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紫藤萝瀑布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学会欣赏写景抒情散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目标: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重点
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难点
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书、教参
学生准备
书
教学过程
自备
补充
集备
补充
一.导入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整体感知:
二.范读课文
三.默读思考
a.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研读与赏析(上)
默读课文,调动语文学习的经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确定思考题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四.小结
必做:日记
本文涉及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遭遇要有所介绍
板书设计
学生对于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不多,所以课文理解不好。
课后反思
围绕本课达成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反思
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导学设计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在如画的紫藤萝画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出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美。
2、揣摩句子,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会文章哲理美。
重难点
根据学情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放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
难点: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紫藤萝花直接入题,(提问学生有没有见过紫藤萝花,为什么和瀑布联系在一起?)多媒体出示不同形态的紫藤萝花(局部形态的、花朵形态的、整体形态的),再和瀑布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观赏明白作者为什么把花和瀑布联系在一起。并分析题目的修辞手法,为后文的语言赏析奠定基础。
二、聆听花语。
教师范读,感知课文。
三、赏花之美
自由朗读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悟花之神
1、眼前的藤萝盛开犹如一条瀑布,而10年前是什么样的?请从课文中快速搜索一下,十年前的滕萝。
2、出示背景。
3、看花之后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
五、写花之语
请以“我听到紫藤萝说:——”的句式说话。
六、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2、选自己熟悉的花木写一个小片段。
文章来源://m.jab88.com/j/180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