生学习能力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继续锻炼学生运用字典的能力。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把文章读流利。

2、继续学习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对比两份账单,找到学习的重点。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懂得感恩父母。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提问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妈妈一直是孩子们的心灵支柱和炫耀的资本,是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我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你最爱谁?为什么?自然而然地打开学生的心房。使他们乐于发言思考。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入课文:《妈妈的账单》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二步,布置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标出不懂的语句。把文章读流利。小学中年级要继续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学习理解字词的方法。查字典即是方法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只是不善于利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学习工具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这两大学习习惯是我本年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都会安排查字典和提出问题。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字词的难度不大,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地达到老师的要求。给学生成就感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默读文章,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崔峦老师在去年的小学高效课堂展示研讨会上指出:中年级要训练默读,使学生通过读有初步感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略读文粗知大意,用较快的速度读,知其主要内容。因此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同时概括段意,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思考之后紧接着安排课堂交流,肯定正确的理解,指出偏颇之处和寻找正确思路的方法。课堂交流给足学生发言的时间随时指正学生的表达不当之处。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步比较两份账单,说说为什么文章以《妈妈的账单》为题。假设我们的妈妈也给我们开一份账单,她会写多少钱?在这里我安排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动力有发言的机会。组长总结发言之后,补充材料《母亲的工资》。而后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评价这两份账单。这部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的重点我安排了比较两份账单的环节,两种付出,两种期望得到的回报,母爱的无私无声的涌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小组讨论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去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产生回报母亲的冲动。评价结束播放歌曲《母亲》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的母亲的无私。

第五步,介绍信的格式,让学生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课文感情强烈,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母亲的付出有了更高的认识:由开始的理所当然到现在的无私无价,这给他们的心灵震动使他们需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歉意和热爱,给他们一吐为快的机会,使文章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此种情境下的作文也许文笔不够优美,但每一个字必是真情的流露,我手写我口,定会言之有物。另外应用文的写作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之一,趁此机会让他们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初步接触应用文的学习。

总之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默读的训练,重视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找学习重点,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指正。

编辑推荐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研讨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研讨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

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

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

“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

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

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

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

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

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

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

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

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

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17长城

例如:长城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

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

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

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

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

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

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

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

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

“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

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2.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一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让学生

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

,再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可以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

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一是以图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如,初次读图,描述图意,围绕“长城”提出疑问,以学定教

;再次读图,图文结合,读文与画示意图结合,感悟文本,解决疑问,了解长城的特点与构造

;三读插图,课内外结合,启发想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情感;四借

图画,学生依序讲解、介绍长城,迁移运用语言。

一是以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老师创设小导游介绍长城的情境,在充

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长城,

师生合作,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也可以自由组成“导游小组”上台介绍,以一名学生为

主,其余学生补充。学生能介绍多少就介绍多少,可以介绍书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绍课外搜

集的传说、故事、资料,台下的“游客”可以提问,形成互动氛围。如果采用这种思路进行教

学,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课文、充分交流感受时就直接进入

当小导游的教学环节。

3.引导学生体会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要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是使学生

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

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

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关于长城的特点,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图画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领会

,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如,“有一万三千多里”,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哪些省市有长

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算一算日夜不

停地走要走多长时间,谈一谈登长城或登山的感受,从而真切地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之美。

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

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并根据课文文字,参考文中的图片,试着画出长城的

结构示意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1)联系前一句话进

行理解。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

,从而体会出修筑长城的的确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联系第1、2

自然段进行体会。课文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出工程的艰巨: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

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

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4.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学生朗读激情、相关资料渗透激情

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有条件的话,可以播

放有关长城的纪录影片,展现如织的中外游人游览长城的情景,或出示游客特别是名人、伟人

的留言或题词,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

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5.本课的生字较多,教学时应以学生已有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己认读、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相

机进行指点。要提醒学生注意,“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写一横。“蜿蜒盘旋、气魄雄伟”等词

语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观察插图理解。

6.课后安排了选做题,建议学生多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教师可以提示

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搜集,不必做统一的要求。

7.本课后面的“资料袋”中,列出了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展示了8幅精美的图片,

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字,看一看图片

,查一查地图,谈一谈感受;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或录像资料,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

“世界遗产”的愿望;或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如选读课文中的《迷

人的张家界》,《同步阅读》中的《碧水丹山话武夷》《庐山落霞》《黄山记》《仰望布达拉

》等,从作品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石榴》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师:如果有一天,老师带你去山东枣庄,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可以吃到石榴。

生:因为我喜欢石榴。

生:因为我想去看看石榴。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石榴园的风采。

相机板书课题:石榴

学生书空

师:我们在春天去石榴园,你会看到什么呢?快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指名读、齐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写石榴的什么?

生:叶子。

相机板书:叶

学生书空

师:到了夏天,石榴园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看:

出示小黑板

师:想读的举手

指名读

自由读

师: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石榴的花很漂亮。

生:石榴的花是红色的。

生:石榴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

生;石榴树上的花又红又多。

生:石榴花开得正旺呢!

师:这几句话又写了石榴的什么?

板书

书空

师:咱们一起看85页的图,对石榴花说一句话。

生:美丽的石榴花,我很喜欢你。

生:好美的石榴花呀!我真想你画下来。

生;今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你,石榴花。

师:带着对石榴花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

师:(观察郁郁葱葱)

看看这个词,读两遍,你也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吧。

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许许多多、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大大小小、普普通通、辛辛苦苦、整整齐齐。

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

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生:这还是一个拟人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

师:从哪个词看出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生:鼓着劲在吹呢。

师:作者这样写说明他和我们一样非常喜爱石榴花

师:咱们坐正了再来读读

师: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生:小星星像一只只眼睛正对着我们眨呢。

生:雪松像一个巨人正站在花坛里呢。

生:花儿像一张张笑脸正对着小朋友们笑呢。

生:蝴蝶像一个个舞蹈演员正为我们表演呢。

师:花儿谢了,树上结出了果儿,一天天过去了,石榴终于成熟了,熟透了石榴是什么模样呢?赶快到书上去找一找,然后用铅笔画出来。

指名读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高兴地笑了,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

师:这些句子都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句子,作者把石榴当作娃娃来写,说明什么?

生:说明了作者非常喜欢石榴。

师:请你把作者对石榴的那份喜爱读出来。

自由练读

两大组分别齐读

全班齐读

师:我们也曾经学过这样的句子,你能说出来吗?

指名说

相机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拟人句。

生:小草从泥土里控出了小脑袋。

生:小鸟在树头快乐地歌唱。

生: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太阳公公开心地去上班了。

生:小星星不停地对我眨眼睛。

生:花儿露出了笑脸。

师:看着熟透了的石榴,你想干嘛?

生:吃。

师:大家都想吃,那咱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自由读

男生读,女生读

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石榴很好吃。

生:石榴酸酸甜甜的。

生:我想真的吃一下石榴。

生:我想让妈妈去买一个石榴给我吃。

师:看看这个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生:把石榴的子儿比作玛瑙

师:这段话写了石榴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你能用一个字说说这段话写的什么吗?

生:果。

板书

书空

师:我们一起看了叶,赏了花,尝了果,谁能想出一个字送给石榴。指名说

板书:美

师:,说得真好,石榴的叶美、花美,果也美。

师:咱们一起品尝了石榴,真是回味无穷。你吃过其他的水果吗?那就拿起笔,模仿课文最后一段,写一写你最爱吃的那种水果,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味道。

学生练笔

师:去了一趟石榴园,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以后老师还会带你们去更多有趣的地方。

太阳是大家的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江西省石城县第一小学许蓉蓉

教材简介

《太阳是大家的》这首有趣的儿童诗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设计理念

诗歌的意义是最多元,最丰富的。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蕴来,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因此,读诗最需要个性化体验,最需要自由的想象。本设计从搜集资料、品析文字、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自由地阅读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出理解,读出体验,读出情感。尽可能的营造开放、愉悦、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诗意语文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激发思维,张扬个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制作《太阳是大家的》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1、播放音乐《七色光》,出示太阳图片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太阳)怎样的太阳?(美)

(活动评价:一首欢快的〈七色光〉歌曲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初步感受太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2、太阳从这里升起,陪伴着我们一起渡过一天,太阳升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温暖,快乐,光明)

3、是啊,太阳无私的奉献,所以对太阳的赞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咱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赞颂太阳的一首诗歌,题目就是《太阳是大家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出示初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③课文读完后,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活动评价: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2、学生齐读,检查初读情况,学习生字。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师: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特别的美,许老师很想把这首诗歌读给大家听(师范读),如果你们能理解这首诗歌,相信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评价:教师在学生先读的基础上范读,避免了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而且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

1、学习第一小节

谁愿意读第一小节,(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活动评价: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感性的基础。)

我们不要光想,老师带领你们去看看。(出示白云和晚霞的画面)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朵朵白云变成了晚霞,怎样的晚霞?红彤彤是什么意思?红得特别的鲜艳叫红彤彤,特别的绿叫,特别的黄叫(出示叠词)

回想我们刚才看见的晚霞,颜色不仅红得特别鲜艳,而且红得特别美,你们能把看到的美,感受到的美用声音表达出来,读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课件)

白云会变成红彤彤的晚霞,谁给的?(太阳)是啊,这时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她的余光照红了天空。

太阳从东山上升起,陪伴着我们一天,现在她就要从西山上落下了,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不舍)指导朗读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这句诗中还有两对反义词呢,你能从中找出来吗?

(活动评价: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并让学生进行评读,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朗读中的情感真切而自然得流露出来。)

2、学习第二小节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这一天,都为我们做了什么?自由读第2小节

她把光芒给了鲜花,她照耀了小树,她还陪着小朋友玩

在描写太阳时,课文不用照,他用了哪些词来表示照?

①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表演洒,怎样洒?

如果把洒换成倒、泼,可以吗?(粗鲁)洒(轻、温柔)

太阳往鲜花上洒,那么均匀,那么轻柔,你能读出她的温柔吗?指导朗读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教师评价语:每朵鲜花在你的呵护下都开得那么鲜艳,每朵都能得到太阳温柔地照耀,鲜花在你关爱下可舒服了)

(活动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打破常规,没有用好,很棒等字眼,用每朵鲜花在你的呵护下都开得那么鲜艳,每朵都能得到太阳温柔地照耀,鲜花在你关爱下可舒服了这些语言评价,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柔、轻盈。)

②鲜花得到太阳温柔地洒,它可舒服了,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真的拔起来了吗?是什么意思?(让小树茁壮成长)要读好本句应该读好哪个字?(拔)指导朗读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在太阳的眼里,这些鲜花小树就像是她的孩子,在这一小节中,诗人把太阳当人来写了,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她)这是拟人的写法,把太阳当成了妈妈,为什么不把它当成爸爸?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太阳妈妈和鲜花小树说着悄悄话呢!她们可能会说什么?表演

(活动评价:对洒拔等拟人化的动词的理解,老师通过做动作,想像体会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准确。)

③最有趣的是,太阳还陪我们玩了,谁去过海边,去海边干什么?你们此时的心情又如何?就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开心快乐吧,读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这首诗歌的诗人是一位快乐的诗人,他曾经说过,他要快乐写作,快乐阅读,他把所有的快乐都融入到了这首诗歌中,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但一定要带着快快乐乐的心情面带笑容读,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你们在玩的时候,希望谁陪在你们身边(爸爸妈妈、小伙伴),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在戏水的时候,太阳就像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小伙伴。想想太阳妈妈会怎样看着他们?(面带笑容、快乐、微笑)

太阳妈妈就是这样看着你们嘻戏玩耍的,那她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活动评价:想象中感悟,想象中理解,想象中提升。)

从你们的话语中,我可以感受到你们的幸福,一个陪,一个看,其实就包含着太阳妈妈对孩子们的关爱。

太阳照着大地,在诗人笔下,太阳不是照耀,而是像妈妈一样温柔地洒,用力地拔,微笑地陪,开心地看,这就是诗,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爱心。让我们再次感受太阳妈妈的温暖和爱心,齐读第2小节。

一天中,太阳只做了这些好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那她还做了哪些好事?

一天中,太阳还做了什么好事?

她把()洒向大地,

她让柳树长出(),

她让小草(),

她让森林(),

她把春天打扮得更(),

她(),

(活动评价: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很有潜力的,这就看老师怎样去发现,引导。老师设计得很有梯度,先是老师范说,接着大屏打出句子让学生试填写,最后放手让学生去拓展说,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说出更精炼的诗句,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只要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境地,他们就会谱写一篇诗意的华章。)

3、学习3、4小节

同学们,你们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一位小诗人,你们真了不起。可是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她要离开我们了,她要去哪儿?引读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

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谁来读这一小节,我们可要轻轻地,不要吵到他们哦,指名读第4小节。

(活动评价: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读睡梦一词时,把自己放入了睡梦的情景中,微闭着双眼,低声地呢喃,睡意朦胧地读出了睡梦的感觉。单独的一个词语也能读出诗意来。)

同学们,在别的国家里,仅仅是鲜花和小朋友在等她,盼她吗?你还看到谁在等呢?他们希望太阳带给他们什么呀!

4、小结:是的,花草树木等着她、鸟兽虫鱼等着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民都在等着她,我们都是太阳妈妈的孩子,我们都是一家人,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管是我们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太阳属于大家的,但是只有全世界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分享阳光带给他们的快乐,可是有很多孩子却在饱受着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请看大屏幕。听着这悲伤的音乐,看着这因为战争而悲惨的画面,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活动评价:老师收集了许多战争给儿童带来伤害,痛苦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你想对这些儿童说些什么?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情感再一次提升,让学生明白全世界的人要团结有爱,和平共处。)

四、总结升华、再次诵读

同学们,让我们放飞手中的和平鸽,让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战争!短短40分钟的时间,老师感觉到你们走进了作者,走进诗中,让我们再次用我们的心灵、用我们深情的语言来诵读这首诗歌,来歌颂太阳,呼吁和平!咱们一起来!(配乐背诵)

听着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也心潮澎湃!我不禁想起诗人的另一首诗地球万岁,大家一起来读读。(配乐读地球妈妈)

五、作业超市

1.我想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我想把这首诗画出来。

3.我想课外找一些有关的诗歌来读读。

4.我也来当小诗人,写一首小诗!

(活动评价:作业超市的出现,首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有层次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二、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导学案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导学案
教学目标:xx小学陆x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
2、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强调“账”与金钱有关是贝字旁)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知。
1、这是篇略读课文,请认真读读课文前面的自读提示部分,想想要读好文章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过渡:把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明白了小彼得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那我们来通过读书把问题弄明白好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多种方式认读)
彼得、收款、报酬、款项、芬尼、慈爱、塞进、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填空)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张收款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时,却看到了(妈妈的账单),他(羞愧万分)地把钱(塞进)妈妈的上衣口袋。
三、学习课文,探究交流。
1、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份账单?圈画出两份账单,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想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指名回答,并随机出示两份账单。
(1)、出示儿子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2)、指名读;引导:你能告诉我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理直气壮地读;带着你的理由来读)
(3)、出示母亲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4)、指导朗读。(温柔的妈妈,慈爱的妈妈)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1)、用心读母亲的账单。(2)、都是0芬尼,再用心读。(3)、母亲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不索取报酬?指名说。(板书:爱)
4、联系实际说说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指名说。
(引导:你的衣服多干净,你的身体多结实,都是妈妈的功劳)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一日三餐十年了妈妈为你做了多少顿可口的饭菜,数得清吗?假如一餐10元,十年饭菜得多少钱?算得清吗?可妈妈问你们要了吗?是呀,母爱无声。(板书:无声)。彼得的妈妈也和我们的妈妈一样,疼爱自己的子女,十年中的吃喝要钱吗?生病时的护理要钱吗?(板书:0芬尼)所以母爱无法用钱来衡量,母爱无价。(板书:无价)
6、如果让你给这份账单起个名字“的账单”。(板书:无私)
7、再次用心读这份账单,师生合作读。你们读前面的,老师读后面的。
8、拓展: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读着读着,他想起了妈妈为做过的许多事,他想起了哪些事呢?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说一说。(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9、小彼得会怎么做呢?默读最后一段,圈出关键词语多读几遍。
(1)、指名读。(2)、彼得会怎么做呢?指名说。(3)、你能体会他现在的心情吗?(羞愧万分)哪些词语表现了他羞愧万分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10、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如果时间倒流彼得还会写账单吗?彼得懂事了,妈妈可高兴了,看图,妈妈会说什么?
(想一想,写一写,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课下完善。)
四、拓展延伸
现在,让我们再读这两份账单,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五、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六、小结:
《妈妈的账单》向我们展示了母亲的伟大情怀,像这样歌颂母爱的文章还有许多,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来读读,如《母亲的工资》试着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读读。做个爱读书的好孩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结合板书)母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母爱如歌,人生路上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让我们今后都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下课。
七作业:
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0芬尼60芬尼
无价
母爱无声
无私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妈妈的账单》说课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妈妈的账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策略、程序、板书、教后反思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进行的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其次说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一、学情分析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

三、说学法:

本节课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本课的教学程序

我的课堂结构是:激趣导入质疑定标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一、激趣导入

在新课开始,我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账单,告诉学生账单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后问,你收到过妈妈写给你的账单吗?德国一个叫彼得的孩子就收到了这样的一份账单,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妈妈的账单》。

这样,通过问题激趣,造成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激起他们急切的求知欲望,迅速将学生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质疑定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标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板书课题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妈妈为什么要写账单?妈妈的账单上都写了哪些内容?妈妈的账单起了什么作用

然而,仅仅让孩子们提问,没有归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们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归纳、提炼出来,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问题,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了孩子们的内在需要。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又保证了课题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品读课文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而这种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必须通过学生充分地读,才能有所感悟,受到熏陶。因此,对于课文的品析,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范读、齐读等,抓住重点语句来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我先安排了一个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和全班交流,使学生对于文章的脉络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习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研究彼得的帐单,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彼得的为人,使学生明白彼得是个听话懂事能干的孩子,只是在给妈妈干活要报酬的这件事上表现得不够懂事;二是研究妈妈的账单,体会妈妈对彼得的爱。

其实妈妈对彼得的爱浓缩在课文的很多地方,只要孩子们细细去找,就能有所发现。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育了十年,到头来竟然还是自己欠孩子的钱,做妈妈会是一种怎样的痛心?可是她却把这种痛深埋在心底,想尽一切办法来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这无言之中所蕴藏的、宽容的爱怎能让人不肃然起敬,为之动容呢?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妈妈满足了儿子那不懂事的要求,却又写下了一张总额为零但满载母爱的账单。这个举动包含了妈妈多少的期待和尊重呀!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十年,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着多少数不清的心血和付出?十年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为了孩子的成长,妈妈付出的何止这些?在这一点一滴之中,妈妈那浓的化不开的爱呀,怎么能说得尽呢?

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或许能感受得到妈妈对彼得的爱,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妈妈这样做的深刻含义。为了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对母爱的依恋,我创设了一个口语训练的环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他的?

和着如泣如述的音乐,孩子们细细地体会着,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或许每天早晨,当彼得醒来的时候,他的妈妈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或许每天晚上,彼得睡着了以后,他的妈妈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一夜起来好几次为他盖被子;或许在彼得生病的时候,他的妈妈也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焦急不安地守候着他

就这样,那无私的、用心良苦的母爱化作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定格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勾起了孩子们对爱的深思。

然而,只有这样粗浅的回味是不够的。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埃德尔曼财经组织的一份报告,希望它能带给孩子们更大的震撼:

有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曾经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将母亲所做的各类型工作改为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钱将高达63.5万美元。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养育一个子女十年,子女应付的工钱就是6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00多万!

这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多得让人无法想像!但即使是这样,还不包括妈妈对彼得的爱,因为爱是千金也买不来的,爱是这世界上的无价之宝

然而,就是这样的付出,在妈妈的账单里却都是零!这,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她是心甘情愿地为孩子付出的,她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让孩子回报呀

真是大爱无言,真爱无声!就是这样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改变了孩子,甚至改变了他这一生对爱的理解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带着这种对母亲深深的敬意,最后,我又让孩子们回归课本,再次通读全文,细细回味,相信这种感悟会积蓄得更浓更浓。

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三次读文的安排犹如三个台阶引领着学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经历了三次读文的语言实践,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使他们的赤子之心得到释放。

四、升华感情

其实,天底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用无私、无声的爱小心地呵护着我们;天下的孩子也都是一样的,他们幸福地享受着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早上按不停的闹钟,是晚上窗前等待的身影;

妈妈的爱,是为我捏肩捻脚的双手,是为我奔波劳碌的双脚;

妈妈的爱,是病床前心痛的眼泪,是用嘴吹凉的一杯水;

妈妈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一生的征程

可是作为儿女,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就这样,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妈妈的爱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烛光里的妈妈》,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倾诉自己对妈妈的爱,来结束全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行动起来,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教学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一个好的板书不仅能体现了课堂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来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

最后介绍的是本课的教学反思

通过实际的做课,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纽带。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让学生在读中实了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特别是到最后,学生的内心都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心灵在碰撞中飞扬,生命在阅读中成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爱的气息。

人教版第六册《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

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课文上?quot;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

()草______________

()叶______________

()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______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

△学生练习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

△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集会: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quot;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

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

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

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练习背诵。

七、练习。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

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

二、讲读课文。

第三节.

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

2.指导看图

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

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

3.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

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板书:掠、唧……的一声、已经……)

如果说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飞过和掠过有什么不同?

5.过去我们学的《翠鸟》一课,写翠鸟飞得快,怎么定的,记得吗!(疾飞、一刹那、一瞬间、像箭一样飞过去)。

6.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这些词语注意运用。

提示:这一节开头,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

7.学生口述。

8.掠唧……的一声等词语注意用上。我们看这些词语还可以在哪儿用上?如果象声词唧……的一声,用不上,可以换上砰……的一声嗤……的一声嗖……的一下等等。反正用来形容某动物或其他事物运动速度的快。(引导运用)

9.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这个长句子,谁能学习上一节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的微风吹拂着……那个长句子的方法,说说这个长句子,主要意思是什么?加上什么,使我们感到什么?加上什么你觉得怎样?

学生学习自己讲书。

释:荡漾,水波起伏。(板书:荡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理解。

燕子飞行这么快、这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的燕子(伶俐可爱,非常灵巧,聪明。)

10.看图作接近原文的复述。(课文第三节)

照应:这就是写小燕子以它飞行的灵巧、轻快、优美,给春天带来的生趣。

第四节.

1.上节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

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

3.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quot;你们想怎么像曲谱?……

△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

从高处到底处;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这一个落字用得真好。)这燕子像小黑点,正像那一个一个音符。

△课文最后不只说这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

4.齐读第四节。

5.指导朗读:你们说第三节是写燕子的什么美?第四节又写燕子的什么美?(飞行的美,即动态的美;停息的美,即静态的美。板书:动态静态)这两节就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

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

四、练习:《燕子的自述》。

1.模样2.赶来了3.飞行4.停息

学生口述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燕子春天

一身羽毛细雨

一对翅膀凑微风

一个尾巴柔柳

()草______

()叶_________

()花________

第二课时:

飞行的美(动)停息的美(静)

掠倦了落

唧……的一声几痕细线

已经几个小黑点

沾像正待演奏的曲谱

荡漾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我设计本预案的理念为:“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本次公开课最大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A:本堂课,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在导入新课时,我以算式060问题质疑,引起学生兴趣。抓住以下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妈妈的付出这么多,却只索取“0芬尼”,为什么?3、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学习。

B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两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第一次让孩子们默读这两份帐单,让学生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里段子俊回答的最为精彩,课后我问他是否参考辅导书,他说没有。课堂的精彩来自于学生),第二次通过齐读账单并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感受母爱的无私、无声)第三次,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

C: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入情入境,加上适时点拨,真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最后的拓展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母爱是什么……

本次公开课的最大不足之处:

A:进行两次自主学习两份账单时我没有把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感受出来。

B:略读课文在实际教学中,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自己又对学生要求过高,总想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答案回答。

C:板书060,最后总结大于“60”的不是数字“0”,而是妈妈那无私奉献的爱,最后把“爱”取代“0”,主题不分明,应该在算式后面加入妈妈无私的爱。

D:在进行课文体会彼得的羞愧万分之情时,我让学生齐读、个别比赛读,在比赛读时没有让学生进行点评,没能指导学生学生朗读。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上,以及教学设计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老师给我指出与指导。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

2.读懂妈妈的账单教学过程:

一、唤醒心灵之约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另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

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悟真情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想、画、议……)

[设计说明]

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通顺。

(2)a.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智力过三关:

(1)指名认读词语:收款报酬索取慈爱羞愧芬尼怀着蹑手蹑脚如愿以偿小心翼翼塞进(请你自由读读,指名读读)

(2)指名理解:账单、报酬、羞愧、蹑手蹑脚、如愿以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味帐单,真情感悟帐单导语:剩下两个问题的答案藏在文中的两份账单中,让我们带着问题对比读读两份账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共计:0芬尼1.感受无价

(1)默读这两份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预设:彼得为妈妈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是十年如一日,长久的事;彼得为妈妈做事需要报酬,要60芬尼。而妈妈为彼得做事却不需报酬。为0芬尼。

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板书

(3)想象说话。十年来,妈妈不怕辛苦,精心照顾小彼得,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仅仅是这些吗?(不是)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么照顾小彼得的,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一些账单的内容,想想妈妈还有哪些为小彼得做的呢?

(4)计算报酬。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的价格》,她指出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0多万元。而有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则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将母亲所做的各类型工作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的工资高达63.5万美元。可以说,母亲的工资足可以跟一些大公司的总裁相比。

[设计说明]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体会母爱的无价。

(5)(课件出示)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不禁想起了赞美母亲的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A.读诗

B.让我们再来读读妈妈的账单,你又读懂什么?

C.小结得出母爱无价。(板书:无价)

小结: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且这一付出永远不会停止,不变的是妈妈写的都是0芬尼,为什么?

2.感受无私。

(1)母亲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无薪水的工作,一直到白头,也毫无怨言,对他们来说,做母亲是自己一生最大的事业。你看小彼得的妈妈为小彼得付出那么多,可她的账单上却都是0芬尼,让我们来读读天下母亲相同的一份账单,你还读懂了什么?

(2)交流后得出母爱无私。(板书:无私)

(3)小结:十年来,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她给了小彼得一份多么宝贵的财富啊,深情地读读这份无私的账单。

3.感受无声。

(1)这无价、无私的账单,仿佛在诉说什么呢?(想象说话)

(2)可是账单没有说话,它是那样无声地诉说着母爱的伟大,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

四、畅谈再现爱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出示最后一段

2.引导补白

(1)“读着读着”说明什么?(读了很多遍)

(2)是啊!面对写满0芬尼的妈妈的账单,小彼得读了很多遍,此时的小彼得心里也想了很多。

(3)课件出示:小彼得读着读着,想起每天……他读着读着,想起了圣诞节……读着读着,想起了那天自己发高烧……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4)补白写话: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5)交流补白内容。

[设计说明]

所谓情动而辞发,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也在个性化的抒写中得以充分展示。

五、图文结合,提升感情1.“羞愧万分”什么意思?从哪些词句看出小彼得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万分?“怦怦直跳”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怦怦直跳?这是从神态上描写.“蹑手蹑脚”

什么意思?谁用行动表演一下。“小心翼翼”说明什么?(不好意思,难为情)这两个词是从动作上描写。

小结:小彼得已经意识到为妈妈做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他羞愧万分。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涵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

2.感情朗读,课文中最后一段,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回忆一下妈妈平时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3.我们又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4.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再次出示《游子吟》,深情朗读)

[设计说明]多媒体声像再现,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场景,深深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懂得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听了大家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提升生命成长

1.总结深化,拓展积累。

(1)一位英国诗人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老师。”感谢小彼得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无私、无声的,她是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在心中铭记这份爱的账单。

(2)理解“0>60”(板书改为“爱>60”)

2.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在扎扎实实的研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启迪,领悟了母亲的伟大,生命在阅读中有了一次成长。

七、作业超市

1.课外去读读有关母亲的文章。

2.在母亲节时做一件小礼物送给妈妈。

[设计说明]

以课文为支撑进行拓展阅读,旨在让学生爱的意识更清晰,“课虽止,意犹存。”课后让学生学以至用,把对母亲的回报落实到行动上,这样的作业把理想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无价无私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教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二、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

(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全班交流

1、齐读课文,正音。

2、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3、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2)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

(2)画出描写小彼得心理、神态、动作的词。

“读着读着、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走近、藏、小心翼翼、塞进。”

(3)谈谈体会。(结合插图投影)

(小彼得在看到妈妈的“0芬尼”账单后,羞愧万分,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悄悄把60芬尼还给妈妈。妈妈很高兴看到小彼得知错能改。)

五、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六、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的主要内容。

2、体会妈妈的的无私的爱。

3、知道作为儿女应该用自己的爱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家谁最忙碌啊?

2、板书:妈妈的账单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谈话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下自由地表达。然后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t: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棒。现在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

2、反馈学习情况,出示本课词语

3、t:现在用你的眼睛快速地扫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索取,当小彼得时,同时也看到。

t:哦,原来儿子给妈妈列了一份账单,多新鲜哪!

设计意图: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语。

三、研读课文重点:2份账单

1、出示儿子的账单

2、从这份账单中,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3、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s:小彼得懂事,经常帮妈妈干活。

t:从故事当中,你知道小彼得会帮妈妈做哪些事?这么懂事的孩子请你夸一夸他,

s:小彼得很听话。

s:小彼得是商人的儿子,很有经济头脑。

4、t:小彼得向妈妈索取自己的劳动的报酬,结果如何?

读文中的句子。

5、t:彼得还得到了什么?哦,看见了一份给自己的账单。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默默地读一读吧。

出示妈妈的账单默读

6、t:告诉老师,读到哪一条你有特别的感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指名答

7、t:同学们,母亲十年来为儿女的辛勤付出难道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还会有哪些?

8、学生讨论举例

9、师小结

10、t: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在每个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指名答

t:如果给这这份母爱出一个价的话,你会出多少?

11、小结(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t:这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吗?!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爱啊,让我们一起替彼得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

12、t: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拿着账单读着读着,他情不自禁想起了每一天,想起每天早上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热牛奶;每天会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t:你读到了什么?

13、t: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心情。

讨论:小彼得为什么羞愧?

14、小结

四、拓展阅读:妈妈的爱

1、t:小彼得变得懂事了,或许你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很多话想说。

出示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相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相对对自己的妈妈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环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设计了对彼得说,对彼得的妈妈说,对自己说,或者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想说的很多,可以选择4个都说,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了目标的弹性。

2、t:同学们,此时我的脑海浮现了这样一个广告。(课件出示广告:“妈妈,洗脚”)

设计意图:利用广告为学生创设说话的素材,提供了对话空间。“妈妈,洗脚”很好的调动了学生情绪,使学生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自己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t:爱要说,爱更要做啊,说得有一位哲人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我们在有限地生命里多做些有意的事,回去后,你想为妈妈做什么事?指名答。

t:同学们,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妈妈那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起了我的妈妈,第一次摔倒,扶起我的是我的妈妈,教我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是我的妈妈,第一次给我讲故事的是我的妈妈,二十几年如一日,青春不在年华老去,妈妈的黑发染成白霜,为我操碎了心,却仍无怨无悔,我感谢我的妈妈。

3、出示拓展小诗《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夏天,我会遮挡阳光

让妈妈乘凉

假如我是一条围巾,

冬天,我会遮档寒风,

让妈妈取暧。

假如我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大胆写诗,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迁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是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的精神。

4、作业收集写妈妈的诗歌并创作小试送妈妈。

设计意图:收集其他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诗、写诗的兴趣。

这一系列的拓展不再是由内到外的单向延伸,而是走向文本深处,高效度,深层次,多纬度的立体推进。

一面五星红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一、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叙述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本文的思想内涵定位为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热爱和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学习并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1、低声播放《红旗飘飘》歌曲

2、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3、同学们齐读课题。

4、师引导: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设身处地,体会留学生所处环境

1、自主学习第一部分: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怎么样?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文章为凭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相机理解:荒无人烟、无影无踪)

3、指导朗读:你能把我当时处境读出来吗?(指名读、评价,再练读,齐读)

4、在这样一种处境下,这位留学生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

(三)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1、默读文章的二、三部分,边读边画出描写老板态度的语句,然后小组讨论一下,老板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

(生画句子讨论,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老板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

(1)(屏幕出示)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2)师教方法:自己读读,找一找老板的动作,再学着做一下,通过这个动作你体会到老板的什么心理?(3)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不知不觉中就在运用一种阅读和描写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动作体会人物心理。

(4)生用刚学习的通过动作体会心理的方法来汇报,

(5)讨论:老板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6)师引导:你们发现作者在描写老板态度变化的特点了吗?

(7)师总结:作者没有用大篇幅对话去展现人物心理。他是通过老板的动作来展示老板态度的变化的。这种用人物动作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这种方法,在习作中我们还要尝试并运用这种方法。

3、拓展练习:媒体出示一组练习: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谈谈所体会到的人物的心理

句子一:我抬起头,仰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地敬了一个队礼。

句子二:刚公布完考试成绩,我就手舞足蹈地大声叫嚷起来。

(四)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怀

1、过渡:体会促使老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原因。

2、自由地朗读课文。想: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我对五星红旗的珍爱?

3、交流,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指导朗读,读出留学生态度坚决宁可挨饿受苦也不愿意换面包的决心。

5、师总结:正是留学生这种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之情打动了面包店的老板,使他深深地理解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老板不仅救了他的生命,还无偿为了支付了医药费。

6、谈感受:你想到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体会老板的救助行为。

(五)拓展延伸,深化文章的主题

1、资料展示:古今中外,像留学生这样维护国旗尊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请把你收集的感人故事给讲我们大家听。(梁帆的故事,吴立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等)

师引导: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播放教学课件:天安门广场上,布达拉宫前,南极大陆上、香港回归时、载人宇宙飞船上,申奥成功时,升起五星红旗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3、怀着对五星红旗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课题!

六、板书设计:

26

一面五星红旗

老板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彼得的心情。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特别的算式题,看到这一条算式你有什么疑问?生:0为什么会大于60

过渡:相信同学们对这个算式有着很大的疑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解决这个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引出“账单”,师:什么是账单?生:记录所买东西明细的纸条。在古代,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进行交易,所以账字的偏旁是贝字旁。)

3.齐读课题(2次)

二、初读课文。

过渡:妈妈的账单上面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下面老师考考你们掌握没有。

2.学生认读词语。

过渡:刚刚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下面请你用以下几个词语来概括文章内容。

3.学生汇报:用上“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究账单,感受母爱

过渡:让彼得如愿以偿的是一份账单,让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这究竟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

1.指名读“彼得的账单”。

①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②提问:为什么小彼得要开这份账单给妈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从文中寻找答案)

2.指名读“妈妈的账单”。

过渡: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到底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指名读、齐读妈妈的账单。

句式:我觉得她是一个()的妈妈,因为她()

②对比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看看有哪些不一样?

(从付出和报酬两方面进行比较,突出妈妈的无私、无价)

过渡:这份账单承载着妈妈对彼得无私的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这份爱的无私。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羞愧万分)①现在让我们带着羞愧万分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②你从哪些词当中,感觉到了彼得那份羞愧?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好读一读。

③(引导看图读中体会)把小脸隐避起来的同时,也想把自己的羞愧之心给藏起来。

④小彼得也没有讲一句话,但是,他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仿佛在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四、联系生活,熏陶感情。

1.妈妈为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多了,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述一个有关于母爱的故事。

2.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妈妈都为你们做过什么?还记得吗?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妈妈说?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妈妈的账单,通过比较两份账单的不同,让彼得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这份爱不仅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懂事了。它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份爱的账单。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母爱无价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02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