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59

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教具和学具:制作好的等腰、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

生: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师: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二、探究

1、折一折:

师:等腰、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呢?拿出你准备好的等腰、等边三角形。

师:四人一组,折一折,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汇报。

生:这是等腰三角形,对折后发现左右两半相同(重合)。这是等边三角形,折三次,发现两半都相同(重合)。

师:谁再来汇报一下。

师:还有什么发现?生: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师:出示。

三、实践活动、画一画

(1)、画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画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2)、画出另一半图形。

3、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

三角形的认识(二)

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五、作业:

一、说说下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叫作:( )( ) ( )

边的特点是( )、( )、 ( )

二、说说各部分名称:

三、分类:

(1)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 )、( )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 )、( )

四、说说这是什么三角形?

(1)按角的特征,这是( )

(2)按边的特征,这是( )

(3) 综合边和角的特征,这个三角形也可以叫作( )

五、想一想:

(1)一个三角形可能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钝角三角形吗?

(2)一个三角形可能既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吗?

六作业:练习册47-48页

七 反思:

扩展阅读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会运用面积公式求三角形面积。

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指导实践。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完全相同的三组(锐角、钝角、直角)不同的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代表你们是一名少先队员,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那你知道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不知道)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具,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2)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3)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1、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

(1)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____。

所以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巩固训练、拓展提升

(1)这里有一条红领巾,求它的面积,你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你能估测一下这条底边有多长吗?(100厘米),高多少吗?(33厘米)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小结: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2)你认识下面的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

向右急转弯 注意危险 减速慢行 注意行人

交警队准备用铁皮制作四块这样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吗?

学生试算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的设计,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自然地渗透了安全教育。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拼摆把三角形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运用剪拼或折叠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这节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会了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下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交流

(1)用小棒摆。讲评时注意:小棒摆的时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2)在钉子板上围。讲评时注意:只要有三个顶点,如果发现边不够直的话,需要把三角形调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三边关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分别摆一摆,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摆完后交流:(1)同一种颜色(一样长)的小棒肯定是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

(2)一红两绿这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为什么会围不成了呢?

2、探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1)说说你用一红两绿三根小棒怎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两根绿的太短了,碰不到。)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

(2)想象:如果把一根绿的换成长一点的,和原来那根绿的合起来正好和红的一样长,行不行?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

(3)那究竟什么时候能围成三角形呢?

可能会有学生会猜想,a+b>c

再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再比一比,是不是符合a+b>c?

结合画图,指出: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的时候,这两条边根本就不能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当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就变成了3条线段重合在一起的一条线段,不是三角形;只有当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那它们就会在第三边上面的某一处碰到,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3、练习巩固

(1)有这样两根小棒,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根小棒多长那么它们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说说理由。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可考虑最短的,如果是2厘米,那么和6厘米的合起来正好是8厘米,只能重合在一起,变成线段,所以至少要比2厘米长一点,在整数范围里,那至少就得3厘米。再从最长的角度考虑,6厘米和8厘米的合起来要14厘米,不能有14厘米长,那样也是重合后变成了线段,应该要比14厘米稍微短一点,即13厘米。)

(发现:比两边之差多1,比两边之和少1)

(2)继续练习,如:6厘米和6厘米,3厘米和4厘米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指出:画的时候,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点子重合。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后追问第一种情况:那如果老师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变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它单独一条就比别的两条都长,所以,要用比较短的边合起来,然后和最长的比。)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请你用今天学得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关键:

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或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了那些物体中有三角形?

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你能用彩笔在A4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个三角形)

2、小组内的同学观察你们画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点?

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当学生说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时,课件:图1是三角形吗?图4是三角形吗?理解围成)

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标出(边、顶点、角)。

7、介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有三个顶点、有三个角;还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认识图形三角形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图形三角形”,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详细介绍:

课题:三角形圆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机器人图图的带领下来到了图形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图形国里到底有什么宝藏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着图图去游览图形国.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三角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的?

(2)教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三角板、七巧板,问:它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画三角形),问:这叫什么形?(板书三角形)

(3)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生在前,学生分三组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摆后问:这三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归纳:从上边用小棒摆三角形来看,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定是同样长的.因此三角形的形状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教师同时出示钟面、硬币、圆扣子等,问: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同时在黑板上画圆.说明这样的图形是圆.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和一个球.问:圆和球一样吗?教师归纳:圆和球不一样;圆是一个面,球是一个体.

(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圆形.

(5)新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图形,是哪两种图形?这就是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板书:三角形圆).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课堂练习.

3.数一数,在()内填上适当的图形.

图中有5个(),

4个(),

1个(),

1个(),

4.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拖动图形到相应的框里.

四、布置作业:练习七第4、5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三角形

=all>

《三角形的认识》微课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微课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或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了那些物体中有三角形?

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你能用彩笔在A4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个三角形)

2.小组内的同学观察你们画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点?

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当学生说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时,课件:图1是三角形吗?图4是三角形吗?理解围成)

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标出(边、顶点、角)。

7.介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有三个顶点、有三个角;还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第69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义、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

(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演示:请同学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在哪儿呢?着一定有什么奥秘吧?想不想知道?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

师:你能“画几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自己试着画一画。

(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图)

生:可以画锐角三角形,也可以画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画钝角三角形。

师:在数学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和。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可以测量出每一个内角,然后求出三个内角的和。

师:好,下面我们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计算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强调说明: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中心店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角的另一半落在刻度线是多少度。

生:通过测量发现,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都是180°

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吗?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可以拼成同一个平角,也能得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师:谁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拼一拼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2: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3:把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的还是平角,即180°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看似简单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实际上是探索知识的实验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本领。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你在数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求和的方法。

生2:我还知道通过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3: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折叠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能力目标:进行操作、观察、分析、比较、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事实验证事物的能力,而不是用主观臆断事物的属性。

教学过程:

一、反馈作业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大家回家也做了探究型作业,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

2.师:刚才也有同学谈到其实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对称图形。老师说它们可以称为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探究

1.师:你能不能把一个等腰

三角形折一折分成2个部分,使这2部分完全重合?

2.师:大家都可以这样做到,那么谁能指一指我们是沿着哪一条线对折才能使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吗?(学生指)

师:我们把这条能使图形对折

后重合的直线称为对称轴。(板书)我们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学生用虚线表示)

3.学生探究

师:你能不能用找到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方法来找一找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学生尝试)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找的?你找到几条?

(图形对折,是否完全重合)

3.小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而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却一条对称轴也没有。

三、探究作业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也有对称轴,我请同学们回家去找一下,用剪刀和纸把它剪出来,看谁剪得最多。

2.想不出的同学可以问问现在5年级的同学,他们会给你们帮助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生对小学阶段三角形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很常见的一种几何图形,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拓展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今后学习三角形全等、相似和解直角三解形,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和图形理解三角形定义

2、找到所有三角形的共同特点。

3、会用三角形顶点的三个大写字母和形象符号(“△”)来记一个三角形。

4、初步了解任意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

5、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6、初步感受三角形简单、广泛地适用性。

7、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共同特点的理解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理解。

难点:应用三边关系性质解决简章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及材料准备

三角板、实物的三角形、包装带、剪刀、头钉、白纸、透明胶等(师生同备)

五、学生情况及教学构思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从实际出发说三角形、找三角形、记三角形、画三角形、算三角形、感悟三角形、剪三角形、做三角形、小结三角形的教学环节。

六、教学实施

1、师:在小学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今天我们在一起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定义、记法及其相关性质,随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1 认识三角形)哪位同学能列举日常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实例(同学们争先举手答问)。

生:像铁塔,空调器支架、铁桥、教室里饮水机支架、屋顶支架等都是由许多三角形构成的。

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学熟悉的屋顶框架图。

2、师:既然小到生活小事,大到交通、建筑等随处可见三角形的图形,那么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甲生: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乙生:每一个三角形都由三条线段组成。

丙生:任意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都等于180°。

(同学们发言积极)

师:为了方便通常用三角形三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记一个三角形、并在三个大写字母前面加上符号“△”。如图中可记作“△ABC”,(并在黑板上板书△ABC),同时规定每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所对边就用它的小写字母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

师:请同学们在屋顶框架图中至少找出5个不同的三角形,并用三个大写字母记出相关的三角形,并与同伴交流。

甲生:有△ABC、△ABE、△AEF、△AFC(师板书在黑板上)

乙生:有△BED、△ADE、△AFP、△PFC(乙生补充)

丙生:还有△ABF、△AEC(丙生进一步补充,在叙述时,有同学将三角形符号“△”口叙掉)。

注:可喜的是能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逐步补充完善,从而找出了图中所有的10个三角形,在此出现了第一个亮点,部分同学初步具有思维全面性的意识。

3、师:演示① 将用透明胶连接的三条硬包装带围成一个如图所示的三角形。

演示② 演示动画课件: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上述演示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甲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乙生:我认为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并举出反例指出了甲生叙述不严密的地方)。

师:将乙生叙述板书在黑板上。

注:在此出现了第二个亮点,同学们已经在注意几何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4、师:请问同学们观察P118页,屋架彩灯线路图,BC边装红灯线,AB、AC两边上装兰灯线所需线的长短。

生:兰灯线比红灯线长。(兰线长>红线长)

5、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三角形三边的大小,然后分别计算比较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小组通过画、量、算、比较等活动,大家一致认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同意他们的结论。

师;将生的语言板书在黑板上,并点评。

注:在此课堂上出现了第三个亮点,同学们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6、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规定的尺寸做三角形(①6cm,8cm,10cm. ②7cm,9cm,18cm ③、13cm、18cm、35cm ④16cm、17cm、18cm)将尺寸写在黑板上。

生:小组积极动手,相互配合,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能做成,有的不能做成。

师:对同学所做“三角形产品”进行回收、展示,并提出问题,通过做三角形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有的尺寸能做成三角形,有的尺寸不能做成三角形,还有的做成后像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小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构成三角形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三根木条就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七、学生自学P119例1(同伴交流、探讨、气氛热烈)

八、小组推举代表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收获进行小结

师:每小组小结一个方面,不得重复。

生:(一组代表)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二组代表)在记三角形时一定要用三个大写字母,不能忘记符号“△”。 为了方便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

(三组代表)构成三角形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三段材料就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四组代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九、随堂练习、作业P119 1、2

成功之处:

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了创新教育,学生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的教学理念;通过说、找、记、量、算、悟、剪、做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给了每位学生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充分体现了师生交流、同伴交流、小组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学生小结:“我认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通过做三角形我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木条就一定能钉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构成是有条件的。” 这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整节教学活动通过讨论、精讲、合理利用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足之处:

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总是局限在一节课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上,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学生做三角形作品展示、点评的机会不足,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我认为本节课可以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用两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使同学们对角的大小关系、以及角的大小和边之间的联系等进行初步认识,可能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悟到,新教材要用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课堂评价也要有新章法。校本教研实在而实用,任重而道远,校本教研的春风正初步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真正要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开教研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位教师的个人行为,它需要每位老师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同伴们的互助、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集体智慧的集中反映,同时教学反思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助推器。

三角形的特性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教学难点:

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三角板,作业纸等。

2、学生准备:学具小棒、彩色笔、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师:为了上好今天这节课,老师特意拍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考考你们,看你们能否发现你比较熟悉的图形?(课件播放:三角形的木梯、空调外机的支架和电视塔)

学生自由汇报。

师:老师很高兴你们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师: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生:红领巾、房梁、自行车、 交通标志牌、电视接收塔、高压线塔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孩子!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三角形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老师带来几个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敢不敢挑战一下?(敢)

出示问题

1、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把各部分名称标在你画的三角形上。

2、判断:你认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请用 标记

3、结合画三角形和判断三角形的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求: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生2:图1、5、6、8都是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刚才大家画了三角形也判断了三角形,现在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3)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说法不对,图二、图三都有三条边,但它们都不是三角形。

生2: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也不对,图3就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不是三角形。

生3:我认为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

生:端点相连,围在一起。

师:图3算是围成吗?

生:不是,上面的两个端点也要连在一起。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大家的意思是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都要相连?(是)

我们看: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起,就像三条线段手拉手(围在一起)

的确,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三角形的意义解释一下为什么刚才没选的图形不是三角形。

学生用定义解释

小结: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既要看它是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还要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在一起,也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不是都相连

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

课件出示山羊和长颈鹿的别墅。

师:这时山羊和长颈鹿别墅。你知道哪个是山羊的家?哪个是长颈鹿的家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高的别墅是长颈鹿的,矮的别墅是山羊的。

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指的是哪部分?请上来指一指。(学生上台比划三角形的高。)

师:(出示课件)老师这里有三幅图,那幅图把你心目中的高画下来了?

生:第(1)幅。

师:第二幅为什么不是?(第二幅是斜的,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那第三幅是垂直的呀?为什么也不是呢?(没有经过顶点)

2、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吗?

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揭示三角形高的定义。

师边揭示三角形高的定义边出示课件演示三角形高的画法。

板书:顶点、(画高,标直角符号)高、底。

3、动手画三角形的高。

在你画的三角形上确定一个顶点,再画出它的对边上的高。(学生动手画高。)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演示)

强调:其实画三角形的高就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要注意的是代表高的这条线段要画成虚线段,别忘了标上直角符号。

师: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习惯用连续的三个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板书:给三角形标三个顶点标上A、B、C)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那么和A点相对应的底是哪条边?(BC)(课件同步演示)你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你画的三角形,在你的三角形中,你将哪个点定为顶点的?和它相对应的底是哪条边?(学生汇报)

师:想一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可以画一条高,三角形有几个顶点?(3个)那也就是说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板书:三条高)

刚才我们是从顶点A到和它相对应的底BC画出了三角形的一条高,现在我们将AC作为三角形的底来画一条高,你能找到AC这条底所对应的顶点吗?(B点)对,找到底边所对应的顶点,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了。

请你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做一做)

学生画完后汇报的同时,师点击课件演示。强调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中当其中一条作为底边时,另一条就是高。

4、拓展画钝角三角形外的两条高。

学生试着画高,汇报的同时课件辅助演示画高的过程。

四、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1、联系生活,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师: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的知识。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围篱笆图。

师:瞧!小兔和小猴分别在各自的菜地边围上篱笆,小兔围成的是长方形,小猴围成了三角形。

请同学们想想哪种围法更牢固?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拿出长方形框架。

师:谁想来拉一拉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你有什么发现?(容易变形,不稳定。)

课件演示:如果我们在小兔的篱笆上轻轻一推,会出现什么情况?(篱笆会倒下去。)

指导学生操作:去掉一条边,再扣上拼组成三角形框架。

师: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

请一名学生上前演示。

师:其他同学也想体验一下吗?(学生兴趣高涨,想要动手试试。)拿出你们的学具小棒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动手感受一下。

师小结: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不易变形,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

点击课件,小猴的篱笆上有个红色的三角形在闪烁。

师: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小猴的篱笆更牢固了吗?

生:因为小猴的篱笆是三角形的,所以更牢固。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吗?

生: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

小结:(点击课件,物体中红色的三角形在闪烁)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等物体之所以制成三角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3、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图片。

师: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看,这是一把旧椅子,摇晃得很厉害。扔掉可惜,该怎样加固它呢?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具体怎样做。

追问:为什么要在椅子的两条腿上斜斜地钉上一根木条?这样做运用了什么知识?

生汇报后师小结:这样做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真了不起!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你还想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5分钟左右)

交流例4:

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5的PPT

导入: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6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底cm高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m2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8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10页练一练。

分别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记除以2。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6-9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第7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3,所以这三角形的面积是3×4÷2

(3)创编练习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m,如果底延长2米,那么面积增加1平方米,求原来三

角形的面积?

(4)介绍“你知道吗?”(4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半广以乘正太”的理解

动态演示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研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

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 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1) 之前都学过哪些角?

(2) 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

(3) 如果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任取两个点,并连接起来,擦掉多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图形?

(4) 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 导入新课

(1) 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

(2) 其实众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类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给三角形分类的必要性。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氛围的准备)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1) 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分类?。

(2) 小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进行分类。

(3) 小组合作,教师深入指导。分好的同学交流思想。

(4) 汇报分类结果

a 按角度分类:1号 4号 7号 分为一类;2、5分为一类:3、6号分为一类。

b 按边分类:1、2、3为一类;4、5、6、为一类。7单独为一类。

2. 教学按角分类

(1)学生说明为什么按角分把三角形分为三类?这三类各有什么特征?(教师及时板书重点内容)

(2)根据这三类三角形角的特征,给三角形起名字。

(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最多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

(4)知识小结,及时练习

让生随便画三角形,并说明自己画的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 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学生说明第二种分法的依据,你是怎么知道4号、5号、6号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而7号三条边都相等?(小组讨论、交流、操作、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了用尺子量、对折比较等多种线段、图形等对比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动手兴趣,提高操作能力。)

(2)学生自学白板上的内容。并用三角尺说出对应的名称。

(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因特殊的边的关系而名,你们猜一猜,它们的角又有怎样的特殊性呢?(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5) 汇报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里,角之间的关系,并说明验证方法。

(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既有结果的展示,更有过程的展示,让参与的同学都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和成功。同时也教了其他孩子一种学习方法。

4.探究用图形表示三角形的分类(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1)自学课本,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2)合上课本,自己在练习本上再画一遍关系图。

(3)用同样的方法,尝试把三角形从边的角度分类后的三类三角形的关系也用椭圆图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课本,发现知识,验证知识,总结知识,并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学的方向、方法、目的,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三、 课堂小结,知识拓展

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已经明白了三角形按角分,分为三类,按边分,也分为三类。如果把两方面同时考虑,又分为几类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把7个三角形放在相应的位置。探究出被分为7类。并非如表格所示的9类。通过这个设计,让学生明确分类首先要确定角度,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严密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明确数学的严密性。)

四、 交流收获,总结质疑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学习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想和大家共同分享?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按边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锐角)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不等)

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

钝角三角形(一个钝角)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师生准备:小棒、白纸、三角形、稳定性学具、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导入新课

1、说一说:生活中哪里见过三角形?

2、屏幕显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 理解概念

(一)动手操作,发现特征

1、师:你能自己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

2、投影展示学生动手做的三角形。

生1:用小棒摆的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对他摆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摆的三角形小棒与小棒处没有粘牢。

师:你愿意上来让这个三角形变得更完美些吗?

生2:用白纸折了后剪出来的一个三角形。

3、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

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对优先者进行适当鼓励。)

4、交流观察: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学生汇报。

6、学生尝试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7、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8、教师引导认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的特点。(板演)

(二)概括定义

1、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性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2、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3、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课件演示,学生判断。

4、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5、阅读概念(课件出示),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的,其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屏幕上演示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相邻两个端点相连。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屏幕显示)

(三)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命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数学上通常用三个连续的大写字母A、B、C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这个顶点就叫做顶点A、顶点B、顶点C;这条边就叫做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三、观察操作 掌握画高

(一)自主探究 掌握画高

1、老师这儿有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了好几条线段(屏幕显示)哪一条最短?为什么?

回忆旧知:什么是高?

2、学生尝试在练习卡的三角形上画高。

3、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畅谈画高时的感想与收获。

反馈:你是怎么画的?

4、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画出其他的底和高,画后提问:三角形有共几组相对应的底和高?

5、学生完成书第86页第1题。

(1)学生动手画高,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师生评讲。

(二)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1、口答:

在上面的三角形中,以AB为底边的高是( ),我还能找到以( )边为底边的高是( )。

四、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小兔、小猴在干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出示学具(三角形、四边形)。

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4、屏幕显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这具有什么特性?

5、实践运用(完成书第86页第2题):

学校的椅子坏了,课件演示,怎样加固它呢?学生讨论,商量对策。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看书质疑。

3.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三角形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12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