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从原先的四年级下册改为安排到五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更加有针对性和统一性。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增加了统计表的回顾,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充分感悟,发现各自的特点。
画折线统计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以做一做的形式出现,也是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调查对象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比如在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选取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性的上海老龄化问题为题材展开教学,并且让学生结合全国的人口数据去发现规律,进一步感受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结合上海和全国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3.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要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例如,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身高的数据,对照陈东的身高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通过调查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记录自己零用钱的收入、支出情况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单式折线统计图
例1教材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用统计表给出了最近7年此项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通过提问:参赛队伍的数量有怎样的变化?引出并介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体会统计的价值。
例2:复式折线统计图
例2以老龄化社会为题材展开教学,教材以上海市为例,用单式统计图分别呈现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让学生在比较两组数据的过程中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产生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需要。通过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上海人口自然增长数逐渐减少,说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全国的人口数据,进一步感受全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卢慧飞(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点。
教师:折线统计图完成了,同学们思考一下,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上台指一指)
教师:那图中其他的点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在折线统计图中也能看出每年参赛的队伍数量,这一点与条形统计图一样。
(2)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
教师:在图中除了点还有什么?(线段)这些线段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呢?(长度不同,倾斜角度不同)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线段的长短、倾斜角度会不同呢?
教师追问:从2006年到2011年,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数量变化最大?(2008年)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后教师小结:从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长度最长且坡度最陡,所以2008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大。
教师:观察一下剩余的4条线段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哪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小?(2011年)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教师: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我们只需看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坡度,就能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妙的地方。因此,我们说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在指一指、说一说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然后通过交流、观察、比较,自主学习、探索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
(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
教师:请继续观察折线,根据折线的变化情况,你能说说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吗?
学生:2007年数量减少,2008年数量增多,2009年数量稍微减少,2009年至2011年逐年增加。
教师: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追问:总体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这几年参赛队伍数量呈上升趋势。
教师:根据总体情况来看,你预测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会有多少支呢?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2)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刚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得知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有519支,刚才预测比较接近的同学举手。
教师:你能把2012年的数量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吗?谁来说说?你能来指指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结合课件展示结果。
教师:刚才我们补充了2012年的参赛队伍数量,你预测2013年的参赛队伍会是几支?
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
教师:2013年参赛队伍是528,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上把2013年的数量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3)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现在的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由其他学生解决,教师适时引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既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又是新知识的提升,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预测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四)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
(1)全班读题,请学生说说该题统计的是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
(4)回答第一个小问题,追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5)解决第二个问题,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应用新知、巩固新知,让学生在回答第一个小问题时再次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该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在哪里还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举例:股市行情图、心电图、气温变化图、路程行驶图、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意义。
(六)全课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重难点突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李莉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突破建议:
1.用好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在学生再次学习轴对称现象时,教材中给出了许多生活例子。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着重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如:观察对称现象时,常常使用蝴蝶、天安门等照片。就实物而言,他们除了关于直线对称,还有其他对称,因此,有必要把它们简化、抽象成图案,再来对折、研究。
2.在操作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一看,明白松树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找,找到对称点A和A,并将这两个对称点连接起来,发现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三数,数一数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知道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经过几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
突破建议:
1.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方格纸上给出的图形,想象补全的对称图形的样子,找出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称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这个规律找到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后,再尝试补全图形。
课堂上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让他们自己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得出较为合理的步骤:先定点,再画出对称点,最后连点成形。
2.梳理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一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二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三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突破建议:
1.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
在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7格理解成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是7格。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平移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照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2.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发展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
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
四、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突破建议:
1.和学生一起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形成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2.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是如何思考的、怎样研究的,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伴交流,最后在全班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
教学中,应结合题目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转化思想的有效渗透,也可以为以后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数学四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内容安排特点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材在习题中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例如,例1,例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第6题。这些题目并不单纯是计算平均数,更多是运用平均数的统计含义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又如:例2通过用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
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针对这一缺点,教材在练习二十三第6*题以选做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所体会,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特点的全面认识。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比较两类事物的特点。例如,在例3中引导学生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后,马上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接下来,在后面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这一优势,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让学生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此外,教材还在例题和做一做中呈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3种画法,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图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第七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可是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示和用处。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的表示事物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的表示事物的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了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一点也不假,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出来的。依据我们两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因为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而且对于条形统计图有了很好的了解,所以在引入的时候,我利用我们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的四年级6个班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做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来进行分析。然后在班级的总分给出来,是个很大的数字,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并且让学生来解决一些问题,发现在绘制的时候很麻烦的,问题中你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变化情况一题时,有很多孩子不能回答上来。这时告诉孩子们我们很有解决的办法想不想学习,给学生一个思路,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进行探讨,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二、在小组合组中探索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且让学生来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说你见过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那么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哪一种统计图又会更好一些呢?所以在练习中设计了一题,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统计图来完成,这时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然后我让两种做法的孩子都一一进行了汇报,最后让学生总结看哪一种更好。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绘成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但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有优势,这样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
四、不足之处
1、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面向全体,有个别反应快的孩子喊出答案的时候,就一带而过了,使得在练习的时候有的孩子人家问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他不懂就把所有的数字的都加起来写里面。
2、启发性语言运用不到位。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语言不够精炼,使得学生不太明白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总之,教育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相信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会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做一名学生快乐学习的数学教师。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新世纪小学冯昊卿(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课标解读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儿童身高的变化,近十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等)。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真切认识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
(二)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和统计意识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比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喜欢看的科普读物、所穿鞋子的号码、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之后,一方面结合折线统计图解决有关问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提供充分的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数据的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性调查与解决问题素材,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注重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求同存异
从事统计活动,教师应该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你们准备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法展示数据?哪些数据经常出现?数据反映出什么趋势?依据这些结论能预测到什么?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在统计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用不同的统计图表来描绘数据等,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采取可行的个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标解读”,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课标解读
学生已经学过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两个: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方面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虑到在教学中操作的可行性,将数据分析观念定位于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做出决策和推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我们不妨把这一要求称为过程性要求或活动性要求。
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逐步建立起对数据的某种敏感或领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多参与到身边的多样化生活问题中去,亲身经历对数据的调查、研究、作出判断的活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并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观念。正因为如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提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在第二学段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从这些目标要求不难看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离不开活动与过程。而这些活动又应该放在丰富而生动有趣的背景下进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周围的有关数据信息的课题。比如,关于本班同学的喜好方面的一些统计的例子就有很多:喜好的歌曲、运动项目、各类课外读物、感兴趣的电视栏目、爱吃的水果蔬菜、爱喝的饮料、最喜欢的颜色、四季中最喜欢的季节等等。
第二,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这体现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性要求。即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方法的掌握上。
一般来说,学生数据分析的方法涉及如何收集数据和如何处理数据的方法,前者指数据的调查、获取,后者指数据的整理、描述与分析。基于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在第二学段提出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可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创设有效的数据分析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据的作用,形成数据意识。
要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是有信息的,数据分析是有用的,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要让数据发挥其作用。
2.经历真实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观念的建立是人们不断地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使学生不断经历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获取信息、作出预测和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
3.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数据分析应用的例子,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仅仅靠教材提供的背景是不够的,还要课内外结合,广泛收集信息,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在媒体中,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许多方面都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数据。教师应选择有效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最终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由此不难看出,教学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其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统计内容的学习而言,重要的不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统计知识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数据分析活动过程,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要围绕数据做文章,使数据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伙伴。
课题制作折线统计图
课时1班级四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书114—116页
2.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制图能力较差,本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绘制统计图,提高制图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
1、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2、小结: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二、生活中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师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2、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3、制作折线统计图
4、学生讨论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
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预测身高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全班展示、评价
收集了许多资料,例降水量统计表,旅游人数统计图
四、小结师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制作折线统计图
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一、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1.用好主题图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时,可用课件呈现我国地图铁路建设的发展。随语言描述先定格在西宁至格尔木,再呈现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修通。让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包括西宁到格尔木和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同时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感受时代的发展。以现实情境引入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引导学生对加法的意义进行概括。
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后,以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让学生经历从实际应用到抽象概括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3.通过对比,突破教学难点。
尽管学生对减法的人是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从本质上认识减法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学中可组织好对比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2、3题和第1题的联系,即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第2、3题是反过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概括减法意义的难点。同时通过对比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反向运算,建立逆运算概念,掌握加、减法的关系。
4.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出关系式
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总结,以加(减)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怎样求加法?怎样求被减数和减数?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整理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由此,提升学生对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的思想熏陶。
二、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1.让学生经历过程,提升认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思考: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有解决问题到比较与思考,让学生经历由3+3+3+3=12与3X4=12,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简便概括出乘法的确切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对乘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突出除法和乘法的联系,概括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借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感性认识,以解决第(1)、(2)、(3)题为基础,组织比较活动。通过比较,弄清楚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中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变化,进而从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出发,思考、概括除法的意义。这样,不仅利于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还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和乘法的关系,认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借助具体实例化解难点
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有关0的运算,在前几年的学习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和经验。这里,重点是总结整理出关系式和把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其中,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可以借助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想清楚、弄明白,化解难点。例如,呈现有余数除法算式304=72 ,18512=155 ,据此让学生思考怎样求被除数等问题,进而概括出关系式。再如,借一个非零的数除以0(如:50=口)与00的例子,让学生对例子的讨论获得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这个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三、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突破建议:
1.步步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例4时,首先借助基本式题9612+4 X 2与例4(1)依次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计算激活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自然运用到三步式题。然后结合例4(2)引入中括号,要让学生凭借对小括号的认识,去判定其运算顺序,并完成计算,让学生在亲历中切实感受和认识中括号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请学生总结带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中括号、完成计算总结运算顺序,教学任务步步深入,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借助复习,引出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说明: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有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的概念,就为学生更科学地总结概括四则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学习第三级运算(乘方、开方)做了准备。
四、解决问题
突破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经验
用课件或挂图创设师生在公园准备租船游湖的情境,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并提炼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切实感受问题的现实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相应的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租船的方案。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首先,让学生自己弄懂题意,厘清已知信息数据和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与解答环节,先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发现租大船便宜,然后再以空出两个座位激发学生寻找最省钱的方案。回顾与反思环节,则应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策略。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学内容
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
二、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
以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1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为材料引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有效教学资源。
(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教师叙述:为了清晰地表示出每个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他们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上,你们又了解到哪些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折线的上升说明什么?折线的下降又说明什么?从而突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一特点。
(三)强化应用
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P38 A级部分内容来加深对折现统计图的认识,并进一初步做出预测。巩固练习中尝试独立思考交流。此题检验学生是否看懂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的能力。
三、说目标达成
折线统计图从学生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来,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表及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应是由浅入深。在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后,教学观察折线统计图时,我分了二个层次让学生思考。第一,让学生观察表格,能得到哪些直接信息。学生能看出图上所显示的数据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是表面的信息。第二,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些数据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信息。如: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月到几月?降得最快呢?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的。
四、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课件演示展示知识的生长过程。一开始出现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又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这些前面学生已经学过)然后将条形统计图进行变魔术,让一个个的长条隐去,只剩下最上面的一横,后来索性缩成一个小点。最后再将这些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幅折线统计图。用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特点这一教学难点。
五、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着重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统计图,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通过气象小组测得的2010年上海市气温情况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体现了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但粉笔字写的不好,需要加强。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知道了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变化的情况,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折线统计图的制图原理与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还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绘制统计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小学生一般不易把握。而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渗透统计思想,增强统计意识,学会一定的画统计图的方法,培养简单分析数据或作出判断的能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降低了绘制统计图的要求。在设计例题教学时,课前先画好统计图中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让学生在这幅没有画完的统计图上补充完成,然后出示教材p47页的例1,带有变式的半成品统计图,让学生体会到横轴必须是等间隔的标时刻。掌握统计图的画法后,紧接着让学生试着根据给出的例题自己来确定纵轴的数据,从而来判定所画出的统计图是否合理。整堂课不要求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而是通过小组讨论,团结协作来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负担。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三、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本105页"做一做")
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四、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小学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重难点突破》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04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