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下册)“统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猪八戒吃饼干的动画。
提问:猪八戒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学生只能说出有几种形状的饼干,说不清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谈话:没看清楚是吧。再看一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饼干各有多少块。
再次播放动画(学生还是数不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
小结: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是很难数出三种形状饼干的块数的。
【说明:创设猪八戒吃饼干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由于课件演示的猪八戒吃饼干的速度相对较快,学生很难独立地数一数就知道各种形状饼干的数量,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很自然地产生学习新的记录数据方法的需求。】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索
1.自主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启发: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饼干各有多少块呢?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数据的方法,教师巡视。
反馈:说一说你们组商量出了什么好办法?(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把每一个图形记下来)
谈话:这个方法很好,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个看猪八戒吃饼干,看到什么形状的饼干就把它报出来,其他小朋友记)
谈话:那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记录,请每个小组选一个小朋友报饼干的形状,其他小朋友记录。
再放动画,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让学生带着自己记录的结果到展台上展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⑴△△△△
□□□□
○○○○○○○
⑵△√√√√
□√√√√
○√√√√√√√
⑶△○△□○○
△□○△□○
○□○
⑷△1111
□1111
○1111111
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填表:把记录的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一共
个数
提问:根据表中数据,你能知道些什么?
【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体会合作的力量大。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和表示数据,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统计,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2.优化记录数据的方法。
课件演示:饼干吃完了,猪八戒回到了自己的家。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他准备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谈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启发:猪八戒不知道该准备多少份公鸡的午餐,多少份羊的午餐,多少份鸭的午餐。你们能帮助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吗?(知道公鸡、羊、鸭各有多只就可以了)
谈话:那我们再看一次动画,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每种动物有多少只记下来。
再放课件,学生记录。
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来记录?(公鸡、羊和鸭子太难画了,所以用画“√”的方法来记录)
师生共同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
公鸡
羊
鸭
一共
只数
6
8
7
21
提问:有了这张表格,你能说一说猪八戒应该怎么准备小动物的午餐了吗?从这张表格中,你还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说明:再次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可行的方法来收集、整理数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自主选择了简洁的记录数据的方法。这一优化统计方法的过程,不是教师直接告诉的,而是学生亲历活动主动获取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三、练习巩因,体会策略
出示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画面。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项活动?
谈话:想一想,如果在我们班举行其中的一项活动,你认为哪一项活动最受大家欢迎?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应该举行哪一项活动?(统计一下我们班小朋友中,最喜欢哪一种活动,就举行哪种活动)
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并填表。
项目
跳绳
跳远
踢足球
打乒乓球
拍皮球
一共
人数
9
3
12
10
5
39
提问:看了统计表,你能确定举行哪一项体育活动吗?你还知道些什么?
【说明:统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自觉运用统计方法的意识。教师继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方法。学生在分组合作解决问题之后,就能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
(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
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
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1。
1.四人一组,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
3.集体交流,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
二练习:想想做做2-5。
1.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
(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
(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
(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
(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3)集体交流。提问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
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
(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结。
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9、统计(1)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画正字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创设情景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
1.提问:这些小动物在干吗?(参加运动会)
2.他们各有几只?(不知道,没数清楚,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了。)(播放)
3.你都数出来了吗?(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
4.看来光靠数是不行的,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下。
二、合作探究,体会过程
1.小组讨论统计方法。
2.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画正字,涂格子,写数字等)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记录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再次播放)
4.学生汇报、整理结果。
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实物投影出学生整理的结果。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同桌说说再指名说。每划一笔(格),表示数量多少?
小结: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5.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
6.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出示统计表,提问: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到这个表中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展示,集体订正。
7.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根据这几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三、创设时间和空间,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现在我们来做个口算热身好吗?(学生开始做口算,计时半分钟).
2.我想让一位小朋友帮我统计一下全班同学的口算,好吗?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统计。
3.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加油站
一张日历的表格。找出2008年的3月份有几个星期日,星期六等。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么学到的?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照片上的女孩笑的多开心,你能猜猜他有几岁呀?(6岁)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因为他的牙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大。)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人一生中能长出两副牙齿,从你一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大约2岁半就长齐了。可是这副牙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牙就一个个脱落,大约12岁左右,乳牙会全部掉光,长出一种新的牙齿,谁知道这种牙叫什么?对,叫恒牙。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牙齿猜他的年龄是6岁是很有道理的!告诉你们,这个女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烂的笑容,让我看看你的小牙齿,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换牙了没有?找找哪是乳牙?哪是恒牙?有谁换牙了大声告诉老师——我换牙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换牙了,让你感觉很自豪,很高兴!是啊,换牙也是一种成长的标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牙,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还有换了四颗,五颗牙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颗、2颗、3颗、4颗、5颗……)
可是呢,老师又特别想知道换2颗牙的有几人,还想知道换3颗牙的有几人。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么多问题可把老师难住了。
……
你们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不少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一会儿,你把你想到的调查方法先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一比谁讲得最明白;谁听的最认真。
(3)集体交流。
师: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现在这么多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a、你觉得可以让你们组的小朋友换1颗牙的坐在一起,换2颗牙的坐在一起……
师:就是按照种类分一分是吗?(教师板书:分一分)
b、可以问小朋友谁没换牙,举手数一数,再问谁换了1颗牙再举手数一数,就这样一直问下去。(问一问,数一数)
c、黑板上不是写的“0颗”、“1颗”、“2颗”……的吗?可以在上面做记号,换了几颗牙就在“几颗”的上面做个记号。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能把换牙的情况清楚明白地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小结: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小组一交流,就有这么多同学想到了办法;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好不好?
师:就是啊,人多力量大嘛!在以后的学习中,咱们碰到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选择合理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师:瞧,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都可以调查出换牙的情况。那么到底用那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又清楚地表示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呢?(记一记,记下来。)
都喜欢这种方法?
2、小组交流。
那好,老师也准备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个小组长那儿,请同学们,一组一起想办法整理一下。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三种表格)
3、课堂讨论。
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预设小组可能出现的答案)
一组:我们用的是这个表格,从左向右画笑脸。每一个笑脸就代表一个人。画三个笑脸就代表有3个人。
二组:我们从上向下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四组:我们在3颗牙后写4就代表有4人换了3颗牙。
师: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像这样整理的办法就叫做统计 生:统计。教师板书课题:统计
师: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a、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颗牙,有几人换了3颗牙,有几人换了4颗牙。
b、换2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多几人?
c、换4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少几人?
d、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4、教师小结。
师:看,本来咱班的换牙情况让我们觉得很乱、很糊涂,后来大家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说,统计的作用大不大?
师:以后,咱们想要了解个什么情况,就可以用咱们这节课学到的统计方法。比如:咱们可以统计一下8岁小朋友的换牙情况,还可以统计一下小朋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还想到哪些情况也可以用到统计?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上什么课。
三、应用总结
1、巩固练习:做课本练习第一题。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统计。我们学校的大同学在海边捡到一些贝壳,打算用来做手工,瞧!他们也统计了一下自己捡到的贝壳,并把它们排起了队。看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能把你知道的填到旁边的统计表里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答案。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看到你们学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棒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看,课间休息时间到了。瞧!操场上多热闹啊!虽然热闹,可是看起来有点乱是吗?如果咱们能统计一下各小组的人数,划分一下场地,那多好啊!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图上画的,统计一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吗?
学生填完后集体订正。
根据大家统计的情况,我们学校就可以合理地安排活动场地了!小朋友,谢谢你们了!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啊?统计。
四、课堂检测
下面同学们试着来完成119页的第8题,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对。
交流答案,都做对了举手。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统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5草原的早晨
羊儿牧民
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一群群飘动歌声(多)乐)
练习2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2、写铅笔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读读背背: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4、综合性学习:结合“三八”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5、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教学准备:
之前组织学生去春游。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能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声字构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认字光趣和能力。
3.把句子补充完整,让学生意识到同一段话,可从不同角度学到许多东西,从面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4.写字训练,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1小题。
⑴读题。
⑵春天多美呀!指名读。师生评议,师相机指导。再读一读,谁能读正确、流利。
⑶指名读,评议。这段话写得美吗?为什么?你能读出春天的美吗?
2.教学第2小题。
⑴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为你们鼓掌。
⑵读题。自己读第2小题的内容,想一想:你们知道了什么?
⑶生交流,汇报。生在一起找、讨论。
3.教学第3小题。
⑴读题。你能说说你对文中出现的动物在什么了解?
⑵生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有关燕子、蜜蜂、布谷鸟的习性。
⑶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⑴(出示投影)学生认读。
⑵观察一下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⑶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描红笔笔到位,字字工整。
3.学生练习。
4.反馈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积累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
2.熟记谚语。
3.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教具:录音带、成语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㈠教学第1题
1.读题,审题。
2.现在是什么季节?
3.春天来了,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4.我们学校的花坛多漂亮呀!谁来夸夸花坛?
5.你们看,那盛开的花儿多像小朋友的脸呀!你们看,花坛里除了花,还有什么?
6.是呀,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各种花儿都开放了。
7.花园里万紫千红,蜜蜂嗡嗡叫,香气扑鼻,多美!
8.阳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学习、玩耍,个个都觉得——(出示春光明媚)师领读,生跟读。
9.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到处是春天的脚步,到处是春的气息,这真是(出不春意盎然)师领读,生跟读。
10(播放歌曲)师生共同唱歌。
11.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㈡教学第2小题。
1.审题。
2.指导。
⑴图上是谁在干什么?
⑵谚语就是通过简单的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呢?自己读一读。
3.练习。
4.练习背诵,反馈。
5.鼓励学生回去收集。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谁会做贺卡?你能教其他小朋友吗?
3.老师教做贺卡的步骤。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观察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画,练习有顺序地说一段话。
教具:挂图
一、审题
指名说要求。
二、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要求:按先上后下,先近后远的顺序说说图上远近的顺序说图上远处近处画了哪些景物?
2.指名说。
三、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第一句话。
2.将板书逐步变成填空题,指导学生分句练说。
3.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说。
4.指导学生说一句结束语。
5.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6、蘑菇该奖给谁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白兔与骏马赛跑落后了,小黑兔与乌龟赛跑,小黑兔提了冠军,可兔妈妈却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形象地告诉学生要敢于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内容,受到要敢于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启发。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和练习朗读。
学习难点:从读中领悟为什么要和高手比。
课前准备
CAI课件、生字卡、兔子头饰。
课时安排
三年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的大意。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认识新偏旁。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各自拼读。
2、指名拼读。提问: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大家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说的是谁发奖品?发给谁?为什么发给他?
3、再次自读课文,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4、自主拼读,同座对练,互相指正。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拼读,领读。
6、问:上面这些词语,哪些你们已经弄懂了它们的意思?说说你是怎么弄懂的?
7、学生发言。
(1)看软件理解:
乌龟提蘑菇
(2)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
练习参加
(8)自主记忆生字:谁已经想出好办法?
学生回答。
歌诀法:参、练
部件法:军、加
减一减:乌
换一换:提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熟记、练习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把课文改编成刻本剧。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2、根据说出的歌诀写出适当的字:
(1)横折在耳上,右边反文旁。()
(2)丝字头,三撇从上写到下。()
3、指名朗读。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来表演课文内容。
2、演一演。
3、议一议:
(1)表演得怎样?
(2)为什么这个大蘑菇应该奖给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读一读
(1)自主读文。
(2)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跟()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说。
(2)小黑兔()问:“我今天得了冠(),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3)“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蘑菇,“这是()奖品。”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能把生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田字格中。
(一)复习检查
按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1)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落在后面的是()。
(2)小黑兔比赛的对手是(),小黑兔得了()。
(3)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因为他()。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每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说话的语气,并交流。
2、这篇课文一共三个角色,你能读好哪个角色?
3、分配角色,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揭示生字:习乌加军参练敢提
2、指名读生字。
3、自主学习,说说这些字的注意点。
4、归纳:
习:独体字,横折钩略呈斜势。
乌:独体字,第二笔是横折钩。
加、练、敢、提:左右结构。
军:上下结构。第六笔是竖。
(四)布置作业
1、描红练习。
2、练习分角色朗读。
板书:
6蘑菇该奖给谁
跟谁比结果奖给谁
小白兔马落在后面?*(敢和高手比)
小黑兔乌龟得了第一为什么?
7、骑牛比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骑手说的话。懂得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骑牛比赛
指名读,领读。
2、简介南美洲: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南部。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轻轻读全文,读后仔细看两幅图,说出它们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读通课文,着重读好长句子。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各自然段的内容。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自主认读,指名认读。(带上拼音)
特别观看技艺热烈一束这位南美洲
兴致勃勃只有高超尽管掌声献上曾经
(2)自主学习,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自主学习词义。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互相交流。
(4)指名朗读课文。
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导读好长句子。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第二自然段写一次骑牛比赛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一位姑娘和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的对话。
(三)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
(二)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学生自主学习。
(1)口头填空。
南美洲人()爱看骑牛比赛。一天,赛场周围()了人,大家在()地观看比赛。
(2)想一想:什么叫“技艺高超”?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他为什么会技艺高超?
2、自由读课文,读后互相介绍“读懂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口头填空。
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的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2)第二自然段一共几句话?各写什么?
(3)问:哪些句子写一位骑手技艺高超?请朗读有关的句子。
(4)小姑娘向技术高超的骑手献上花并且问他为什么没摔下来的时候,骑手回答的话是什么意思?
(5)骑手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小姑娘给一位骑手献上一束鲜花。
小姑娘给一个骑手献上一枝鲜花。
全场响起了掌声。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观看比赛。
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
3、“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是什么意思?
(二)朗读指导
1、各自练习朗读课文,重点注意读好轻声。互相检查,纠正。
2、讨论:在一般情况下,哪些地方应该读轻声?
3、自主朗读,继续体会轻声。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束:独体字,竖写在竖中线上。
观:左高右低。
技、位:左窄右宽。
特:右边注意由“土”“寸”组成。
(四)布置作业
1、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2、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摔下来?
板书:
7、骑牛比赛
骑手牛结果
好几个野性大发两三秒钟就摔下来
一个疯狂蹦跳还是牢牢骑在牛背上
曾经摔下来上千次技艺高超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惭愧”这词学生较难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练习3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积累词语和生活经验的良好习惯。
2、读读背背。要求学生反复记诵,形成积累。
3、写好铅笔字。指导学生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4、口语交际:指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训练中的插图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用字词句。
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二、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
你们看一下,一共有几项训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题。
(二)学习“学用字词句”的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和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称?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习连线。
(1)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学生练习连线。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三)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习。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能说几种就说几种,越多越好。
4、延伸。
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给大家讲讲。
(四)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们可以收集一些汽车的图片资料,多认识一些汽车,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读读背背。要求学生反复记诵,形成积累。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的读读背背。
复习学过的内容。
(二)学习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
这些成语你会读吗?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讲完后,让学生猜是哪些词语的意思。
4、指导读前两个成语。
读出情感:精卫填海容易吗?愚公移山容易吗?
5、小结: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指导读。
6、读四则成语。读出韵味来。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由读得好的同学带领上同学读。
7、练习背诵。
(1)自由读背。
(2)指名读背。
(3)男女生对抗赛背。
(4)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言,齐读。
(三)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清题目要求:
(1)朗读。
(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韵语。
(2)指名试读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zhuochengzhi
(3)教师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习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习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练习情况。
(检查朗读、背诵情况,及时评价纠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写好铅笔字。指导学生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2、口语交际:指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的“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讲清题目要求:
本课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2、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帖和要求
(1)描红: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2)临帖:要有正确地书写姿势。做到:
一看:认真读帖。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按提、快慢、变化等考虑一下。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笔笔实在,字字认真。根据田字格摆好字的间架结构,老老实实地着按照范字一笔一划地临写。在此基础上,写完后,还要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三)指导练习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弄清这3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在田字格中都是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1)背《写字姿势歌》,训练写字姿势。
(2)出示“伯”,提醒学生注意左边单人旁窄一些,右边“白”宽一些。
(3)老师在黑板上田字格里范写“伯”:第一笔撇,起笔顿笔,行笔渐渐提起,第二笔竖,起笔顿笔,行笔力量要均匀,收笔回带。
(4)学生练习描写一个“伯”。
4、按上述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些“听、池”。
提醒学生写时注意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听”写“口字旁”时,位置略向上些,勿使下坠。“池”的三点水旁的三点的摆布:第一点稍靠右,第二点略小和第三点在一条线上,第三点向上挑,挑到下一笔的起笔处,最后一笔竖弯钩,起笔要重,收笔要轻。
5、学生练习写字。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临写,教师个别辅导。
6、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四)教学口语交际
1、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解放军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弄清问路人和指路人说话的内容及互相的问答关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议。
3、练习表演。
(1)学生练习,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熟读了对话,学习了文中的小学生为别人指路,那么,你们能不能在现实交际中为别人指路呢?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内容表演,好吗?
4、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字。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国家领袖人毛主席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毛主席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课件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绍毛主席革命历程。)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道理。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出示本课生字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四、记忆字形。
学字方法:
拼拼音节,读准音,
看看结构,认清形,
连成词语,理解意,
自己学习,记得清。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检查学习效果。
3、识记生字,看谁记字的方法多。(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学生说到那个,教师点那个,出现此字的结构分析图)
忘:上下结构,上边“亡”下边心字底。忘不了,忘记。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
4.巩固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卡片)读一读下面的词:
不忘挖井人外村毛主席乡亲立刻想念
五、指导书写。
1、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上台试写。
教师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忘、想、念”。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写法。
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3、翻到98页,在“我会写”中,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一、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三、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2.练习背诵。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在指导阅读时,充分利用插图来加深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课文出现的生字词。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
领读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2、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请默读课文后回答。
3、师:邓小平,人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初读课文
1、看软件演示,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说说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经常当时主要功课每次要求纸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
(3)擦去拼音,继续认读生字,指名读。
(4)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5)出示长句,指导停顿。
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贴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指名试读课文,侧重检查长句子的停顿是否恰当。
(三)布置作业
1、继续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和轻声。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词,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从小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好好学习。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经常先生母亲知道邓小平
时候当时功课衣服
2、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口头填空:
邓小平爷爷小时侯就能写()好字,()受到先生的()。
师:“一手”有时用来表明某人有一种技术或本领。
(3)指名朗读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练习题,讲这是两个长句,要求各自轻轻读课文后口头填空。
先生要孩子们()用纸蒙着字帖(),()练熟了,()照着字帖()。
()写字,邓小平爷爷()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两个长句告诉我们什么?
(3)练习用“先------再-----”说一句话。
(4)看软件,体会先生的要求。
(5)指名读第五句,提问:小平怎样用功?母亲心里怎样高兴?
3、回顾全文,讨论:
(1)邓小平爷爷小时侯写的字就很好,我们从哪儿看出来?
(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能把字写得好呢?
自由练读,知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熟读两个长句。
2、给下面的词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夸奖()经常()用功()应该()
3、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1、指导背诵课文。
2、指导正确、端正、匀称的把字写在田字格中。
(一)复习检查
1、说出跟下面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夸奖()经常()用功()应该()
2、背诵两个长句。
(二)背诵指导
1、着重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回忆这一自然段五句话的层次。
2、第一句话:写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功课。
第二、三句话写先生怎样指导学生写字。
第四句话写邓爷爷每次写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五句话写母亲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试背,指名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邓平经当主课次求
2、上面这些字,哪些字写的时候容易安排?请说说你的想法?
3、指导:
“邓、经、课、次”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具体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
“邓”上部横向持平。
“经、课”左边的上部都略高于右边。
“次”左低右高。
“邓”的右边部分,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4、练写生字。
5、上面这些生字,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他们的字形呢?
师生共同讨论。
(三)布置作业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2、背诵课文。
板书:
9、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红圈圈最多
能写一手好字
11、奶奶的白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到长辈为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能正确朗读课文。2、教学生字,认识新偏旁“八”、“心”。
重点难点:读准句子。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0、奶奶的白发问:读这课题时要注意什么?(第二个奶轻声;“发”多音字。)领读课题。看到这一课题,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2、要求:圈出生字词,3、读准字音。想想哪些生字词的意思不4、需要老师讲已经懂了,5、讲给大家听听。
6、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4)着重检查生字的读音,5)结合正音。
6)不需要老师讲的词语:白发、一半、怎么、高兴、吗
8)指名学生用动作表示:指11)着坐着抬起头抚摸
12)用口头造句的方式,13)理解“给跟让”
7、出示带有生字的词,8、自主学习,9、想出记忆的办法,10、相互交流。
指着一半给怎么高兴吗抬头
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歌诀记忆法部件记忆法猜谜记忆法
11、自由读课文
12、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读文后质疑奶奶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是什么意思?白发不是明明长在奶奶头上吗,别人怎么好给她白发呢?要是这位小朋友不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白发还会不会变黑?
1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作业:用下面两个字不同的读音组词。好haohao发fafa
17、练习写生字词。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设计理念
标准要求: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非正式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例题1。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能根据所描述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一套水果图片,学生每组一盒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一段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师:同学们这么熟悉刚才的音乐,老师猜你们一定特别喜欢蓝猫。想知道它最近的消息吗?
(课件出示场景1配画外音)“蓝猫我改行做水果店老板了。”
师:瞧瞧它的柜台,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会觉得蓝猫把各种水果堆在一起太乱了,需要分类摆放。
[意图: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教师以学生熟悉又喜爱的《蓝猫》主题曲吸引其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为组织教学做好了准备。“蓝猫改行做水果店老板”又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提出,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产生统计的需要。]
二、整理数据
1.师:如果这个盒子里的图片就是蓝猫柜台上的水果,你们愿意帮助他整理一下吗?
四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预设:有的小组可能是把水果分成了四堆,教师肯定他们分类的思想;有的小组可能会分成了四排或四列,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并认识到这种方法不仅分了类还便于计数。]
[意图:学生对分类和数数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提供一盒水果图片让学生整理,便于操作,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适时指导,启发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这是统计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的活动中感悟统计的方法,体验统计的过程。]
2.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学生互相评价。
师:当我们把物品整理成“排”或“列”时,往往要以一条线为起跑线,把横排(或竖列)对齐,习惯上从下往上排,也可以从左往右排。(教师扭转水果图下面的垫片,呈现从下往上排的方法)
思考:这样做好在哪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把一堆水果分一分、排一排,很快就变成了这幅整齐漂亮的画面。(板书:分一分、排一排。)其实你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数学中常见的一项工作——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意图:一个简单的教具垫片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象形统计图两种不同的摆放方式,既省时又明了。学生会觉得便于计数,能清楚地数出每种水果的数量;便于比较,能直观地看到水果的多与少。同时象形统计图的生成也为条形统计图做好了过渡准备。]
3.师:现在我们需要把这个统计结果保留在纸上。想一想:怎样利用这幅图表示统计结果呢?
让学生在方格上涂色分别表示每种水果的数量,并把相应的数量填在括号里。然后和同桌交流: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多少?接着在全班汇报交流:从这幅图上能看出什么?知道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首先说到的是各种水果的数量,教师随即贴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如果学生说不出表外的信息,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谁比谁多、多多少等数学问题。]
4.师:为了使蓝猫看得更方便、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将收集的数据这样进行的整理。教师画出表格线,帮助学生认识表格的第一行是水果的——种类;第二行是水果的——数量。板书:种类、数量,完成统计表。
[意图:教材的例题1并没有出现统计表,这里之所以提前引入简单的统计表,是为了在比较中渗透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优点。同时也为给例题2减轻分量,为练习十七的第1题扫除障碍的。]
教师小结:我们从这样的统计表或统计图中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每种数量的多少和它们的关系。学会统计能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面我们试一试。
三、应用拓展
1.师:这是老师根据大家的学籍卡整理的每位同学出生的月份,从表中找到你的名字,看看你出生的月份有没有写错的。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完成课本P95——1题。
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始数据,要把本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用涂方格的方式画在图里,数清各月的人数填在相应的表格内,根据图或表回答图表下面的三个问题。
[意图:教师提供的每位学生的出生月份是原始数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名字核对正误,实际上是检验学生能否读懂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原始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则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回答下面的问题又是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再次感受。]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96——2题。
[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集体订正统计结果,分析错因。
[预设:大部分学生可能要从轮船、火箭和小鱼的图片上分类去数每种图形的数量,也许有个别同学会寻捷径,直接从“√”或“正”字中获得数据,这时就会出现统计结果不一致。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统计的,当学生说到从符号中获取数据时,教师追问:为什么想到了直接从符号中获取数据?在肯定这种方法后大家一起分析错因。]
师:从图片中数出的结果是可靠的,从符号中获取数据简明易数,方法很好。但是书上给我们呈现的并不是完整的结果,怎样用这些符号做记录?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符号来记录?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做练习,减少教学成本,提高课堂实效,减轻课业负担。同时为下节课教学例题2用符号的方法统计做一些提示和铺垫。]
同桌合作,再次从图片上数清楚每种图形的数量,有错的改正。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并提出更多的问题。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用分类数数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了整理,这个过程就是统计。统计的结果通常反映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经常要用到统计,我们也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搜集一些数据,分类整理出来,作个统计分析。
设计思路
“学”数学不如“做”数学。统计教学更应如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让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在做统计的过程中真切感受统计、理解统计、运用统计。
1.灵活选取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统计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的素材。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窄,对许多现象要么不理解,要么不感兴趣,因此在一年级统计教学中,选取学生能够理解的同时又感兴趣的素材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
教材的例题1呈现了三行盆花,各种颜色的盆花混杂在一起,特别是红花和粉花不容易看清楚,为避免干扰,本课创设了蓝猫开水果店的情境。它既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也能较好地体现分类统计的需要。教学要尽力营造这些“需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精心设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
为了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统计知识,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老师在每一个活动和每一个细节处并不急着“教”什么,而是耐心地把“经历”和“领悟”的机会留给学生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
(1)分类是初步的数据统计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了统计愿望,就会主动地分类、计数、比较。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学生的分类结果自然地呈现出象形统计图。
(2)由于这个象形统计图是许多图片摆上去的,就引发了画条形统计图的需要,从象形统计图到条形统计图的无痕过渡,增强了学生探究的自信。(3)表格是表达数据的一种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对统计表的分析,一边贴图片,一边填数据,又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统计表,学生初步认识到统计表的形成,并在与统计图的对比中感受两者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
3.进行数据分析,体会统计价值。
获得数据不是统计的最终目的,填写图表也不是统计教学的唯一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的主要情况,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才是真正体现统计的价值。学生对每一个内容进行统计之后,教师都要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这是引导他们利用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思考。学生的回答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出各类物体的数量,另一种是对数量进行比较或综合,从本质上讲,两种回答的差别在于对统计获得的数据的利用程度,前一种回答是重要的,后一种回答更有意义,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统计的价值得以渗透。
教学内容:《练习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说话【我的十分钟】
1、复习课文《人有两个宝》。
2、师:我们知道“手”是人的一个宝,它能帮助我们做好多好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把它画下来。
3、在纸上描画自己的小手。
4、小组讨论说说手能为你做哪些事情。
5、教学“拼拼读读”。
出示四幅图,自主品读词组,再交流,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说对一个出示相应的词语。
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题:写字
1、出示“们、叶、江”。
2、指读。
3、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那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写?(从左到右的顺序)
4、学生练写
三、学习第三题,读读背背
1、出示小诗(带拼音)。
2、自己读一读,要求:看汉字读,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
3、重点指导音节:kuaixiaoniaolianglai及轻声音节。
4、指名读,齐读
思考:为什么这首诗里把爸爸妈妈看作是“大树”,而把我比作是“快乐的小鸟”?
5、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2、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题意
1、出示两幅图。
2、自己看图,读一读要求。
二、指导
1、图上画了谁?
2、你们知道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说话要求。
三、练习【我的十分钟】
1、自由练习说
2、同座互相借铅笔。
3、老师扮演小猴或熊猫与学生对话。
4、请学生上台来表演。
智慧瞬间: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2、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养成形成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9月4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3、小结。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1、看图 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
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6、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1、看图,讨论要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说说写字姿势的要点。同座位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给姿势正确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四、总结。
1、强调读写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演学得好的学生。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教 后 记
苏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9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二、新授。1.教学例题。(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1。1.四人一组,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3.集体交流,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3-5.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
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二练习:想想做做2-5。1.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3。(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3)集体交流。提问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3.完成“想想做做”4。(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4.完成“想想做做”5。(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三、小结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四、教学反思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统计花坛每种颜色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有用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课题统计教科书第93页、94页.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并指导看图.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再看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真聪明!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
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继续看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的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量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的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继续看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位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投篮比赛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体育比赛中的统计得分用到的就是统计知识,学生对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投篮比赛的场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统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调查统计指明了方向。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起用小方格来表示红花的盆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这种表示方法,为下一个环节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时我要学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对学生来讲是个比较生疏的方法,要指导练习。我给学生推荐了用写“正”字的方法,就让他们来统计,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在这里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才是。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1题和第2题。设计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学会统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步理解统计的意义.。
教学难点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方法.。
课前准备12两题事先画在小黑板上.。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统计图和
统计各是怎样的?
二这节我们再来练习做统计图和统计表.?
出出示小黑板第一题.指导看懂图意,并进行统计,。.
一月份出生的几人举手、让一个同学在表上涂几格。.
就这样每个月份出生的人数全都统计出来.。
填下面的统计表.。
完成填空.。
校对。
出示第二题:
图上画了什么?是用那些图形拼起来的?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填写统计图,每个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各组各自完成。.
各组在全班班进行交流,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统计的?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组的方法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说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各小组完成一个统计表.自己去搜集资料,喜欢什么就搜集什么?
例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什么活动等。.
汇报交流.。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三题第四题。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并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和找规律的知识.
教学重点巩固统计知识.。
教学难点统计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准备第四题.。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加减法,
指名板演上面四道,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全体学生在书上完成第三题.。
检查校对。.
二小黑板出示第四题。.1指导看懂第四题.。
指名提出问题。
把个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在格子中涂上颜色.。
按小组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鼓励学生说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题:
看!小猪出了一个题目,要考考我们,用这三张卡片有六中排法你能排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完成.。检查校对。
四课外延伸:自己去调查一样喜欢东西,然后再交流.。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苏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08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