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历史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提高分析客观现象、辨别宗教与邪教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探究、理论联系实际等学习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积极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并自觉与邪教作斗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难点:认清邪教的本质,能在生活中免受其蛊惑和伤害。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课前预习案

【自主预习】通读本框内容,独立完成以下“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并借助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上勾画出知识点。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①我国实行宗教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A、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是我国 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 。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

政府依法对 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4、我国宗教坚持 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

①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 的要求。

②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 ,而是

①要求他们拥护 ,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 。

③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做出 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起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 多作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

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对待宗教。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______________,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准备资料】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宗教发展概况、近几年宗教界的各种活动、当前存在于国际社会以及我国的邪教组织及其活动。

【构建知识树】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堂探究案

【分享与交流】

1. 分享:向本小组的同学简单介绍一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宗教。

交流:宗教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能够消灭宗教吗?谈谈自己对宗教的认识。

2.分享:向本小组的同学介绍当前存在于国际社会或者我国的某一邪教组织,列举实例说明其活动及其造成的影响。

交流:(1)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分析邪教的本质,从而明确它与宗教的区别。

(2)谈谈自己会如何对待邪教?

【合作探究】

材料一: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

材料三: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探究: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2. 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否矛盾?为什么?

【走出误区】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是否意味着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回归生活】

畅所欲言:如果你身边有亲朋好友信教并邀你加入,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案

单项选择题:

在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下,西藏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一年中约有150多个大小节日和吉日,大都与宗教文化有联系。据此回答1~2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西藏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这有利于( )

①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引导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

③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④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目前,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的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 )

①做到文明旅游 ②及时宣传无神论

③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 ④团结教徒,信教爱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某中学高三学生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   )

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

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精选阅读

高三历史教案:《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设计


泾华学校课时教案

任课教师:杜绒 学科:历史 任课班级:高 三 授课时间 2018 年 9 月 日

课题

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

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完成知识点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教师

精讲

环节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三次改革),从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到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内容(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为例)

①国家一切权利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②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都由公民大会决定;

③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⑤国家一切官职(除十将军外)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由抽签选举产生,实行公职人员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1.轮番而至;2.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3.法律至上;4.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

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存在的进步性

雅典:促使雅典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西方: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提供借鉴

(2)存在的缺陷

范围: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奴求、妇女

范围: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忽视了公民的能力和道德水准,公民的决策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容易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后果:这种民主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政治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了雅典后来的衰落;“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合作

探究

环节

1.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提示: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任期、比例代表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后世提供了政体模式。

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提示:各自有其利弊。

利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有利于集中国力,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雅典:奴隶制直接民主,小国寡民,抽签选举

.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练习

巩固环节

发掘教材想一想:345

课堂

小结

作业

布置

课时作业11相关习题

板书

设计

卓尔不群的雅典

一.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

二、知识精讲1、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1、发展历程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2、内容及评价四、随堂检测

课后反思

高三历史教案:《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文学的繁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

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 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 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结尾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含义: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3、作者和作品: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雨果

法国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

雪莱

英国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海涅

德意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含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作家与代表作: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

狄更斯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自传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在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里有一条交易法则:‘欺骗他人,因为他们要欺骗你。’这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普希金

俄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二人产生了真爱,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安徒生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冻死的故事,批判了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揭示旧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穷苦悲惨的生活。

易卜生

挪威

《玩偶之家》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马克·土温

美国

《百万英镑》

描写了一位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小结: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19世纪,当时,正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萧伯纳

英国

《苹果车》

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是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

(2)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概念: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2)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文学家及代表作: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老人桑提阿果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昭示“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贝克特

爱尔兰

《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特征:

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代表:

作家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高尔基

《母亲》

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

3、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备注

泰戈尔

印度

《戈拉》

1913年他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

鲁迅

中国

《呐喊》集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索卡因

尼日利亚

《森林之舞》

《阿凯的童年》

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非洲人。

小结: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种。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时,也要注意俄国的普希金也属于浪漫主义代表,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则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杰出代表。

另外,在讲授本课内容时:

第一,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介绍现代文学的社会主义、西方的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亚非拉美现代民族主义等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评价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作品,讲授时要注意各类型的历史环境、阶段性发展和艺术特征,还要注意彼此在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从而展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第二,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高三历史教案:《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政治特征:两极格局解体,从短期看是"一超多强"格局,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

科技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考点清单】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本节考点在高考中相对较冷。从2008、2009年考纲提法较简略分析,本考点应主要分析"剧变"和"解体"的共同原因与教训。对"东欧剧变"应了解其剧变过程、剧变方式并分析剧变原因;对"苏联解体"应按照局面失控--解体加速--解体完成的线索理清主要知识点并分析解体原因。

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解析】本节考点是20世纪第三次世界格局变化,与时事政治结合紧密,故高考对其十分重视,历年都有考查,且题型多样,本节已成为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应突出世界形势的总趋势并分析"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应重点分析地区冲突的原因(美国坚持霸权主义、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等)。

3.世界经济的发展(提法变得更简略)。

【解析】2008、2009年考纲与往年相比,提法变得较简略,这不是说本考点不重要,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并注意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本节考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复习时要力争准确、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应重点分析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评价和运行机制,了解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分析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应了解其兴起时间、地点、特点并分析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应主要了解生态平衡破坏与应对方案、恐怖主义的危害。

4.现代科学技术(提法变得更细致):(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解析】本节考点是三大科技革命体系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次,它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2008、2009年考纲对本节的提法更细致,说明本节考点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应全面掌握其标志、原因、主要科技成就;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应准确掌握其特点并分层次把握其影响。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叙述1989--1991年苏东剧变至今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过程:

(1)严重经济困境导致政局动荡。

(2)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执政),使反对派势力大增。

(3)反对派通过大选等方式取得政权,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2.性质:

东欧各国短时间内(迅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方式:

(1)和平方式:除罗马尼亚外;

(2)暴力方式: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如罗马尼亚;

(3)统一方式:两德统一(两次统一);

(4)分裂方式: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4.原因: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受苏联控制),无独立自主地位;照搬苏联模式(一重三高)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成效不大,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同甘共苦");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没有硝烟";"潜滋暗长")。

5.教训:

(1)坚持独立自主; (2)密切联系实际;

(3)维护人民利益; (4)警惕外来干扰。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走错方向(养马蜂)

(1)改革历程:

①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②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2)改革后果:

①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②苏联局势更加动荡,发展到了失控地步。(放弃领导多党制,国民经济大滑坡,民族分离更强烈,党内斗争公开化)

2."八一九"事件未能力挽狂澜(捅马蜂窝)

(1)原因:

①根本: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局势混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否保留要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

②直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联盟变成邦联,把中央为核心变为以地方为核心,激起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

(2)实质: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企图控制局势,避免苏联解体的努力。

(3)影响:

①它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苏共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叶利钦掌握了中央机构权力;②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没能制止反而加快分裂)

3.解体过程:

(1)"明斯克协定"标志苏联初步解体("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2)《阿拉木图宣言》标志完全解体(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格局结束)。

4.解体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参P234)

(2)直接、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自作孽不可活)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归纳:苏东剧变的相同原因:

历史原因是体制弊端长期未改;外部原因是"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根源: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表现:冷战后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出现了俄、美、日、欧、中五极并存局面。

3.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1)近期看:"一超多强"局面将继续;

(2)长远看: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国际形势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2)美国坚持霸权主义

①政策: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行动: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3)地区冲突有增无减

①原因:两极格局解体,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局部性冲突有所增加。

②事例:两次"海湾战争"(第一次是1991年1月,伊拉克欠债、勒索、侵略;第二次是2003年3月,借口是2001年9o11恐怖袭击);北约轰炸南联盟。

(三)国际裁军进展和地区缓和

1.国际裁军

(1)进展:1996年联大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倒退:美国 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名义防御实可进攻),拒绝批准上述条约。

2.地区缓和

朝鲜半岛首脑会晤。

(2)经济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是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知识经济兴起,人类社会面临很多共同问题。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全球化和区域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趋势)

1.概念:

全球化是指各国各地区经济密切联系,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区域化是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合作。

2.全球化:

(1)原因:市场经济制度是运行方式(如入世的市场经济审议);新科技革命提供物质条件(如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国际金融是催化剂(上市融资);跨国公司是主要力量(如微软、波音、沃尔玛)。

(2)存在问题(强者为王;双刃宝剑)

①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本质上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强者赢大头,弱者赢小头;龙永图语,在世贸组织中,美国是总书记-其它发达国家是支部书记-中国最多只是党员;利益和风险不均衡;得好处强者多,倒霉事弱者多)

②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如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又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如南北差距扩大,债务负担沉重等)。(有甜头也有苦头)

(3)全球化的当前运行模式--世贸组织

①时间: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转。

②性质: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作用: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入世:2001年12月11日,第143个成员国。

3.区域化:

(1)表现: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2)影响: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关系:

(1)两面性:区域化的开放性--促进全球化;区域化的排他性--阻碍全球化;

(2)发展性:区域化(当前表现)--全球化(最终归宿);

(3)统一性:较长时期内二者将并存、并行,共同影响世界局势。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

1.概念及特点:

(1)概念:它是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形式。它是一种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特征:低失业、低通胀、低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

2.背景(原因):

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

(理解: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3.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首先出现。

4.三种经济形态:

(1)农业经济: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工业革命前,追求田地多、人口多)

(2)工业经济:以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前两次工业革命后,交通发达,工厂林立)

(3)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网络发达,环境优雅)

5.相互关系:

产生 促进

全球化 → 知识经济 → 可持续发展观

推动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可分为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两类)

1.生态平衡破坏

(1)表现: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大气和水污染加重、气候恶化等。

(2)策略:可持续发展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

(今天的发展不以牺牲明天的利益为代价,不寅吃卯粮)

2.地质灾害 (如海啸、地震等)

3.恐怖主义 (21世纪的政治瘟疫。中国反"东 突";日本东京沙林毒气事件;美国纽约9.11恐怖袭击等)

4.毒品走私

5.公共卫生事件 (爱滋病、非典、禽流感等)

(3)科技方面: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经济结构、生活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四.科学技术

(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时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2.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为代表。

3.原因:

(1)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质能关系式-曼哈顿工程)。

(2)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战期间和战后)。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快: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扩展科学领域)

3.透: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出现专业化和综合化两大趋势。

(补充:4、社:科学技术社会化。公司、国家、跨国参与科技投资与管理)

(三)新科技革命的成就

1.核能:美国原子弹,苏联核电站。

2.电子:电子计算晶体管,超大规模集成电。(美国)

3.航天: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升空。

4.生物:重组DNA,克隆多利羊(英),人类基因组。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 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变化。

(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生活结构:衣食住行用)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1)国际竞争重点由军事、政治转到经济、科技。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拉大。(南北差距扩大)

(3)对发展中国家有双重影响。(机遇和挑战)

【要点透析】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遭受的挫折

(1)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

(2)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4)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惟一的苏联模式。

(6)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的道路。

2.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同以往世界格局变化相比的不同点

(1)它是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维也纳体系形成于欧洲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瓦解于1848年欧洲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的产物,瓦解于二战;两极格局是二战的产物,但它的瓦解却不是因为战争。

(2)它不是通过将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来实现变化的 。维也纳体系是由俄、英、普、奥操纵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美意志的产物;两极格局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但它的瓦解却不是

高三历史教案:《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原因。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教学难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导入新课: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

1925年蔡元培先生为哀悼一位伟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大家能猜出他哀悼的是谁吗?(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致力于国民革命40年的孙中山离开了他所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给后人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期望。今天我们将来了解和感悟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

1、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背景

(1)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对华的侵略战争和强加给清政府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将独立的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控制,继而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瓜分狂潮中,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崛起于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图强救亡,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很快就失败了.随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就在这深刻的社会危机中酝酿发展起来.资产阶级中先进分子形成了革命的信念:必须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以上成为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一。

(2)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残暴。《清政府残暴如虎漫画》直接体现这一点。

(3)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这是一次整顿图强的自救运动,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吏治腐败依旧,兼之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它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某些重要影响.新政的重点在军事方面,但编练新式军队却造成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二是革命党人争取了大量新军士兵,而这两种势力恰好都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所以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却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5)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各地斗争此伏彼起,民主共和已经是大势所趋。

毛泽东为什么说中国的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从1840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真正以资产阶级为领导阶级并把革命对象与反帝、反封建结合起来,有统一的革命纲领和政党领导、有明确的革命目标是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开始的。

2、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的概况——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

(1)兴中会的建立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自甲午战败后,中国又被强加上八国侵华和《辛丑条约》的奇耻大辱,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这就促使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先进分子形成了革命的信念:必须推翻清朝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1894年10月,孙中山满怀革命激情从上海乘轮船经日本来到檀香山,进行创立革命团体的活动。11月24日,在他积极努力和广大华侨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兴中会的章程中,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响应口号,在入会誓词中,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目标。

(2)中国同盟会

之后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04年黄兴、陈天华等人在长沙建立华兴会,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各地革命小团体难以采取足以推翻清王朝的大规模集中统一行动,这就需要把各地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将革命运动有力地推向前进。于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1905年应运而生,那它的名称是什么?宗旨是什么?

(学生答):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26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明确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分别对应十六字纲领中的什么内容?

(学生答):民族主义对应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民权主义对应的是“创立民国”,指的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对应的是“平均地权”,就是反对贫富不均,实行“耕者有其田”。

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是前提;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是核心;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是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民生主义”没有提出明确切实可行的土地纲领,这些都决定了辛亥革命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政党与革命团体的区别就在于:①是否具有全国规模,各地是否有下支机构。②是否具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形式。③是否具有统一的公众领袖。人员组成是否纯正等。

政党的特征: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和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讨论: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比较。

尽管两者都是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提出的土地制度,也都主张一定意义上的平均分配,但由于阶级本质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实质上的根本不同:一个是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土地纲领。

(3)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主张“保皇”,实行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样,革命派和改良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论战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通过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使许多爱国知识分子摆脱了改良的影响,靠拢或加入了革命党。

(4)革命党人的多次武装起义

当时革命党人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规模较大的有1906年刘道一领导的湘赣边界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萍浏醴起义),1907-1908年孙中山等人领导的在两广地区的潮州、惠州、钦州、廉州等地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潮惠钦廉起义),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和秋瑾分别在安徽安庆和浙江绍兴发动的起义(安庆——绍兴起义),1911年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教材介绍了其中影响最大的黄花岗起义。

这些起义可分为两方面评价:一方面,起义本身有许多弱点,总结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①这些起义都属于单纯的军事冒险,未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组织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军。②这些起义大多缺乏全面的计划和统一的领导。③没有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④从发动起义的战略思想分析,同盟会内部未形成共识。孙中山主张在容易得到外部援助和敌人鞭长莫及的华南地区发动起义,目的是“取得海岸交通线,以便输入武器,占领边省,再谋会师中原”。华南边境地区的六次起义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发动的。而宋教仁等同盟会领导人则主张以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革命力量比较强大的地区为重点,要求加紧在长江流域活动,待时机成熟后发动“长江革命”,突破中原,或可使革命取得成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形成了共进会和同盟会中部总会。共进会和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出现与同盟会在发动起义战略上的分歧有一定关系,说明同盟会对使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领导不力,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总体部署动员,没有建立起属于革命党人直接指挥的革命军队,以致造成旋起旋落的局面。另一方面,这些起义不断打击和震撼了清朝的统治,锻炼了革命党人,鼓舞了革命斗志,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为最终推翻清政府做了必要的准备。

(5)清王朝的自救改革——预备立宪

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骗局,真相大白之后,使原来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客观上反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1.武昌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与其战友曾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到1911年(旧历辛亥年)武昌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

武昌起义发生于何时?打响第一枪的人是谁?

(学生答):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

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什么政府?实行何种政体?

(学生答):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指汉、满、蒙、回、藏五族)”。

湖北军政府的性质: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它从一开始就是革命党人联合封建军阀,官僚和立宪派组成的政权机构,它是由革命派、旧军官和立宪派联合建立的全国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开创了由革命党人,军界上流人物和旧官僚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

你认为吴兆麟的话又道理吗?

表面看吴兆麟的话有一定道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革命在全国的迅速发展,但是许多旧官僚投机革命,混入革命队伍,使革命潜伏很大危机。吴兆麟实际是向旧势力妥协,是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

讨论:既然黎元洪是旧官僚,旧军阀的代表,为什么湖北政府还推举他为都督呢?

①客观原因:武昌起义爆发前起义的革命领导机关被清廷破坏。革命党人的领袖孙中山远在美国,同盟会的其他骨干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而直接发动起义的领导人孙武受伤,彭楚藩、刘复基等人被捕就义。②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幼稚软弱,革命士兵在胜利面前,对于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以及怎样建立政权的重大问题上,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不知怎样组织起义更为充分,在讨论建立军政机构的会议上,他们互相谦让,讲资历,论声望的传统习俗,使革命者一时难以自拢,他们没有想到应该自己掌握实权,反而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

2.各地相应起义

武昌起义的枪声及其胜利的消息,如电闪雷鸣,一时间中华大地狂澜骤起,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到10月份时,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相继独立;11月上旬,上海、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福建和广东先后宣告独立;到11月底,四川宣告独立。50天内,共计14个省和上海一地脱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给全国人民最后倾覆清王朝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民国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949)

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五族共和”) 国都:南京 纪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元=公元纪元后两位数-11)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1912年3月正式颁布

内容:结合课本及“解析与探究”分析《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答)法律至上,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否定等级束缚),三权分立(否定独裁专制),责任内阁制。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你能否得出《临时约法》的性质时怎样的?

(学生答)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依据。

意义:《临时约法》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它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补充:①《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在于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用主权在民代替了主权在君,但并不等于人们当家作主。②革命派企图通过《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护共和政体,但实际上《临时约法》并没有起到这方面的作用。这是因为革命派很快交出了政权而无法限制袁世凯。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结果)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年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袁世凯能够夺取民国政权的原因:

时局原因:1.列强选择袁为代理人,支持其夺权。当时帝国主义为了维护他们的侵略权益,更多地插手中国事务,他们看到清政府已无利用价值,于是转而扶植新的侵华代理人,于是找到了袁世凯,而当时袁世凯也需要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帝国主义一方面给革命派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支持袁世凯,积极策划“南北和谈”,帮助袁世凯夺权。

2.立宪派、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政局动荡危及自身利益,希望袁掌权结束革命。立宪派和旧官僚并非真心革命,而是借革命之机寻求升官发财的机会,他们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害怕革命进一步发展会危及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倒向袁世凯。

3.袁世凯在新政中政绩卓著,得到资产阶级信任。1911年10月,袁世凯受清政府任命组织责任内阁制,掌握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又掌握了北洋军,实力雄厚。

个人原因:1.袁手握军政大权,有较强的政治手腕、执政经验和开明的政治形象。

2.孙为避免中国内战,希望争取袁支持共和。

辛亥革命后国内政局示意图: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仅仅做了三个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后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但1912年2月12日,清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那么,这场辛亥革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学生讨论:让学生读课文P63页最后一段:“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为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教师归纳总结:

(1)成功的革命

①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任命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④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从上述意义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较成功的革命。

(2)失败的革命

①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时时处处以建立专制统治,出卖民族利益为己任。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同时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目标,做了一系列组织上、理论上、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2000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是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板书设计: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2.概况

二、武昌起义

1.过程 2.影响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13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