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归纳与猜想
归纳猜想问题指的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蕴涵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解答过程中需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试验、证明等数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一数字规律问题
数字规律问题,即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大小变化规律的问题.
【例1】如图,一个数表有7行7列,设aij表示第i行第j列上的数(其中i=1,2,3,…,j=1,2,3,…).例如:第5行第3列上的数a53=7.
1234321
2345432
3456543
4567654
5678765
6789876
78910987
则(1)(a23-a22)+(a52-a53)=__________.
(2)此数表中的四个数anp,ank,amp,amk,满足(anp-ank)+(amk-amp)=__________.
解析: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得a23=4,a22=3,
a52=6,a53=7,
所以(1)的答案是(4-3)+(6-7)=0.
对于(2)中四个数anp,ank,amp,amk,可以发现anp与ank为同一行的数,且其差为第p个数与第k个数之差,同理amk与amp之差也为同行中第k个数与第p个数之差.
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可以发现这两个差互为相反数,所以(anp-ank)+(amk-amp)=0.
答案:(1)0(2)0
方法归纳解答数字规律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表中或行列中前后各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解题.
考向二数式规律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1)将所给每个数据化为有规律的代数式或等式;(2)按规律顺序排列这些式子;(3)将发现的规律用代数式或等式表示出来;(4)用题中所给数据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例2】给出下列命题:
命题1:直线y=x与双曲线y=1x有一个交点是(1,1);
命题2:直线y=8x与双曲线y=2x有一个交点是12,4;
命题3:直线y=27x与双曲线y=3x有一个交点是13,9;
命题4:直线y=64x与双曲线y=4x有一个交点是14,16;
……
(1)请你阅读、观察上面命题,猜想出命题n(n为正整数);
(2)请验证你猜想的命题n是真命题.
解:(1)命题n:直线y=n3x与双曲线y=nx有一个交点是1n,n2;
(2)将1n,n2代入直线y=n3x得:右边=n3×1n=n2,左边=n2,
∴左边=右边.
∴点1n,n2在直线y=n3x上.
同理可证:点1n,n2在双曲线y=nx上,
∴直线y=n3x与双曲线y=nx有一个交点是1n,n2.
方法归纳此类问题要从整体上观察各个式子的特点,猜想出式子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验证.
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发现变化的点的坐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两个函数的系数和横坐标的关系.
考向三数形规律问题
根据一组图形的排列,探究图形变化所反映的规律,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
【例3】用同样大小的小圆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第1个图形需要1个小圆,第2个图形需要3个小圆,第3个图形需要6个小圆,第4个图形需要10个小圆,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要小圆__________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n个小圆,
所以第n个图形需要小圆1+2+3+…+n=12n(n+1).
答案:12n(n+1)
方法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前后两个图形中基础图案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其数字变化规律.具体地说,先根据图形写出数字规律,然后将每一个数字改写为等式,再比较各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不同点(数字)与等式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般规律.
一、选择题
1.如图,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曲线FK1K2K3K4K5K6K7…叫做“正六边形的渐开线”,其中FK1,K1K2,K2K3,K3K4,K4K5,K5K6…的圆心依次按点A,B,C,D,E,F循环,其弧长分别记为l1,l2,l3,l4,l5,l6….当AB=1时,l2011等于()
A.2011π2B.2011π3C.2011π4D.2011π6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5322010B.5942011C.5942009D.5324020
二、填空题
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4,7,….则第n个数是__________.
4.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__________.
5.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2的坐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6.观察下列算式:
①1×3-22=3-4=-1
②2×4-32=8-9=-1
③3×5-42=15-16=-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7.观察图形,解答问题:
(1)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
图①图②图③
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1×(-1)×2=-1](-3)×(-4)×(-5)=-60
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1+(-1)+2=2(-3)+(-4)+(-5)=-12
积与和的商-2÷2=-1
(2)请用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④中的数y和图⑤中的数x.
8.(1)△ABC是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C=90°,AC=BC=2.要在这张纸板中剪出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有甲、乙两种剪法(如图1),比较甲、乙两种剪法,哪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面积更大?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图3
(2)图1中甲种剪法称为第1次剪取,记所得的正方形面积为S1;按照甲种剪法,在余下的△ADE和△BDF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2次剪取,并记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S2(如图2),则S2=__________.
(3)按(1)(2)的方法,再在余下的四个三角形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3次剪取,并记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S3(如图3);继续操作下去…,则第10次剪取时,S10=__________.求第10次剪取后,余下的所有小三角形的面积和.
参考答案
专题提升演练
1.B可以发现规律:每段弧的度数都等于60°,Kn-1Kn的半径为n,所以l2011=60π×2011180=2011π3.
2.D由题意知,OA=1,OD=2,DA=5,∴AB=AD=5,利用互余关系证得△DOA∽△ABA1,∴DOAB=OABA1,∴BA1=12AB=125,∴A1B1=A1C=32AB=352,同理,A2B2=32A1B1=3225,一般地AnBn=32n5,第201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2010B2010)2=5324020,故选D.
3.3n-2思路一:将数列看成1+3×0,1+3×1,1+3×2,…,1+3×(n-1),所以第n个数是1+3×(n-1),即3n-2.
思路二:将数列看成3×1-2,3×2-2,3×3-2,…,3×n-2,所以第n个数是3n-2.
4.128因为A1,B1分别是EF,FD的中点,所以A1B1=12ED.因为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正六角星形AFBDCE,所以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正六角星形AFBDCE的面积=122=14.所以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14.同理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的面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122=14,所以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的面积=14×14=142.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等于144=128.
5.(2,1006)
6.解:(1)4×6-52=24-25=-1;
(2)n(n+2)-(n+1)2=-1;
(3)一定成立.理由:
因为n(n+2)-(n+1)2=n2+2n-(n2+2n+1)=n2+2n-n2-2n-1=-1,故(2)中的式子一定成立.
7.解:(1)图②:(-60)÷(-12)=5,
图③:(-2)×(-5)×17=170,
(-2)+(-5)+17=17,
170÷10=17.
(2)图④:5×(-8)×(-9)=360,
5+(-8)+(-9)=-1,
y=360÷(-12)=-30,
图⑤:1×x×31+x+3=-3,解得x=-2.
8.解:(1)如图甲,由题意得AE=DE=EC,即EC=1,S正方形CFDE=1.如图乙,设MN=x,则由题意,得AM=MQ=PN=NB=MN=x,∴3x=22,解得x=223.
∴S正方形PNMQ=2232=89.
又∵1>89,∴甲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更大.
(2)S2=12.
(3)S10=129.
解法1:探索规律可知:Sn=12n-1.
剩余三角形的面积和为2-(S1+S2+…+S10)=2-1+12+14+…+129=129.
解法2:由题意可知,
第1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2-S1=1=S1.
第2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1-S2=1-12=12=S2.
第3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2-S3=12-14=14=S3.
…
第10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9-S10=S10=129.
专题五实验与操作
[专题名师解读]
实验操作题要求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猜想,得出结论.这类题型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命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热点考向例析]
考向一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问题
折纸是最富有自然情感而又形象的实验,它的实质是对称问题,折痕就是对称轴,而一个点折叠前后的不同位置就是对称点,“遇到折叠就用对称”就是运用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中垂线.
此类题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有折叠图形之间联系的空间概念,考查观察、分析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演示与操作给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机会.学生在解题时也可“就地取材”,剪下草稿纸的一角,动手操作即可解决.
【例1】(2011江苏徐州)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顺序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①);沿GC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如图③);沿GH折叠,使点C落在DH上的C′处(如图④);沿GC′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图⑥).
(1)求图②中∠BCB′的大小;
(2)图⑥中的△GCC′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判定△B′B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说明∠BCB′的度数;(2)利用轴对称性证出G′C=GC,∠GCB=∠GCB′=12∠BCB′=30°,再运用角的和差关系证出∠GCC′=∠BCD-∠BCG=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判断△GCC′是等边三角形.
解:(1)连接BB′,由折叠知,EF是线段BC的对称轴,
∴BB′=B′C.
又∵BC=B′C,
∴△B′BC是等边三角形,
∴∠BCB′=60°.
(2)由折叠知,GH是线段CC′的对称轴,
∴G′C=GC.
根据题意,GC平分∠BCB′,
∴∠GCB=∠GCB′=12∠BCB′=30°.
∴∠GCC′=∠BCD-∠BCG=60°.
∴△GCC′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归纳解决图形的折叠问题要抓住以下两点:(1)折叠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图形;(2)折痕就是对称轴,且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
考向二图形的分割与拼接
图形的分割与拼接是中考中常见问题.一般地解答时需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借助示意图进行研究解答.
【例2】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请你用七巧板中标号为①,②,③的三块板(如图1)经过平移、旋转拼成图形.
(1)拼成矩形,在图2中画出示意图;
(2)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图3中画出示意图.
注意:相邻两块板之间无空隙,无重叠;示意图的顶点画在小方格顶点上.
分析:(1)由①③的斜边叠合在一起,叠出一个正方形,再与②拼成矩形;(2)一个等腰三角形放在正方形上面,另一等腰三角形跟前一个等腰三角形以相同的方向拼在正方形上,即可.
解:(1)(2)参考图形如下(答案不唯一)
方法归纳在解决图形的分割与拼接问题时,注意一方面观察图形的特点关系,即线段的关系、角的关系;另一方面可借助计算,必要时需要实际操作.
考向三利用图形的分割与拼接进行探索研究
大家知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大量的方法就是借助拼图完成的.
【例3】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和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
(2)证明勾股定理.
分析:(1)用所给的图形拼图,这需要同学们善于动手操作;(2)通过不同的途径计算图的面积,便可证明.
解:方法一:(1)
(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a+b)2,
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c2+4×12ab,
∴(a+b)2=c2+4×12ab,
a2+b2+2ab=c2+2ab,
∴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方法二:(1)
(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c2,
又可以表示为12ab×4+(b-a)2,
∴c2=12ab×4+(b-a)2,c2=2ab+b2-2ab+a2,
∴c2=a2+b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方法归纳在利用拼图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时,主要借助图形之间的面积和差关系和完全平方公式.
[专题提升演练]
一、选择题
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的∠C为90°,将三角形纸片沿着图示的中位线DE剪开,然后把剪开的两部分重新拼接成不重叠的图形,下列选项中不能拼出的图形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等腰梯形D.直角梯形
2.用若干根相同的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围成一个梯形(提供的火柴棒全部用完),下列根数的火柴棒不能围成梯形的是()
A.5B.6C.7D.8
二、填空题
3.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放置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按图示画线得到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________.
4.学剪五角星:如图,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①的虚线对折,得到图②,然后将图②沿虚线折叠得到图③,再将图③沿虚线BC剪下△ABC,展开即可得到一个五角星.如果想得到一个正五角星(如图④),那么在图③中剪下△ABC时,应使∠ABC的度数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5.(1)如图1,△ABC中,∠C=90°,请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直线,把△ABC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作法,但须保留作图痕迹).
(2)已知内角度数的两个三角形如图2、图3所示.请你判断,能否分别画一条直线把它们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图1图2图3
6.阅读并操作:
如图①,这是由十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对这个图形进行适当分割(如图②),然后拼接成新的图形(如图③).拼接时不重叠、无空隙,并且拼接后新图形的顶点在所给正方形网格图中的格点上(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
请你参照上述操作过程,将由图①所得到的符合要求的新图形画在下边的正方形网格图中.
(1)新图形为平行四边形;
(2)新图形为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专题提升演练
1.D将小三角形绕点E旋转可得到矩形,绕点D旋转可得到等腰梯形,再翻折可得到平行四边形.
2.B本题属于实验操作题,当火柴根数为5,7,8时都能围成梯形(见下图),而当火柴根数为6时不能围成梯形,故选B.
3.梯形利用矩形对边平行极易得到∠ABC=∠DCB,所以四边形ABCD为梯形.
4.126°由折叠过程可知,∠A=180°÷5=36°,而正五角星的每个角为36°,但被折叠了一次,所以36°÷2=1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得∠ABC=180°-∠A-∠ACB=180°-36°-18°=126°.
5.解:(1)如图,直线CM即为所求.
(2)图2能画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别是132°和84°.图3不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6.解:(1)(2)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诗经教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课题
《诗经》两首
授课时间
2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学习目标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目标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难点: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学习过程设计(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
学案: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
一.了解文章来源。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二.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A、雎鸠()()窈窕()()好逑()()寤寐()()荇菜()
B、蒹葭()()伊()人溯洄()()湄()跻()坻()浚()
三.课文理解: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我存在的疑问:
第一课时:具体学习《关雎》
一、导入激趣。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1)《诗经》305风雅颂(2)赋比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荇菜()
3、读懂词义
睢鸠(jū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4、自由读诗,体会诗歌的韵律。
5、学生范读后全班齐读。
三、质疑点拨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这首诗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鲜明形象
3、说说《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当堂练习
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3分)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4、背诵这首诗。
五、一课一得
谈谈你本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收获。
第二课时:具体学习《蒹葭》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预习检测:
1、背诵《关雎》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蒹葭()()伊()人溯洄()()湄()跻()坻()浚()
二、质疑点拨新课标第一网
1、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2、这些美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三、当堂训练:
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2分)
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四、一课一得:
谈谈你本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收获。
我的成功之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327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