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时)导学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时)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北京人基本概况。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梳理,识记1到3题的知识点。第3题注意让学生结合前面内容比较归纳。

方法指导二:

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点。教学生学会使用歌谣的方法记忆重要知识点: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北京人在周口店,

会用工具人形显。

山顶洞人不一般,

磨制石器把空钻。

长相更像现代人,

人工取火能御寒。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4.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体质形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3)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4)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群体生活,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1.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2.北京人用火有何意义?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迫切需要的是(D)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D.过群体生活

2.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B)

,A),B),C),D)

3.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B)

A.元谋人B.山顶洞人

C.北京人D.蓝田人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C)

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

C.考古挖掘D.科学推测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很多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不同: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同意。因为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这些都比北京人有所进步。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相关知识

初一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
自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2、我国最早的人类他们是怎样生活、生产的。
重点:北京人
难点:山顶洞人
阅读课文,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的年代?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4、北京人在使用火方面有哪些进步?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6、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

7、山顶洞人使用火方面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通过阅读课文试着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
1、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公社。
2、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并且会保存火种。自学检测:
1、云南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
A、一百六十万年前B、一百七十万年前C、一百八十万年前
2、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什么社会()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
A、三万年前B、四万年前C、五万年前D、六万年前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
请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准备一下,课堂上同学讨论交流

知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远古居民,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初一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目[
标知识与
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分析
总结,由浅入深达到预期目标。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
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情况异同

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方案一:关于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相关传说?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才揭示出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最早的人类什么样子?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茂密的原始森林去探寻这一奥妙吧!
师:讲述故事或课件展示图片
如中国的女娲造人、西方基督教上帝创造了人类等(可由学生讲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
生:阅读课前导言部分,观察图片,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求知欲
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中的题目

一.元谋人
1.看教材第2页及第4页“我国遗址分布图”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们发现时间和地点?判断他们是人而不是猿的依据是什么?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二.北京人
1.观察教材中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教材中的灰烬堆和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思考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他们用火做什么?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3..观察教材中北京人生活时期的部分动物图和阅读课文中《韩非子》的描述,你认为北京人应怎样生活才能生存?为什么?
三.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人居住的龙骨山顶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群古人,因为是在山顶洞里发现的,因此把他们称为山顶洞人)
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呢?(可依据学案中的表格对比)
诠释氏族
课本上提到的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北京人生活的原始人群。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群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婚姻观念。属于群婚状况,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份观念。到了山顶洞人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进了一大步。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属于族外群婚,就是两个集体之间的男女可以通婚,但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所以很难确定后代的身份,后代只能按母亲的血统把有血缘关系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的集体,就是氏族。氏族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没有私有财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群体。师:提出做题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题
生:1.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2.学生互相质疑释疑。

师:提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生:分成三组,观察图片,探究问题,分组展示探究结果。
师:强调“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关键词,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关于遗址分布图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不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并推举代表展示成果。
师:引导生观察、,比较、,描述,总结出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是,教师要强调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在教材中划出答案,认识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进步性。
师:讲解课文中《韩非子》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北京人群居的必要性:是因为工具简陋、环境险恶。这一点教师点到即可。
师:引导生列表比较,区别掌握。
生:结合教师的提示阅读课文,小组内合作探究。
师:①体质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③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

氏族”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必须详细讲述,这有利于学生对此之前之后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的了解。

教师行间指导

师: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给学生分组

生:
小组讨论:看完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你有何感想?

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展示成果。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师:引导学生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爱美意识、人工方面比较出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进步。

生:结合教师的提示阅读课文,小组内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原始人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你能用文字或图片,根据事实,合理想象,展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展开想象,编写北京人生活的小故事。
生:编写故事或搜集图片,锻炼表达组织能力
生:自由发言
教后反思优点:1、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一、元谋人
1、地点:云南元谋人时间:约170万年
2、地位: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
1、时间:约70—20万年地点:
2、生活生产情况:
3、特征:
三、山顶洞人
1、地点:时间:约三万年
2、生活生产情况:
3、特征:

初一历史上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初一历史上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三、自学交流: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距今时间:;地点。
4、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5、北京人的生活:。
6、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7、山顶洞人距今时间:;地点。
8、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9、远古居民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10、什么是氏族?

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期?

四、展示点评
五、达标检测: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B、陕西C、河南D、云南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80万年
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B、人们的体质发育不全
C、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7、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1.8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8、北京人的生活状况是()
A靠个人的力量生活B出入非常的安全
C过着人人平等的天堂生活D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六、反馈反思:

文章来源://m.jab88.com/j/1015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