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
复习重点
1、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3、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1、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在环境适宜时的生殖方式
4、营养生殖:(概念):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5、(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6、植物组织培养:
(概念):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
(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7、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植物的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9、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开口为
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10、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2、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13、受精过程: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末端破裂,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14、花的各部分结构发育情况:受精过后,花的各部分结构开始发育。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开始逐渐凋落,只有雌蕊中的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一粒胚珠发育为一个种子,多籽植物主要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1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依靠风力(蒲公英、虞美人),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
依靠人和动物的运动(苍耳),依靠水力(椰子)。
16、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的发育过程。(如家蚕、蝇、蚊、蜜蜂)
发育方式:家蚕经历了四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非常相似的发育过程。(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螳螂)
发育方式:蝗虫经历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17、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两栖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两栖类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两栖类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不同)
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18、蝌蚪与成蛙的比较:蝌蚪:呼吸器官——腮,生活环境——水中
成蛙:呼吸器官——肺(主要)、皮肤(辅助)
生活环境:水中——靠近水边的潮湿地带
19、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鸟类的生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鸟类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
鸟卵产出后,胚胎会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
20、早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鸟,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的鸟。(如鸡、鸭、鹅、大雁)
晚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鸟,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如家鸽、麻雀、燕子)
二、重点习题讲解
1、有些昆虫的发育要经过、、、个时期,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
答案:卵;幼虫;蛹;成虫;幼虫;成虫;完全变态发育。
许多种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个时期,其中有一个时期是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的蛹的时期。幼虫时呈蠕虫状,与成虫的形态差别极大,而且生活习性,如运动、取食、生存环境等差别也很大,经过这四个时期变化才发育成成虫的,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请同学们注意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2、青蛙的生殖特征是()。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体外受精,幼子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幼子水中发育
答案:雌蛙和雄蛙在生殖季节抱对后,将卵和精子都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并利用阳光的热量提高温度发育成蝌蚪。选项D正确。
3、下列有关蝌蚪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蝌蚪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
答案:蝌蚪在早期用鳃来呼吸,直到形成四肢时,肺才形成。蝌蚪完全在水中生活、取食、呼吸;形态、结构特点都和鱼类十分相似,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两栖动物和鱼类有着必然的联系。应选选项A。
4、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
答案: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在幼体时期有一个明显像鱼的时期,而成体则具有四肢,一般用肺呼吸,这样的发育方式也称作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用在昆虫的发育上,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选项B正确。
5、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答案:两栖动物专指一个动物类群,这一类群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幼体蝌蚪时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也有些种类的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具备以上特征的动物,才能称之为两栖动物。
6、在冬季冬眠时,青蛙的呼吸()。
A.完全停止B.要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D.完全依靠皮肤
答案:冬眠时的青蛙,身体的生理活动十分微弱,新陈代谢进行得非常缓慢,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极少,此时青蛙的呼吸活动也较弱,完全靠皮肤呼吸,也就是靠皮肤向体内扩散的氧已完全可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选项D正确。
7、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于叫做。
答案:卵;幼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一生中,随身体的生长,形态发生着变化。最初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的幼虫体形与成虫相似,没有翅,经过五次蜕皮之后。变为具有翅、可繁殖的成虫。这样的发育称作变态发育,昆虫的变态发育类型有多种,这种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8、在无脊椎动物中,属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
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
答案:翅的存在,使得昆虫活动范围增大,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进而有利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昆虫之所以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与此也有重要关系。选项C正确。
三、练习
1、关于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B.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C.它们都是变态发育D.都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
A.用马铃薯快茎来繁殖B.枣树周围地面上冒出许多枣树
C.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 D.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
3、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
4、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卵、若虫、蛹、成虫B.卵、幼虫、成虫
C.卵、蛹、若虫、成虫D.卵、蛹、成虫
5、“毛毛虫”是:()
A.蜻蜓的幼虫B.蝴蝶的幼虫C.小鸟的幼虫D.青蛙的幼虫
答案:1A、2D、3C、4B、5B、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十一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三节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学生在认识了植物和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之后,进而了解多样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重点是介绍昆虫的生长发育,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昆虫,另一方面让学生更为深入的认识昆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外部形态。
二、设计思想:
昆虫的生长发育是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但是对于学生来讲,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没有亲眼长时间观察昆虫发育过程的机会。因此我们采取观看录像的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过程中,可以看到发育到某一时期的昆虫直观的对应起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蝗虫个体发育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2)能够说出蝗虫的个体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能够说出家蚕个体发育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4)能够说出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
(1)结合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的教学,使学生建立逐渐起生物生长发育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特征
解决方法:利用录像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2.难点: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
解决方法:利用录像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五、教学媒体:
1.蝗虫形态图
2.蜘蛛、蜈蚣的图片
3.蝗虫生活史的图片
4.蝶类幼虫的图片
5.蝴蝶完全变态的录像片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
一、昆虫的生长发育
1.昆虫的一生
蝗虫
蝴蝶
相同点
1.始于受精卵分裂
2.都经历自由活动的幼虫时期
3.幼虫发生变态
不同点
不经过蛹期
经过蛹的变态阶段
相似实例
蟋蟀、蝈蝈
苍蝇、蜜蜂
发育类型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2.害虫的防治
七、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导入
(通过对我国蝗虫灾害的介绍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几省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蝗虫灾害,导致大面积的农业作物减产,草原退化
设问:1.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蝗虫灾害呢?
2.人们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思考
讲述:要了解这些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蝗虫,了解它是什么样的生物,有着什么样的特点。首先,蝗虫是昆虫,而且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昆虫。我们就以蝗虫为例来学习昆虫的生长发育特点,然后来解答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
蝗虫的生长和发育
讲述:学习昆虫的生长发育,就得知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的生物可以叫做昆虫,蝗虫是典型的昆虫。
演示蝗虫形态图
提问:1.昆虫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回答
讲述:昆虫的身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头、胸、腹,具有三对足,一对翅或两对翅,一对触角
观察、记忆
提问:2、那么蜘蛛、蜈蚣属不属于昆虫?
不是
演示蜘蛛、蜈蚣的图片
讲述:蜘蛛、蜈蚣的身体并不能完全的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并且不只有三对足,故蜘蛛、蜈蚣并不是昆虫
设问:以蝗虫为例,蝗虫究竟是如何生长发育的呢?
思考
讲述:蝗虫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雌蝗将受精卵产到土里,第二年蝗虫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成为若虫(蝗虫的幼虫又可叫做跳蝻),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方面与蝗虫成虫相似,跳蝻经过5次蜕皮生长发育为成虫,每次蜕皮就增加一龄,最后一次蜕皮之后,跳蝻就成为成虫了
提问:3、为什么蝗虫要蜕皮?
回答
讲述:蝗虫外表的“皮”叫做外骨骼,这层外骨骼是无法随着虫体的长大而长大的,所以要蜕皮,以适应生长的要求
蝗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生长、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metamorphosis)
当大量的蝗虫虫卵度过冬季后开始孵化出跳蝻,先涝后旱就非常有利于蝗虫虫卵的孵化,而后,先涝后旱有导致了粮食农作物的减产,同样以农作物为食的蝗虫也面临着食物短缺的状况,这时蝗虫开始集结迁徙寻找食物,蝗灾就爆发了。
现在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蝗虫还处于跳蝻的阶段给其毁灭性打击,进行生物防止,在易爆发蝗灾地区放养以蝗虫为食的禽类
演示:蝗虫生活史的图片
蝴蝶的生长发育
提问:同学看到的这些生物,它们是昆虫么?
思考
演示蝶类幼虫的图片
讲述:不要仅仅看到这些虫子有很多对足,没有翅,也分辨不出头、胸、腹,就认为它们不是昆虫了,因为它们不是昆虫的成虫,而是幼虫
观察思考
讲述:蝴蝶就是这样的生物,蝴蝶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演示:蝴蝶完全变态的录像片
讲述: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生长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completemetamorphosis)
蝗虫
蝴蝶
相同点
1.始于受精卵分裂
2.都经历自由活动的幼虫时期
3.幼虫发生变态
不同点
不经过蛹期
经过蛹的变态阶段
相似实例
蟋蟀、蝈蝈
苍蝇、蜜蜂
发育类型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讲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家蚕、蜜蜂……;有些昆虫还是害虫的天敌,如螳螂、七星瓢虫……。但也有像蚊子、蟑螂、苍蝇……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危害的昆虫
设问:我们如何防止害虫呢?
思考
讲述:请大家阅读p45页《害虫的防治》,在你的笔记本上写下防治害虫都有哪些方法
自学
开放式结束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蝗虫和家蚕的生长和发育,知道了蝗灾发生的原因,而蝗虫生长发育与蝴蝶生长发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生物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
文章来源://m.jab88.com/j/1514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