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引导公式”,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引导公式2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课题引导公式2
授课时间撰写人时间
学习重点掌握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

学习难点角的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

学习目标
1.掌握-α、+α两组诱导公式;
2.能熟练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复习1:写出关于2kπ+α、π+α、-α、π-α的四组诱导公式.

复习2:推导2π-α的诱导公式.

问题:①-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有何关系?关于直线对称

②根据终边的对称关系,你可得到关于-α的诱导公式吗?

新知:诱导公式(五).
,.

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六组诱导公式都可统一为“”的形式,记忆的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符号看象限是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典型例题

二师生互动
例1求证:(1);
(2).
变式:(1);
(2).

小结:体会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2已知,计算:
(1);(2).

化简:
(1);

三巩固练习
1.若,则=().
A.B.C.D.
2.若,则().
A.B.C.D.
3.化简=().
A.B.
C.B.
4.=.
5.若,则.

四课后反思

五课后巩固练习
1.化简:(k∈Z).

2.已知,求的值.

相关推荐

倍角公式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
一、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一、已知,,tan=,tan=,求2+

解:∴
又∵tan20,tan0∴,
∴∴2+=
例二、已知sincos=,,求和tan的值
解:∵sincos=∴
化简得:∴
∵∴∴即
二、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sin()=2sincossincos=[sin(+)+sin()]
sin(+)sin()=2cossincossin=[sin(+)sin()]
cos(+)+cos()=2coscoscoscos=[cos(+)+cos()]
cos(+)cos()=2sinsinsinsin=[cos(+)cos()]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求证:sin3sin3+cos3cos3=cos32
证:左边=(sin3sin)sin2+(cos3cos)cos2
=(cos4cos2)sin2+(cos4+cos2)cos2
=cos4sin2+cos2sin2+cos4cos2+cos2cos2
=cos4cos2+cos2=cos2(cos4+1)
=cos22cos22=cos32=右边
∴原式得证
三、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φ,则,代入得:

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已知coscos=,sinsin=,求sin(+)的值
解:∵coscos=,∴①
sinsin=,∴②
∵∴∴

四、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五、作业:P401—3

换底公式


对数换底公式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对数换底公式的意义,掌握其推导方法,初步学会它在对数式恒等变形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
一、新课引入:
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og=?
像log这样的对数值是不能直接从常用对数表中查出的。能不能将以5为底的对数,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呢?这就要学习对数换底公式。什么是对数换底公式?怎样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得到它呢?又如何运用它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
公式:
证明:设,则,两边取以a为底的对数,得
x,即。
1、成立前提:b0且b≠1,a0,且a≠1
2、公式应用:对数换底公式的作用在于“换底”,这是对数恒等变形中常用的工具。一般常换成以10为底。
3、自然对数lnN=loge=2.71828
三、巩固新课:
例1、求证:1:
2: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98log3227
(2)、(log43+log83)(log32+log92)
(3)、log49log32
(4)、log48log39
(5)、(log2125+log425+log85)(log52+log254+log1258)
例3、若log1227=a,试用a表示log616.
解:法一、换成以2为底的对数。
法二、换成以3为底的对数。
法三、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
练习: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
例4、已知12x=3,12y=2,求的值。
练习:已知,求ab的值;
例5、有一片树林,现有木材22000方,如果每年比上一年增长2.5%,求15年后约有多少方木材?
解:设15年后约有木材A方,则
A=22000(1+2.5%)15=22000×1.02515
LgA=lg22000+15×lg1.025
=4.3424+15×0.0107
=4.5029
∴A=131840
答:15年后约有木材131840方。
练习: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个。
2、在一个容积为a升的容器里满盛着酒精。先向外倒出x升,再用水注满;第二次又倒出x升溶液,再用水注满;如此操作t次后,容器里剩余的纯酒精为b升,试用含有a、b、t的式子表示x。
三、小结:对数换底公式:
四、作业

20xx高考物理公式及解析:气体的性质公式


20xx高考物理公式及解析:气体的性质公式

气体的性质公式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对数换底公式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对数换底公式》,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数换底公式

首先可以通过实例研究当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时,整个对数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求设,写成指数式是,取以为底的对数得

即.

在这个等式中,底数3变成后对数式将变成等式右边的式子.

一般地

关于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这里可以仿照刚才具体的例子计算过程证明对数换底公式,证明的基本思路就是借助指数式.

换底公式的意义是把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可将不同底问题化为同底,便于使用运算法则.

如换底公式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1).(2).(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838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