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图表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城市化”一节的案例教学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图表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城市化”一节的案例教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背景分析

城市化在整个高中地理第六章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前面的知识是一种深化,对后面的知识是一个桥梁,城市化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所谓熟悉是城市化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城市区位的知识,所谓陌生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于大城市的体验就更少。而利用图表可以让学生直观城市人口和规模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获得理性的知识,这符合知识的习得过程。

二、案例设计

(一)目标

1.利用富阳城区图引导学生讨论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

2.结合书本及教师提供的图表,要求学生画出城市化进程的折线图并划出阶段。

3.利用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讨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二)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一周前去了解富阳城区的变化,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在网上或其他方法获得相关资料。

2.投影出富阳城区图及相关问题:

问题(1)据你所了解富阳城区的人口和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富阳城区主要在向哪个方向发展,请举例说明?
(3)富阳城区人口和面积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然后请学生结合书本讲出城市化的含义以及三个标志。

通过对本市城区的了解能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较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再结合书本知识就能对城市化的含义有较深的理解。

3.投影出图表

时间

1750年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

特点

原因

问题(1)结合书本完成上面的表格
(2)分组讨论完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折线图

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基本能完成作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参照作图如下:

4.投影出图和表

国家

起步

速度jAB88.cOM

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结合图和书本分组讨论,完成表格和下列问题:

问题(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最早的是哪个?

(2)现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概是多少?

(3)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原因?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时间、原因、表现?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通过这些图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前面城市化的含义和主要标志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学习,学生完成这些问题是很容易的。

三、教学反思

以上--,学生既了解本市的城市化进程和概况,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又能使学生对城市化有较好的理解。通过课前的准备,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的学习,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图表以及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先获得直观的陈述性的知识,再获得理性的程序性的知识,也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学生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摘自:http://202.98.56.84/down.asp)

相关知识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导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导学案

1.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城市化起源的条件,概括城市化的过程
2.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运用图表资料,概括当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城市的起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城市出现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2、什么是,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城市化?主要有哪些表现?当代世界城市化表现哪些新特点?
3、产业和人口集中于城市,对资源和环,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境普遍产生哪些巨大影响?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1.城市起源的条件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与、
以及的出现等密切相关。
2.城市发展的历史
时间
数量
规模
功能
第一阶段:产业革命以前
功能,多以职能为主。
第二阶段:产业革命后
功能,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
城市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及城市。

1.读课本P32图2-1-2,说一说,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发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什么共同特点?
2.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
农业人口人口
内涵:即三个转化过程农村地区地区
农业活动活动
表现:城市增加、城市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
规模扩大。
最主要标志:中的比重。
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三个新特点
(1)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出现。当前世界出现了六大城市带,其中位于我国的是。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国家
类型
所处
阶段
快速发展时间
目前
速度
--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发达
国家
发展中国家

1.什么是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读图2-1-6,拉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类对环境影响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2.讨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1.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前提 B.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C.社会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D.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
2.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产业革命以前B.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3.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读“世界城市人口随时间变化图”,完成4题。

4.下列关于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在A阶段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大
B.在B阶段时,城市出现劳动力紧缺、交通拥挤等问题
C.在C阶段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密集于市中心
D.在C阶段时,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5.按城市化,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6.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
8.城市比郊区降水多的原因是()
A城市多上升气流,烟尘、凝结核多B城市比郊区水汽丰富
C城市盛行下沉气流D郊区分布大量工矿企业,导致气温较城区高
9.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3)两城市人口变化图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4)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的是()
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5)请就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两点以上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教版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模块名称:高一地理oooo必修2

教材版本:人教版

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解读新课标】

新课标对这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这反映出在新课程中,主张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的结合,学习活的地理,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建构主义思想。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影像、实地调查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地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表现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比较认识到城市化的双刃性,以

及对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有基本的解决方法

3.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基本的调查步骤,及注意事项

城市化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城市化的影响”,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逆城市化现象。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考点及考试要求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一、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景观与生态系统;改变了地方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治安、人口老龄化和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
2.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危害
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噪声污染破坏生活环境
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电磁波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3.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4.原因:城市是人类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长时期和高强度的产业活动;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
5.逆城市化:又叫城市郊区化
6.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卫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适当分散污染源;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到:①统一规划;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⑤依法保护绿地。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①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②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③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④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⑤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⑥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注:现代化城市要具备两个属性,即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创造一个为市民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家园综合体”。自然背景和社会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特色应该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典型例题]
1、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先的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B、城市经济活动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导致城市气候类型的变化
C、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城市地区水系紊乱
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生活污染
解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建设虽然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地气候类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工业三废”。
答案:C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
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
D、城市居民十分向往乡村生活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
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2~4题。
2.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3.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A.800~1000米之间
B.1800~2000米之间
C.2800~3000米之间
D.3800~4000米之间
4.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资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该市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
资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作“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资料三:近几年昆明市投资100个亿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淤泥,打捞湖面藻类,并对附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使滇地逐步重现碧水丰姿。
据此回答5~8题。
5.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气流扩散
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使用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6.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
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
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7.下列有关滇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滇池附近工厂纷纷建设污水处理场,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B.滇池治理前鱼类逐年减少,主要是附近工厂排放大量的有毒物质所致
C.滇池治理前湖水生化需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下
D.治理滇池过程中,抽取淤泥是为了减少湖中植物营养物,控制藻类生物的生长
8.从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A.分散城市职能
B.郊区城市化
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
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第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
9、对于逆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逆城市化是城市无限扩大的结果
B、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D、逆城市化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主要现象
10、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②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③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1、“新奥运”促进了新北京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提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东部发展带即在顺义、通州、亦庄重点建设新城(而非卫星城),西部生态带即在昌平至沙河、门城至首钢以及长辛店、良乡、黄村等新城进行新的定位。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份123456
平均气温(℃)-4.3-1.95.113.620.024.2
降水量(mm)2.65.99.026.428.770.7
月份789101112
平均气温(℃)25.926.416.912.74.3-2.2
降水量(mm)175.6182.246.718.86.02.3
(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④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北京中心区两轴指京城中轴线(或城市中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两轴地带的城市职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
(4)建设东部发展带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城市职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D3.B4.B5.C6.C7.D8.B9、B10、D
11、(1)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或7月均温在25℃左右,冬季在0℃以下或年温差较大);全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2)B(3)政治、文化。(4)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建设若干新城,能够吸纳、转移产业和人口,进而为北京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对城市职能的影响:避免城市职能过于集中(或分散城市职能);使城市中心区政治、文化职能(或首者职能)更加突出。
对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积极影响: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居住条件改善、绿地面积增加、社会治安改善、就业率的提高。
(5)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是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西部建设生态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

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类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城市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特征。
3、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发展变化。

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
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论证法、读图分析法、主题讨论法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1.什么是城市化?
2.城市化有哪些主要标志?
城市化水平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解决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3.控制城市规模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教材内容,思考:
1.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地域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为什么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城市化有哪些主要标志?
城市化水平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
城市化阶段时间城市人中比重城市化进程
第一阶段1750年前1%—2%缓慢增长
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13.3%(1900年)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1%(1990年)城市化速度、规模、范围达到空前程度
综合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填写P57活动题表格内容并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年份1960年1980年2000年
世界人口(亿)304560
发达国家总人口(亿)101215
城市人口(亿)5811
城市人口百分比(%)506772
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亿)203345
城市人口(亿)3620
城市人口百分比(%)1520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市化主要特点有:1.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2.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3.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4.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读《上海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图》,城市化用地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变农业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表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参考]《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表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城市人口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产业革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图中显示1920年—2000年城市人口稳定增加,而农业人口逐步降低,城市人口占绝对优势,体现出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较合理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总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而农村人口同样增长,迅速上升,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不合理的特点。)
地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特点起步早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
阅读课文P56-P57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乡村人口少于城市人口的国家是。
第二、发达国家城市化达到高潮的时间是。
第三、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英国,英国;1925年前后;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第四、逆城市化的表现有哪些?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第五、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分析:城市化会带来城市规模扩大,它还会带来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城市是不是越多越好?
(上述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数目增多可引发很多城市问题。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待我们下节课回答。)
P35面活动题
第二课时

城市化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带来消极因素,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这些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阅读《环境污染组图》填写下表: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源居民燃烧燃料排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放出尾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城市固体垃圾
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造成水源污染噪声废弃物
为什么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趋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读《环境污染组图》思考:造成交通拥挤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原因:汽车的增加、汽车数量与道路状况的比值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思考: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科学技术提高,机器化大生产使劳动者数量要求降低,城市人口本来就未充分就业,再加上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导致失业人数增多。)
二、解决办法:
(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P38面活动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3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