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材分析北师大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明清帝国更替、皇权高度膨胀、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基本史实。
2、认识专制统治加强、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请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相信我,我肯定会做出来的!)
清朝设立军机处,是在()
A、康熙时B、乾隆时C、雍正时D、顺治时
2、明朝设立厂卫制度的目的是()
A、监视百官和京城百姓B、使其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C、害怕丞相的权力过大D、使君臣关系变为主仆关系
3、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除丞相②设立锦衣卫③设东厂④设立廷杖制度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⑤
4、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5、下列文化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无关的是()
A、瓦舍B、交子C、《清明上河图》D、八股取士
6、据史书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了一日。”这段史料主要反映了()
A、京官与妻子感情很好B、京官悲观
C、京官度日如年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震慑百官
7、丞相制度的建立和废除是在()
A、秦朝、明朝B、秦朝、清朝C、唐朝、明朝D、唐朝、清朝
8、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A、唐诗B、宋词C、元曲D、四书五经

9、近几年电视播出了许多关于清朝的电视剧,像《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环珠格格》等,里面的清朝皇帝如康熙、乾隆等都是勤政爱民、善于纳谏、仁慈宽厚之人。学了本课,你的认识有何变化呢?M.JaB88.Com

扩展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中规定要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根据此规定以及本课的具体内容和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课前学生准备活动为搜集有关明清帝国更替的历史故事和有关明清文字狱的故事,这样既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也会恰到好处地辅助课堂教学。对于本课的重点即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学习,我设计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从秦朝到明清中央集权发展概况做一个总结。对于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及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则多用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前组织学生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课上编演历史短剧,并将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设军机处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明太祖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画像。提问:这些人是谁?在学生简单说明后,教师说明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其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更为强化并走向顶点。那么明清帝国是怎样更替的呢?明清帝国又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统治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顾和反思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课题。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板书)本目内容为小字,在教学目标当中为应是学生知道的知识。对于朱元璋的身世及其攻灭元朝、建立明政权的情况,清建立、明朝灭亡的情况可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简单讲几个历史小故事(教师可做课前辅导)(老师可根据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和鹿鼎记的有关内容讲述,将历史与文学既区分又联系)。教师补充:这一时期的统治状况,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农业文明的繁盛过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这种专制统治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教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号,建立三公等;汉武帝时: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制度等;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元朝:行省制度等),引出明清帝国“皇权高度膨胀”这一内容。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板书)教师用讲读法,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等。(板书)并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出“胡蓝之狱”。可结合书中黑体字引文加以理解。在讲述“设立锦衣卫、东厂特务机构”时,教师先要说明厂是由宦官统领的特殊组织,锦衣卫则是侍卫军队。都是特务机构。可充分利用小字部分,请学生当堂编演历史短剧“宋濂见太祖”。说明特务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另外“设立廷杖制度”的目的和结果也可请学生讨论说明。提问:“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这一历史认识。

那么清朝又是怎样加强皇权的呢?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军机处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军机处的工作职能。可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加以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极度膨胀,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并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考和辩论。

有人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也有人说:“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而军机处的设置可以说使中国的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皇帝一人一个决策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倒退,这也使中国社会潜在着危机。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板书)在学习“八股取士”时,可结合每课一得,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四书”“五经”“八股文”等概念。对于“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教师可组织课堂讨论,力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八股取士的利与弊。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八股取士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

请学生简述科举制的发展情况,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最大的不同在于考试内容的不同,科举制发展到八股取士,消极作用已是主要的了。

关于“文字狱”,可先请学生讲一讲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明清时期“文字狱”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明清时期“文字狱”的目的和影响。

可见,明清时期“文字狱”,不是偶然的。是为了压制知识分子,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尤其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甚。例如“明史案”、“胡中藻案”等。首先,这是因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稍涉嫌疑,即刀斧随之,严加镇压。其次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际上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却是处处贯彻“首崇满洲”的原则,对广大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为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就特别注意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文字狱”是加强思想专制的突出表现,其影响是造成了社会的恐怖,使人才被摧残,使人民生活悲惨,使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使国家走向衰败。

小结: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官员,你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知识分子,你在生活中又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专制会使社会落后,民主才能促使社会进步。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和查阅有关明清建立的资料,增强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明清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分析明清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语言生硬,对初一学生来讲难以接受,在讲课中要深入浅出,透过现象折射理论,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已开始走向没落,明清统治者采取各种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渐趋性。
2.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迭”,主要讲述了这一明清两朝的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分别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加强的情况,尽管条理清晰,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材处理
1.由于教材中的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是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因此可合为一目,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2.为帮助学生理解,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在教师引导下逐条分析。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展示材料。
板书设计: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
a.、大开杀戒,巩固统治b、废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廷杖制度d、设军机处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一课知识------引入新课-------明清帝国的更替--------皇权高度膨胀-------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二)、复习提问:元朝是何时建立的?它又是如何灭亡的?
(三)、导入新课:
 据老师所知,有很多同学平时都喜欢读诗歌,那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看几句古诗:
(教师在大屏幕打出诗句):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同学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可是,就是这几句诗却使清朝时的翰林院学士徐骏掉了头。当时,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徐骏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说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则是暗指清统治者没有文化。为此,按“大不敬”“斩立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
刚才讲时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面露疑惑:怎么可能呢?不就是几句诗吗?怎么能如此牵强附会地和国家朝廷连起来?可这正是历史的真实,是清朝加强思想专制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师大屏幕打出课题)

(四)、讲授新课:
谈到明清的专制统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明清两朝是怎么建立的。
老师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
两名同学介绍明清建立情况(略)
教师:感谢两位同学让我们了解了明清帝国建立的情况。明清是中华帝国的晚期,那时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皇权,使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颠峰,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皇权的高度膨胀。下面请同学阅读“皇权高度膨胀”一目,整理一下明清皇权高度膨胀的表现。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是要点的地方画出来并设计出几个小问题,然后我们以男女生分组,比一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一看那个小组表现最好。
学生看书并设计问题:(略)
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胡蓝之狱、胡惟庸案等。
教师请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总结一下明清皇权加强的表现。
学生:总结皇权加强的表现。(略)
根据大屏幕师生共同探讨皇权加强的每一表现。
教师:同学们概括出来的也正是明清两代在政治制度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事实上,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还表现在思想文化上。说到思想文化上的专制,老师不禁想起了秦始皇时期那起令读书人胆战心惊的事件。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焚书坑儒
教师:焚书坑儒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典型的思想文化专制事件。可明清时期对人们思想的统治比秦朝要严重得多。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一目。注意了解一下什么是八股文?
学生活动过程(略)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问题(略)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了解了八股取士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八股取士的后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明朝的八股取士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那么清朝的文字狱又会有何危害呢?
教师打出大屏幕上有关文字狱的几个事例如:胡中澡狱、查嗣庭案等,让学生朗读、讨论。
教师:同学们,谁说说什么事文字狱?
学生回答:我们把这种因为文字而引发的案件叫做文字狱。
教师:这种文字狱到了清朝则发展到了极限,那么,文字狱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专制统治的加强的确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是专制加强后,大臣失去了参政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国家的正确决策。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应处于怎样的环境下才能永立于世界之林呢?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归纳:民主、自由、开放、创新。
课堂小结:
明清帝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为挽救行将就木的旧制度,统治者不断强化自身权力,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统治,而这种专制统治的加强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衰落的危机不可阻挡地一步步走来。
课堂练习:(略)
作业布置:(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


新世纪(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时段:6—10世纪(581-960年,共380年的历史),隋唐时期的历史。
二、主要特点:
1.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期。
2.位居世界前列,亚洲地区中心。
3.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隋唐时期是世界上最繁荣发达、最文明先进、最富庶的国家:
(1)社会制度先进,是封建制度最为繁荣昌盛时期。(日本大化改新学中国)
(2)生产发展水平高,农耕文明发展。(粮食单产是欧洲的十倍)
(3)是世界上唯一保持长期统一的国家。(中国由分立走向大治。当时大食帝国、西欧处于分裂状态)
(4)文化繁荣发达、开放、开明,吸收了大量外域文化。(儒家文化传播、道教文化受扶持,佛教文化达顶峰,中国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5)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长安成国际大都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丝绸、瓷器、造纸术外传)
(6)是亚洲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如对日本、印度、阿拉伯、朝鲜。日本有人希望“政治上像中国一样统一,经济上像汉人一样灿烂,生活上中国一样安康”。
为什么以“繁荣”“开放”为主题?而不以封建社会发展的隋唐时期相概括?
(1)繁荣是指当时国家经济发达,尤其是唐朝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清明,武功辉煌,科技文化昌盛,使人感到繁盛和强大。
(2)开放是指是当时的社会经济上繁荣昌盛,政治上博采众长,思想文化上广泛吸收异域文化成就,文学艺术和对外联系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与开放。
同时,繁荣与开放是一体的,繁荣促进了开放,开放又推动了繁荣,终于使隋唐社会处在繁荣与开放的境地。
(3)从前是以社会发展历史为线索为标准的。
春秋战国——奴隶向封建过渡,秦汉——封建成长,三国——发展,五代宋元——封建继续发展,明清——封建衰老。
(4)现在是以中国文明史发展线索为标准的。
三、教学重点。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本课有两个子目,它们分别是:“隋的统一”和“贯穿南北的动脉”。其中以“贯穿南北的动脉”也就是大运河的内容为重点,这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不仅仅是隋朝一代的历史内容,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不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展现了中华文明史的光辉与灿烂。在本课的“每课一得”中还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上的其他著名运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展现了新世纪(版)教材的一大特点。一些讲了的知识并不考,学得多,考得少,学生们爱学,兴趣高。
在文明史中淡化了阶级斗争和王朝建立过程。由此,隋的统一不是重点,隋末农民战争、唐末农民战争都不做重点介绍。隋末农民战争对于贞观之治的作用只要在行文中讲明即可。唐王朝建立与唐末农民战争亦不是重点,点到为止即可。
关于对隋朝文帝与炀帝的评价问题。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本课有三个子目,即“唐王朝的建立”“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第一、二子目的设置是为第三子目服务的,所以本课的重点是“贞观新政”,因为它是初唐政治繁荣的重要表现,而且贞观之治还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少有的清明统治。“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有因果关系,但学生不易弄清,教师需要加以指导、明确,这个问题可以作为难点来处理。
集中说清“贞观新政”“贞观之治”和“贞观政要”。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这一课有三个子目:“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其中前两个子目是重点。正是因为武则天和唐玄宗重用人才,锐意改革,重视社会生产,才使唐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其表现就是社会经济高度繁荣。教材的安排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提及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衰败;从整个隋唐阶段的历史看,也只讲繁荣不讲衰落,其主要原因是符合单元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关于对武则天的评价问题。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全课有三个子目:“科举制焕发活力”“衣食住行时尚”“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隋唐科举制的内容是重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了以才能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它是在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它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影响着当时人们衣食住行和精神风貌的巨大变化。它对唐朝社会生活的繁荣和进取的社会风貌的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对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评价问题。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本课有三个子目“天可汗”“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苍山会盟”。其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是重点,“天可汗”和“点苍山会盟”是表现。
关于对吐蕃一词的不同看法问题。
第6课开放与交流
本课有三个子目:“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重点是前两个子目,突出了国际交往中的中外交流。
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关系问题。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了解历史人物,必须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总是通过事件表现出来。要了解历史现象又必须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因为,历史现象总是由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是由各历史活动连结起来的。本单元有很多历史关系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比如,有很多历史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玄奘、鉴真等等,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组。
唐太宗是一个历史人物;他善于用人、纳谏,实行了“贞观新政”,是一个历史事件;由此,在他的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是历史现象。
武则天是历史人物;她改国号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历史事件;在她统治期间,生产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奠定基础,史称“贞观遗风”,这是历史现象。
玄奘、鉴真和“遣唐使”都是人物和专有名词;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和“遣唐使团”来华,都是历史事件;形成了“唐代中外文化开放与交流”的新格局,是历史现象。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都是历史人物;文成公主入藏是历史事件;由此,进一步加强了汉藏密切关系,以至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历史现象。
隋唐时期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按照课程标准指示:“评价唐太宗”是第三个层次,即最高层次,应是重点中的重点。“以遣唐使……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是第二层次,也应加以重视。其他为第一层次,即最低层次。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孤立地、分散地讲解,以为它们是互不相干的,而应把它们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讲。这样就能抓住重点,一通百通。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本课分三个子目:“雕版印刷”“火药”“赵州桥”。这三个子目都是重点。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
有三个子目:“千古吟诵的唐诗”、“观者如山”的乐舞、“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三子目在课标中属于最低层次要求,三个子目以唐诗为主。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了解中华诸姓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融洽精神。帮助学生破除狭义的同姓家族意识,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
隋唐时期繁荣的原因:
(1)以曲辕犁、筒车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2)地主阶级冲破豪门大族世袭垄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以科举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制度的确立,巩固了社会变革在成果,焕发了社会的活力。(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隋律、唐律疏议)
(4)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唐朝皇帝励精图治、以教化代刑罚)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一、时段:960—1368年(400年历史)
包含三个阶段的历史:
1.宋与辽和西夏并立。
2.南宋与金对峙。
3.元朝大一统局面。
二、主要特点: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1)总的趋势是由一统走向分立,再由并立走向统一。
(2)从地域上说,由中原向四周;从东北到西北,从北方到南方;表现在宋辽夏金元在军事上的战与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相互交融。
地域上也有中国向世界扩散,东西方的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中国在此时仍处在先进地位。中国的政治改革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
地域上也包括从陆路到海洋,中华文明通过陆路、海路向外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也向外国输出。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马可波罗到中国。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
(3)从文明形态上说,由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
(4)从碰撞的范围讲,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多元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5)从程度上讲是发散型的、放射型的。
(6)碰撞中给人民带来苦难,(11—13世纪,欧洲有十字军东征,有蒙古军的西征)在交融中促进了交流,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发展。
(7)宋元时期是秦汉以来中外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显示了中国的魅力,对世界文化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世界上优秀文化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华文明。
三、教学重点。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材分三个子目介绍本课内容:“澶渊之盟”介绍了北宋政权与辽政权的建立,以及双方战与和的关系;“宋夏和战”介绍了西夏政权的建立以及同北宋政权的战与和;“碰撞中的融合”介绍了辽和西夏代表的游牧文明和北宋代表的中原农耕文明间的碰撞与融合,辽和西夏的统治者注意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契丹与党项族封建化和与汉民族融合的进程。从三目的标题上,我们可以明显认识到北宋、辽、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在民族关系方面,既有对立和斗争,例如辽、宋、西夏之间的战争,也有共同发展、友好往来,相互学习,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榷场贸易,辽、西夏接受中原先进文明等,而后者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中华民族在密切交往中进一步融合。
本课难点之一是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与以往教材的提法有所不同。
民族关系发展问题。
(1)民族关系发展是中国古代史中又一个重大历史现象。
(2)南北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民族分立,民族融合。
分立是指一种分化、分离,或分裂倾向。与这时期相符合。
这一趋势直到隋唐时期依然存在。(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结果是: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一个民族:汉族。
(3)宋辽夏金时期的特点是:民族并立。
并立是指几个王朝同时并存,不分上下,最后被蒙古势力削平,出现了元朝。
结果是:多民族并存和共同发展
(4)前者也有并存,但主流是融合。后者也有融合,但主流是发展。
(5)“并立”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
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结果互相妥协、和解,维持相对和平。
设置榷场,互通有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推动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不断深化。
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南移步伐,缩小了民族间的差距,加快了民族融合。
对澶渊之盟的不同评价。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金政权是与宋政权并立的又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教材分三个子目介绍本课内容:“靖康之变”介绍了金政权的建立,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人民的抗金斗争”介绍了南宋的建立,以及在岳飞等抗金将领的领导下,南宋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介绍金统治者注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习俗,推动女真族完成封建化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其实这也涉及到上一课的内容,就是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的对立和斗争。
对岳飞的不同评价。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经济重心南移”介绍了宋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原因,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
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1)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2)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以秦岭—淮河这一自然分水岭为界,分成东西南北四方。
(3)自远古至西晋,由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因此,北方超过南方。
(4)南移开始于三国时期。
(5)发展于唐代中后期。
(6)稳定于宋朝(南宋时南方超过北方);从走向看,是一条不平衡的对称线: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离对称轴线越远,经济则越落后,靠轴线越近,则经济越发展。这是历史运动的结果。
(7)清朝前期,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至南方。
(8)原因:
①人口南移。
②政治中心南移。
③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④注意兴修水利(太湖、江淮)。
⑤有了先进生产力。
(9)主要表现:
①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
②水利、农作物、经济作物产量、品种都有发展(占城稻)。
③手工业发展表现在煤的产量与使用均在世界首位;钢铁居世界水平。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尤其在造船业上发展较快。
④商业已成为南方政权的主要财政来源,纸币出现是世界第一位。
⑤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占全国的62.9%,北方占37.1%。
⑥海外贸易发展,中国商人与97个亚非国家地区往来。
(10)延续到现今。
关于对宋代经济和社会文明方面的评价,课后“材料阅读”给予了很高评价,此外“每课一得”中关于纸币的产生、发展也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与传统教材相比,本课内容是一个创新,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性化、人文化趋势,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史作为学习内容和基本线索。本课对两宋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介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士农工商”介绍了宋代社会各阶层状况,而第二、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乡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形成宋代社会生活的整体印象,认识到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经济发展、文明发达的时期。
关于“士农工商”这一子目,有的教师请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代表一个阶层,通过阅读教材,说出本阶层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生活状况。而在“乡村生活”一目中,小字部分介绍了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如元旦、寒食、冬至的情况(课后“材料阅读”中也有相关内容),本课活动建议是:“了解家乡的节日活动,想一想,与古代的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些教师更又加了一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课程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本课子目中“‘一代天骄’的崛起”叙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叙述了元朝建立和忽必烈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谈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及元代民族关系发展的状况。
本课活动建议是:“结合本单元所学课程中有关内容,议一议中国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是怎样逐渐融合的?”紧扣了本单元的主题“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同学可以对单元相关内容进行一次总结,并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6)元朝民族关系的特殊表现是:
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汉族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大批内迁。
出现了四种人:南人(原汉人),汉人(契丹、女真与汉人形成新汉人)。
蒙古人、色目人(西夏人与畏兀儿人)。
在中国境内出现一个新民族——回族。中华文明从跨国度接触到形成多元化一体的局面,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7)应注意的是:
我们坚持以中华民族为本位的发展观,坚持当代中国的疆域观,坚持以开放、平等、多元、一体的民族观。
我们反对沿袭汉族为本位的民族观,但承认以汉族为主体的特殊作用,同时也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回避使用“侵略”与“爱国”的概念,只用“正义”“非正义”“进步”与“倒退”作为判断。
我们既赞扬反抗民族压迫中的英雄人物,也给少数民族中的历史人物以充分的肯定。
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生命力的一个整体,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结果。
对元朝历史地位的不同评价。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在隋唐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宋代又出现了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本课的重点应为前两个子目“活字印刷”“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尤其要注意它们对于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棉纺织技术革新”可以结合宋代经济发展讲述。
课后“活动建议”希望同学通过实践法感受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新加坡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设想自己穿过时间隧道,采访了活字印刷的发明人毕昇和记述人沈括(“每课一得”中介绍了沈括和《梦溪笔谈》),毕昇叙述了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和工艺,沈括则谈了对这一发明的评价及发展前景展望。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课程标准:说出《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以宋词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本课的三个子目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意境悠远的宋词”是重点,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一目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每课一得”介绍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按照活动建议,让学生调查当地的地方戏,查找它的源流。
对照课程标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一目中,同学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教材这部分应如何处理?掌握第一自然段内容即可,其它内容(大小字)作为材料使用。
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不同评价。
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关于本课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教材叙述的已经很清楚。
有些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各课顺序,而把本课与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效果很好。
关于课后的活动建议,有些实验区使用了,效果很好。
在活动中,历史教师可以和美术教师合作。

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时段:1368—1840年(472年历史)。
明朝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
二、特点
为什么以“繁盛”与“危机”来概括?
以往,我们常常用“封建主义的衰落”来说明。从社会发展史角度,往往以社会制度的变化来定性的。
本次课程标准是从中国文明史角度来分析的,意在全面展现中国文明发展的全貌。从“繁盛”“危机”两个方面说明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总体特点,实际上也是想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巩固同时,又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从文明的发展而言,它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积累越来越多,所以达到了“繁盛”时期。从社会发展而言,文明的发展中也可能出现“危机”。
所谓“危机”是指这个社会已潜伏着很多危险的因素。任何社会都会产生危机。因此,明清时期的危机早就存在,尤其是在与西方各国相比较时,面临着西方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挑战,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缓慢发展的生产技术,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缺乏活力的统治机制,更显现了它的落后,于是,这种潜在的危险也就酿成了社会的全面危机。
三、教学重点。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本课有三个子目,它们分别是:“明清帝国的更替”“皇权高度膨胀”“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的是这一时期朝代的更替,第二目、第三目分别从政治和思想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其中以皇权高度膨胀为重点。明清帝国的更替这一子目在教材中以小字内容出现,作为过渡,它突出了教材的特点:以中华文明史为主线,不过多追求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关于明朝专制主义问题。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本课有三个子目:“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这三个子目都是重点。这些斗争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在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性质:
“倭寇”是由日本武士、商人、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的。因此,性质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明朝中后期,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抗倭。未说是民族英雄。
倭患既包括海寇商人反抗明朝政府的海禁,又包含日本的倭患。但王直等海寇骚扰具有典型海盗的特性,对于他们的活动不宜估计过高。
认为倭寇大多数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是以海上私商贸易集团为主体,联合其他各阶层人民反对明王朝海禁政策的斗争,是中国的内部斗争,若他们能成功,可能对中国以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郑成功的不同看法。
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第二子目是“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第三子目是“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这三个子目都是本课的重点。三个子目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说明了清初民族政策的特点:刚柔并济。“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这一子目的设置,突出了教材的新意,紧扣新课标,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关于对清朝民族政策的不同评价问题。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课两个子目:“明清皇宫”“雄伟的长城”,两个子目都是重点,并通过它们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关于明清皇宫,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故宫的门票、简介,课堂中安排学生对故宫中的重要建筑进行介绍并播放有关资料片。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更能体会大一统国家的雄伟气派和博大精深。
关于长城作用的新提法。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课程标准: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本课包括“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明清小说”三个子目,课程标准它们只做最基本的要求,即识记层次要求。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繁荣,以及对进行中外科技发展情况的比较。
每课一得介绍了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课程标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本课的两个子目“郑和下西洋”和“闭关政策”在课程标准中都有涉及,尤其是“闭关政策”,属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应用层次要求。
关于郑和下西洋:
(1)对于下西洋的背景、过程、规模,没有什么变化。
(2)对下西洋的作用与意义也基本上与通常提法一致。
(3)对于它的目的与前提法有所不同:“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并说“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实是我国航海史上的壮观之举,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比欧洲远航早半个世纪。
但是,它没有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明政府的贸易原则是“厚往薄来”,即高价收购外来货,低价出售中国货,且大量输入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品,与国计民生无关。其目的是为了显示中国强大,满足自我虚骄的心理,加深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所以,新教材在肯定它的影响同时,特别指出了它的弊病。
对于闭关政策,教材介绍了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表现,以及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学中可以利用“材料阅读”,同隋唐时期进行对比。
关于“闭关锁国”政策。
关于课文“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的几点说明:
(1)自汉朝至明初,中国一直处在世界文化发展前列,在对外关系上也一直处于开放的心态。
(2)实际上自明末以来就出现这一倾向,清初更一反常态,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3)官方文书上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言辞,而其实际做法就是处处与世隔绝,主观上中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4)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不需要外国商品。
②封建统治固步自封,骄傲自大,团关自守。
③担心反清力量北上。
④外来殖民者武装讹诈,海盗,威胁清统治。
⑤害怕内外勾结,共谋反清生事。
(5)主要表现在:限制对外贸易,限制国产货物出口;减少通商口岸数量;禁止教外国人汉语;盲目自大;排斥西学;监视外商等方面。
(6)后果与影响:书中肯定它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尤其指出它的严重后果:造成国人闭目塞听,社会保守、中国停滞不前,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导致航海衰退;丧失贸易自主权;拉大与外界差距;
“每课一得”介绍了历史上华侨的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同学进行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没有直接对应,但在对中国古代史的整体说明是如此概括明清时期特点的:“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本节教材包括三个子目,“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第一个子目叙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康乾盛世,中国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其水平超越前代,形成我国封建经济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第二个子目讲述了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封建社会中出现了向近代文明,也就是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列强挤压下的危机”把西方主要国家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化和康乾盛世中国统治者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加强专制统治做了对比。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危险,就是潜在的矛盾爆发的危险因素或导致社会落后的危险因素。从广义上说,任何时代都有危机。而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危机是说社会各方面潜在这样的危险,如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土地短缺、人口压力、民族矛盾、统治制度缺乏活力、闭关锁国、文化落后等。其中有一些是当时看不出来的,而一旦与西方资本主义接触后,就立刻表现为社会问题。因此,所谓“社会危机”其实是在中西对比的意义上说的,因为这个时候中国这个传统的封建的、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已经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了,中国仍在自己的轨道上安步行进,这本身就是落后的表现,就是社会落后的危机。
本课难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出现了一系列对于七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概念,如近代化、人身依附关系、经营手段、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股份制等。
第25课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线
设计思路:本课是中国古代史的总结,在教材中又补充了大量有关世界文明古国的图片,这就要求从古今中外时空的结合上,来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线,目的是把古代史的学习和当今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想象的能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526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