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人物生平
莫怀戚,1951年出生,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重要作品
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集》。
其作品《散步》还被选入国家苏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课,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以及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语言风趣,甚至有些尖、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的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跳跃而有节奏,节制,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让人愉悦、很舒服、很满足。
莫怀戚的散文精美,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籍丰,如《散步》于尺水兴波,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人物评价
莫怀戚曾是《当代》杂志最看重的重庆作家,在2008年2月刊载其长篇小说《白沙码头》时,推荐词曾这样写道:看中国这位特立独行作家特立独行的才华,看重庆这座长江码头最麻辣的人生……
读他的作品,好像和一个有趣的朋友摆龙门阵,你听他唠叨着,胡乱地说东道西的时候,忽然就看见他弹了一下烟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坏笑着挤了一下眼睛。《星星》诗刊主编、诗人梁平说,莫怀戚的作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
在全国范围来看,他的文学价值其实被低估了。作家吴景娅说,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不少人邀请他到全国演讲,但淡泊名利的他欣然拒绝了名声大噪的机会。
在作家王继看来,莫怀戚是重庆最早进入市场化写作的作家,所写作品从来不故作高雅,而是通俗易懂、市民化。我认为他是一个地域作家,他的方言写作让重庆的地域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让读者窥见重庆文化的基因,这也是他与众不同和独一无二的特点。

知识点
一、字音
嫩(nen)芽分歧(qi)chāi(拆)散委qū(屈)
一shà(霎)时各得qí(其)所因为(wei)
水波línlín(粼)(粼)你就背(bei)着我
我背(bei)上的
二、词语解释
信服:信任并且佩服。
分歧:不同的地方。
各得其所:指每件事物都得到适当处置,每个人都得到适当安置。(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新人教版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新人教版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新人教版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①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词。

②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一、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1948年朱自清患严重的胃病,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朱自清以散文闻名,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散文有《匆匆》、《背影》、《桨声灯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
二、字词
1.生字辨识
酝酿(yùnniàng)巢(cháo)喉(hóu)咙宛(wǎn)转
应和(hé)嘹(liáo)亮黄晕(yùn)撑(chēng)
蓑笠(suōlì)抖擞(sǒu)胳膊(gēbo)
2.重点词语注释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亮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趁时机、凑热闹”的意思。
[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比喻作准备工作。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这个意思现在写作“婉转”。
[黄晕]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
[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招展,迎风摆动。
三、文章结构
盼春(1~2)(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绘春(3~7)
春草图(3):春草报春
春花图(4):春花争春
春风图(5):春风唱春
春雨图(6):春雨润春
迎春图(7):春人迎春
赞春(8~10)
娃娃(8):新
姑娘(9):美
青年(10):健
未来:美好
四、课后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
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木声丁丁(zhēng)鳊(biān)鱼乌桕(jiù)寥(liáo)阔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
2.解释下列词语。
(1)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2)寥阔:高远空旷。
(3)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4)梦寐:睡梦。
二、重点句子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三、重点段落
默写《秋天》渔夫晨归图一节。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四、文学常识
《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1912年2月5日生于四川万县,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发表了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章来源://m.jab88.com/j/1808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