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三课时教案鲁教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三课时教案鲁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三课时教案鲁教版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
通过讨论、写作拓展对文本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你认为怎样才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真正纪念?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集体思考、讨论
(提示)可结合本文的学习,抓住任意一个角度来谈。
三、联系现实,写作文片段
有人说,《为了忘却的纪念》告诉我们,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2008年5月12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无以计数的伤痛,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永远纪念的东西。请任选一个角度写400字左右的片断,表达你的思考与纪念。
四、小组内交流。
五、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佳作在班上宣读。
六、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本文的教学,教学过程较为顺利,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对整个备课、上课过程作如下反思。
较为成功的做法:
一、课前调查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不太愿意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原因是学生感觉鲁迅先生永远站在社会的高处俯视社会百象,对社会的阴暗、人性的丑陋看得那么深那么透,是个让人敬而远之的人;鲁迅的文章语言太含蓄,几乎每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让人觉得难以把握。虽然学生的认识未免有些失之妥当,但我决定以走进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为最初目标,破除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文章的心理排斥。亲近文本,为理解文章语言、走进作者内心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换位思考,确定教学思路
根据课前的学情调查,再结合自己多年前学习本文的感受,我决定打破以前“板书课题——背景介绍——解题——分析文本”的模式,把“文本分析”放在前面,使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讨中逐渐形成对本文题目含义及写作目的的理解,避免了概念式的灌输。
三、力求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的:
(1)尊重学生阅读的权利。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去阅读,去感受。我在执教本文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探究都尽可能地首先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与作者心灵对话交流的目的。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学生阅读,因为学生才是课堂感受的主体。
(2)尊重学生表达的自由。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有了阅读感悟、心灵触动后必有表达的需要,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表达的自由。不管是课堂回答还是片断写作练习,我都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及时作出合理评价,对分歧较大的观点要提供帮助和引导,尽可能地引向合理方向。
四、机智灵活地追求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
执教本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的过程非常顺利,但在“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逃走”这个问题上学生的理解超出了我的课前预设。许多学生认为,我们崇尚“舍生取义”,连“左联”五个青年作家都为追求自由而献身了,鲁迅先生怎能逃走呢,他不是一个革命斗士吗?学生把鲁迅与“左联”五烈士相比较超出我课前的预设。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感觉有再让他们联系前后语境深入思考的必要。于是,我又让学生联系前文青年作家遇害后上海报章的态度读懂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再联系后文鲁迅先生的议论,使学生明白鲁迅的“逃走”并非为了自身的性命,而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韧性斗争,是更讲究策略的一种斗争方式。鲁迅先生用他的笔进行战斗,用他的智慧进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左联”五烈士的“走向刑场”更具有战斗力!这样的引导与分析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需改进之处:
一、问题设计偏多偏细。学习本文,设计了几个大问题,为解决这几个大问题,在备课之初我精心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以备上课时点拨、启发学生之用。但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有时学生已经解决了问题,我又把已准备的小问题提出来,使课堂欠简洁流畅。
二、第三课时的讨论活动,因学生没有养成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列成提纲的习惯,他们的发言不够连贯,有的发言让人觉得还难以征服别人。后面的片断写作练习,学生动笔之后交流效果不错。两相对照,我觉得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口头表达也要有抓要点的意识、列提纲的习惯。

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语文上册《为了忘却的纪念》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
1.揣摩文中的含蓄语句,诵读七律诗
2.理解典故的作用,认同作者坚韧斗争的理想追求主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敏感直率、执着乐观的白莽,纯洁善良、淳朴正直的柔石以及如他们一样“好朋友”“好青年”被国民党反动派不明不白地杀害,作为一个清醒而执着的战士,鲁迅先生对此有何反应?又作了什么样的思考呢?
二、回顾开篇当时上海报章的态度。
阅读思考:当时上海报章的态度有何异同?
学生发言明确:“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斗争中采取超然的立场,不想介入,不打算采取鲜明态度;“不屑”是认为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报道,充满轻视意味。这三个词显示了三种不同的政治态度,但都未对五个青年的无辜惨死作出实质性的反应,没有尽到媒体应尽的职责,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恐怖与冷漠。
三、研讨鲁迅先生在青年作家被捕、被害后的所作所为。
(一)速读课文第四部分,概括鲁迅先生在青年作家被捕、被害后有哪些言行?
学生阅读回答,交流明确:1、逃走2、对被捕青年无比牵挂3、惊闻青年作家被害,抒发内心悲愤之情
(二)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逃走
1.学生精读相关文段,思考、讨论。
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尊重学生的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
3.教师点拨:
(1)如何理解“印书的合同是,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句话的意味?
(2)为什么要讲《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含蓄语句的含义,理解典故的作用,从时局与鲁迅的主张两个方面来理解评价鲁迅先生的“逃走”)
要点提示:(1)“印书的合同是,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照说鲁迅身为作家,与书店订合同,自属常情,可是鲁迅却不愿意为此辩解,因为官厅是不讲理的。他们对革命作家,正污蔑罗织罪名还恐不足,怎么可以因辩解而送上门去呢?联系下文说柔石“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明白”二字也颇有意味:因为这是卑劣的诬陷,案情是无法讲明白的,也是不允许讲明白的。这几处的“明白”,隐晦曲折地揭露抨击了反动当局的卑劣无耻。
(2)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捉拿与岳飞有关系的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又要问鲁迅的下落,只因一个“明明白白的”引书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象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体现了顽强的“韧”的精神。
(三)理解鲁迅先生在惊闻五位青年作家遇害后内心的悲愤之情
1.学生朗读相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点拨:(1)仔细揣摩课文语句“……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全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依据文本,尝试补写文字中的省略内容。
(2)深情诵读“惯于长夜过春时”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入情境,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四、研读、揣摩文章第五部分与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明确本文的题目含义
(一)学生齐读第五部分。
(二)再次默读思考:在这一部分文字的背后贯穿着怎样的情感主线?
1.学生分析思考、发言交流。
2.师生讨论、明确:本部分第一段作者把自己与柔石他们对照着说,采用排比句式,表现鲁迅先生内心沉重、不能忘怀的情感;后文借用向子期写《思旧赋》“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郁结着不可压抑却又不得不有所节制的悲愤之情;“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文章最后“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预言光明的到来和烈士的血不会白流,表现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三)对照阅读全文第一段与文章最后一段,综合本文的学习,思考:如何理解“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一题目的含义?
1.学生阅读、回顾。
2.学生交流总结:这两段文字合起来算是解题性文字。说明作者因为内心郁积着深广的却又不得不压制的悲愤,长期积聚的精神负累,使作者感到窒息。而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只能“写几句文章”来减轻精神的重压。同时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战士,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的总结,意识到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的战斗精神。因此,所谓的“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
五、课时总结:
“夜正长,路也正长”,作为一个清醒而执着的“守夜人”,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控诉了夜的黑,赞颂了为打破黑暗献身的战士们的精神,也给了勇士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课下自主学习建议:
1.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
2.通读课文,联系现实领悟什么是真正的纪念。

高一语文《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一语文《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鲁四老爷等人物形象,深刻体会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gèng)
B.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wéi)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chù)
D.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yò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B.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C.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头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D.四婶起初还踌踌,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园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②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③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
A.果然毕竟仍然B.果然大约虽然
C.左右毕竟虽然D.左右大约仍然
4.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B.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打听消息的机会。
C.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人们的笑影,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D.待到祥林嫂出来掏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快速地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里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刻画祥林嫂的外貌(头发、脸、眼珠),表现祥林嫂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呆滞麻木的精神状态。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里对祥林嫂手中“竹篮”与“竹竿”的描写,采用倒装句式,将修饰“破碗”的定语“空的”与修饰“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放在后面,是为了化长句为短句,求得节奏的韵律美。
C.“阿呀阿呀,我真上当。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这一番话充分表现出卫老婆子作为媒婆的圆滑乖巧的说话特点,这一段简短的说词,包含了卫老婆子表白自己此番来真诚致歉的目的、既推责给祥林嫂为自己的过失开脱,又自贬致歉,既恭维对方,给对方戴高帽子,又表示荐一个好的来将功抵过。这样,既消了对方的气,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又给了对方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使自己体面地下了台。
D.“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一段环境描写以外面宁静的环境衬托“我”内心的不平静,同时渲染了悲凉气氛。
自主思考: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找出来个,试着给他们分类。
【合作探究】
1.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小说是怎样塑造他这个形象的?
2.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3.文章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分析。
4.本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祥林嫂,为何以《祝福》,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学习反思】 你这节课心情怎样?你有哪些收获?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第三课时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语文《荷塘月色》第三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课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一、检查背诵情况:全班同学齐背课文4、5、6自然段(5分钟)

二、讲读第三部分(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板书]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总结全文(20分钟)

1、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5分钟左右)。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

“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理想世界是人类心灵的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

2、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15分钟左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例析:

(1)“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2)“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出水很高,是“婷婷”;“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流水“脉脉”,清香“缕缕”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富于节奏感。

[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高一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

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4.通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B.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C.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思考:

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

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忘却”?

4.为什么要“记念”?

明确: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

1.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

2.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检查评改

1.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

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

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禅。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

文中两次写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课文分析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

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忠厚善良质朴

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白莽又名,冯铿又名,李伟森又名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年起的三十年。

③“夜”象征,“路”象征;“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2.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A.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a.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②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二、提问讨论:

1.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

三、总结讲解:

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

1.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

2.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

4.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

四、作文训练

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

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字左右,课内完成。

请2—3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五、课外选读: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9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