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
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2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2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6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7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 
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29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四、一词多义:
1、鄙:
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鄙俗)
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轻视)
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
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鄙俗)
2、敝:
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 
②敝人(谦词)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④敝帚自珍(坏,破旧)
3、兵:
①不得持尺兵(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器,武器)
⑤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
⑥故上兵伐谋(用兵的策略)
4、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辞)
③王粲长于辞赋(文体的一种)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告别,离开)
⑤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审问)
⑥一言半辞(言词、话)
5、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过)
②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④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却)
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
⑦终已不顾(回头)
6、见:
①秦王必喜而见臣(召见)
②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会见)
④图穷而匕首见(现,露)
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
⑥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⑦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偏指动作一方,我)
7、举:
①愿举国为内臣(全)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举起)
③杀人如不能举(尽)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
⑤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促(推荐,推举)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⑦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
⑧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起,抬起)
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8、穷:
①图穷而匕首见(尽,完)
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穷尽,完结)
③穷则独善其身(困窘,处境困难)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
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尽头)
9、若: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③仿佛若有光(好像)
④若入前为寿(你)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⑥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
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这样)
10、胜:
①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受得住)
②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③何可胜道也哉(尽、完)
④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超过)
⑤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美好)
11、说:
①说尽心中无限事(讲述,谈说)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③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④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兴)
⑤《师说》(古代一种文体)
⑥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12、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身份低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④味苦而微辛(略微)
⑤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
⑥微服私访(隐蔽,不显露)
⑦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13.许:
①许之(答应)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③时人莫之许也(赞成、同意)
④潭中与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这么)

延伸阅读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还)
2.郑既知亡矣(已经)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
4.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5.唯君图之(希望)
6.进兵北略地(夺取)
7.愿足下更虑之(改变)
8.以试人,血濡缕(沾湿)
9.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
10.比诸侯之列(并排)
11.愿大王少假借之(稍微)
12.乃其匕首提(扔、掷)秦王
13.旦日飨(犒劳)士卒
1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抵挡)项王乎
15.君安(怎么)与项伯有故
16.然不自意(料想)能先入关破秦
17.披(分开)帷西向立
18.卮酒安足(值得)辞
19.窃(私下)为大王不取也
20.会(正赶上,恰巧)其怒,不敢献
二、文言虚词
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今者项庄拔剑舞(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三.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7、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
8、为击破沛公军。(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9、加彘肩上。(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四、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
(8)秋毫无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五、重点翻译句:
1、越国以鄙远: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2、共其乏困: 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焉用亡郑以倍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9、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10、秦之遇将军,可谓深: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时间极短
12、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1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没用的小子
1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也: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而伤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16、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供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先王的宗庙。
17、终已不顾: 始终不回头
18、唯大王命之: 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
19、少假借之: 稍微原谅他些
20、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1、今得而闻教: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22、乃为装谴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23、与之同命:与他同生共死 
24、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25、按剑而跽:握着剑,跪着身子
2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光,对人用刑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27、窃以为大王不取也: 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为好)
2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干大事不必拘泥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2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30、沛公奉为寿,约为婚姻: 沛公举起酒杯祝项伯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3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担任宰相,占有全部珍宝
3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营里没有用来助兴的,请让我来舞剑助兴参考答案:

高一上册《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上册《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荆轲刺秦王》全文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一上册《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还】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荆轲刺秦王》

2、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3、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扁鹊见蔡桓公》

4、计日以还(动词,归还)──《黄生借书说》

5、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念奴娇。赤壁怀古》

6、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早脱,立即,xuán)──《周亚夫军细柳营》

【振】

1、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惧怕)──《荆轲刺秦王》

2、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过秦论》

3、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4、迁我如振振落叶(动词,振动)

5、振奋作声(动词,振作)

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过秦论》

【奉】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

2、轲既取图奉之(献上)──《荆轲刺秦王》

【兵】

1、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荆轲刺秦王》

2、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荆轲刺秦王》

3、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荆轲刺秦王》

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名词,战争、战役)

5、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

【穷】

1、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荆轲刺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动词)──《荆轲刺秦王》

【陈】

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荆轲刺秦王》

2、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荆轲刺秦王》

【私】

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荆轲刺秦王》

2、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荆轲刺秦王》

【顾】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荆轲刺秦王》

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荆轲刺秦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出师表》

4、顾恋慈母(动词,思念)

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为学》

【亲】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荆轲刺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廉颇蔺相如列传》

3、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形容词,亲密,亲近)

【深】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荆轲刺秦王》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游褒禅山记》

3、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4、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赠汪伦》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教】

1、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2、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琵琶行》

3、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名词,教化,jiào)

4、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jiāo)──《孔雀东南飞》

【解】

1、可里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荆轲刺秦王》

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庖丁解牛》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4、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师说》

6、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jiè)

【资】

1、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荆轲刺秦王》

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4、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图】

1、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2、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荆轲刺秦王》

3、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室】

1、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荆轲刺秦王》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陋室铭》

3、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捕蛇者说》

【被】

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荆轲刺秦王》

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五人墓碑记》

3、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离骚》

【请】

1、乃请荆卿曰(动词,请求)──《荆轲刺秦王》

2、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荆轲刺秦王》

3、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4、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谒见,拜见)

【次】

1、以次进(名词,次序)──《荆轲刺秦王》

2、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陈涉世家》

3、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

【信】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荆轲刺秦王》

2、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论语》

3、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论语》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言语)真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确实,真实)──《捕蛇者说》

5、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的确)

6、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名词,信使)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7、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琵琶行》

8、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曹刿论战》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屈原列传》

【遇】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荆轲刺秦王》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论语》

4、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词,机遇)

5、不如因善遇之(对待,)──《鸿门宴》

【辞】

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荆轲刺秦王》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鸿门宴》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推辞)──《鸿门宴》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鸿门宴》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屈原列传》

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屈原列传》

【遗】

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荆轲刺秦王》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师说》

3、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动词,遗留)──《石钟山记》

4、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

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荆轲刺秦王》

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荆轲刺秦王》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赤壁之战》

6、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李凭箜篌引》

【卒】

1、缮甲兵,具卒乘(名词,士卒,士兵)

2、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赤壁之战》

3、卒成帝业(动词,终于)──《出师表》

4、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

【就】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荆轲刺秦王》

2、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荆轲刺秦王》

【岂】

1、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荆轲刺秦王》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荆轲刺秦王》

3、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荆轲刺秦王》

【以】

1、何以言之(介词,凭借)──《荆轲刺秦王》

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刀试人(介词,用)──《荆轲刺秦王》

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荆轲刺秦王》

5、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荆轲刺秦王》

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荆轲刺秦王》

7、以次进(介词,按照)──《荆轲刺秦王》

8、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荆轲刺秦王》

【乃】

1、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示儿》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荆轲刺秦王》

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荆轲刺秦王》

4、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荆轲刺秦王》

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荆轲刺秦王》

【之】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荆轲刺秦王》

2、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荆轲刺秦王》

3、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荆轲刺秦王》

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荆轲刺秦王》

5、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荆轲刺秦王》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荆轲刺秦王》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文言文与诗词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文言文与诗词
1《窦娥冤》—关汉卿
(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3)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2《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0《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重要字词部分)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重要字词部分)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22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2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26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7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 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29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四、一词多义:

1、鄙: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边远的地方)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鄙俗)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轻视)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

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鄙俗)

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 ②敝人(谦词)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④敝帚自珍(坏,破旧)

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②不及召下兵(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器,武器)

⑤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⑥故上兵伐谋(用兵的策略)

4、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辞)

③王粲长于辞赋(文体的一种)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告别,离开)

⑤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审问)⑥一言半辞(言词、话)

5、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过)②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④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却)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

⑦终已不顾(回头)

6、见:①秦王必喜而见臣(召见)②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会见)④图穷而匕首见(现,露)

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⑥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⑦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偏指动作一方,我)

7、举:①愿举国为内臣(全)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举起)

③杀人如不能举(尽)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

⑤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促(推荐,推举)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⑦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⑧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起,抬起)

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8、穷:①图穷而匕首见(尽,完)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穷尽,完结)

③穷则独善其身(困窘,处境困难)④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

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尽头)

9、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③仿佛若有光(好像)④若入前为寿(你)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⑥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

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这样)

10、胜:①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受得住)②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③何可胜道也哉(尽、完)④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超过)

⑤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美好)

11、说:①说尽心中无限事(讲述,谈说)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③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④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兴)

⑤《师说》(古代一种文体)⑥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1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身份低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④味苦而微辛(略微)

⑤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⑥微服私访(隐蔽,不显露)

⑦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13.许:①许之(答应)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③时人莫之许也(赞成、同意)④潭中与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这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3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