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轮备考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轮备考复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12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二轮复习——生命的历程

二、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

3.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

4.细胞癌变和凋亡

5.干细胞

三、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识别

四、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1:细胞分裂与生殖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

①连续分裂的细胞;②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3.细胞周期的两个阶段及表示方法

(1)两个阶段

间期:经历时间长,约占90%~95%

分裂期:经历时间短,约占5%~10%

(2)表示方法

方法一:一个周期:B→B;

间期:B→A;

分裂期:A→B。

方法二:一个周期:a+b或c+d;

间期:a或c;

分裂期:b或d。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规律

1、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

(三)细胞分裂方式、所处时期及细胞名称的识别与判断

1.特殊图形的识别

只要根据细胞图形的特征,就可迅速地判断出细胞的分裂方式、所处时期及细胞名称。

2、常考图形的识别

(1)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四)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中必须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可见: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维持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中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物质的变化,产生种类繁多的有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增加了后代个体遗传物质的丰富性,使物种变异性增加(有利于物种进化),使后代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增强(有利于适应复杂环境)。

例1、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A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菠菜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存在中心体。

例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的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D

整个坐标可以看作细胞分裂的周期,甲组可看作G1期,乙组可看作S期,丙组可看作G2期和分裂期。丙组细胞只有在分裂期的后期染色体才会加倍。若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则更多的细胞中DNA含量为2C,甲组细胞数量应增加。

例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C

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以及基因突变的结果。因为是高等动物,且图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为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应该是不均等分裂。根据由一条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上基因不同(B、b),可以推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例4、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A

甲图每级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当于丙图另一极细胞的子细胞;乙图属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可能来自同一个个体;乙图细胞每极含有2个染色体。

知识点2:细胞分化与癌变、凋亡

(一)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遗传基础:细胞内含有种类繁多的基因,同种生物不同细胞含有几乎相同的基因,受各种因子的调控与影响,同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在不同时间激活并表达不同的基因,即选择性表达。

2.细胞分化时期: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分化,但以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

3.细胞分化即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生物体细胞内调控机制的制约,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4.分化结果: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不同细胞、组织等,从而促进个体发育。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完成个体发育,但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

5.细胞分化与分裂的关系

(1)在发育过程中,高度分化的细胞逐渐丧失其分裂能力,如神经细胞,而且神经细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

(2)有些细胞终生保持较旺盛的细胞分裂能力,如各种干细胞。

(3)有些分化的细胞在特殊情况下可暂时恢复分裂能力。

规律:细胞分化程度越低,细胞分裂能力越强。

(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

比较项目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原因基因控制极端物理化学因素或病理条件

凋亡小体有无

炎症反应无有

DNA电泳图谱梯状条带弥散性条带

(三)干细胞的类型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1.类型: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发育潜能的原始细胞。机体内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是由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干细胞分为3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下面以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为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应用:医学上,干细胞的研究为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癌症、癫痫、糖尿病等疾病的根治带来了希望。

(四)细胞的癌变特征与机理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比较)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例如,体外培养中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转化成癌细胞后变成球形。癌细胞的细胞核都较正常细胞的大,有时形态也变得不规则,核仁也变大了,染色时,核的着丝点颜色也明显加深。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到处游走分散,进行分裂、繁殖,形成肿块。

2.癌变的机理

(1)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症就是一系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

(2)机理

(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不是简单地相互拮抗

①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只有当原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或称激活、活化)后,细胞才会恶性增殖。

②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③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节作用。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将使人类有可能真正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例1、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增强

B.⑤与⑥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但基因表达功能不相同

C.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一定会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D.a、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

A

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小,A错;分化细胞与发育成该细胞的受精卵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因基因表达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差异,B对;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细胞死亡不一定引起个体衰老和死亡,C对;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分裂,c过程的结果表明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发生了细胞分化,D对。

例2、分别在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以下对此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肺成纤维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B.衰老程度大的细胞分裂能力弱

C.高等动物体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分裂能力也不一样

D.胎儿时期,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远大于成年人的

表中数据无法显示细胞周期,只能反映细胞增殖的能力。

D

例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不同细胞内表达的基因差异,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A对;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能说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B错;细胞凋亡是在基因的调控下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C对;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原癌基因突变或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下一讲专题我们将复习生物的遗传,请大家提前做好专题总结。并完成我们提供的专题导学内容。

1、简述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怎样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简述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四个原因。

3、利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分析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过程

4、总结判断显隐性的基本方法

5、写出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比例

6、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2、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A.着丝点分裂为二所代表的时期

B.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所代表的时期

C.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所代表的时期

D.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所代表的时期

3、以下图示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

4、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与核酸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相应地,核酸的分解速度明显降低。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哪种特征有关()

A.分裂旺盛B.细胞呈球形C.容易转移D.无接触抑制

5、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有能识别凋亡诱导因子的细胞才会凋亡,细胞凋亡是个特异的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只有蛋白质的分解,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使动物体内多余、衰老、有害的细胞得以及时清除

D.如果能有效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6、下图表示洋葱根尖某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染色体和染色质发生形态转变的时期是a和e

C.c和d时期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7、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制片捣碎不充分B.染色时间不合适

C.视野选择不合适D.解离时间不合适

8、关于染色体和DNA分子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④染色体复制时,DNA分子也复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下表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

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

肿瘤细胞18.00.518.5

成纤维细胞19.30.720.0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10、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人体细胞,发现一个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且均排列在赤道板上,则此细胞最可能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分裂间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1、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12、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称为

A.细胞融合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

13、下列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示意图,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与图示中哪一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同

14、某科学家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DG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B可表示DNA的复制

C.可在细胞质的结构物质中测到放射性

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CD和FG段

15、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C.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D.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6、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既能复制又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B.线粒体C.叶绿体D.中心体

17、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

C.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变

18、下图是从某生物体内获得的一种细胞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细胞内染色体上的DNA不能进行复制

B.该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多糖是糖原

C.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此种生物整个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最多为4条

19、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B.若是植物细胞,在BC时期会出现赤道板,在CD时期会出现细胞板

C.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46条

D.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20、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后,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二、综合题:

*21、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阅读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将苏丹红一号染料直接注射入小鼠膀胱后(小鼠正常体细胞有20对染色体),膀胱被诱发产生了癌症。

资料2:当人体自身组织的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以后,细胞膜的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如肝癌细胞会产生甲胎蛋白,前列腺癌细胞会产生PSA,这些蛋白质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应答,使癌细胞裂解。

(1)苏丹红一号染料属于_________因子,它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2)A图为小鼠膀胱癌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

①从A图可知,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②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中的期,G2期的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条。

③二氯甲二乙胺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够阻止参与DNA分子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用二氯甲二乙胺处理后,B图中DNA含量为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④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n/N(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细胞数是千个。

22、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个细胞的核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A-F分别表示细胞周期的五个时期)

(1)图中A—B表示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2)图中B—C表示的时期是,此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填标号)之间。

(4)染色单体消失在(填标号)之间。

23.下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填空回答:

(1)图中表示生长点细胞的是,其特点是

(2)调换高倍镜观察,使生长点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方向)移动。

(3)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期,其原因是。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染上颜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是性染料。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果是在开始实验时取材,那就剪取2~3mm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如果解离了25min,那将会。

*24.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用性成熟的青蛙作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

实验的大体思路是:。JAb88.COm

根据上述思路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取正常的雄性青蛙的体细胞直接进行组织培养,观察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青蛙。

第二步:准备若干个正常雄性青蛙的体细胞和雌性青蛙的卵细胞。

第三步:。

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重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克隆,观察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青蛙。

实验结果及分析:。

问题讨论:第四步若能克隆出小型青蛙,其性别应为,主要性状应与相同;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细胞的分化受细胞质的影响?。

25.请据图回答

(1)①—②、①—④的过程叫做。

(2)①—③的过程叫做。

(3)③—⑤的过程叫做。

(4)组成②③④细胞的、、不同,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

(5)①~⑤所示各组细胞群中,具有分裂能力的是标号所示细胞群。

(6)要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培育新植株,需要采用技术。

1、D2、A3、B4、A5、B6、C7、C8、B9、C10、D11、D12、D13、B14、D15、D16、D17、C18、A19、A20、D

21、(1)化学致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或DNA分子结构,只写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不得分)(2)①有丝分裂②S80③2④两

22、(1)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2)有丝分裂前期1:2:2

(3)C—D(4)D—E

23、(1)B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右上方(3)细准焦螺旋

(4)间间期的时间最长(5)染色质或染色体碱(6)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解离过度影响染色

24、取体细胞、体细胞核和去核卵细胞形成的重组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看能否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将雄性青蛙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雌性青蛙的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

重组细胞能发育成一个小型青蛙,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雄性雄性能

25、(1)细胞分化(2)细胞分裂(3)细胞生长(4)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组织(5)①③⑤(6)植物组织培养

延伸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备考复习:细胞的代谢


2012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二.教学重点:

1、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2、酶和ATP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三.教学难点: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知识点1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多糖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3)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运输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否需要需要

是否消耗ATP否否消耗

(4)细胞膜的功能:

①保护细胞内部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与细胞识别、通讯、免疫有关

特别提醒: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但是细胞膜属于单层膜。

(2)细胞膜的许多蛋白质具有载体的作用,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在一定范围内都是可以运动的,不仅仅是蛋白质分子能够运动。

(4)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但是能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器分类总结

分布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动植物都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液泡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中心体、溶酶体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结构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成分含DNA(基因)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含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的液泡中无色素)

功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能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

有关的细胞器(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

(2)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为例)

3、细胞核与生物代谢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代谢活动,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和能量,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特别提醒:

①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多种酶的结合位点,如呼吸酶、蓝藻的光合酶等,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②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例1、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D

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

例2、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D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体和细胞膜中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例3、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D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可知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而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

例4、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e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B

据图可知此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细胞中还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选项A、C、D都为真核细胞,所以答案为B。

例5、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图中结构[ ]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1)乙 甲 [1]大液泡 (2)纤维素和果胶 (3)线粒体 (4)A (5)①③⑤ ②④⑤

由甲图中有叶绿体和大的液泡可知,甲为叶肉细胞,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植物细胞成熟后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成熟的标志是有了大的液泡。6为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中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4为线粒体,5为叶绿体,叶绿体有片层结构,线粒体有嵴;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都要消耗氧气;两者都能产生ATP。叶肉细胞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转录产生的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变化,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具备增殖能力,细胞核DNA既转录又复制。

知识点2酶和ATP

(一)酶

1、酶和代谢的关系: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所有的酶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使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酶本身不发生变化。总之通过细胞代谢,完成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不断更新。

2、酶和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1)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都没有改变

(2)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的特性

(1)高效性(2)专一性(3)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规律

(二)ATP

1、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

2、生物体内能源物质的相互关系及代谢过程

(1)几种能源物质:

根本能源——太阳光能

储备能源——脂肪、淀粉、糖原

主要能源——糖类

最常利用的能源——葡萄糖

直接能源——ATP

(2)能源物质之间的关系

(3)能量代谢的过程

知识点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外界条件变化与C3、C5、ATP、ADP含量变化的关系

光反应和暗反应中C3、C5、ATP、ADP四种物质的含量与光、暗反应条件中的CO2之间的关系:

(1)此图中若停止光照

即:光停,ATP↓,ADP↑,C3↑,C5↓。

(2)此图中若突然停止CO2的供应

(二)不同状态下植物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

1、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1)气体代谢特点;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吸收O2,放出CO2(如图)

(2)细胞呼吸强度可以用下面三种方式表示:

①用CO2的释放量(或实验容器中的CO2增加量)表示

②用O2的吸收量(或实验容器中的O2减少量)表示

③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减少量表示

2、弱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①此状态下,植物的气体代谢特点与黑暗情况下相同,但吸收O2,放出CO2较少(如图)

②细胞的表观呼吸强度(相对呼吸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

A、用CO2的释放量表示

B、用O2的吸收量表示

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减少量表示

(2)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时

①气体代谢特点:此状态下,植物与外界不进行气体交换,即没有O2和CO2的吸收与释放(如图)

②此时表观呼吸强度或光合速率等于0

3、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1)气体代谢的特点(如图)

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除来自植物自身的细胞呼吸之外,不足部分来自外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用于自身细胞呼吸之外,其余氧气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2)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

①用氧气的释放量(或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表示

②用CO2的吸收量(容器中CO2的减少量)表示

③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增加量表示

例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分子是由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C、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

D、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

C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TP分子是由一个腺嘌呤、一个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小麦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ATP来源于呼吸作用。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因为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的速度很快。

例2、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A

(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将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和[H];(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将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成水。

例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速率不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D

图示黑柱表示CO2释放量,即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减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而O2的产生量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因此图中光照强度为a时,没有氧气产生,只有6个单位CO2释放,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强度下,既有CO2释放,也有O2产生,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光照强度下,没有CO2释放,产生了6个单位的O2,说明光合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条件下,O2的产生量为8个单位,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6个单位CO2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还要从外界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细胞结构与代谢的关系,强调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与结构相适应。

下一讲我们将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大家提前做好专题总结,完成我们提供的重点导学内容。

1、什么叫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哪两个阶段,重点发生哪些变化?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哪些不同点?

3、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有何特点?

5、什么叫细胞的全能性?细胞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6、细胞衰老和癌变分别有哪些特征?

7、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何区别?

8、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哪些变化?

9、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分别有哪些不同点?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突触后膜释放递质B、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

C、叶绿体中C5固定CO2D、O2进入组织细胞

2、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的高度是()

A、abB、a=bC、a≥bD、ab

*3、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

甲装置乙装置

A液滴左移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B液滴不动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

C液滴不动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D液滴左移液滴右移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4、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假设每个酵母菌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5、如下坐标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是()

6、将酵母菌培养条件由有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下列过程加快的是()

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释放

C、ATP的形成D、丙酮酸的氧化

7、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8、刚采摘的甜玉米在25℃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甜味变淡。如果把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其主要原因是:在沸水中()

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改变可溶性糖的分子结构

C、破坏了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D、杀灭了表面的微生物

9、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C、[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10、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CO2→C3化合物→(CH2O)B、氧原子:H2O→O2

C、氢原子:[H]→ATP→(CH2O)D、氧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11、硝化细菌将无机物CO2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A、太阳光能B、NH3氧化

C、周围物质的氧化分解D、自身有机物氧化分解

1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叶绿体是细胞中酶种类最多的地方

13、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表示光合作用。此时希尔(R.Hill)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Arn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O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O)产生。希尔反应和Arnon的发现,使当时的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于CO2

B、H2O被裂解后,发生了由H2O最后到NADP+的电子传递,整个过程需要光

C、希尔反应与CO2合成有机物是2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D、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O2合成有机物过程提供了NADPH和ATP

14、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5、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试剂

A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柑橘组织样液斐林试剂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人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蒸馏水

C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NaOH、酚酞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

16、将某水生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有机物积累量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如果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那么在哪个温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A、lO℃B、15℃C、20℃D、25℃

17、某校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24h的测定,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请问图中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

e

A、a、bB、b、cC、a、cD、b、d

18、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浓度的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表中数据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O2浓度为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O2浓度为3.0%时最适宜贮藏菠菜

C、O2浓度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浓度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浓度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20、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

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②萨克斯发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③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④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④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和(填细胞器)中,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2)图乙中酶的单体是,在人体中,该单体的种类约有种。

(3)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4)图甲中的[H](实际上是NADPH)具有作用,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

分解。

(5)若组成图乙中酶的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е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22、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该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

装置Ⅱ装置Ⅲ

1①②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2③不移动④只进行无氧呼吸

3⑤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

23、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以上的甲、乙两种结构的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的过程是,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甲的D结构中发生的反应称为,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看,是由于D中有。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在甲结构中的总反应式:。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填名称)。

24、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②。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25、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溶液

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

甲+—+—

丙+——+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3)结果预测:

(4)结论: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1、A2、D3、C4、B5、D6、A7、D8、C9、C10、C

11、B12、C13、B14、D15、C16、B17、B18、C19、C20、A

21、(1)叶绿体线粒体ATP(2)氨基酸20

(3)光照氧气(4)还原丙酮酸(和水)(5)e-mn/n-18

22、1)①c→a→b(或c→b→a→b);d→b

②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1)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2)①向左移④向右移⑤向左移⑥向右移

3)6

23、(1)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化学能

(2)类囊体的叠合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光反应

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

(3)固定、还原

(4)⑦乳酸

24、(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上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5)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25、(1)

溶液

试管蔗糖

溶液淀粉

溶液蔗糖酶

溶液唾液淀粉酶

溶液

甲+—+—

乙—++—

丙+——+

丁—+—+

(2)②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酶具有专一性

(5)20℃条件下酶活性降低,产物减少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代谢专题复习导学案


胶南一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学案

课题:细胞的代谢(一)编号:03

教师寄语:细心决定成败,完美永无止境

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II)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II)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II)

做听课的主人:(知识网络自主构建)

1、列表比较物质运输方式

2、用坐标图的形式分析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

3、用概念图的形式分析酶、ATP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例1、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②。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变式训练1、如右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先上升后下降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例2、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四种情况。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一定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变式训练2、下列描述和该曲线相符的是

A.家兔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速度与O2浓度的关系

B.小麦的根细胞,吸收K+的速度与呼吸强度的关系

C.大豆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其细胞液含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的量与外界O2浓度的关系

(三)质壁分离及复原

例3、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四)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例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五)ATP的结构及利用

例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表示同一物质

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复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相对表面积决定:表面积/体积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速率就越低。
2、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过程
(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记忆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记忆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记忆口诀:点裂数增均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记忆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
(1)分裂前期,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直接由两级发出。
(2)分裂末期,动物细胞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在细胞赤道板平面形成细胞板(与高尔基体有关)将细胞一分为二。
4、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
1、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关试剂及作用:
(1)解离液:质量分数15%和体积分数95%按1:1混合而成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液:清水,作用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利于染色。
(3)染色剂:龙胆紫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2、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装片的步骤
(1)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再用高倍镜观察。
(3)统计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一、细胞周期的理解
1、细胞周期分段: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历时长,分裂期历时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如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个规律性变化
1、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变化(二倍体生物)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NA数(2C)2C→4C4C4C4C2C
染色单体数0→4N4N4N4N→00
染色体数(2N)2N2N2N2N→4N2N
同源染色体对数NNNN→2NN
染色体组数22242

2、DNA、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1)a→b、l→m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变化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图6-3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及染色体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N)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6-3
(1)实线A→B→C→D→E→F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区段:实线应为__________段,虚线应为__________段。
(3)实线B→E段DNA均为4N,请分析这期间染色体发生的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有丝分裂进程分析,此曲线有一个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的特点以及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了考查,染色体在间期、前期、中期数目不变,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末期数量恢复正常。而DNA在间期从2N到4N,前期、中期、后期都为4N,末期恢复到2N.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占大部分,所以图中有明显错误。
(1)核内DNA染色体(2)DEbcd(3)①染色质高度螺旋为染色体②染色体数量的加倍③染色体的位置由散乱分布→赤道板有规律地排列→移向两极(4)间期持续的时间太短
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2)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显微镜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图像。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①取材:剪取根尖2mm~3mm,注意取材时间。
②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1:1混合液)。
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③漂洗:用清水漂洗约3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④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⑤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
①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②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钠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质壁分离实验中不需要酒精灯加热,若加热会使细胞死亡,实验失败;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所以植物不可能无限制吸水导致破裂。若用很高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植物细胞,可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导致看不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死亡。
B


(2010重庆高考)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C错。质粒是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故答案D错。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2010海南高考)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高等植物细胞分裂中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称为细胞板。此题背景为动物细胞,故A错。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刚开始不久,所以B错。C描述的现在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正确。两个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式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故D错。
C
(2009天津高考)1.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的一定是处于分裂的细胞,题中蛙的红细胞、淋巴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牛的精细胞均不再分裂了,小鼠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以及精原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分裂,所以B正确。
B
(2009广东高考)23.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值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动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且,无丝分裂主要出现在高等生物分化的细胞中,比如鸡胚的血细胞等,不仅出现于衰老细胞。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当然也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AC
(2009上海卷)18.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理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
此时细胞内10条染色体和10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即DNA未复制,且细胞开始溢缩则应处于分裂的末期。
C
(2008上海高考)3.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B.中期
C.后期D.末期
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只有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才出现细胞板。
D
(2008上海高考)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只包括G1期和G2期B.出现纺锤体的时期是S期
C.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D.M期发生DNA复制
间期包括G1、S、G2期,其中S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G1、G2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纺缍体的出现是有丝分裂前期。
C
(2008江苏高考)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
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4341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44303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880671885
计数细胞总数1000
各时期细胞数的百分比88.06.71.83.5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_______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在答题卡上的饼状图中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
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④载玻片厚度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1)将“5cm”改成“2~3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2)见下图(3)①②③⑤⑥


1.(201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二模)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B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3.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19.3~38.6h段
4.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蝌蚪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5.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B)
A.甲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6.右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
丝点的分裂
C.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D.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②和⑤
7.(2010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培养某哺乳运动胚胎干细胞,测量其细胞周期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h、S期(DNA复制期)8h-G2期(纺缍丝形成准备期)4h,分裂期2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C)

8.某科学家用15N标记氨基酸,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为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的强度
B.15N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作为DNA复制和RNA合成的原料
C.2-12小时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为DNA复制
D.DNA复制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
9.右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10.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看到解离后的根尖变酥软,原因是(C)
A龙胆紫使细胞变软B.酒精使细胞变软
C.盐酸使组织分离D.根脱水
11.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①用蒸馆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馆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D
A.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B.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所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4N
C.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
D.实验③的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12.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C
A.应该选—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13.(2010东北三校高三一模)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细胞作实验材料。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B
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②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红细胞④放在清水中的黑藻叶片细胞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4.(2010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高三二模)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该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15.生物体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增殖,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减数分裂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
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5对
C.幼龄个体的细胞增殖旺盛,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不是所有增殖的细胞都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有关
16.如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1)若图A所示的生物基因型为AaBb,在1的某一位点上有一基因A,在2上有基因B,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基因a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含基因b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A所示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中的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处在图B的__________期(填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__________的细胞数量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图C中DNA含量在为__________的细胞数会增加。
答案:(1)4和8(2分,答案不全或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3和7(2分,答案不全或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2)核糖体和线粒体(2分,答案不全给1分,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3)S(2分)(4)2C(2分)4C(2分)
17.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观察到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其原因是▲。
(2)若分离出菊花植株细胞中完整的线粒体,并将其悬浮在含有葡萄糖且pH适宜的缓冲液系
统中,并通入O2,发现葡萄糖并没有被消耗。原因是▲。
(3)不用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4)取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下表(单位小时)
①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
②表中各材料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约为▲h。
③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DNA
聚合酶的合成很可能在▲期(用表中字母G1或S或G2表示)。
④根据表中数据,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
答案:⑴叶绿素(或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
⑵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⑷①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缺一、顺序颠倒不给分)②3.2③G1 G1
④(2分)菊花茎的不同部位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或分裂间期等)长度不同;分裂间期
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为3.2h(答出2点即可得2分,答出1点只得1分)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命题热点(1)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条件(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转化关系
命题角度高考对此类问题的考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以物质转化示意图形式考查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相互关系;二是以曲线图形式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例1] 如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推知:M是丙酮酸,N是葡萄糖。①过程指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H,其中一个来自—NH2,另一个来自—COOH,A选项错误。③过程指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B、D选项错误。④过程指在无氧的情况下丙酮酸氧化分解为乳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 C
[例2] (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C3化合物、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意在考查应用分析能力。(1)CO2浓度降低时,C3化合物的产生减少而消耗不变,故C3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与物质A的变化趋势一致;而C5化合物的产生不变却消耗减少,故C5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与物质B的变化趋势一致。(2)在正常情况下,1molCO2与1molC5化合物结合形成2molC3,即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CO2浓度迅速下降后,C5化合物的产生不变却消耗减少,故C5化合物的浓度升高。(3)在达到相对稳定时,C3化合物的含量是C5化合物含量的2倍。(4)CO2浓度较低时,暗反应强度低,需要的[H]和ATP的量少,故在较低的光照强度时就能达到此CO2浓度时的最大光合速率。
[答案]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名师提醒1.环境条件骤变时各物质量的变化
同理:CO2不变,光照由弱变强时C5含量上升,C3含量减少。
2.据细胞呼吸的产物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1)有水产生存在(不一定只存在)有氧呼吸。
(2)产生CO2量>耗O2量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3)产生CO2量=耗O2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4)产生CO2量=酒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5)产生CO2量>酒精量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命题热点(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2)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命题角度此类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多以图表、曲线形式考查,正确识读曲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对漂浮刚毛藻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的结果。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光合放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必须相同
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氧充足
C.若连续光照,则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则漂浮刚毛藻有可能死亡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温度,故测定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时,其他变量如CO2浓度、O2浓度应相同且适宜。实验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应为净光合作用速率,从图中可知,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漂浮刚毛藻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其体内可以积累有机物,会生长繁殖,故不可能死亡。
[答案] D
[例4] (2011广东高考)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a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___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此时段___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从图b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________,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______。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________,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等问题,意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1)0~4时,无光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和[H];此时段叶绿体内不能合成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10~16时,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关闭气孔,导致CO2吸收受阻。(2)从图b中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比长期干旱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大,所以为了利于蝴蝶兰的生长应避免长期干旱,又因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所以栽培还需适当遮光。(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利用植株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育,在快速繁育过程中,一般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1)有 呼吸作用合成 无 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H] 气孔关闭 (2)长期干旱(长期缺水)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名师提醒解答此类问题,应首先区分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明确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
(2)绿色植物组织在光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真正(实际)光合速率通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通常用黑暗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过程、结果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近年来,涉及本实验的非选择题有所增多,如2011年广东卷T29以色素提取为素材,考查了pH对叶绿素的影响的实验分析;2010年江苏卷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
①3.0Y10绿色
②3.07.010绿色
③3.06.010黄绿色
④3.05.010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__食品,否则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解析]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1)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机溶剂。但是有机溶剂大多有毒,所以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2)分析题中表格不难得出Y等于8.0,原因是pH是该实验的自变量,④到①pH逐渐增大且相邻两组的pH相差1,所以①组的pH应该为8.0。(3)从表中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天然叶绿素色素容易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该叶绿素粗产品来自植物,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可用纸层析法。
[答案] (1)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 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8.0 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体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 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
(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1.实验结果的拓展分析
(1)在滤纸条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四条色素带的分布与扩散速度有关,扩散速度与溶解度呈正相关,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3)色素带的粗细与色素的含量有关,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
2.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
(1)提取液颜色浅的原因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
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2)色素带呈弧形的原因是滤纸条未剪去两角。
(3)滤纸条上只有两条色素带,原因是使用的叶片中叶绿素被破坏或不含叶绿素。
(4)滤纸条上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溶解到层析液中。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08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