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学习主题教案(川教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学习主题教案(川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学习主题教案(川教版)
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和地点;了解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理解厂卫制度、军机处设立的实质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概述明清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和概括能力;通过明清两代内阁制作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对比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了解,认识这是我国封建制度减趋衰落的表现,并对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规律的教育;认识八股取士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租碍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2、难点:清朝设立军机处;八股取士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简单回忆上一课的主干知识,然后利用导语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讲解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1、介绍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元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皇帝,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学生阅读第一段大字部分,教师讲解元末农民起义和朱元璋建立明朝,时间是1368年,然后通过小字和讲解介绍明朝的统治。
3、关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②设立内阁③利用厂卫制度进行特务统治(辅以部分故事及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二)、清朝的建立和军机处的设置
1、女真族的历史介绍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改为清并向明朝展开进攻。
3、明朝阶级矛盾导致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并于1644年攻占北京,建立明朝。
4、清军入关(1644年),并最终统一全国。建立又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政权。
5清朝的专制制度:沿袭明朝的制度,设立军机处并成为皇帝专权的工具。(阅读小字部分)
(三)、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1、通过故事介绍什么是八股取士及其危害。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读图“举子看榜”分析举子心态。
2、提问学生知不知什么是文字狱。然后介绍几个文字狱的故事或请学生讲有关故事。
三、课堂小结:
四、学习与探究:
五、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
第二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郑和下西洋首次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和我国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及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制作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制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郑和下西洋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品质;通过郑和下西洋及华侨开发南洋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郑和下西洋
2、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图示、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前课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具体措施,然后由本课导语进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
1、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扩大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此外,想搜集奇珍异宝以挥霍享用,也说是为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2、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物质基础,明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罗盘针的运用为航海提供了技术支持;明初国家统一、政权巩固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政治保证;此外郑和的特殊身份及才干足以担当航海重任。
3、看图弄清西洋到底包括哪些范围?
4、阅读归纳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地点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
5、讲解郑和下西洋概况,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交流,为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也耗费了明朝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使中国更加疲敝。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1、南洋的地理范围?
2、中国人到南洋的历史渊源、是哪些人?
3、郑和下西洋后到南洋去的人更多并促进了南洋的开发,中国文化对南洋的影响非常明显。请学生讲解自己了解的东南亚的文化习俗在哪些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
(三)、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学生阅读自学并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16C晚期来到中国,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贡献的传教士有哪些?
2、利玛窦、汤若望的贡献有哪些?
3、西方传教士东来有什么影响?
三、课堂小结: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小结
四、学习与探究:
五、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
第三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的经过和雅克萨之战的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通过对戚继光、郑成功和康熙帝事迹的评价,训练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对《〈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空间想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戚继光、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不畏强暴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2、难点: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图示、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导语,通过对背景的介绍进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
15C后半期,日本各诸侯国希望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但是遭到明朝的拒绝。这样一些日本封建主就勾结起来,建立反动武装,滋扰我国海疆。同时,在日本长期的内战中,一部分被达败的封建主和武士与海盗及不法商人相勾结,也在我国东南沿海结成匪帮,这就是始于元朝末年的倭寇之患。明朝中期,边防松弛,朝廷腐败,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2、戚继光奉命抗倭,组织了“戚家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教师适当讲解。
3、1561年,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
分析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评价戚继光的抗倭业绩和历史地位。(参考教师用书)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回顾台湾的历史,然后介绍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史实及其在台湾的残暴统治。
2、讲解郑成功的生平及抗清斗争。在抗清斗争失利后,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登陆台湾,第二、赤嵌城激战。第三、围攻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雅克萨之战
1、分析雅克萨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17C中期,0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并作恶多端。
学生讲解小字部分内容。
2、康熙帝决定发动反侵略战争:教师讲解两次战争(1685年和1686年)的经过,突出沙俄侵略者的反复无常和清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3、结局:1689年中俄双方平等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两河一山为界,从法律上肯定了中俄东段边境。
三、课堂小结: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小结突出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贡献。
四、学习与探究:
五、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
第四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设置台湾府的时间和清朝疆域的四至。了解清朝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及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理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康熙帝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清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具体措施的概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识记清朝疆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通过对“台湾府的设置”的学习,辩证认识郑成功后代在台湾的作用,训练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培养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的了解,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到西藏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等支持的达赖集团在境外搞西**立是注定要失败的,以及陈水扁在台湾告台独也是违背两岸人民意志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通过对“清朝前期疆域的学习,认识我国在清朝前期是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驻藏大臣的设置、台湾府的设置
2、难点:“金奔巴瓶”制度,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教学方法:讲述、图示、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讲述,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导语,引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驻藏大臣的设置
展示一部分有关西藏宗教的图片,学生讲述知道的西藏宗教。教师讲解喇嘛教及其首领被称为活佛,以达赖和班禅为代表。
1、顺治和康熙先后分别接见了达赖和班禅,确立了两位宗教首领的册封制度,既肯定了达赖和班禅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首领地位,又明确了清朝廷和西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清朝还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3“金奔巴瓶”制度的创立,明确了西藏宗教首领必须由中央政府认可,有效地防止了西藏地方贵族利用达赖、班禅的继承问题搞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疆。
(二)、台湾府的设置
1、提问: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介绍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及其后人开发台湾的情况。由此再讲解郑氏集团的内讧有可能使台湾再度面临被侵略的危险。
2、康熙帝派施琅进军台湾,郑克爽战败投降。清政府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巩固了祖国的海防。联系现实分析陈水扁的“台湾公投”实质是搞台独,应加以反对。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三)、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1、指导学生先在地图上找到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地理位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外蒙古地区,而伊犁将军管辖现在的新疆地区。
2、引导学生了解设置两个将军辖区的背景。第一:受到葛尔丹和大小和卓分裂势力的威胁,同时沙皇俄国也在威胁中国北部边疆。第二:清政府面对祖国的被侵略和分裂危险,坚决果断地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卫了祖国的边疆,粉碎了俄国分裂中国的阴谋,历史意义非常重大。3、让学生结合现实和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受到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参考教师用书)
(四)、清朝前期的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指导学生观看《清朝前期疆域和政区图》指出清朝疆域的七至。(从西向东顺时针看)
三、课堂小结:1、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2、说说、看看、议议
四、学习与探究:P80-81
五、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P36
第五课封建帝国的危机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的原因和请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学习概括、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认识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学习“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了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认识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的,若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讲述、阅读归纳、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史实,围绕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盛世与危机
1、何谓“康乾盛世”?注释①,盛世的表现:国力的强盛,疆域的辽阔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2、经济的繁荣:
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大大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得到推广。
手工业方面: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③松江等地的棉布畅销各地。
商业方面:商品流通更加广泛,商业更加发达。
3、强大的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阅读课本归纳原因(见书)和了解史实(乾隆奢侈、和珅贪污)
(二)、闭关锁国
1、引导学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变化。
原因:1、打击沿海抗清力量。2、抵抗西方国家的侵略。
表现:禁止商民出海、限制对外通商并颁布一些条例和章程。
变化:由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到放宽海禁,开放广州、宁波作为通商口岸,再到乾隆年间加强限制,只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最后形成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清政府在广东限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特点。
2、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话来理解。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参考教师用书再进一步分析。
三、课堂小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以及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复习。
四、学习与探究:P88-87
五、课堂或课后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P39-40
第二课建筑奇观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隋朝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四段河的名称;元朝开通的两段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明长城的起止点;了解故宫的布局;理解赵州桥、大运河、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
二、能力与方法
指导学生比较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以及秦长城与明长城,培养比较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运河和长城的修建,培养其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学习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观看赵州桥、明长城、故宫的插图,培养学生观察、审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通过了解上述工程的特点与结构等,认识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大运河的作用;赵州桥和长城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对长城、故宫历史地位(价值)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课内容就四大发明有关内容提问)
二、(讲授新课)
(一)、赵州桥
首先组织学生阅读赵州桥一目,然后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下问题:
1、赵州桥修建于何时?位于何地?设计、主持建造者是谁?
2、赵州桥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分别有什么作用?
结构特点:
第一、单孔跨度大,便于派洪;
第二、坦弧,桥面平缓、坡度小、便于行人、车马往来;
第三、畅肩拱,即的大拱两边配两个小拱,有利于防洪、排水,减缓急流的冲击
造型美观: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元)刘百熙
3、赵州桥有何价值?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国际土木工程的历史古迹”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朝大运河
请一学生讲解“隋朝运河图”掌握隋朝运河的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河的名称。
洛阳涿郡余航四段河:永通邗江
2、介绍元朝的运河
元朝在隋朝运河的基础上重新开凿了两段新的河流分别是:会通河(临清—东平),通惠河(通州—大都)。
引导学生根据两幅运河图比较杭州到大都航程的变化。
大运河的修凿有什么样的作用?
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引导学生将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同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作比较。
(三)、明长城
修建明长城的原因?为了防御蒙古族和女真族对明朝的进攻。
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总长6000公里。
明长城的历史地位?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引导学生分析。
(四)、故宫
元明清三朝的都城都在北京。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最重要的部分是故宫。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册上明北京城的布局结构图,并说说故宫的主要布局和建筑特色?
故宫的历史地位?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自隋代以来四大杰出的建筑,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结晶。
四、学习测评:P101。
五、作业:学习辅导。
第四课唐诗与宋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并理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2、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各流派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课内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资治通鉴》分别是什么样的书?
二、讲授新课
(一)、华光万丈的唐诗
同学们喜欢古代的诗歌吗?你所知道的著名诗人有哪些?能不能一起背一背我们熟悉的唐诗?《春晓》、《朝辞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两朵奇葩:唐诗和宋词。
1、唐诗概况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有名有姓的的2300多位唐朝诗人,创作了近5万首诗歌。较全面的反映了唐朝的各个方面。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增辉添色。
2、唐诗的分类: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
3、唐代最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四川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你能从所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归纳出李白诗歌的特点吗?
杜甫:字子美,河南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那个动荡的时代,故称“诗史”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背诵杜甫的部分诗作。
白居易: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多彩缤纷的宋词
什么是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高峰。宋词主要分成两大类:婉约词和豪放词。
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和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为:苏轼和辛弃疾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相关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川教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川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春秋争霸
教材分析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同时弱灭强存,数量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战争也使我国境内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吴越争霸。 
 2.思想政治教育:①使学生认识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②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
3.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帮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 
 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指出)前一个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下面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1.东周——春秋、战国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它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周王室衰微
(挂《春秋列国形势》图,指图讲)西周盛时,大封诸侯,王室也拥有直接管辖的“王畿”、人口和军队。当时渭、泾、河、洛地带方约千里都是王畿。王畿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成为周天子控制全国的基地。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直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少。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用晋侯以周天子名义会诸侯和平王丧葬费乞求于鲁国为例说明)。
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3.春秋五霸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五霸”之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二、齐桓公称霸
(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
1.齐国的地理环境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矿藏,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为齐桓公称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请同学看图《齐桓公和管仲》,讲述“管鲍之交”和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的故事。)
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首先是改革内政,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使各业各有所务,安心生产,并分级设官管理。其次是发展生产,利用齐国地利,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实行鱼盐出口免征关税的政策,发展农、渔、盐、铁生产和贸易。同时顺应时势,“相地而衰征”(解释),按土地肥瘠定税赋,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再就是改革军制,组成了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增强战斗力。
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兵强。
3.“尊王攘夷”
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中原混乱,周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趁机向中原各诸侯国进攻。谁能应付这种局面,就会赢得各诸侯国的拥戴。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而“使天下莫敢不听”,“攘夷”,以拉拢难以自卫的弱小诸侯国。(讲述齐桓公助燕击山戎、遏制楚国北犯的故事)“尊王”的姿态和“攘夷”的实效使齐桓公威名大震。
4.葵丘会盟(前651年)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使其认识改革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霸的最重要原因。)
三、晋楚争霸
1.晋文公改革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又一个霸主。他做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使晋文公最终确立霸主地位的是晋楚城濮大战。
2.城濮之战
那时候,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城濮大战(指图上地名“城濮”,并让学生看图《晋军把驾车战马蒙上虎皮猛冲楚军》,教师描述战争经过,引出“退避三舍”成语)。晋胜楚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争霸中原
35年后,晋楚再战,晋败楚胜,楚庄王成了中原盟主。又过了50多年,晋楚两大国平分秋色,瓜分霸权,形成均势。晋楚争霸使中原饱受战争之苦。
四、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也加入争霸战争。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杰出军事家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楚国在秦国帮助下才得以复国,但已失去强大霸主地位。
1.吴王破楚败越 
正当吴军耀武扬威于楚国时,越国乘机攻陷了吴的都城,吴王阖闾也在同越军作战中受伤而死。三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2.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表面称臣纳贡,暗中立志复国雪耻。在吴国忍受屈辱三年后,被遣送回国。勾践发愤图强,天天舔尝苦胆,以亡国之耻激励自己。他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与百姓同甘共苦,争取人心。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北上与晋争做霸主。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出兵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吴王仓促回师,兵败自杀,吴都为越所占。伍子胥当年的话不幸言中了。(亮出伍子胥语录卡:“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让学生齐读。并思考:从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吴越争霸已是尾声,春秋时代宣告结束。
五、争霸战争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极其频繁的。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例如楚国攻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开辟了道路。
(课本上的思考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可作讲解本目的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
4.巩固小结
根据教学目的,“以春秋五霸简表”的形式小结本课。
 达标训练: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2.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3.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bi之战
5.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B.晋楚C.吴越D.吴楚
6.决定楚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bi之战
7.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的能力和政治野心。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8.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A.退避三舍B.一鸣惊人C.卧薪尝胆D.问鼎中原
9.材料解析:
《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他将苦胆放在自己身边,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趁吴王北上参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拓展训练:
10.《论语》记载:“管仲相——,霸诸侯,一匡天下。”“——”处指的是春秋时期的()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11.在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加强军队,任用著名的军事家()为将军,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
A.管仲B.孙武C.孙膑D.伍子胥
12.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A.退避三舍B.尊王攘夷C.卧薪尝胆D.围魏救赵
13.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
管鲍之交齐桓公
尊王攘夷楚庄王
退避三舍晋文公
一鸣惊人吴王阖闾
问鼎中原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培优训练:
14.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15.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请你谈谈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
战国七雄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我国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期逐渐瓦解?这其间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②春秋时期有许多诸侯国,谁能在这幅空白地图上把齐、楚、秦、燕、晋这几个主要的诸侯国标出来?(挂上事先画好的春秋时期空白图)
2.导入新课
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而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战国七雄》。
3.讲授新课
一、七雄并立(板书)
1.战国七雄(板书)
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板书)。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
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看图讲)(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的都城:齐(临淄);楚(郢);秦(咸阳);燕(蓟);韩(郑);赵(邯郸);魏(大梁)。
2.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板书)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共经历了250多年。在这一时期,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兵种。课本图画《身着甲衣的战国骑兵》,表现了当时骑兵的形象,身上穿着牛皮做的盔甲,手里拿着铁铸的匕首,骑着战马。图画《战国兵器》画的是戈(用来横击敌人或把敌人钩住)、矛(用来刺杀敌人)、戟(戈和矛的组合)。
战国时期为什么又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呢?这就得从当时多国的变法运动谈起。因为战国时期正是通过多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形成了封建社会。
各国都开展了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成效显著,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二、商鞅变法(板书)
1.变法背景(板书)
(1)地主阶级的兴起以及要求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春秋以来,在奴隶制瓦解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对新的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最早的地主阶级是由奴隶主转化来的,一些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就成为他们的私有土地,所以新兴地主拥有很多土地,他们也有了一定的权势,有的甚至抓到统治权。像“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家,“田氏代齐”的田氏,都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但是,奴隶主贵族仍旧拥有各种特权。旧的奴隶制度都是保护奴隶主的。新兴地主要想确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他们的封建经济,就必须改革旧制度,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多种特权。
(2)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对商鞅变法的影响——战国时期,各国的地主阶级在基本相同的背景下先后都开展了变法运动。影响比较大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它们对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有明显的影响。商鞅是李悝的弟子,商鞅是带着李悝的《法经》入秦的。商鞅变法的很多措施跟李悝、吴起是基本相同的。李悝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按功劳的大小授予爵禄;推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地主田租收入;制订《法经》,保护地主阶级私有财产及其统治地位。楚国吴起变法规定:“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对世袭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精简机构,淘汰冗员,加强士兵训练,增强了兵力……可以说商鞅变法跟李悝、吴起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3)商鞅变法,是在秦国落后、秦孝公发愤图强,坚决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地处西方,较之东方各国落后,被东方各国瞧不起,连会盟也不让它参加。年轻有为的秦孝公即位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他发愤图强,下令求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我要升他高官,分他土地)。”被秦孝公选中的是谁?商鞅。商鞅是卫国人,所以叫卫鞅。古代称诸侯之孙为公孙,所以又叫公孙鞅。他入秦后,因功封给他商于15个城,号为商君,所以又称他为商鞅。当秦孝公的求贤令在各地张贴出去以后,身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商鞅得悉后,马上动身,来到秦国,求见秦孝公。他向秦孝公端出了全部变法图强的设想:怎样可以富国,怎样可以强兵,又怎样必须把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一项一项连根拔掉。秦孝公越听越来劲,不知不觉地把他的膝盖往前挪。两个促膝而谈,“语数日不厌”。秦孝公决定要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
但是变法是触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大臣都能支持吗?秦孝公召集大臣,共商变法大计。奴隶主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和杜贽竭力反对变法,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据理反驳,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课本图画《商鞅舌战图》是这次大辩论的写照。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正在跟反对变法的大臣进行辩论。他手里拿着竹筒,引经据典,响亮地喊出了“便国不法古”的口号(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一定效法古代),坐在他对面的是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的结果是秦孝公最后拍板,说:商鞅说得对。决定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变法令公布之前,商鞅“立木赏金”,表明了新法令一公布,就要坚决实行的态度,借立木赏金以取信于民。
2.变法内容(板书)
在秦孝公支持下,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商鞅大规模地推行两次变法。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板书)图画《农民正在掘开田地上的纵横疆界》反映的是秦国的农民正在按照商鞅的法令掘开田地上的疆界。过去田地上的疆界不作数了,商鞅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制度。过去旧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全部归奴隶主贵族控制,不许私有,不许买卖。因此新法令剥夺了奴隶主贵族控制土地的特权,保护了地主的土地私有权。
②奖励耕战(板书),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耕是指耕地和织布或织帛,指的是生产。新法规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图画《奖励耕织》画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一个农妇在织布,地上有老母鸡在寻食,房前屋后种上了瓜和果,这不正是封建经济男耕女织的典型写照吗?新法奖励耕织,必然鼓励男耕女织,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战是作战。新法规定,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授予田地房产。这就必然鼓励战士勇敢杀敌,促进秦国战斗力的加强。在旧制度下,爵位是奴隶主贵族专有的特权,而新法却进一步规定,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奖励耕战又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发展了封建势力。
③建立县制。(板书)商鞅把全国的城邑和村子合并起来,新设置了31个县。在全国普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这样,封建国君的权力更加集中。
商鞅变法是一场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条条内容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奴隶主贵族进行了拼死的反对。变法令刚一公布,他们就起来抵制。太子驷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唆使太子犯法。商鞅毫不手软,采取严厉措施严加惩处:公子虔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刺了字,新法才顺利进行下去。新法推行了18年,公元前338年,全力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了,被旧势力包围的太子继位,即位后第一件大事便是把商鞅车裂致死。但是,新法顺应了封建制度一定要发展的趋势,早已深入人心,商鞅虽死,秦法不变,商鞅的政策仍然在秦国继续推行。
3.变法意义(板书)
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在“富强”两个字上着眼,变法以后,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这是富;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加强,这是强。总起来说,秦国很快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第二,要抓住“封建”这个性质。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的是封建经济,确立的是封建制度,变法以后的秦国形成为一个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国通过变法形成封建国家。战国时期全国都先后进行变法,也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封建制度,成为封建国家。因此,我们说,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商鞅变法是发生在战国中期的事情。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不是最早的。最早起来变法的是魏国的李悝,魏国也最早强盛起来。在战国初期的将近100年时间里,无论是西边的秦,东边的齐,还是南边的楚,没有不被魏国打败的。魏国夺取了邻国一片土地,一时称雄中原,风头十足。不过魏国的强盛到了战国中期,经过“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两次大战的失败,元气大丧,又衰落下去。
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都是魏国跟齐国之间的交战。齐的军师是孙膑,魏的主将是庞涓。(关于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将军庞涓率领军队进攻赵国(边讲边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抵挡不住,第二年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来救赵国。按常情考虑问题,邯郸被围,齐国为救赵国,当把军队开到赵国,去解邯郸之围。而军师孙膑,却把军队开到了魏国,他要乘魏国精兵北上攻赵,内部必然空虚的当口,来一个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庞涓虽然被迫从邯郸撤军,回师自救。军队经过长途行军,疲惫不堪,走到桂陵,遇到早已埋伏在那里以逸待劳的齐军,被齐军打得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由于战场在桂陵,齐魏之战又称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十几年过去,魏和齐又发生了马陵之战。这一次,魏国向它南边的韩国发动进攻。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旧派孙膑为军师,仍旧以“围魏救赵”的战术,出兵去救韩国。魏国派庞涓率领10万大军迎战孙膑。但孙膑却避开了正面交锋,主动把军队后撤,后撤中,每天减少烧饭的军灶,制造军队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庞涓来追。庞涓紧追不休,轻敌猛进,一直追到马陵的一棵大树之下,齐国的伏兵忽然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十万雄师,一朝覆没,庞涓拔剑自杀。这一仗,齐国又获大胜。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的军师孙膑声名远扬,成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
四、合纵(公孙衍、苏秦)与连横(张仪)(板书)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秦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
什么是合纵?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首先起来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人公孙衍。不过,他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洛阳人)。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什么是连横?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
4.巩固小结
最后,把战国形势发展的脉络梳理一下,作为小结:纵观战国250多年历史的发展,如果把它比作一次长跑比赛,那么,起跑最快的是魏国。李悝变法后,魏国一马当先,称雄中原。战国中期马陵之战以后,齐国赶上去,超到魏国的前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也超过去。齐秦两强你追我赶,难分先后地跑了一段,终于秦国越跑越快,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比赛最后的结局大家是清楚的,一统天下的金牌是被秦国夺走的。但是,临近终点的最后一圈,秦国是怎样奋力冲刺、怎样夺去奖牌的?这最精彩最紧张的一幕要以后再学了。
达标训练: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9.材料解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①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
②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
③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
拓展训练:
10.《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
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bi之战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12.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同学们对这件事的评价很多,下列哪一项比较正确?()
A.只要杀了秦王,燕国就不会灭亡
B.荆轲是一个壮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
C.秦王进行的战争违背了历史潮流
D.荆轲虽然壮烈,但他的行为是愚蠢的,违背了历史潮流
13.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
 □
 □ □

 □
培优训练:
14.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相当多,请你简要说说其中的一个。也可以画成一幅图画,配上标题。
15.学生甲说,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学生乙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很毒的﹗请问他们谁说的有道理?
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
楚庄王:必阝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
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著名战役:“围魏救赵”之战、长平之战
著名军事家:孙膑、白起
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苏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教案(川教版)


第二课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大泽乡起义2、秦朝的灭亡
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教学突破
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和根本原因,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知识,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分析因果关系,串联知识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1、秦末农民起义动态图课件2、秦暴政内容的课件
学生:1、收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2、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却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2、讲解: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不可抹灭,但是她有极其残暴,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横征暴殓,而且还有严酷的刑罚,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请学生代表讲解自己收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因
1、肯定学生收集的史料,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破坏了人才。另外,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残酷和剥削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56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深入理解秦暴政。
3、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可补充“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
1、讲述引导: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加速了秦的灭亡,也是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却是因为延误军期。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同学们阅读57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了。
(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教材,了解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气原因误了军期,无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的动态课件,讲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看课件学生了解时间地点)
3、指图分析,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东征西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吴广陈胜先后被害。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其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著名。
四、秦朝的灭亡
1、分析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告诉学生,继陈胜吴广之后,项羽和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其中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带领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材料的内容。(明确秦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同时也理解到秦朝灭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达标训练:
1.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焚书令的建议人是()
A.蒙恬B.李斯C.白起D.廉颇
2.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A.族诛B.车裂C.腰斩D.连坐法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B.农民起义C.宫延政变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B.14年C.25年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
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材料解析:
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原文大意:一人发动起义,就使整个秦朝崩溃了,秦二世也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结合材料和你了解的知识,回答贾谊提出的问题。
拓展训练:
10.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下列四本书在焚书坑儒之后,还能阅读的是()
A.《周易》B.《道德经》C.《离骚》D.《论语》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
12.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孙膑B.刘邦C.项羽D.吴广
13.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请你说说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培优训练:
14.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5.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或通俗历史小说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区别?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案(川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案(川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3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东汉末起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各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学习,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多媒体对相关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统一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历经千年沧桑的多民族在家庭中,民族团结、平等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和谐美。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2.难点:如何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大融合的关系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1课时


新授课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3.学生讨论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及其改革的作用并评价孝文帝。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东汉末年的内迁各族

3.鲜卑的兴起

4.北魏的建立与发展

黄河流域的统一 439年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迁都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孝文帝的改革内容

①语言:说汉话。②姓氏:改汉姓。③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2.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问: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歌?听出来了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各族儿女都为她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学们对一个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流血牺牲的事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你们可曾知道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还有那些以牺牲本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的兄弟民族吗?虽然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已经消亡,但他们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我们这个民族日益强大起来,并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鲜卑族。

●讲授新课

投影:幻灯片“历史连接”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宋、齐、梁、陈
南朝
北朝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板书)

师:在古代中国的长期民族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同学们知道是什么特点吗?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板书)学生阅读教材后可以回答。

2、东汉末年的内迁各族

师:从东汉末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开始了。在这些南迁的流动大军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异族的身影,他们就是历史上被称为“五胡”的古老民族。同学们看一看都有有哪些民族?“匈奴、鲜卑、氐、羯、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

投影:幻灯片“历史告诉我们”:自东晋灭亡经来,南北朝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的所停滞,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鲜卑拓跋的改革相当成功,北魏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国际交往频繁,一派东方大国强国的风貌。

3.鲜卑的兴起(板书)(投影:寻源)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投影:你知道吗?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洞内的文化堆积最深达1.9米,出土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投影:鲜卑的兴起“拓跋鲜卑以前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附近的大鲜卑山,后向西南迁徙,到达今河套及大青山一带。拓跋力微首领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势力开始强盛,公元258年,东移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鲜卑部落都来归服。这样以拓跋部为首,组成了一个成分复杂的部落联盟。公元315年,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政权,代政权存在了六十多年,后被氐族首领建立的“前秦”所灭。以拓跋部为首的部落联盟也瓦解了。公元386年,前秦政权灭亡,逃亡在外的拓跋圭乘机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不久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改称魏王,建魏国,史称“北魏。”

4.北魏的建立与发展(板书)

师: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的强大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386-534)建国之初,征服了不少部落,成为塞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政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腹地,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拓跋圭即皇帝位,这就是北魏道武帝。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板书)。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北魏政权后来发展成南北朝时期代表我国北方的一个封建王朝。

请问:

①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的第几次统一?
②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的是谁?

③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哪年?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板书)

(一).背景(板书)

(投影《北魏的疆域》)看一看:平城、洛阳的位置(注意与黄河的关系)

投影:“拓跋宏”简介。同学们想一想: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着怎样一种统治局面?(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该怎么办呢?(转移统治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迁都)(板书:迁都)

展示材料:投影①想一想: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②《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③当时流行的歌谣: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归纳: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寒冷干旱,其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且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而洛阳是表现中国文化传统优越性的地方。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及想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有关。

2.迁都洛阳后的积极意义

概括归纳: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洛阳的人中达到五十万左右;城中有很大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板书)

提问:孝文帝为什么进行改革?

北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民族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孝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控制全国人民,摆脱统治危机,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孝文帝的改革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在孝文帝改革内容中,你认为哪一项对民族融合最有影响力?而哪些政策可能会使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消失?为什么?

①语言:说汉话。(板书)

投影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仍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诫!”——这恐怕是对怎样说话提出要求的第一位皇帝。

②姓氏:改汉姓。(板书)

投影“元”姓来源,问:孝文帝为什么把皇族姓氏改为“元”?

从孝文帝改革的各项内容来看,他是要彻底改变鲜卑人原有的生活方式,过汉人的生活。他禁止鲜卑人回到自己的故乡,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归葬自己的原乡,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决定啊!

提问:你们愿不愿意把家迁到西部去,永不再回?愿意的请举手。

老师可不愿去,因为我祖祖辈辈都在这儿,我可不想背景离乡。你们愿不愿意把名字永远改为“拓拔××”。为什么北魏的鲜卑人愿意?是百姓愿意?还是只是孝文帝的心愿?

所以站在鲜卑人的立场来看这件事是很悲情的。

投影: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举例:(让学生以“猜一猜”的形式填空完成鲜卑姓与汉姓的改变实例)

拓跋元贺赖贺后穆陵穆

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

③学习汉族文化风俗(板书):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孝文帝还从哪些方面推行汉化政策?投影“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师: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所谓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在床、席上跪坐,其实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一旦属于高坐具的胡床传入,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跳马连缀木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讨论: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归纳:其一,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深知鲜卑族若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立足生根,子子孙孙永远安居乐业,就必须适应占中原主流的汉族人的文化;其三,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较游牧文化更高的使用价值,故游牧民族向汉文化学习与融合是必然的,因而面对繁华绚烂的汉文化的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这也证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就是一个文化水准低的民族,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一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但终究还是会被这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改革的作用(板书)

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南北方的统一。

3.北朝的分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65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