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不退位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2008年我们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
师: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你们知道是怎样选举的吗?
生:投票。
师:没错,但还需要先提出申请,再经过很多的审核,最后再经过大家的投票选举。就像我们平时选班长一样,这么麻烦,所以这个机会来的可真是不容易啊。所以我们国家是不是很棒啊?
生:是。
师: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我们是不是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
生:是。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放一段短片,我们共同欣赏中国人民的风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进入课题
引入课题,奥运金牌榜前五名。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图片,能够得出哪些信息?
师: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生:用减法。
师:我们列出算式36-23=?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们只学过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师:哦,两位数减两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退位减法(板书课题),请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用图片表示出36,并说明3表示的是3个十,6表示的是6个一。所以36-23是指从个位的6中去掉2,从十位的3中去掉2。
大家观察后,请考虑怎样列竖式计算。
总结出的竖式。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看清符号。
三、学以致用
根据所学练一练,用竖式计算:48-18=和25-21=。
列出竖式,想想个位上得几?怎样写?十位上得几?怎样写?
1、算一算。
根据小球得出算式76-34=42。
2、数学小诊所。
请同学演算两个算式,得出结果。
总结:①个位的0是用来占位的;②相同数位要对齐。
3、小朋友,蝴蝶下面都藏了哪些数字呢?让我们一起算一算,说一说。
4、大猴子摘了65个桃子,送了23个给小猴子后,大猴子还剩下几个桃子?
四、课堂小结
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相减所得的数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相减所得的数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同学们,都学会了吗?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退位减》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
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5、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
教具准备:
磁板、圆片。
学具准备:
数位板,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的?
生:中国北京。
师:有4个城市提出了申请,经过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你看,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赢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情景图和讲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和好好学习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预计学生:
(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板书)
(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书)
(3)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56-9=47
(4)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书)
(5)多伦多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18-9=9
(设计意图:这里开放性问题设置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积极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身边去发现数学问题,学会质疑,进而学会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数学的价值。)
2、教学例1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等于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1)用口算:50-20=30,3-2=4,30+4=34。
(2)可以笔算
用竖式怎样算?先用圆片摆一摆。
A:拿出数位板,用圆片表示56,再从去掉22,观察还剩多少?
一生到前面摆,边摆边说。
B: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565656
-22-22-22
=34=34=34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体验算法多样化,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
1、练习三第1题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第2题
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第4题.说说图意。
树上有32个桃,摘了11个,还剩多少个?口头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加深理解与掌握。)
四、课后寄语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
56-22=34
565656
-22-22-22
=34=34=34
教学反思:
1、创设民主的氛围。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一句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计算方法时,你还有不同方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们要相信,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6-22该怎么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汇报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我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精品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乘加乘减》二年级数学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乘加、乘减的式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图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主题图)欢迎来到游乐园的旋转木马游乐区。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木马?(口头列算式解答:3×4=12(只))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新知展开
1、“一共坐了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请思考一下,把算式写在数学本上。
2、汇报:可能有:3+3+3+2=11(人)3×3+2=11(人)
3+3+3+3-1=11(人)3×4-1=11(人)
3、分析算理、理解算法。
(1)指着算式3×3+2=11(人)。提问: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3在图中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③11是怎么算出来的?
(2)指着算式3×4-1=11(人)。提问: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4在图中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③11是怎么算出来的?
4、揭示课题:这些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你们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乘加、乘减)。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5、运算顺序: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齐读一遍)
6、比较优化方法:解决“一共坐了多少人”这个问题,可以用连加、乘加、乘减等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7、小结:以后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第一关:填一填()(做一做第1题)
第二关:算一算()(做一做第2题)
1、4×3+4=2×3-3=5×5+5=
4×4-4=5×3+2=4×5-4=
(1)独立完成,全班校对。
(2)抽乘加、乘减各一题说运算顺序。
(3)4×3+4=表示什么意思。
2、(练习十二第1题)
5×3-5=5×3+5=5×4+5=
5×2=5×4=5×5=
(1)独立完成,全班校对。
(2)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关:解决问题()
1、练习十二第4题
2、哪个图形中的个数多?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练习十二第5题)
3、课堂评价中生成的“一共有多少个?”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安排在学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应放在怎样列竖式计算和合理计算。通过商店买帽子这一熟悉的情景,再加上美丽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三顶帽子的价格可以求出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比较自然。接着再进行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可以用三种竖式来计算,强调基础性。三顶帽子的价格分别是28元、35元、22元。由于28+22可以凑成50(整十数),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列式时可以先把红帽子和灰帽子的钱数加起来,再加绿帽子的钱,比较方便。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
学习连减时就是把连加的例题改变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强调连减的竖式不能把三个数叠起来。整堂课让学生讨论、比较、反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红帽子绿帽子灰帽子一共多少元?
28元35元22元
2.提问:
(1)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2)要求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你准备怎样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的优劣 ( 课件出示 )
要求: ①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展示给大家,并说说有什么优点.
方法一:
28+35+22=85(个)
2 8 6 3
+31 5 + 2 2
6 3 8 5
方法二:
2 8
+31 5
6 3
+2 2
8 5
方法三: 2 8
3 5
+ 21 2
8 5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3,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更省时间
2、在计算时可以把个位的8与2先相加凑十,比较方便。
缺点:
1、三个数叠在一块容易出错。
(3)除了这三种方法以外还可以怎样算呢?
可以把红帽子的价钱与灰帽子先加,再加绿帽子的价钱,比较方便。
28+22+35=85(元)
2 8 50+35=85可以口算(课件出示)
+ 21 2
5 0
三、巩固练习 (你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
36+24+17= 53+19+27= 41+27+13=
四、出示例题 学习连减
王阿姨在鞋帽商店买三件玩具共花85元,其中红帽子28元,绿帽子35元,灰帽子要多少元?(课件出示 )
三顶帽子一共花 红帽子 绿帽子灰帽子
85元 28元 35元 ( )元
提问:(1)怎样列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85-28-35=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本子上做一做. (课件出示)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可能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先出示第(1)(2)种.
··
(1)8 5 5 7 (2) 8 5
- 2 8 -3 5 - 2 8
5 7 2 2 5 7
-3 5
2 2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85―35―28=
从85元里先减去绿帽子的钱35元后再减去红帽子的钱28元,再求回帽子的钱。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
做一做:84-26-30= 78―28―40= 57―20―19=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教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用比较好的方法做的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 连加连减 ( 课件出示 )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 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 )
计算:(书上第2页,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7+59+20= 72-6-40=
第二关 每条线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课件出示 )
第三关 发展练习 ( 课件出示)
选52、18、22、10中的其中三个数自己写成一道连加,一道连减并计算。
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六、小结。 ( 课件出示 )
《退位减》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
52-21
79-37
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14-9=32-8=14-3=64-8=14-7=
12-3=42-5=63-4=72-9=82-3=
2、计算:
47-23=56-41=72-32=
二、新授
1、板书:50-24=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
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两道题,45-27=75-57=
2、把两题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
二、课堂练说
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清楚,表达最完整?
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
3、课本练习三第一题
4、练习三第二题
三、课外作业
第20页第8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一、1、小明妈妈开了个杂货店,但是一时粗心忘记标价钱了,现在价格都在这里,谁想上来帮助小明做这个买卖游戏?
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
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
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5、谁来列式解决它?
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
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
二、练习第十三题
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
给我们提了几个条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
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数学教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6课时 退位减
【学习内容】:课本P19例2、例3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学习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学习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具】: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上册《不退位减》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努力把情感态度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主题图“奥运金牌榜”,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主题图所提供的数据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合作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设计通过摆圆片等具体操作活动,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谁知道2008年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北京)
师:北京在几个申办城市中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还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实力的强大,不仅如此,在奥运会上,我国还以51枚金牌的好成绩夺得了金牌榜的第一名!
(课件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教材的主题图出发,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的介绍,感知国家的进步和强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1表格)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美国和俄罗斯分别获得的金牌数,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美国和俄罗斯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生2: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2.解决问题。
(1)你能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自主解答第一个问题:36+23=59)
师:回忆一下,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要求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应该怎样列式呢?
①学生列出算式36-23。
②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生1:我先算30-20=10,再算6-3=3,最后算10+3=13。
生2:我先算36-20=16,再算16-3=13。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生3板演)
(3)引导学生摆圆片,边摆边探究算法。(展示图片)
师:他这样计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圆片,然后说一说摆的过程。
生:从个位的6个圆片中去掉3个,从十位的3个圆片中去掉2个。
师:十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多少?个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多少?
生:十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10,个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3。
师: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
(4)归纳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竖式计算依旧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利用圆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相同数位相减的算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竖式计算的具体写法。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18页1、2题。
2.用竖式计算。
39-27=74-34=99-14=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两方面进行练习。首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进行基本练习;接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分层练习,由易到难,既面对全体学生,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挥。课堂总结
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生:用竖式计算,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布置作业
教材20页1、2、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36-23=13
(1)30-20=106-3=310+3=13
(2)36-20=1616-3=13
36
-23
=13
(3)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5课时 不退位减
【学习内容】: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学习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问题。板书算式:36-23,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
2、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掌握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我最棒
9+8+4=20-2-6=7+59+20=72-6-40=
2、填一填
57+38=73-26=35+37=60-42=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数的加减法。
4、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我们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我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我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28个第二组34个第三组22个
二、自主探究,连加连减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2=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2=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2。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3、我们一共摘了84个西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
(1)84-40-26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2)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怎么列式呢?
40+26=6684-66=18
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使用小括号。
84-(40+26)=18读作:84减40加26的和。
注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深入探究,加减混合
1、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
(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2、例4:72-(47+16)=
板演:4772
+16-63
=63=9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该怎样做?
在写竖式时,应当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四、知识巩固,拓展运用
1、用竖式计算。
37+28+19=52-16-28=
2、练习五,看谁算得都对。
3、数学小诊所。
(1)病例一:24+18+13=42诊断:少算一步
(2)病例二:24+18+13=37诊断:抄错数
(3)病例三:24+18+13=55诊断:丢符号
4、解决问题。
(1)爸爸买了一双鞋、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一共用了多少钱?
(2)妈妈用10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物品?找回多少钱?
5、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6+(86-59)=5364-(17+28)=21
6、学校合唱队原来有65位同学,27位同学毕业了,又加入了25位新同学,现在有多少位同学?
(65-27)+25=
7、练习五第9题示意图。
(1)应找回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五、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乘加乘减》小学二年级优秀教案
(一)、课标分析: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会解决乘加乘减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意义后,学习乘法口诀的延续。让学生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明确乘加、乘减试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一说乘法,学生会不由得想到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在这节课里,既要让孩子明确,通过苹果图,列出乘加乘减的算式,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结合图,能理解先算乘法。关键的是如何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乘加乘减的式题体现,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多媒体的帮助理解。(四)、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先算乘法的道理。
5、教学难点:如何列出乘加、乘减算式
(五)教学策略、
教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的教学重和难点,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利用苹果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横看竖看,理解几个几加减几,从而引出新知,并解决。
2、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往学习内容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并且明确计算过程。
3、运用迁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学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六)、教学用具: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题卡
2×2=3×4=4×4=
3×2=3×3=2×4=
3+3+3=2+2+2+2=
让学生选择一道题目说说表示什么意义。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5
(1)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
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
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
列式:3×4-1=11(个)
(3)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2、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计算练习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时,重点交流“5×5+5=30”,让学生说说它的意义,还可以写成哪道乘法算式?
(2)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思考:每一组上下两道算式的意义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算式不同,得数却相同?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鼓励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4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一共做了多少人?)
3+3+3+23×3+2=11(个)
3+3+3+3-1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不退位减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不退位减》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万以内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认识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和,并学会利用这一规律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50-20=700-600=
口算时说出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560-201=960-20=56-2=
提问:这三道题减去的200、20、2,各要从哪一位上减,为什么?
3、笔算:76-52=48-4=
说一说两位数减法的笔算要怎样算?
引出:用竖式计算万以内的减法,也要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
二、新课
1、例1,板书978-326=
提问:
(1)978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326呢?边提问,师边板书百十个。
(2)怎样列竖式?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从哪一位开始减起?得数是多少?
2、教学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1)例1里的差加减数和,是怎样的算式?(652+326)
(2)让学生算一算,观察和例1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出: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3、利用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的规律,可以验算算得对不对。就像例1,算出978减326的得数652,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就可以用差652加减数竹26,结果等于被减数攵8,说明例1算对了。现在我们来计算例2,并用这样的方法验算。
4、教学例2
(1)出示例2。提问:这道题竖式怎样列?怎样算?
(2)根据前面的规律,怎样验算?指名学生板演。
(3)提问:这里差加减数物结果等于前面的哪个数?说明前面减法算得对不对?
(4)说明:验算时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证明前面的减法算对了,就把减法竖式里减出的差写在横式上。
(5)指导在原式上验算。
减法的验算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把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得到被减数和。像例2,就可以在原来的竖式上用差加减数和(在竖式这边画箭头、写加号)来验算:1加4得5,0加3得3,5加2得7,2加0得2。验算结果,加减数等于被减数和,说明原来算的是对的。
说明:如果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在原来竖式右边列出竖式来验算。如果不要求验算,就利用原来的竖式验算,看算得对不对。
小结:笔算减法的竖式要怎样列,从哪一位减起?笔算减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让学生做在书,然后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二小题千位上得几。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做在书上。
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原来减法算得对不对?
3、做练习十一第1题前面两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后两题,第2、3题。
课堂随记:
《不退位减》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陈述】
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奥运会金牌数的情境,会找条件,能提出与减法有关问题,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通过摆圆片、说过程,学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知道差的个位是0时,要用“0”占位,感受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3.通过巩固练习,能比较熟练地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学习重点】
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通过摆圆片、说过程,学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习难点】
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奥运金牌榜”情境图,在美国和俄罗斯所得金牌数的比较中引出减法算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摆一摆,直观的学具操作,观看直观图的笔算过程,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做一做”观看直观图写竖式计算和用竖式计算的练习,巩固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评价目标1)
同学们,你们知道奥动会吗?(知道!)
奥运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我们中国曾经申办过一次,大家想不想看当时的情境?(出示图片)
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51枚金牌,首次位列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名,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金牌榜前五名。
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通过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中国51枚、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英国19枚、德国16枚)
二、探究新知
1.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各组选题,尝试列式(36—23=)怎样计算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预设:
a口算,方法:30-20=10,6-3=3,10+3=13
b可能会有学生竖式计算。
重点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用竖式怎样算呢?
拿出数位板用圆片摆一摆,再列式。学生展示。(用圆片表示36,再去掉23,观察还剩13。尝试列竖式。)
个位和十位上的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个位上的圆片代表几个一,十位上的圆片代表几个十)
在个位划去两个圆片、十位划去三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划去23,剩下13)
根据列出的竖式全班交流竖式怎么写?
谁跟谁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先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列算式要注意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②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③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三、尝试练习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先想一下减法的竖式怎样写?(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在竖式上写出答案后不要忘记再把答案写到横式里。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想:个位上得几?怎样写?(个位相减得0,结果的个位写0)
十位上得几?怎么办?(十位相减得0,结果的十位不写0)
四、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猴子摘了65个桃子,送给小猴子23个后,
还剩下几个桃子?应该如何列算式计算?我们帮帮他们!注意要写答。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全班交流。
(我知道了减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减法列竖式计算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其,从个位减起)
(我还知道个位相减得零,结果个位上写零;十位相减得零,结果的十位不写零)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希望我们把今天学到的内容不仅可以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还要用它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检测】
1.笔算。
2.看看蝴蝶下边藏着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二)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2课时 退 位 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以上节课北京奥运会这一情景为计算的实际背景,利用中国和美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最后让学生思考“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从反面进一步强化竖式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例3 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位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领悟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析算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 复习导入:
1.口算: 65-8= 70-9=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5减8不够减怎么办?0减9不够减怎么办?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2.列竖式计算:45-23= 67-25= 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知识。
【品析: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为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作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预设B 情境导入:
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幸在2008年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这一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中国队与美国队金牌数(出示课件),谁能提出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中国队比美国队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队比中国队少多少枚金牌?”
师生讨论列式:51-36=
师:怎样列竖式呢?
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板书:
师:从个位减起,可是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品析:在情境中, 引导学生提出退位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一方面复习了旧知识点,同时在情境中又蕴藏了新知识点,“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顺理成章地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序幕。】
预设C对比导入:
出示请同学们拿笔算一算,指名说计算方法,强调笔算减法从个位算起。现在老师变一个小魔术,老师擦掉数字9,换成1,现在请你再列竖式算一算51减36。学生很快发现了个位上1减6不够减。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笔算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一组对比笔算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9页例2中的表格,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2表格,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指名列式:51-36=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2.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
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师生列竖式计算。
师:在计算中1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个位上是多少减6?十位上退1后是几?十位上的5上面为什么要写一个点呢?这个点起什么作用?这时十位上的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小结: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十再减。
◎顺承例2,研学例3。
计算50-24=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4。
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品析: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体现在: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体现在:①笔算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②笔算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笔算减法是在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而言,从笔算加法到笔算减法是数学思维的迁移转化,所以真正明白算理,应该是在本环节质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生活中到处要用到加减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品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出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升华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来。通过教具小棒的操作与演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的过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退位减》精品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45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