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教学的细嚼慢咽,可以粗知大叶些,但粗知并非浅知,重点之处仍需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也就是整体概览,局部精读。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在《金钱的魔力》一课的教学中,概览课文内容,精读文本重点,品悟人物本质,为我们作了很好地范示。
一、概览有法
崔峦指出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读文章,以了解大致内容为主要目的,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快速地概览全文,把握文本大意。
梳理人物,概览内容教学伊始,虞老师就让学生抓鬼,从而理出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我、托德和老板。紧接着,虞老师让学生借助人物的出场顺序来概括小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此,有利于学生迅速地从文本中捕捉重要信息,快速地梳理文本内容,达成概览全局的目的。
概览语言,品悟鬼品课文从第十一段开始,对老板进行了大段的语言刻画,正如虞老师所讲的全文共1549个字,老板这个鬼却一口气说了604个字的鬼话,真是鬼话连篇。虞老师让学生研究老板的话,选择最有感悟的句子划下来,并用一个词概括老板的这番话用的是什么法?学生兴趣十足地归纳出了激将法、溜须拍马法、连环法、吹牛法、百依百顺迁就法等等方法,无需更多引导,老板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鬼品便跃然而出了。
二、精读有招
略读教学中,粗知并非浅知,重点之处仍需精读。《金钱的魔力》中,马克吐温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进行了细致刻画,使得人物的本质跃然纸上。其中,又以第六自然段对托德笑容的刻画最为生动、细致与传神,因此,在教学时,虞老师以此为重点,不惜花费时间,多管齐下,精耕细作。
【精彩重现】
师:(课件呈现第六自然段)每一个读过这篇课文的人都会觉得第六自然段写得太生动,太传神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托德的鬼相,你们在这个自然段的旁边写上了什么批注?(生:见钱眼开;爱财如命;虚情假意)
师:这段话是描写的是托德的什么?(笑容)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能不能说出十种以上不同的笑?(微笑、讥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哪一种?(皮笑肉不笑)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笑容吗?(生摇头)生活中不曾见过这样笑容的人,绝对是幸运而又幸福的人。虞老师从网上找了一张像托德这样笑容的图片,想看吗?(生纷纷说想)(出示沙皮狗的嘴脸图片)(生大笑)
师:认识它吗?(生:沙皮狗)这就是托德的笑。(引读句子:这张脸上有有还有就像你往又像)
师:看了图片,你会觉得托德的笑太
生:肉麻;丑陋;难看;恶心。
师:简直令人作呕。
师:托德人不难看,为什么笑起来如此丑陋?
生:因为他看到了我的大钞票,是冲着钱笑的,是虚情假意的笑。
师:这就是托德的鬼品啊见钱眼开、虚情假意(板书)
虞老师的局部精读,妙在有招:通过学生的读读、找找、划划、写写(旁注)找到了托德的鬼品,落实了学生的自读自悟;然后又通过联系生活,不同笑容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托德的笑容是皮笑肉不笑,是丑陋的;紧接着,虞老师又出示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像托德这样的笑容图片,让学生意外地看到了沙皮狗的脸,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托德的肉麻、恶心和令人作呕的丑态。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本性也很自然地浮出水面。这一板块的教学,可谓层层推进,丝丝入扣,对重点内容的感悟可谓精耕细作。形象地说,略读课文教学就是用锄头开垦土地,选择最大的一两块土块,再用锄头敲打致细的过程。略读教学,也该略有所得。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有几棵树》,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本节课通过解决有几棵树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在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观图,并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们经这思考,并列出相应算式解决问题。在学习8+6时,通过动手操作巩固上面学到的算理,结合9+几的计算方法,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1、从8数起,数上6个数是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6、请计数器帮忙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来,充分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评课时,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向学生讲明哪种方法最好。强化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我反思一下,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学生的表达多样化,学生的解题多样化,但不是学哪种方法最好,学生喜欢的方法就是最好。如果从过去的教学理念出发,的确可以向学生点明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既节约时间,又把科学的东西简单明了地教给了学生。可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轻易下结论。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三维目标,除了过去我们一再强调的知识与技能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怎样让每个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学习的信心,热爱数学课堂?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是应该从每一节课开始培养的。一年级,这是一个刚刚燃起思维火花的年龄。这时候,教师任何一个不恰当的眼神、手势,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有可能化作浇灭儿童思维火花的冰水。这几种算法,在我们看来,有些确实不尽完美,但这毕竟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适合他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但是,也却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孩子就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数,计算速度比其他孩子慢了许多,其他孩子做了5题,他只能算1到2题,并且,总是依靠直观计算,难过渡到抽象。让我深思。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有几瓶牛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进入小学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知识,今天张老师找来了几道计算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要求:请看大屏幕,看算式直接说得数,谁算得快谁获胜!
算式:9+1+49+1+65+5+99+7+1
谁来说说9+7+1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说的方法,抢答:1+8+9
大家算的真快!原来要想算得快我们就要想办法把数字凑成十,这样就找到了快速计算的小窍门了。看来学习中我们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找到简单方法来解决难题。
二、探究新知,讨论计算方法
1、今天笑笑拿了两盒牛奶到福利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出示书中图片: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盒里有9瓶牛奶,右边盒里有5瓶牛奶。
师:那么笑笑一共拿去了几瓶牛奶?今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有几瓶牛奶
2、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且许多学生已经知道结果等于14.
3、探索算法
师:你们同意这个结果吗?那么9+5=14,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能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向大家证明这个结果吗?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活动,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教师巡视捕捉资源。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验证方法。在汇报或听取汇报的时候,希望每个孩子能仔细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们汇报完再提出来。
学生用教具展示,老师板书这几种方法,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老师接着学生的教具演示图进行板书)
(1)数一数
(2)拆小数,凑大数:把5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
(3)拆大数,凑小数:把9分成5和4,5+5=1010+4=14所以9+5=14
(4)类推法:把9看成1010+5=15所以9+5=14
4、巩固算理,强化凑十法
师: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验证了9+5=14是正确的。大家还想到了好几种计算方法,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先凑成了十
师:这种方法挺巧妙的,所以我们可以给这种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呢?(生答:凑十法)
刚才同学们讲到了两种凑十法,你喜欢哪种凑十法,能把这种方法再说一说吗?
(学生先自己练习,再进行全班练习)
师:刚才的学到的凑十法和刚上课时我们的练习题有什么联系?
(出示开课的练习)
生:今天学习的9+5我学会了利用了凑十法计算我们可以先拆分变成9+1+4或者5+5+4变成原来学过的算式,就能凑十很快算出得数。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刚才同学们一起学习找到了计算9+5的好方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还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看看你们都能找到好方法解决吗?
出示P80练一练第一题,读题目要求,问:什么意识?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请学生汇报。
2、出示P79页圈一圈、算一算
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又顺利的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让我们赶快进入第三个问题。齐读要求,自己能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完成的孩子主动给大家说一说。
3、解决问题P80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你觉得和以前9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进位了)师板书:进位加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呈现的是重建课的教案,在没有进行集体看课指导之前,做过初建课试讲,把原来的教案推翻重写,然后用这个教案又进行了最后的重建课。
我的设计思路:
1、开课的口算练习为探究9+?的计算铺垫,初步感受凑十的快捷和简便。
2、操作感受,体验9+?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体验凑成十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凑十的简单、快捷,为今后学习其它计算题做好准备。
3、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但本课重点指导凑十法。
4、分解难点,把书中指导学生用满十进一的拨计数器的方法这个难点放到下一课感受体验。
自己初建课后感觉效果良好,但是经过集体看课和研究后感觉到教学过程还有个别地方需要再进行加工修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感受到自己研究的乐趣及独立探究出知识的成就感。
点评后修改:
1、开课去掉口算题,投影出示一堆杂乱摆放的牛奶瓶,提问:有多少瓶牛奶?怎样数的快?让学生迫切感受十个圈一起数的快。
2、制作两个能装十瓶牛奶瓶的盒子教具,分四组出示让学生数出共有几瓶牛奶。
第①组一盒10瓶另一盒4瓶
第②组一盒9瓶另一盒5瓶
第③组一盒8瓶另一盒6瓶
第④组一盒7瓶另一盒9瓶
通过教具模型的操作,学生进一步感受先把一盒凑十就能很快知道共有几瓶牛奶。
3、从教具模型抽象到摆小棒操作。用小棒代替牛奶瓶摆一摆,分一分,感受凑十的方便,同时抽象出计算方法。
4、本课只体验凑十法,因此不必比较哪种凑十法更加简便。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有几棵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和掌握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星期天,淘气也高兴地到公园玩了,在游玩时,他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随他一起看看吧。(情境一:淘气在公园的路上有8棵柳树、6棵杨树。)
2、根据小淘气在路上数树棵数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示:一共有几棵树?)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探究。
(1)想一想,一共有几棵树,怎样解决?(8+6或6+8)
(2)到底有多少棵树呢?请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2、组内交流方法。
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吗?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先在组内商量计算的方法,再选出代表一会儿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成果。
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讨论的情况?谁要补充?他的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出现的情况有:
(1)从8接着数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
4、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1)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那么多的方法来计算,我们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6得14,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2)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3)小淘气就采用了其中“8加2得10,10加4得14”的计算方法,你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了吗?做题时,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
1、搭积木。
(1)小淘气知道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很愿意和大家交朋友,我们看看,他又会带领我们到哪里去呢?
(示课件:对75页的摆一摆、算一算加工动画,小朋友们在公园游乐场的一角玩搭积木的游戏。)
(2)我们也像公园里的小朋友那样玩一玩、做一做吧。
(3)学生利用手中的方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摆算算8加5,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
2、百花园。
(1)走出了游乐场,我们再一起到百花园里去看一看吧。(出示对75页第二题: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蜻蜓在草丛中飞来飞去。)
(2)你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色?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蚂蚁搬家。
(1)我们刚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园上面的景物,其实在花丛的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呢?(示课件:加工的75页第4题,小蚂蚁在搬家并说明搬家的要求。)
(2)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
(3)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蚂蚁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购买食品。
(1)小淘气和大家一起逛了一会儿公园,他想请大家一起到公园的小店里吃点东西,你能帮他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吗?(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
(2)帮小淘气选择一个汉堡和另一种食品并计算价钱。(学生选择后练习8加几的计算。)
(3)自己任意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意两个数的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淘气一起逛了公园,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有几棵树
凑十法
8+6=6+8=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有几枝铅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加号,学会5以内的加法。
2、经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理解加法的意义。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数学的问题意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师:老师手上有些什么?猜一猜。生:杯子?花?铅笔?
师:对,有几枝铅笔呢?板书课题:有几枝铅笔
二、探究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一)说一说。
1、说一说。
师:认真看老师手上的铅笔,每只手上各有几枝?
生:一只手上有3枝,一只手上有2枝。
师:(合扰)现在表示什么意思?
1生:合起来是5枝。
2生:一共有5枝。
师:(双手分开,再合扰)请完整的说一遍。
生: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
2、认一认,写一写。
师:象这样: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2+3=5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个符号,你认识+符号吗?
生:加号,妈妈教我认过。师:真棒,你会向大人学习本领!
生:加号,我从书本上看的。师:更了不起,你会向书本学习本领!
师:请拿出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一横,一竖一样长。
3、读一读。
师:你会读2+3=5吗?板书:2加3等于5。跟读两遍。
4、再说一说。
师:在这个算式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师:做一只手1枝铅笔,另一只手4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也会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课堂本上写出加法算式)1+4=5
师:0+5=5,2+2=4,3+1=4等
(二)摆一摆。
1、摆一。看师摆,完成算式的填写。1+3=□
2、摆二。看图学生自己摆,完成算式的填写。2+□=□
3、摆三。学生独立摆,完成成算式的填写。□+□=□
引入两种解法:2+3=53+2=5
4、深入理解。(扩展加法算式的意义)
师:2+3=5表示: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2+3=5又表示:一边2个桃子,另一边3个桃子,一共有5个桃子。这2+3=5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你也能找一个象这样,表示不同意思的例子吗?
生: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是5本书。
(三)辨一辨。
1、独立尝试列式导出辨一辨。
3+1=5()和2+3=5()
师:你们能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原来有3辆车,又开来了1辆车,一共有4辆车。
生:图上有4辆车,又还有一个警察叔叔,所以一共是5。
师:四人一个小组议一议。谁是正确的?
生:车要与车合,车不能跟人合。
生:我们学过分类,水果与水果才能分在一起,蔬菜与蔬菜分在一起,所以我们不能把人和车分在一起。
师:你真了不起,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四)找一找。
1、我们学习了加法算式。你也能在教师里找一找加法问题吗?
生:前面1块黑板,后面1块黑板,一共是2块黑板。
生:这边2个窗户,那边2个窗户,一共有4个窗户。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加法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寻找加法问题的快乐。
板书设计:
有几枝铅笔
2+3=5读作:2加3等于5
加号
1+3=□2+□=□□+□=□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几块积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有几块积木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至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2、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投影仪、积木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的算式。
(1)2×3=6(2)5×3=15(3)4×6=24
3×2=63×5=156×4=24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
2、一共有多少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只)
二、新授
教学课本第6页例题。
1、投影出示积木图。
2、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木图。提问:
图中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样算的?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汇报。
(1)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一共有35块积木。
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就是有几个7?(5个7)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5个7相加是多少)
求5个7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7×5=35(块)或5×7=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7×5=35读作7乘5等于35,5×7=35读作5乘7等于35)
算式中,“7”表示什么?(7表示每排有7块积木)
“5”表示什么?(5表示有5排)
“35”表示什么?(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7”叫什么数?(7叫乘数)
“5”叫什么数?(5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2)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一共有35块。
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就是有几个5(7个5)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7个5相加得多少)
求7个5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5×7=35(块)或7×5=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5×7=35读作5乘7等于35,7×5=35读作7乘5等于35)
算式中,“5”、“7”、“35”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每列有5块积木,7表示有7列,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5”叫什么数?(5叫乘数)
“7”叫什么数?(7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页的第1题。
该题是让学生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1)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1题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图意。
2、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2题。
该题是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各是几个几相加。
3、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3题。
小狗送信。
教师先出示三座房子,再出示一些算式卡片,说明游戏规划,请三位学生扮演邮递员,把对应的算式卡片送到家。
送信时,先让学生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把表示相同意思的算式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这个游戏可多让几组的学生上来表演。
4、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分有多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几瓶牛奶》”,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2、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
3、小朋友,根据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4、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好吗?
二、教学互动活动。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9+5=14
1014
▲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
(电脑显示生3,生4的凑十法。)
▲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2、活动二: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1)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花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花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①比一比,算一算。
(电脑出示补充题:开火车)
9+1+19+1+29+1+3
9+1+79+1+89+1+9
9+1+49+1+59+1+6
②想一想,算一算。
9+3=7+9=
(2)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3、活动三。
(1)圈一圈,算一算。
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2)游戏活动。
“比比谁算得多”(电脑出示游戏情境图)。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看图,明白游戏规则。
②以小组形式做数学游戏,如9+4=,同学间相互说出算式,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三、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有几瓶牛奶
9+5=
①数②9+5③5+9
∧∧
1454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这样设计是为了全班交流体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2、数学游戏。
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本节课我还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但在这一节课上,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只注重了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平远县教育局教研室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教学探究平台,同时也感谢大家的莅临指导。
刚才我为大家上的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27页《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的教学。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真正落实让数学走进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收到了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首先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猜测大象的体重;然后感知并计算周围熟悉物体的质量;最后来计算大象的体重。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重视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思考、分析、讨论1吨有多重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3.注重体验,引导学生分享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通过列举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例子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爱学乐学,意犹未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吨有多重有了较深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学数学带来的乐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课堂调控等方面的不足。请各位领导、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进步。谢谢大家!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因为有了电……”,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因为有了电……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为有了电……》在提示中介绍了人类是怎样用上了电,“电”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交代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索的信念。
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做到说话完整。
3、学习与同学合作,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
4、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普通话,做到态度自然,语言流利。
2、能与人合作交流,认真听、评。
教学难点:表达流利、完整。
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电”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交流)对了,是“电”。有了电,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电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话题,说说从话题中读懂了什么。明确“……”是让大家说说“电”为人类做了什么。
2、读提示,明确提示中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读一读两个带问号的句子,让学生明白要说什么,怎样说。
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说的内容
1、比一比,看哪组收集的资料多?
2、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评一评,你对哪组的资料感兴趣?为什么么?
四、口语交际
1、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你知道“电”的好处了吗?能不能用“因为有了电……”的句式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那么如果没有了电,会怎么样呢?
小组进行讨论,记录下来,然后派代表汇报。
3、你能把刚才的两个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自主练习,主动到前面讲述。
提出要求
说的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流利,语句完整。
听的要求:认真。
评的要求:从内容、态度、语言、声音几方面来评,做到公平。
五、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收集有关的资料,还可以把刚才说的内容练习写下来。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学习字词
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一些植物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欣赏植物图片,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
1、 欣赏
2、 设疑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小宝宝吗?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给我们讲了几个植物妈妈的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读一读,要求
(1) 划出本课生字,同桌互相听一听,认一认,帮一帮。
(2) 你能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还不够理解需要帮忙,请在旁边打个问号。
(3) 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样送别自己的孩子的?请填写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蒲公英妈妈是( )
( )是( ),( )是( )
我还知道( )是( )。
2、 自己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 整体感知
1、 指名朗读课文,交流填空。
2、 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和指导朗读。
3、 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应该有什么的语气来读?
4、议一议,想一想: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第二课时
一、 熟读背诵,合作表演
1、 自由反复朗读,想想自己喜欢哪个角色,做好表演准备。
2、 引读课文,引导学生背诵,并用各种方式进行背诵。
3、 课文表演:教师和学生可以示范表演,然后小组内可以合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看看哪个小组的表演优秀就请哪个小组上台自由发挥。
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
2、(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三、 巩固字词
1、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各种形式认读,交流识字的方法。
2、 做猜字游戏:教师语言引导,学生猜字并找到相应的字,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四、 写字
1、 指导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 示范指导
3、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随时进行蝎写字姿势的教育。)
五、 拓展练习
1、 出示诗歌,学生试读(生字注音)
种子的旅行
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
蒲公英张开降落伞,随着风儿飘不停。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那里生根。
风滚草的果子,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
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啊漂啊,沉下水底发芽生根。
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波浪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张出新的椰林。
有的种子成熟了,蚂蚁会来搬运;有的种子靠鸟传播,鸟粪里常有幼苗诞生。
有的种子长着钩、刺,能挂杂人的衣服上旅行;有的种子根据湿度一张一缩,像动物向前缓缓爬行。
植物的种子,有各种能够传播的本领,一代又一代呵,繁衍它们的生命。
2、组内互读,听一听
3、指名朗读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听的?
《有几辆车》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15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