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问题研究:(第一学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由于平时看相关方面的书籍较多,知识面比较丰富。相对这方面内容也是科幻作品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恰当、妥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相关知识,还能给学生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本部分为第一章《行星地球》的问题研究。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球上的某些资源会枯竭的。月岩中的氧、铝、铁、钛等资源,月球南北两极可能存在的100亿吨冰,成为在目前状况下人类向太空寻求的宝贵的资源。那么,月球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给予地球以支撑,来帮助人类解决这种困难。于是科学家们就有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搜集《月球表面自然状况》的资料中,认识可供人类

开发利用的月球资源

2简要分析月球基地的形成条件

3绘制月球基地构想图

4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的观点和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月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

2人类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教学难点:月球基地构想图,

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学习

内容提出学习

问题分组研讨成果交流师生小结提出新问题师生小结提出新问题分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评价教师活动播放空间探索的多媒体片段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多,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球上的某些资源会枯竭的。那么,月球有没有在某些方面给予地球以支撑,来帮助人类解决这种困难呢?于是科学家们就有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探讨未来的月球基地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都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1参与各组研讨、给予充分指导

2组织各组进行交流1具有淡水和氧气

2保证食物供应

3有充足的能源上述条件月球上都具备吗?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如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资料1和28页资料3以及教师自制的网站《月球概况》

组织学生小结知识要点

通过对月球表面自然状况的学习和了解,月球上的资源有哪些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哪些月球资源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如何解决上述月球基地上生存和发展条件?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1可以利用月球沙土提炼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氧还原含氧的铁矿物可制得淡水,再电解水可得氧气和氢气。

2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农业和养殖业基地。如太空实验中培育出了100多种太空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等以满足月球上人的食物来源。

3利用太阳能照明、供热、发电或在月球上建立核电站,解决能源供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分工设计完成对接》要求每位学生或者绘制一张完整的月球基地构想图,或者用文字形式描述月球基地的基本蓝图

学生活动听、看多媒体片段分组讨论各组代表交流成果享受学习成果搜集整理所需要的材料概括知识要点小组研讨分组讨论各组代表交流成果享受学习成果设计月球基地构想图

互相交流成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成共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应用所需资料的能力快速归纳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生产实际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

能力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①具有淡水和氧气

②保证食物供应

③有充足的能源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 “月球知识知多少?”

[导 言]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先后有6次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

科技大国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最近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10年内派太空船到月球展开探索,并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

那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向月球发射一艘宇宙飞船,代价已经十分高昂,建造月球基地将花费更大的成本。因此,到目前为止,月球基地还处在一般性探讨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有能力来实现这个梦想,“嫦娥奔月”的成功是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有力动力。

[问 题 1]:有关月亮诗词鉴赏

[问 题 2]:人类探究月球的历史轨迹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人类已经对月球做了哪些探测研究。

(投影)

就国际上的探月活动来说,从1958年至今,美国进行了9次载人月球探测,其中有6次为载人登月;原苏联、美国、日本和欧洲空间局向月球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共计87个。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

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月球探测一时有所降温,因为探月活动耗资巨大。

1990年日本发射了“飞天”月球探测器,正在研制“月神”月球探测器。

1998年美发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准备在今年发射“破冰者”探测器。

2003年9月27日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在格林尼治时间顺利升空。

2004年2月我国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

中国:早在1978年,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就送给中国政府1克月球样品,中科院就曾组织全国力量对0.5克月球样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利用月球陨石和其他途径开展了相应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国力的增强,“嫦娥奔月”将这一神话变为现实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工程立项后,经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我国的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要在2007年打出去。

根据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月球探测卫星系统由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及其它卫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月球探测卫星平台。卫星选用的有效载荷有: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根据设计要求,月球探测卫星重量为2350公斤,有效载荷总重量130公斤,在轨运行寿命为1年。

按照计划,运载火箭系统选用长征3号甲作为月球探测卫星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发射场,并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以完成月球探测卫星发射任务。

我国科学家已为在月球上建设科研基地做准备,将着重针对在月球上建立天文观测基地、对地球观测基地、深空探测基地、新材料研制与生产基地、人居基地等不同需要,提出并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课题。一个完整的月面基地包括用于人居生活、工业加工、农业栽培、观测研究、甚至旅游观光等内容。

这么多的国家对月球基地的建设感兴趣。月球基地可以通过开发月球资源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那么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展开研究:

[投影展示] 略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指定一位学生发言。

“生物圈2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都是人工建造的全封闭的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但“生物圈2号”是建立在地球上,而月球基地建立在表面引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近乎真空的月球,“生物圈2号”失败了人还可以重新回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但月球基地一旦失败,人就不容易转移到地球上。

师:答的很好。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生:(1)模拟的生态系统毕竟不足自然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比农田生态系统差,需要人为调节而不是自然调节。(2)种植绿色植物制造氧气但不能能过多,否则二氧化碳和肥力不足;动物饲养不能太多,否则氧气消耗会增加;科学家要维持气候、大气成分、生物种类和数量平衡,创造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3)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气候没有调节好,粮食歉收,生态平衡被破坏等导致实验失败。(4)日本的“迷你地球”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大力宣传的“生物圈2号”计划性质相同。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正是导致“生物圈2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与建“生物圈2号”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其中氧气含量从21%降到了14%。到后期,“生物圈2号”中的植物几乎灭绝,必须注入氧气才能维持人员生存。“迷你地球”没有使用土壤和依赖微生物,而是使用机器来人工分解和处理废料。这个人工支持部分占据了整个场地的1/4。支持系统的中心部分是复原氧气的处理机,使用高温和电解水的办法从二氧化碳中重新获得氧气。

师:很好。“生物圈2号”实验能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生:“生物圈2号”实验说明人类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人造生态系统是有可能的,这就为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类似的人造生态系统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但实验失败则说明人类目前的科学与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自然界不同于人工控制系统,大而全的设计导致了顾此失彼。生物圈二号内的土壤均来自一个地方,不像地球那样不同地带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模拟的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大小比例不合理。地球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间关系很复杂,目前人类还未全面了解生物间的协调性。

它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人类目前对地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了解美国温德尔·门德尔的月球基地计划。希望对你能有一定的启发。

(投影文本)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负责人温德尔·门德尔向白宫提出建设月球基地的设想,认为建立一个月球基地对支持在太空进一步大规模的开发是极其重要的。白宫批准温德尔·门德尔建设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命名为门德尔计划。

门德尔计划的第一阶段从1997年开始,先发射人造卫星,为基地的最佳地点作勘测。第二阶段从2005年开始,为施工阶段,将向月球运送起重挖掘等基建机械,并用微波对地基进行硬化处理。第三阶段为构件组装,采用21根直径6米,长18米的巨型管道,组成3个等边六角形,六角形中用高压充气建立18米高的巨大圆舱,人员设备皆可容纳在管道或圆舱中。第四阶段开采利用月岩中氧、铝、铁、钛、硅等资源,制取生活用氧及扩建月球基地所需的金属、玻璃等原材料。

科学应用国际公司根据门德尔计划第四阶段作了相应的研究,其结果是令人乐观的:一座重量为1吨的小型试验型化工厂,在1年中可把10吨以上的月岩加工成氧、金属和玻璃。

门德尔的整个计划需耗资上千亿美元,人类必须不间断地努力100年才能完成。

[课堂小结]:

本堂课通过对月球基本概况、“生物圈”2号以及月球资源的研究探讨,我们可以说,月球上有建设月球基地的条件,但也要明确建设月球基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我们有信心,经过我们人类的努力,月球基地最终会建成,她会成为人类在地球外星体上建立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同学们,努力吧,为早日实现这个梦想而作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业布置]:课后研究

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章《行星地球》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问题研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引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而且还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会望着星空苦思冥想:星空当中,还有我们人类的邻居吗?在梦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飞向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随着人类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卫二、土卫六-泰坦,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人类必许依靠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时代的“第一站”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以后,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科学家们想探测第一个天体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观测已证实了并大大扩充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古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实际上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没有液态水,也就不会有雨,没有天气变化,就不会有像地球上风雨的侵蚀作用,月球的外貌总是保持不变;没有空气传播声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无声世界;月亮周围没有大气,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两种地形。一种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月球上有22个月海,其中3个位于月球背面,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其它15个均在月球的正面。说是海,其实一滴水也没有。另一种地形是为数众多的环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数环形山是约40亿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直径小于1千米的则不计其数。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大。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阳光总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较为年轻的环形山,一般都具有辐射纹,从望远镜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树叶子盖在月面上。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有12条之多,最长的一条达1800千米,在满月时看去颇为壮观。辐射纹的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还有陡峭的峭壁和弯曲的裂缝(宽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四大科学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
NASA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国防科技信息网图片
据美国太空网站2007年3月28日报道,NASA正准备试验一种可膨胀结构,某天它可能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试验计划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进行。
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该结构还只是一个概念验证器。该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可压缩成较小体积进行发射。
这个可膨胀结构由多层构造组成,看起来像一个笨拙的白色有腿机器人。主体部分直径约3.6米,高约5.5米。体积约为45.3立方米,并与一个可膨胀气闸相连。可膨胀结构只是NASA计划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种。NASA计划将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试验场所。NASA表示将从2020年开始在月球进行可膨胀居住舱的试验。NASA将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从2007年末或2008年初开始,在南极洲开始类似可膨胀结构的试验。
除NASA外,还有其他私人公司在进行月球基地的研发,包括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建造一个月球采矿站,用于在2015年勘探冰冻水及其他资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罗宇航公司计划发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舱,从而创建一个轨道居住地,到2010年底,容纳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曲佳钱钱)(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重点分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及地球与月球的环境不同。可参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活动)
2.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生物圈2号”实验材料,与地球生存环境中遇到的问题相比,可以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国探月工程越来越多,想一想,为什么月球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月球资源思考)
提示:选择几个朗诵好的学生,朗诵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学生拓展想象。

必修一第一单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人教新课标)


必修一第一单元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人教新课标)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7619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一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一

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问题研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引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而且还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会望着星空苦思冥想:星空当中,还有我们人类的邻居吗?在梦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飞向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随着人类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卫二、土卫六-泰坦,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人类必许依靠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时代的“第一站”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以后,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科学家们想探测第一个天体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观测已证实了并大大扩充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古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实际上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没有液态水,也就不会有雨,没有天气变化,就不会有像地球上风雨的侵蚀作用,月球的外貌总是保持不变;没有空气传播声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无声世界;月亮周围没有大气,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两种地形。一种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月球上有22个月海,其中3个位于月球背面,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其它15个均在月球的正面。说是海,其实一滴水也没有。另一种地形是为数众多的环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数环形山是约40亿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直径小于1千米的则不计其数。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大。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阳光总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较为年轻的环形山,一般都具有辐射纹,从望远镜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树叶子盖在月面上。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有12条之多,最长的一条达1800千米,在满月时看去颇为壮观。辐射纹的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还有陡峭的峭壁和弯曲的裂缝(宽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四大科学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

NASA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国防科技信息网图片

据美国太空网站2007年3月28日报道,NASA正准备试验一种可膨胀结构,某天它可能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试验计划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进行。

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该结构还只是一个概念验证器。该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可压缩成较小体积进行发射。

这个可膨胀结构由多层构造组成,看起来像一个笨拙的白色有腿机器人。主体部分直径约3.6米,高约5.5米。体积约为45.3立方米,并与一个可膨胀气闸相连。可膨胀结构只是NASA计划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种。NASA计划将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试验场所。NASA表示将从2020年开始在月球进行可膨胀居住舱的试验。NASA将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从2007年末或2008年初开始,在南极洲开始类似可膨胀结构的试验。

除NASA外,还有其他私人公司在进行月球基地的研发,包括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建造一个月球采矿站,用于在2015年勘探冰冻水及其他资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罗宇航公司计划发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舱,从而创建一个轨道居住地,到2010年底,容纳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曲佳钱钱)(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重点分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及地球与月球的环境不同。可参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活动)

2. 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生物圈2号”实验材料,与地球生存环境中遇到的问题相比,可以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国探月工程越来越多,想一想,为什么月球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月球资源思考)

提示:选择几个朗诵好的学生,朗诵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学生拓展想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59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