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生物教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生物教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高等动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是理解有性生殖方式的特点和进化地位的知识基础。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维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了物种的稳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决定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间的本质区别,说明了在生殖方式上有性生殖的进化地位更高级。

(2)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进入到不同的配子,这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进行交叉互换,这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复杂,除了具有有丝分裂中出现的──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周期性变化、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行为外,还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特殊行为。这部分内容涉及染色体的概念、有丝分裂过程等知识,这些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具有知识点分散、理解难度大(如同源染色体)、概念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复习,分散难点,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2)同源染色体是这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教学的最大的难点之一。学生较难理解关于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含义。这是由于学生对于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到形成新个体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学基础不十分了解。因此,在首次讲到这一概念时,可以暂时不提这一点,仅强调“形状、大小一般相同”;在讲受精作用后可以说明,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其中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精子),一条来自母方(卵细胞),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学习生物个体发育的内容时,再强调体细胞是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每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情况与受精卵完全相同,体细胞中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提问复习,引出本课内容。

(1)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哪一类?

(2)有性生殖的核心过程是什么?

(3)精子和卵是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在讨论第(3)题时,出示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有丝分裂过程,强调“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若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和卵细胞,那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将增加一倍,这将无法保证物种的稳定。下面以高等动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

2.出示高等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哪一种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2)细胞中所示的结构(教师指向图中的染色体)是什么?

(3)比较上图中1号染色体和2号有何区别?

(4)细胞分裂了几次?

(5)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3.利用示意图、活动模型、复合投影片等直观手段,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教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

(1)可先用一对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为例,讲解染色体复制、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分离等行为,重点明确“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如何减少一半,减半发生什么时候?”,然后说明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现象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方面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重点说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现象及其意义。

(2)关于精原细胞的知识要说明:精原细胞位于动物的睾丸内;动物进入发育的成熟阶段时,精原细胞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其中一部分精原细胞继续保持有丝分裂状态,另一部分精原细胞要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精原细胞中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3)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要求学生数染色体的数目,明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的关键在于同源染色体分离,这是第一次分裂最为突出的特点。

(4)讲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精子。

(5)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一般的有丝分裂,但此时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根据图3-3中细胞的染色体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试说明理由?(2)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

(3)这个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

(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5)细胞中的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

(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2.同时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最后可列出比较表。

3.通过下列问题启发学生归纳减数分裂的概念。

(1)在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几次,细胞连续分裂几次?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

(3)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关键在哪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明确减数分裂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

4.列表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减数分裂在哪些方面有别于一般的有丝分裂,并由此说明其特殊性,加深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的理解。可以通过下列练习题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两种分裂方式的区别。

练习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体细胞中只含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问题。甲图表示______分裂的______时期;乙图表示______分裂的______时期;丙图表示______分裂的______时期。

5.用教材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人)的彩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作用实现了父方染色体和母方染色体的会合,在受精卵中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精子),一条来自母方(卵细胞)。

6.引导学生观察下图解来认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再加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变异性。

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先后出现联会、四分体,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图解可能会使学生错误认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是先联会后复制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绘制的挂图或板图予以澄清,并对教材图解作出必要的说明:联会时染色体已经复制完成,每个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各是一条长的细丝,呈染色质的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每个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2.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不适用于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复杂,是否展开讲解,建议根据课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情况确定。必须指出,高等植物的减数分裂有其特殊性,但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都要发生减数分裂,这样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小资料

一、人的精子是与次级卵母细胞结合的

在人的卵细胞发生中,卵原细胞是在胚胎时期的卵巢中增殖的。出生后,大部分卵原细胞逐渐退化,在一生中大约有四百个左右的初级卵母细胞得到发育。人在性成熟后,一般来说每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成熟的卵泡显著增大,在排卵前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次级卵母细胞随即进入第二次分裂,但终止于分裂中期。以后,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及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排出的次级卵母细胞遇到精子而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就继续完成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所有的极体都很快退化)。如果排出的次级卵母细胞没有遇到精子不受精,则不发生上述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退化并被吸收。由此可知人的精子是与次级卵母细胞受精的。

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现

1667年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人和动物的精液,看到了带着长尾巴的蝌蚪形的精子,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寄生虫!到1884年才由寇里克确定精子是动物自身产生的,而且是一个细胞。1875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德维希在显微镜下观察海胆的受精过程,海胆是体外受精的,容易观察。他发现:许多精子游向卵细胞,但卵细胞只接受一个精子进入,而且只是精子的头部。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以马蛔虫为材料,发现其精子和卵细胞各自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受精卵又恢复了两对染色体(马蛔虫体细胞有两对染色体)。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确认,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描述了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扩展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2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这部分知识点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解决这部分内容的根本,如果能准确画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并且,边画边回忆各时期的特点,这一部分内容就能基本掌握。其次要掌握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行为,这也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同时,还要和遗传规律相联系,即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根本原因就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行为。
Ⅰ热门题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掌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并且全面考虑正常的和不正常的配子间受精作用时,产生合子的所有可能性。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当第一次分裂不正常时,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都不正常,使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四个精子细胞都不正常。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时,对应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细胞不正常,而另一个次级仍正常分裂产生两个正常的精子。所以本题选D。
D
1)同源染色体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D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同源染色体是细胞中的两条大小相同、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是染色单体,A错。分别来自父亲、母亲的两条任意染色体形态结构不一定相同,B错。形态大体相同的染色体可能是原来连接在—。起的两条单体,C错。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基本相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它们是同源染色体,D对。
2河南、湖北、湖南)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答案:C指导: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开始前染色体不进行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是n;而有丝分裂要进行染色体复制,且染色体数目仍然是2n,分裂结束后,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是2n。因此A、B、D不正确。
3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答案:D指导: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男子和女子体内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Y和XX。上述四种细胞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一条Y,因为此时着丝点还未分裂,一条Y染色体中含两条相同的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X或Y染色体,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所以同一细胞中可能含两条XX,也可能含两条YY,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才一定有两条YY染色体。
4河南)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级,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B.1:2
C.1:3D.0:4
答案:A指导: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减数分裂、精子形成以及此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等知识的程度和运用上述知识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应该明确题目已给的条件和所问的问题,其次通过已学的知识建立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选项进行判断。本题给出的条件是精子形成和染色体的异常分肉,而选项是正常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难点在于要综合减数分裂、精子形成及此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等知识,同时应清楚染色体的异常分离是发牛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其中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产生了异常,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子细胞都是异常的。另一个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于细胞都是正常的。即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正常的和两个异常的精于细胞,比例为1:1。
5河南、湖北、湖南)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o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答案:C指导: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与联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开始前染色体不进行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是n;而有丝分裂要进行染色体复制,且染色体数目仍然是2n,分裂结束后,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是2n。因此A、B、D不正确。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现象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有着丝点的分裂③有新细胞的产生④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⑤能进行基因重组⑥有纺锤体的出现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⑥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与联系,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特别是各时期的特点。
此题应通过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对比,找出其共同点及不同点,选出正确答案。二者都有染色体的复制过程,而且都是复制一次,也都出现了着丝点的分裂。分裂结束时都有新细胞的产生。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也有纺锤体的出现,但有丝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基因重组。
D
1拟)以下四种细胞工程的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不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方法是
A.细胞融合B.细胞核移植
C.细胞的组织培养D.动物胚胎移植
答案:C指导:细胞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由这种繁殖的后代由于没有经过受精作用,基因型与亲本的基因型相同,因此,细胞的组织培养培育出的新个体不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细胞融和是由两个亲本提供的细胞,经过细胞融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组合细胞,因此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细胞核移植是由其中一个亲本提供细胞核,另一个亲本提供细胞质,而细胞质也有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移植也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动物的胚胎移植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子宫内继续发育,因此,也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2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
A.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指导: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经过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是1:2,一直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二者之比为1:1。
3拟)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答案:B指导:减数分裂包括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然后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而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并未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着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
4拟)下图是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研究C与c,在遗传中既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规律,又属于__________遗传。若一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_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_种类型,即__________;若100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将产生__________个精子,共__________种类型,即__________
(2)若只研究图中的Ⅱ,Ⅲ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标出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规律。若一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将产生_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_种类型,即__________;若100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将产生_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_种类型,即__________。
答案:分离伴性42X‘和Y4002Xc和Y
答案:自由组合42AB,ab或Ab,aB4004AB、Ab、aB、ab
指导: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均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只研究一对等位基因,不管它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都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个或多个这样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若研究对象为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它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于为两种类型,而多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若干个精子共有4种类型。所以1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于为两种类型,即AB,ab或Ab,aB;100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400个精子为4种类型,即AB,Ab,aB,ab。
Ⅲ新高考探究
1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分裂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B指导:卵细胞与精于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①形成的性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②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质为均等分裂。③精子细胞必须经过变形精子才具活力,而卵细胞不需变形即具活力。
2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基因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答案:B指导:因为只有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才形成四分体,即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减数分裂的其他时期,则没有四分体出现。在有丝分裂的间期也进行同源染色的复制,但在此过程中染色体不发生联会,不形成四分体。
3.下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指导: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为2N—4N—2N,应是图①,染色体变化规律为2N—4N—2N,和DNA变化的区别是DNA的2N—4N发生在间期,染色体2N→4N的变化发生在后期,故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曲线为④。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为2N—4N—2N—N;故DNA变化曲线为图②,染色体变化规律为2N—N嘲2N,变化曲线为③。故本题顺序为①④②③。
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2)图从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处进行。
答案:A
答案:减数
答案:0~48~13
答案:40
答案:6和11
指导: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题,解题关键为抓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规律,可顺利作答,具体思路如下:
细胞分裂数日变化曲线有两种:一是DNA变化曲线,特点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复制加倍,末期结束后在形成的于细胞中减少一半。减数分裂间期也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减半,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再次减半。配子经受精作用以后恢复亲代DNA数目。由此可知,A表示DNA变化曲线。二是染色体变化曲线,有丝分裂特点是间期复制的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到分裂后期加倍(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也复制,染色体数目也不加倍,到末期结束后,在形成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半。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之前的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到末期结束后形成的性细胞中减半。受精作用后再恢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由此曲线B表示染色体变化曲线。由两条曲线DNA和染色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可推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姐妹染色单体数目。
5下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期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图表示__________期细胞,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对,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
(3)丙图表示——期细胞,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
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有丝分裂后4体细胞
答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和极体
指导:这是一道识图分析题。审题时要注意:“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限制条件,识图时要比较三个细胞的形态和各细胞染色体的排布状态,答题时要求准确完整,切勿疏漏。三幅图均显示:染色体平均分布细胞两极和细胞形态伸长,可以断定它们均处于分裂后期。再比较甲、乙两图:甲图中染色体存在染色单体,且又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可以确定甲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能答成减数分裂后期),乙图中着丝点分裂,且细胞的两极可找到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可确定乙图有丝分裂后期。最后比较乙、丙两图:丙图染色体经乙图减少一半,且移向两极的两个染色体成单个存在,加上丙图细胞出现不均等内缢,所以可以确定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图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不能答成次级性母细胞),它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一大一小,分别为卵细胞和极体(不能答成产生生殖细胞,或只答产生卵细胞。)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分析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分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分裂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分裂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分裂而非有丝分裂。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分裂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分裂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学生预测减数第二次分裂。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分裂吗?
总结: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分裂,因此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
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学生分析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细胞、时期、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
(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点。
四、板书设计
减数分裂
(一)精子形成过过程
1.形成场所
2.形成过程
减分裂
染色体行为:
分裂结果:
减分裂
染色体行为:
分裂结果:
(二)减数分裂的概念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整理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整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整理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概念
(1)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2)主要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4)理解如下表: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场所有性生殖器官
2、减数分裂的过程
(1)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点拨:细胞的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每一个时期的转变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判断不同时期时要根据该时期的主要特征。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核DNA随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半,但质DNA不一定平分,因此质DNA不一定减半。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步骤
(1)低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根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利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
(3)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 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 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quot;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quot;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板书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

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本节课内容前后呼应。

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讲授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41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