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M.jAb88.cOM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
一、上课过程
1.以演讲的形式开场
2.介绍北大背景及演讲相关知识
3.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划分段落
4.逐段分析课文(对字句的推敲)并写板书
5.结合课文谈北大所富有的精神
6.联系进才的校诫谈自己的人生所应有的精神
7.朗读课文
二、北大的介绍
北京大学——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898年,当时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在辛亥革命前,京师大学堂已办了310余年,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并聘请了许多学有专长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到北大任教。
北大这个名词常和爱国运动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后来北大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
解放后,1985年,设有24个系,1个学院(下设三个系),21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1996年,设有38个系,7个学院,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在1998年5月4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在此期间北大还在京举行了大学校长论坛。
三、演讲的介绍
演讲活动是一种渊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简单地说,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见解或阐说某一事理。
演讲是一种语言表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有关五四运动
1919年5月3日,北京市民各阶层举行了多种形式的集会。当日下午,政界人士组织了国民外交协会,一致决定5月7日举行各界参加的北京大游行。
但是,北京的青年学生已经没有耐心等到5月7日了,就在外交协会开会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在筹备和酝酿5月4日的示威游行了。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当晚做出决议,联合各界力量,坚持不在和议上签字。他们除了通电全国支持外交协会定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大游行外,还定于5月4日齐集在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晨,北大学生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再一次地显示了“公理战胜强权”的真理。北京大学掀起的爱国主义运动在这启蒙交织着救亡的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个性的自由主义了。它更要争取的是整个民族的自由解放。这种爱国主义运动不仅给北洋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也对那些宣扬所谓自由主义的西方列强以迎头一棒,让他们明白这种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武器西方人又是何等的威力。
五、板书
热烈的祝贺(第1节)
回顾历史
深情的嘱托(第2节--第3节)
肩负责任
学习的重要性
爱国
谆谆的教诲(第4节--第15节)—— 精神:做人第一(前提)
敬业
方法:抓紧
读书第二 时间
条件:学好
语言
 物质的贫乏
殷切的期待(第16节)精神的富有
六、分析课文
第一段主要写祝贺。演讲的开头一般是沟通感情,集中注意力,引出下文。本文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恰倒好处。演讲的语言带有演说者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先就第一段来分析一下。对于“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的理解,其中“民族忧患”指出了学生负有艰巨的责任,“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指北大在历史上曾为了民族的强大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那股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段是作者的深情嘱托,首先回顾了历史。第二节中“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连用了三个“百年”表明了北大学子所扛起的担子是多么沉重,除了要肩负起建设未来世纪的中国的责任,还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中国的文学事业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所以,作者在第三段再次提到“同学们,请以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第三段就是作者的谆谆教诲。首先,他认为值得提倡的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精神。这里需要学生首先理解作者为何说做人既复杂又简单的原因,再来理解为何要“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道理。后来,作者又联系了历史,讲到了鲁迅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接着,作者从做人又谈到了做学问,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抓紧时间学习,要做书呆子,学好语言,并深切地谈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在第11节,作者为何说要做书呆子,要如何理解书呆子与聪明人的关系?其实,作者是希望中文系的学生打好基础,不要凭小聪明浮躁地学习,因为基础差,将来是要吃亏的。
第四段就是作者的殷切期盼了。他希望学生能用北大的精神来更好的学习,做精神的强者。

相关推荐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能力训练点
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出示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三)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四)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三、总结、发出号召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格物致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想】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教学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新课探究】
一、介绍文章的背景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196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1969年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释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推究;致:获得;“格物致知”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3.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丁肇中(zhào)瞭望(liào)授予(yǔ)儒(rú)家
不知所措(cuò)彷徨(pánghuáng)恰当(dàng)
2.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
荣幸:光荣而幸运。授予:给与(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领悟:领会。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抽象: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激变:突然、急剧的变动。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一层(6—10)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第二层(11.12)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
学术的进展的。
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①齐读第一部分。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这一部分介绍发表演说的原因,并告诉听众,自己演讲的内容是基于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了解:“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③“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意思在释题中已说。
2.分析第二部分
(1)朗读第二部分。明确大意。
第二部分(第2~5段),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部分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者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①《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明确:“格物”和“致知”。
②《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④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⑤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齐读课文,继续分析内容
1.分析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部分,分析大意。
第三部分(第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既有讲道理又有生动的事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在作者看来,新的知识是从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第8段举了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说明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第9段讲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第二层(11~12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中国学生的现状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却不会做研究。而这样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这一层中,作者指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第12段举作者个人的经验证明了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作者自己初到美国时,就发现了光埋头读书是不能应付一切的。在经历了一番彷徨恐慌之后,作者悟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2)问题探究
①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②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要有实验的过程)
③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高分低能)
⑤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2.分析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明确大意。
第四部分(第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帮助听众拓宽视野,让听众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如何体现出来?作者认为“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注意:上面主观题的答案只属于参考答案,表述方式可多样,甚至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只有这样去训练学生,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才不会死记答案,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中招考试。(中招考试主观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言之有理即可)
二、本文写作特色小结与难点点拨。
1.语言特点:通俗易懂,易于听众接受。
如:作者的亲身经历,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举王阳明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致知。
2.论证方法:
(1)引用:第二段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正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反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中国传统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对比,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才能获得。
注意: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重点语句分析
(1)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才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孔子作为儒家人学思想的开拓者,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修养体系和伦理性人学思想。孔子弟子沿这两条线索发展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即以强调“内圣”为主的思孟学派和强调以“外己”为主的荀况学派。特别是《大学》以“三纲领”、“八条目”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儒家的思想,注重内心修炼,提倡从内到外,提高个人修养,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从而领悟真理。
(3)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美国科学家戴维说过:“科学要求我们具有直面现实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论进行测量和实验,给出谨慎的、具有不同程度确定性的解释。”历史事实也证明,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无不以实验为基础。早在1641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同时抛下两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以驳倒亚里士多德认为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它的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以同样速度落地。
再如,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1974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并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如,李远哲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通用型的交叉分子实验技术,从而使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一次有可能深入到从反应物到产物全过程的量子态层次,并于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
4.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此题旨在考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二)此题旨在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三)此题旨在考查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关联词语。
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
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做了否定。
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四)解答此题应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要联系实际做答。答案略。
【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板书设计】
应致
有知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
格精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知。(2—5)
物神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
(论点)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13)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8课故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篇幅很长,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本教学设计将通过考察故乡景物及人物之“变”,探究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习目标
理解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突出中心的作用
重点:小说表现的主题
难点:最后两节关于“希望”的议论的哲理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六岁的贺知章返回离开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20世纪20年代,“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又会有何感触呢?今天我们学习鲁迅根据自己的回乡经历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
二、检查预习
萧索:衰败;冷落
家景:家境,家中经济状况
无端:没来由;没道理
如许:①多么,这么;②如此多,那样多
鄙夷:轻视;鄙薄
展转∶①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二、阅读探究
1.将描写故乡景物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看看哪些是描写故乡的过去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现在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未来的,并说说所描写的各个时期的景物特点。思考,故乡因何而变?
明确:
时间景物特点摘抄词句
过去(印象中)五彩缤纷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白的项圈,五色的贝壳,红的绿的都有,各种颜色的鸟类……
美丽神异月下捉猹图,寂静而富有动感
辽阔的世界高远的蓝天、无垠的大海、广阔的沙地
鲜活的人和物少年闰土、猹、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贝壳、圆月、西瓜……
现在萧索,悲凉严寒,深冬,阴晦,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将来(理想的)美丽,充满生机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本文着重塑造人物有几个?分组讨论填写下表,将闰土和杨二嫂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
明确:
●闰土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外貌健康,温饱: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憔悴,贫穷: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轻快,灵活:扫、支、撒、看、拉、罩,捏、刺麻木,迟钝,木偶人
语言能言,见多识广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我”的态度热情,友好: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真诚,热情,友好,建立纯真的友谊。毕恭毕敬隔了一层厚障壁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杨二嫂: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外貌年轻美丽:“豆腐西施”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终日坐着冷笑、怪叫、贪婪
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对“我”的态度虚伪的吹捧,尖酸地嘲讽
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
放了道台
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对生活的态度虽靠姿色招徕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讨论:闰土要的、杨二嫂连偷带拿的,是些什么样的东西?说明了当时农民生活处于一种什么状况?
明确:
长桌、椅子、烛台、抬秤,手套、狗气杀、破烂木器、碗碟……
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人们的生活困苦,缺少基本的生活用品。
3.闰土变成了木偶人一般,杨二嫂成了一庸俗贪婪的泼妇,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阅读课文,找出能说明这种变化原因的句子。
明确:
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
②“老爷”,“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一副香炉和烛台──封建思想的侵蚀
三、研读最后最后两段
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本文写于1921年1月,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愿望因而“茫远”了。
2.“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3.“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文末的景物描写是不是表现“我”对故乡的过去的留恋?
明确:此处的景物描写象征着“我”所向往的理想的美好生活。
四、请学生小结:
1.仿照下列句式说话:我认为,是造成故乡景物衰败、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2.本文在人物刻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五.板书设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363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