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教材分析

这节课通过对一些天体运动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常常觉察不出来,但在天体运动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将起决定性作用,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计算天体的质量。

在讲课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有两条思路要交待清楚。?

1.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即F引=F向,用于计算天体(中心体)的质量,讨论卫星的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半径等问题。?

2.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即F引=mg.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这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这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知识点就是如何求中心体质量及其他应用,还是可发现未知天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行星绕恒星运动及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1.卡文迪许实验测万有引力常量的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引力矩与金属丝的扭转力矩的平衡来求得。?

2.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出的物理意义。

答: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其实际意义,可以求得地球的质量等。

对了,万有引力常量一经测出,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天体质量的计算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天文学上,天体的质量无法直接测量,能否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前面学过的知识找到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呢?

1.基本思路:在研究天体的运动问题中,我们近似地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计算表达式:
例如:已知某一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周期为T,太阳质量为多少?

分析:设太阳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公转的向心力得: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地球的质量?

分析:应选定一颗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测定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利用上式求出地球质量。因此上式是用测定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方法测被环绕天体的质量,不能测定环绕天体自身质量。

对于一个天体,M是一个定值.所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行星都有。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老师总结: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行星(或卫星)运动的情况,求出行星(或卫星)的向心力,而F向=F万有引力。根据这个关系列方程即可。
例如:已知月球到地球的球心距离为r=4×108m,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30天,求地球的质量。?

解: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即月地间的万有引力即有:?

F向=F引=
得:
求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例:一个半径比地球大2倍,质量是地球的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A.6倍B.18倍C.4倍D.13.5倍??

分析:在星体表面处,F引≈mg.所以,在地球表面处:

在某星球表面处:

即正确选项为C

学生自己总结:求某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般采用某物体在星体表面受到的重力等于其万有引力.一般采用比例计算法。

练习: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是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

3.发现末知天体

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是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之一,一个科学的理论,不但要能说明已知事实,而且要能预言当时不知道的事实,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思考:科学家是如何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的?
请同学们推导:已知中心天体的质量及绕其运动的行星的运动情况,在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半径r为:?

根据F万有引力=F向=,而F万有引力=,两式联立得:?

在18世纪发现的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有一定偏离。当时有人预测,肯定在其轨道外还有一颗未发现的新星。后来,亚当斯和勒维列在预言位置的附近找到了这颗新星。后来,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还发现了许多行星的卫星,由此可见,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显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研究天体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三例题分析

例1.木星的一个卫星运行一周需要时间1.5×104s,其轨道半径为9.2×107m,求木星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解:木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公转的向心力:


例2.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则太阳与地球质量之比为多少?

解:⑴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则,得:

⑵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则,得:

⑶太阳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例3.一探空箭进入绕太阳的近乎圆形的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使太阳公转周期为多少年?

解:方法一:设火箭质量为m1,轨道半径R,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2,轨道半径为r。

⑴火箭绕太阳公转,则

得:………………①

⑵地球绕太阳公转,

得:………………②

∴∴火箭的公转周期为27年。

方法二:要题可直接采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更为方便。

四巩固练习?

1.将一物体挂在一弹簧秤上,在地球表面某处伸长30mm,而在月球表面某处伸长5mm.如果在地球表面该处的重力加速度为9.84m/s2,那么月球表面测量处相应的重力加速度为

?A.1.64m/s2B.3.28m/s2

C.4.92m/s2D.6.56m/s2??

2.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它的极半径为6357km,赤道半径为6378km,物体在两极所受的引力与在赤道所受的引力之比为?

参考答案:?

1.A2.1.0066??

五小结(用投影片出示)?

这节课我们主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1.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一般有两条思路:?

(1)F万有引力=环绕体所需的向心力?

(2)地面(或某星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F万有引力。?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作业?

扩展阅读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
2、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等;
3、通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解决天体问题的图景: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两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能力目标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情感目标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天体运动。

教学建议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天文学的初步知识等。教师在备课时应了解下列问题:

1、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由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决定的.

2、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关系: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的,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才是通常所说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相关内容可以参考扩展资料)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地球重力加速度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地球重力加速度

问题一:在地球上是赤道的重力加速度大还是两极的

加速度大?

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

1、有的学生认为:地球上的加速度是不变化的.

2、有的学生认为: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

3、也有的的学生认为:赤道的重力加速度大.

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学生可能没有考虑到地球是椭球形的,也有不记得公式的等.

教师板书并讲解:

在质量为、半径为的地球表面上,如果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质量为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可以认为是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由此式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由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决定的.而又因为地球是椭球的赤道的半径大,两极的半径小,所以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也可让学生发挥得:离地球表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

问题二:有1kg的物体在北京的重力大还是在上海的重力大?

这个问题有学生回答

问题三:

1、地球在作什么运动?人造地球卫星在作什么运动?

通过展示图片为学生建立清晰的图景.

2、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谁提供的?

回答:地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由以上可求出什么?

①卫星绕地球的线速度:

②卫星绕地球的周期:

③卫星绕地球的角速度:

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上面的公式得:

当轨道半径不变时,则卫星的周期不变、卫星的线速度不变、卫星的角速度也不变.

当卫星的角速度不变时,则卫星的轨道半径不变.

课堂练习:

1、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和地球质量.之比,火星的半径和地球半径之比,那么离火星表面高处的重力加速度和离地球表面高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多少?

解:因物体的重力来自万有引力,所以:

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所以:

2、若在相距甚远的两颗行星和的表面附近,各发射一颗卫星和,测得卫星绕行星的周期为,卫星绕行星的周期为,求这两颗行星密度之比是多大?

解:设运动半径为,行星质量为,卫星质量为.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所以:

3、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米,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A、10米B、15米C、90米D、360米

解得:(A)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编写相关论文,可以参考下列题目:
1、月球有自转吗?(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来,但是关于月球的自转情况却不一定很清楚,教师可以加以引伸,比如月球自转周期,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2、观察月亮
有条件的让学生观察月亮以及星体,收集相关资料,练习地理天文知识编写小论文.


<>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6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6》,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节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本节教材分析

这节课通过对一些天体运动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常常觉察不出来,但在天体运动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将起决定性作用,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计算天体的质量.?

在讲课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有两条思路要交待清楚.?

1.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即F引=F向,用于计算天体(中心体)的质量,讨论卫星的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半径等问题.?

2.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即F引=mg.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这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这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主要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内容和历史之争。

2、能再现开普勒天文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写出第三定律的代数式。

[重点难点]

掌握天体运动的演变过程

熟记开普勒三定律

[正文]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该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

存在条件:第一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第二人们多信奉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最早于十六世纪,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颗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一年的周期是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2)沿用了行星在圆形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速度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存在条件:地心说解释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许多问题都不能解释。而用日心说,许多天体运动的问题不但能解决,而且还变得特别简单。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

3.冲破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最早由开普勒证实了天体不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他是在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资料时产生的研究动机。

4.开普勒天文三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练习]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的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2.哪位科学家第一次对天体做圆周运动产生了怀疑?()

A.布鲁诺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

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

4.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之比r/R为()

A.1/3B.1/9C.1/27D.1/18

5.一探空火箭未打中目标而进入绕太阳的近乎圆形的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绕太阳公转周期为_________

[练习解答]

1.B2.C

3.RA3/TA2=RB3/TB2RA:RB=1:4

4.R月3/T月2=r卫3/T卫2T卫2/T月2=r卫3/R月3r卫/R月=1/9

5.与4近似27年

万有引力定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万有引力定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发现万有引力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在简单情景中能计算万有引力。
3.了解卡文迪许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实验装置与设计思想。
4.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领略天体运动规律。

【阅读指导】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严密的论证后提出: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任何有______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于是推翻了宇宙的不可知论,同时使人们认识到天体的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2.1687年(适值我国清朝康熙年间)牛顿正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G称为__________,是个与_________无关的普适常量。
3.牛顿因为缺少精密测量仪器,没能测定引力常量G,在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之后100多年,1798年(我国清朝嘉庆年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做了一个精确的测量,其结果与现代更精密的测量结果很接近。目前我们通常认为G=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物体
B.只适用于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
C.只适用于质点,不适用于实际物体
D.适用于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
2.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中,r是()
A.对星球之间而言,是指运行轨道的平均半径
B.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与地球而言,是指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C.对两个均匀球而言,是指两个球心间的距离
D.对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高度
3.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故行星不受任何力作用
B.由于行星周围存在旋转的物质造成的
C.由于受到太阳的吸引造成的
D.除了受到太阳的吸引力,还必须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4.下面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重力和万有引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C.当两物体间有另一质量不可忽略的物体存在时,则这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当两物体间距离为零时,万有引力将无穷大
5.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较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大
B.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C.苹果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苹果作用力是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飞行器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相等时,此飞行器距地心距离与距月心距离之比为()
A.1:1B.3:1C.6:1D.9:1

★能力提升
7.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2倍处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
8.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则此时火箭离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_________倍。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
【阅读指导】
1.质量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常量物质种类
3.卡文迪许6.67×10-11m3/(kgs2)或6.67×10-11Nm2/kg2

【课堂练习】
1.B2.D3.C4.A5.C6.B7.1/98.3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06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