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终南山》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终南山》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终南山》教学设计

王维,字摩诘,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天宝十五年(755)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曾拘摩诘于洛阳普施寺,授以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崇佛教,性喜山水。写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状物传神,精深入微,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说佛之作。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擅画平远景。常以“破墨”写山水松石,曾绘《辋川图》。明董其昌推王维为山水画“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才子加帅哥,因为长得帅所以中状元
大唐盛产天才,(王勃6岁时善于文辞,13岁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14岁做官;骆宾王七岁写下了“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武则天近侍上官婉儿十四岁能诗;李白在5岁时诵六甲,10岁时观百家;白居易,1岁时开始识字,五六岁就能做诗,9岁时已精通诗韵)王维也是这些天才中的一个,他9岁能文,17岁就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21岁就中了状元。
唐朝的进士是有名的难考,多少大腕在进士考试前落马,连老杜那样的主都未能得逞,王维却生生地拿了一个进士头名,绝对是少年得志。
但王维能把状元抱回家,不单单是文化课成绩好,还因为他是大帅哥,而且才艺表演出众。
参加进士考试之前,传闻状元已经内定,王维就去找皇室宗亲岐王想办法。当时进士考试只要能够中榜,就是无比荣耀的事情,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也不过就是中了个进士,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没闹上。可听见状元落入他人之手,王维就很不甘心地急于发动社会关系,可见年轻时候的王维心气之高。
这事岐王也说了不算,但岐王够哥们儿,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给王维出了个主意。岐王让王维尽心修饰打扮后,带着他到了九公主的府邸,说是来献上酒乐。王维精心修饰过的帅哥形象先声夺人,等他很有火候的琵琶独奏曲《郁轮袍》一上演,立刻就把九公主给迷倒了。据说旁边还有好些伴舞的演员,就像莫文蔚的演唱会,绿叶配红花,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公主一问之下,王维就把他的作品拿了出来,公主看了大吃一惊:这都是自己平时喜欢读的,还一直以为是古人的诗篇。马上请王维上座。就这样,靠着公主的大力提携,王维状元到手。
这有点儿类似选美比赛前先到评委家拉选票。但在唐朝,走动社会关系是正常行为,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干谒”。王维获胜毕竟不是光靠形象,也凭借才名远播,是当之无愧的实力派。
因为画得好,所以能治病
除去写诗做文,绘画、音乐、书法王维样样拿手。
关于王维的画最神的牛皮是宋朝的秦观吹的,就是民间传说中被苏轼的小妹3次难倒的那位著名词人。这位以多愁善感著称的秦观老师有一次莫名其妙地久病不愈,什么办法都用了就是不成。秦观的一位朋友带着王维画的《辋川图》来看望他,说你看看这幅画试试,秦观看了几天,居然病就痊愈了。
这事情说得神乎其神,但秦观也不是无名之辈,凭空这样信口开河好像也没有必要。或许事有凑巧,或许书画家往往长寿,其中多少有些养生的道理。不管怎么样,王维的画历来被抬得很高,境界号称不是凡人能够达到的,王维也被尊为中国山水画南派的鼻祖。
王维的音乐也是专业水准,并不是只能糊弄糊弄公主。他进士及第后做的第一个官就是太乐丞,就是专门掌管皇家音乐的。不料闯祸就闯在这个职位上。王维手下的演员们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私下组织表演了一场舞黄狮。按定制,这个节目只有皇帝老子才能欣赏,王维因此获罪,被打发出长安,贬谪到地方上当小官去了。
王维30岁夫人早逝,此后一直到死他不但没有再婚,而且始终独居一室。用情之专一,无论在当时的唐代,还是在今天,都实属难得。
因为降叛党所以留污点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唐王朝撒腿开溜,王维腿脚慢了一点,被安禄山俘虏了。王维没办法,弄了些药吃下去假装说不出话,想借此躲过出仕。但王维名声太大,安禄山很需要他这样的人物在自己的政府充门面,硬是让王维当了个官。
一天,安禄山大摆筵席,把唐王朝的宫廷乐工拉来演奏助兴。乐工们触景生情止不住流泪,其中有一个更是哭出了声,安禄山二话没说就把他给分尸了。王维听说后悲伤不已,写了一首怀念唐王朝的诗。唐王朝拨乱反正后,出任伪职的多半掉了脑袋,王维因为有这首诗作证,加上他弟弟请求削官为他赎罪,王维只被轻轻发落、贬职了事。但是,投降变节成为洗刷不掉的污点,王维终生都以此事为恨。
诗歌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诗歌赏析: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延伸阅读

《电场》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
第一章《电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应引导学生抓住力与能这条主线,以把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并重视电场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巧用类比,加深理解。另外,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基础,应强调学生要画受力图。本章知识的命题频率较高且有相当难度的集中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知识点上,尤其在与力学和磁场等内容综合时,巧妙地把电场概念、磁场力、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原理等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能力有较大要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本章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本章涉及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因此在复习时,要对主要知识点进行疏理,并要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及区分,同时按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当并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加以练习强化。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
2.在熟练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进一步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
2、运用类比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类比各物理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体会物理概念的严谨性,不同物理知识之间紧密联系的奥妙,培养在理解物理量时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典型综合题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把力学与电学知识成功综合运用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五、教学策略:
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疏理知识点时把抽象概念多与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
(一)梳理基础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下面几大块:
一、静电、静电力(三种起电方法,两个规律: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二、电场的研究(两种性质和相互关系)
1、两种性质:力的性质及能的性质
2、两种相互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三、电场的应用(示波器和电容器)
1、示波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2、电容器:电容器的工作过程与动态分析
(用PPT演示基础知识的填空题,让学生边回答,再对重要的知识难点加以解释)先利用学案中的框图,对本章知识要点进行梳理,然后解答PPT中提出的问题。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结构
(二)难点辨析,专项练习及讲解
(三)综合题分析及强化练习
(四)小结、作业布置一、电场强度E(矢量)的理解.
电场强度E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E是矢量.要区别公式E=F/q(定义式)、E=kQ/r2(点电荷电场)、E=U/d(匀强电场)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提出问题:E既然是矢量,那么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呢?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的方法.
①根据定义式E=F/q;
②点电荷电场,E=kQ/r2;
③匀强电场,场强处处相等,且满足E=U/d;
④电场线密(疏)处场强大(小).
(2)判断电场强度方向的方法.
①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②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③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教师巡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把学生解答中出现的类似错误及典型错误用投影机演示,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二、关于电势及电势能
电势Φ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Φ是标量.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电势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场中任两点间电势差U的值是绝对的.
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势能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能的差值是绝对的.提出的问题:
(1)如何判断电势的高低?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Φ=W/q,将+q从无穷远处移至+Q电场中的某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②将q、εP带符号代入Φ=εP/q计算,若Φ>0(<0),则电势变高(低);
③根据电场线方向,顺(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高);
④根据电势差,若UAB>0(<0),则ΦA>ΦB(ΦA<ΦB);
⑤根据场强方向,场强方向即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怎样比较电势能的多少?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将学生回答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可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若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正(负)功,则电势能减少(增加);
②将q、Φ带符号代入εP=qΦ计算,若εP>0(<0),则电势能增加(减少).
教师巡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把学生解答中出现的类似错误及典型错误用投影机演示,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针对静电力、电场的研究及电场的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等三大块内容进行相关典型例题的分析及强化练习:
先用PPT展示相应例题,先让学生思考,再点拨及启发。然后做学案上的强化练习,教师巡查,然后就学生解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师小结:本章的学习方法:1、抓基础,善用类比加强对概念的理解;2、抓主线,抓住电场的力的性质及能的性质这条主线;
3、注意考虑利用功能关系解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要画受力图
作业:完成导学案上剩下的题目;再次复习辅助教材中关于本章的主要概念,加深理解。思考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有必要时要做笔记再完成学案中相关的专项练习

能源 教学设计


一、能源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煤,煤气,柴禾、天然气……)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汽油或者柴油)

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电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电能可由电池提供;电能还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电池。)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火电厂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成电能;水电站把水流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是由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所以叫做二次能源。

板书:〈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

(3)世界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

教师:现在我们大量使用二次能源——电能,但实际消耗的还是转化成电能的一次能源——目前我国主要还是消耗化石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生活也渐趋现代化,使能量消耗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各种能源的消耗量都折合成燃烧值为2.93×107焦/千克的标准煤计算(看课本图14—1),在1950年是26亿吨,1987年就是110多亿吨,估计到2000年要超过200亿吨。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1953年全国能源消耗仅为0.54亿吨标准煤,到1992年已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增加了近20倍,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到14~17亿吨标准煤,几乎接近20世纪初全世界1年能源消耗的总量。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会不会引起“能源危机”呢?人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煤和石油越采越少,人类可能要出现能源危机。

学生:人们可以寻找新的能源。

(4)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①从古到今,人类使用的能源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

教师:同学们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古代生长的动、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那么这些动、植物又是怎么能生长壮大的呢?植物生长靠太阳把各种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变成植物生长的养料,动物生长靠吃植物或者其他的小动物,所以化石燃料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太阳能。那么水能和风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太阳照到地球上,使空气变热上升,冷空气就下降形成风。

学生:太阳照到江、河、湖、海的水面上,使水蒸发,蒸发的气上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使变成雨雪降下来,降到高山上的雨和雪融化成的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能。

②新能源的利用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都来源于太阳光的辐射,即太阳能。课本上的图14—2就画出了太阳能的转化情况。太阳每秒钟要向周围空间辐射3.8×1026焦的能量,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只有1.7×1017焦,但仍有大量的太阳能还没有被利用。近年来发明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还刚刚开始。这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此外自然界还存在大量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我国和有的国家已试验用潮汐能和地热能来发电,由于有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使造价过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采用。另外本世纪初还发现了原子核能(原子能),原子能已经做为核潜艇、航空母舰和破冰船的核动力,也广泛地用于核电站。

板书:〈我们把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人类早就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把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5)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教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我国虽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油田也在不断被发现,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耗巨大,节约常规能源的消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同学们努力吧,为将来给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而努力学习吧。

3.总结(略)

4.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能源?②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③哪些是常规能源?④哪些是新能源?

(2)把课本上图14—2所示的太阳能的转化情况用你自己的语言正确简练地写出来。

药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药鲁迅
教学目的:
1、了解小说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2、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
3、认识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深刻认识小说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了解时代背景。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多媒体投影)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并没有放弃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挥起犀利的大笔,给中国人开了第一副良药。这是一副什么样的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药》。
1背景介绍:本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所以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2秋瑾(1875——1907)子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小说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节
瑜——瑾——美玉
3、分析本文的双线结构(多媒体投影)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各部分所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②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附:双线结构图)
情节华家(明线)时间地点夏家(暗线)
开端:老栓买药→秋天后半夜←→刑场←夏瑜就义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夏瑜血被吃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茶客谈夏瑜
结局:华母上坟→次年清明←→坟场←瑜母上坟
4、讨论
①夏四奶奶上坟是明写还是暗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写。说明两条线索在坟场这地方汇合。选在坟场汇合意在表明两家都有着同样的悲惨
结果,两家都是受害者。
②是什么东西把两条线索暗中连接起来的?
人血馒头。离开了人血馒头,两家的事就毫不相关。
③双线连接的人物是谁?
康大叔。
④两条线索关系如何,各起什么作用?
既是有主有从,有明有暗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明线通过华老栓买药给
儿子治病,结果没治好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的罪行,揭示人民群众愚昧落
后的现实。暗线通过夏瑜英勇献身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揭示
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
⑤作者为什么把夏家的故事作暗线安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描写“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故将华家的故事安排为明线;夏瑜的故事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的重点,这样安排,
会使小说的主题更丰富,更深刻。
B本文写于1919年4月,尽管新文化运动已开始,马克思主义已开始传播中国,但五四运动尚未爆发。在鲁迅的生活阅历中,对革命的一面了解不多,因此,不能把革命者
夏瑜作为重点描写对象。
⑥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明一暗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呢,有什么深刻含义?
A华家和夏家合称华夏,而华夏其实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古代称谓华夏;华家夏家的故
事就是中国的故事。华、夏的悲惨遭遇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
B统治阶级对华夏实行一文一武两手。康大叔代表了统治阶级,对华家实行文治(欺骗)。
对夏家实行武功(镇压)。
4、归纳什么是双线结构
线索是贯穿在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双线结构就是由两条线索
贯穿全文的结构方式。本文使通过具体的事物“药”贯穿全文的,我们就叫它“物线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写夜景和茶馆的环境气氛,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夜景描写既交代自然环境,又交代社会环境,“月亮下去,太阳未出”是最黑暗的时候。
②交代作品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③创造悲剧气氛,阴暗、凄清。恐怖、麻木的人们象昏睡着的一样。
2、华老栓夫妇的对话,为什么没头没脑,有什么作用?
①事先商量好了,行动时不必从头说起。②出于忌讳,不便明说,夫妻两心中明了。③故设疑问,引人入胜,产生一睹为快之效。
3、“掏了半天”、“抖抖的装入衣袋”两句描写有何作用?
①说明钱来之不易,藏得十分谨慎。②既是老年动作,又是内心激动的表现。③表现华老栓夫妇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4、华老栓两次“按”衣袋,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第一次表明华老栓对钱之珍惜,办事稳妥细心。②第二次说明她谨慎机警,同时又说明社会的动乱黑暗。
5、华老栓上街买药,作者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段描写是什么色彩,有何用?
①景物是又冷又静的画面,凄凉的色彩。②反衬华老栓爽快的心情,进一步反映他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6、作者两次写华老栓“吃了一惊”,各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一次:显示华老栓的善良性格,同时打断他的畅想曲,终于使他冷静下来,但仍不觉悟,依然等着买药,更显其愚昧落后。二次:着重表现他善良的性格,同时反映了周围环境的可怕,社会的黑暗。
7、刑场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和含义?
①勾勒阴森可怖的气氛,表现华老栓的胆小和善良。
②整个过程在无声中进行,场面寂静得令人窒息。
③这个场面是华老栓眼中所见,看的具体真切,显示他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思想状况。
④象他这样的看客不只一个,形成一个无声的海洋,革命者夏瑜便是在这无声
的海洋中被吞没的,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8、写康大叔的外貌神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的手法。
9、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黑的人”有什么作用?
表现唐大叔的贪婪凶狠的特点。
10、这部分最后一段问话有什么含义?
A:这是个疑问句,对华的愚蠢行为暗藏贬意。B:借以提出问题,反衬华老栓买药后
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心情,移植生命的自信心。
三、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写华老栓买药在街上所见情景和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革命者夏瑜被害的过程。前者使正面写(明线),后者是侧面写(暗线)。
四布置作业:找出课文中描写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人物的文字内容,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并思考小说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步骤:
一、归纳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多媒体投影)
1、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形象。家境贫寒,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清醒的认识。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坚持斗争,劝牢头造反,对革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敌对斗争中,勇于献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
但是,夏瑜的斗争是悲剧性的,他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给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华老栓: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具有善良、勤劳、俭朴的美德;又十分愚昧落后,这是封建统治者长期毒害造成的。所以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了他的愚昧落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忠实的卫道士,穷凶极恶,贪得无厌得刽子手。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以杀人为职业,以买人血馒头为专利。对群众蛮横无理,凶恶之极,对革命极端仇视。
4、茶客们:一帮游手好闲、麻木不仁而又空虚的小市民,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对统治者恐惧、讨好,低声下气;对革命者不理解,不同情,甚至仇视。他们是封建秩序不自觉地维护者,又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二、明确标题含义,把握主题思想:
1、小说标题有何意义?
(明确:“药”是人血馒头。但它蘸的是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鲜血,故就有了其特殊
的意义:人血馒头医不好群众肉体上的病;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鲜血也治不了群众精神上的病——迷信、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
2、那么什么是疗治中国社会的良药?(进行一场真正由民众参加的改造旧中国的革命)
3、研讨“题五”:“药”(蘸有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决不是疗治人体疾病的药)
药(什么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药!(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3、由此可按“人血馒头”→“药”→“药效”→“什么是真正的药?”的过程研讨揭示主题:《药》通过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指出唤醒民众,摆脱封建社会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究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4、“药”也是小说的悬念:
老栓要人血馒头干什么?如此残酷而血腥的药,其药效到底如何?什么才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良药?这一个个同“药”有关的悬念也正是该小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之处。
四、布置作业:找出小说的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并思考其表达作用。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1、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研讨“设疑探微”等内容。
一、研讨场面描写及其作用:学生搜索课文,讨论,自由发言
提示: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四个场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二、研讨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多媒体投影)
1、华老栓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反衬华老
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
2、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愚昧麻木)
3、墓地丛冢的描写(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
4、结尾坟地的景物描写①坟场的悲凉气氛,增强了白发老人为年轻死者上坟的悲哀。②微风、枯草,表现坟场死寂、悲凉的气氛。③乌鸦的描写,一是烘托凄凉、寂寞的气氛;二是借助乌鸦揭示夏四奶奶的迷信在事实面前破产,更是渲染了悲凉、死寂的气氛,也增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和母亲不知儿子死因、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5、作者为什么要创造一种阴冷恐怖的气氛?
①这种气氛是前三部分气氛的继续,在这里形成阴森可怕、冷意逼人的高峰。②这种气
氛给人以极为压抑的感觉,是悲剧的高潮。③升华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设疑探微:(《药》作为名篇,还有不少内容可“设疑探微”,这对学生学习小说很
有帮助。)
1、华老栓买“药”前有没有同华大妈合计过?何以见得?
(合计过。可从“你就去么”、“你给我吧”简洁、含蓄而深沉的对话中而知)
2、华老栓为什么话少?茶客议“药”时为什么又一言不发?
(从中更显华老栓勤劳朴实(老实憨厚)、愚昧麻木的性格特征)
3、小栓为什么没说话,只是咳嗽?一共咳了几次嗽?各有什么作用?
(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无言胜有言”。小栓一共咳了六次嗽:第一部分咳了二次嗽,第二部分咳了一次嗽,第三部分咳了三次嗽,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
4、为什么茶客中还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他的“气愤”“恍然大悟”又说明了什
么?
(这仍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说明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不单是中年、老年,而且还有青年。这也是《药》这出悲剧的最悲处的表现之一。)
5、《药》“画”了多少次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画了九次之多,如对华老栓夫妇画了三次,对康大叔画了两次,对夏四四奶奶画了两次等,从中进一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四、归纳:第四部分通过上坟的情节让明暗两条线索汇合,把故事推向高潮和结局
五、学习交流:谈学了《药》后的收获(谈感受最深的或提出还有什么不懂讨论解决。)

《草莓》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的联想和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象征手法。

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惜过往,正视未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体味生活中“变”的人生况味。(重点)

2、理解不同时节的“草莓”的象征含义和联想的运用。(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课前让学生自行查阅解决有关文学知识,如作者、体裁等。课上先理清全文思路(或构思),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2、通过问题设置带动学生通读全文,把文章思路,进而体会全文联想的巧妙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莓》这个题目,同学看看可以写一些什么类型的文章?

可能有同学会认为《草莓》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或是赞美“草莓”的咏物散文,或是单纯的一篇说明性文章……

伊瓦什凯维奇的这篇文章题为“草莓”,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明确:“草莓”只是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触媒,作者的意图是借“草莓”这一自然界的变化,阐明对人生的变化的感悟。

二、整体探究主旨

学生通过复读思考,自由讨论。

明确:1、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有赶上悲叹。(表层)

2、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作者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更有对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喜悦,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是作者寄寓的生活哲理。(深层)

三、围绕问题,品读课文

1、问题:一颗普通的草莓怎样引发作者想到自然的变化,再由自然的变化想到人生的变化?(思路探究)

(提示:也就是说,它们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和联系,可联系文本解读。)

2、问题:为什么以“草莓”为题?六月草莓与九月草莓的象征含义是什么?(主旨把握)

3、问题:开篇为什么不从草莓起头,而渲染“夏意正浓”?结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表达效果示例)

……

1、明确:这是一颗晚熟的草莓,在它身上融合着“不变”与“变”的因子,“不变”是因为它带有六月的香甜芬芳,“变”是因为它拥有九月的成熟,与“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已有所不同;

由草莓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自然中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抓住树木、太阳、天空、空气、鸟儿以及人们的欢笑,“但”字突现自然界的“不变”与“变”;由自然界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象征着人生命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春季和秋季,由此想到人生的“不变”与“变”:“不变”的爱好、思想、感情等美好的时光和回忆,“变”的是与“青春时代”不同的空气、时光以及时光赋予的不同的人生——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情感、思虑、生活、经验、信仰和理性。作者通过这种联想,领悟到“变”是一种永恒,对过去应该珍视,但更要正视未来,因为生命成长的希望在前面。

2、明确:文章最后一层意思:六月的气息“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香味浓郁的六月草莓象征着生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寄托着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成熟的九月草莓象征一种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它失去了以往的一些外在香味,但含在嘴里让人越品尝越有滋味。

3、明确:开篇“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给人以“不变”的幻觉,其实从秋天的成熟也暗示了“变”,暗示大地每时每刻都在更新。与下面意外的发现“晚熟的硕大草莓”的“变”形成回转的笔锋

在结构布局上,结尾的设置给人一种节奏感,尺水兴波,对景物特征的细微描写增添诗情画意之美,回味文章寄寓的生活的哲理——生命之“变”会给人带来不安,但唯有“变”才能让人生丰富,让生命成熟,让馨香不随时光流逝而永葆。珍视过去,正视未来吧。

四、教师结尾点评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我想起《匆匆》里的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杨柳枯了候,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五、拓展阅读

朱自清《匆匆》

张洁《我的四季》(附一篇)

我的四季

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概述人生四季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人生的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

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附:

伊瓦什凯维奇简介(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板书:

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教后反思】

学习《笛梦》以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有所增强,可适时引入“冰山”理论。

学了本文以后,可以让同学们在写作学习上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就让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于感受的心灵,去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感觉吧!

但同时也暴露了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的问题,那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这也是下阶段我们教学的努力方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45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