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二、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1)∠1+∠2=900(1800)∠1+∠3=900(180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1+∠2=900(1800)∠3+∠4=900(180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四、垂线及其性质

1、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五、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六、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七、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八、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具备互逆的特征,其关系如下:

在应用时要正确区分积极向上的题设和结论。

九、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

3、尺规作图中直尺的功能是:

(1)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

(2)将线段向两方延长。

4、尺规作图中圆规的功能是:

(1)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2)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一段弧;

5、熟练掌握以下作图语言:

(1)作射线××;

(2)在射线上截取××=××;

(3)在射线××上依次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5)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6)过点×和点×画直线××(或画射线××);

(7)在∠×××的外部(或内部)画∠×××=∠×××;

6、在作较复杂图形时,涉及基本作图的地方,不必重复作图的详细过程,只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

(1)画线段××=××;

(2)画∠×××=∠×××;

延伸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二、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1)∠1+∠2=900(1800),∠1+∠3=900(180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1+∠2=900(1800),∠3+∠4=900(180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四、垂线及其性质

1、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五、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六、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八、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具备互逆的特征,其关系如下:

在应用时要正确区分积极向上的题设和结论。

九、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

3、尺规作图中直尺的功能是:

(1)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

(2)将线段向两方延长。

4、尺规作图中圆规的功能是:

(1)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2)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一段弧;

5、熟练掌握以下作图语言:

(1)作射线××;

(2)在射线上截取××=××;

(3)在射线××上依次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5)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6)过点×和点×画直线××(或画射线××);

(7)在∠×××的外部(或内部)画∠×××=∠×××;

6、在作较复杂图形时,涉及基本作图的地方,不必重复作图的详细过程,只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

(1)画线段××=××;

(2)画∠×××=∠×××;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三节平行线的性质(2)
【学习目标】
1.会利用平行线的特征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学会几何简单推理过程的书写。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几条?
2.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哪几个?你现在一共有几个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
解:(1)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互补。
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有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
二、教材精读
1.如图:(1)若∠1=∠2,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
(2)若∠2=∠M,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
(3)若∠2+∠3=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
解:(1)∵∠1=∠2()
∴BF//()
(2)∵∠1=∠2()
∴BF//()
(3)∵∠2=∠M()
∴BF//()

2.如图所示:AB∥CD,如果∠1=∠2,那么EF与AB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1=∠2()
∴EF∥()
又∵AB∥CD()
∴∥(__________)

3.已知直线a∥b,直线c∥d,∠1=110°,求∠2,∠3的度数。
解:∵a∥b,且∠1=110°(已知)
∴∠2=∠1=
∵c∥d(__________)
∴∠1+∠3=()
∴∠3=180°-(等式的基本性质)
=180°-110°
=

实践练习:如图,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1)∵AB//CD
∴=∠2()
(2)∵∠3=∠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1+=180
∴AB//CD()

模块二合作探究
1.如图,平行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分别交直线AB,CD于点G,M。GH和MN分别是∠EGB和∠EMD的角平分线,问:GH和MN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解:∵AB//CD()
∴∠EGB=()
∵GH和MN分别是∠EGB和∠EMD的角平分线(已知)
∴∠EGH=∠EGB
且∠EMN=
∴∠EGH=∠EMN
∴//(同位角相等,)

模块三:形成提升
1.填空
(1)如图,∵AC∥ED(已知)
∴∠A=_____()
(2)如图,∵AC∥ED(已知)
∴∠EDF=_____()
(3)如图,∵AB∥FD(已知)
∴∠A+____=1800()
(4)如图,∵AB∥FD(已知)
∴∠EDF+____=1800()
(5)如图,∵BD∥EC(已知)
∴∠DBA=_____(_____________)
∵∠C=∠D(已知)
∴∠DBA=______()
∴FD∥_____()
∴∠A=∠F()

2.如图所示,已知AD//BC,∠DBC与∠C互余,BD平分∠ABC,如果∠A=1120,那么∠ABC的度数是多少?∠C的度数呢?
模块四小结反思
本课知识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2.内错角,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两直线平行.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两直线平行,相等.6.两直线平行,互补.
二、我的困惑:

第四节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学习目标】
1.会利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能了解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能利用尺规作线段的和、差。
2.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3.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及简单的应用。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学习准备
1.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A’B’=AB.
作法:(1)做一条射线A’C
(2)用圆规在截取A’B’=
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
教材精读
1.如图2—23,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
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
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1)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条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解:(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相当于“过点C作∠ECD等于已知∠CAB.”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作法:(1)作射线O’A’;
(2)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画
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以点O’为圆心,同样长为半径
画弧交O’A’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长为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5)过点D’作射线O’B’.
模块二合作探究
1、如右图,已知线段a和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CD。
(1)利用圆规,在射线OA,OB,OC,OD上作线段OA’,OB’,OC’,OD’,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相等。
(2)依次连接A’,C’,B’,D’,A’.
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三形成提升
1.如图,已知线段a和b,直线AB与CD垂直且相交于点O.
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射线OA,OB,OC上作线段OA’,OB’,OC’,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相等;
(2)在射线OD上作线段OD’,使OD’等于b;
(3)依次连接A’,C’,B’,D’,A’.
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α,∠β
求作:∠AOB,使得∠AOB=∠α-∠β
模块四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点:
二、我的困惑: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回顾与思考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梳理本章内容,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并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2.在丰富的情景中,抽象出平行线、相交线等几何模型,通过讨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平行线和相交线。
3.在认识操作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
2、多角度地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和证明。
【学习过程】
模块一
1.展示自己的知识网络图

2.方法总结:
模块二
典型例题
1.如图,已知:AB∥CD,AE平分∠BAC,CE平分∠ACD,请说明:AE⊥CF.

2.如图,已知,求的度数.

3.如图,已知∠EFB+∠ADC=180°,且∠1=∠2,试说明DG∥AB.

4.已知∠AOB及两边上的点M、N(如图)请用尺规分别过点M、N作OB、OA的平行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模块三形成提升
2.如图,BC∥DE,小颖用量角器分别画出∠ABC、∠ADE的角平分线BG、DH,想一想,小颖所画的这两条射线BG和DH会平行吗?为什么?(请你先用量角器画出这两条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复习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复习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复习一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二、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1)∠1+∠2=900(1800),∠1+∠3=900(180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1+∠2=900(1800),∠3+∠4=900(180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四、垂线及其性质

1、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五、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六、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529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