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M.jAB88.CoM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B.2000毫米左右C.500毫米左在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30度~40度大陆东岸两极地区

A.B.C.D.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精选阅读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B.2000毫米左右C.500毫米左在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30度~40度大陆东岸两极地区

A.B.C.D.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降水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降水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我们把世界各地的气温资料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气温的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1、等温线
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
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61页活动1)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世界之最:
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利用书63页活动1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1月气温7月气温
海洋高低冬暖夏凉
陆地低高冬冷夏热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
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
板书设计:
气温: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
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讲授新课:
二.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
1.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
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
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量的测量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讲授新课: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
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②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
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
练习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A.亚洲B.大洋洲C.南美洲D.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C.沿海迎风坡D.背风山坡
5.青岛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
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33℃B.17℃C.20℃D.23℃
课后作业:复习并预习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板书设计:
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
讲授新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绘制方法
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
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
根据书66页的“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并找学生示范。
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
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
2、阅读方法
学生合作利用书66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
1、乌兰巴托的最高气温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气温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mm;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mm。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
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
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
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
温差较大还是较小?
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
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
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年变化曲线、逐月降水量、分析、图表绘制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案

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降水与生活
什么是降水
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分布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南通地区的降水在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39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