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一语文下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苏教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一语文下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苏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
【学习重点】
1.体会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kuī()甲tìtǎng()人声dǐng()沸
jiàn()赏脑suǐ()yuānbó()
确凿()桑椹()珊瑚()
觅食()宿儒()人迹罕至()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正(行为、品行正直无邪)宿儒(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B.消释(消融,溶化)拗过去(转折,弯转)
C.敛在盒里(放)识破机关(计谋、心计)
D.人迹罕至(稀少)攒成小球(聚集)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家、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2)鲁迅的小说集有《》《》《》。你读过他的哪些小说?
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10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4.这段文字写的是的景色。
5.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6.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7.“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是:、
、摘覆盆子。
8.文中的静态景物有、、、、、、、。
文中的动物有:、、、、、、。
9.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
10.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
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拓展迁移】
11.请赏析文章第二段从形、声、色、味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12.如何理解“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
【学习重点】
1.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2.学习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预习导学】
1.选出下面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人迹罕至(hǎn 稀少) 人声鼎沸(fèi 水开)
 B.攒成小球(cuán 凑在一起)高枕而卧(gāo 垫高)
 C.敛在盒里(lǎn 放)拗过去(ǎo 用力弯曲)
 D.无处觅食(mì 寻找) 总而言之(yán 说)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3~5题。
①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②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③“人都到哪里去了!”
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可也是当时我的一个“乐园”,请你写出在这个“乐园”中的“乐事”,并说出写这个园对写三味书屋有什么作用?


4.仔细阅读划线的两个句子,想想寿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


5.作者大量引用了学生和老师朗读的内容,这些内容你大都不能理解,可却不能删去,你能说说不能删去的原因吗?

 
【拓展迁移】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6~8题。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6.本文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7.“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参观”“珍宝”?为什么?
8.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深刻含意。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9~10题。
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太羹是肉汁汤,折俎指帝王士大夫宴礼时,将牲体解节,折而盛于俎(俎,盛牺牲的礼器);醯是醋,是调味品,醢是肉做的酱。
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9.李淑的理解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比喻为。
10.寿镜吾老先生的解释内涵更为丰富,强调了做人在物质生活上要,而在精神生活上要。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
1.盔倜傥鼎鉴髓渊博záoshènshānhúmìsùhǎn
2.C3.(1)鲁迅文学思想革命朝花夕拾(2)略
4.百草园5.无限趣味6.排比拟人比喻7.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8.静态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泥墙根、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
动物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9.(1)描写(2)记叙(3)抒
情10.C
1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黄蜂的“黄”,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写形状;鸣蝉“长吟”、蟋蟀“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来写。真可谓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作者从多角度来描绘百草园的风光,将一个姹紫嫣红、风景旖旎又充满无限趣味的百草园展现在读者面前。
12.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鲁迅在童年时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这个故事,能听到这样神奇的故事是一种乐趣,比趣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自然有意思得多。更何况听完故事后得到“做人之险”的教训,甚至想得到“飞蜈蚣”去制服“美女蛇”。从这一点来看,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主要作用是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
1.C 2.(1)拟人(2)比喻(3)排比(4)比喻
3.乐事:爬上花坛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捉苍蝇喂蚂蚁 作用:与三味书屋形成对比,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4.寿先生是一位严而不厉,严而可亲,在当时还比较开明的老师。(意思接近即可) 5.作者引用目在于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封建教育内容的陈腐,艰深,脱离学生实际,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意思接近即可)
6.苍翠葱茏。7.不能。“瞻仰”表示恭敬地看,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参观”则表示一般地看看,表达不出敬仰之情。“家珍”是家中珍贵的东西,这句写的是百草园的棕榈,用“家珍”比“珍宝”贴切。8..暗示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言之成理即可。)
9.佳肴美味很好的精神粮食10.知足常乐不断追求

延伸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指导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课文,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
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
四、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六、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钟)
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
七、小组讨论: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2分钟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3分钟)
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
九、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
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后写一篇《我眼中的鲁迅》,时间是两周。
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园学堂
成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资料(可以利用图书或网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简介,增加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鲁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乐园。

二、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根据文章标题,并结合课前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2、快速阅读全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的百草园”和“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3、仔细阅读全文,谈谈作者本人就这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更喜欢哪一个?试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后学习:

学生交流: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作比较,有何异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感受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得封闭性和落后性。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
预习(自主学习)提示: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
确凿()菜畦()皂荚()()桑葚()长吟()
油蛉()斑蝥()臃肿()敛(脑髓()
秕谷()匾()拗()蝉蜕()窦()
厥()倜傥()()锡箔()蟋蟀()()
叵()攒()书塾()
2积累词语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高枕而卧——鉴赏——
渊博——方正——
宿儒——
3、收集资料,简介作者
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__________。

4、思:读了本文后你的疑问是:

教学(集体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1、你能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

2.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始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二、阅读“百草园”部分,思考
作者对百草园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围绕该词,作者写了哪

些内容?

三、阅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三味书屋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一、研读百草园生活之写景部分
(一)阅读第二段,掌握本段写景的方法。
1.这一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景的?

2.从感觉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二)注意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理解作者强调的内容,并仿用这句式写一段话。
练: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4887.html

更多
上一篇:小猫种鱼 下一篇:新春到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