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单元体系整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六章单元体系整合
图表信息解读
1.细胞分裂图。
该图显示以下信息:
(1)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2)有丝分裂(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3)处于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无染色单体)。
(4)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
(5)该生物体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为细胞膜内陷缢裂。
(6)该图每极各有两个染色体组,共有四个染色体组。
2.坐标图的信息解读:右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变化曲线:
由图可解读以下信息:
(1)根据间期核DNA分子复制,数目加倍,判定图中虚线表示核DN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2)根据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判定实线表示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3)根据实线,AB段表示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C段表示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D段表示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E段表示进入末期,两组相同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内,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
(4)根据虚线,间期ad段可分为三个阶段:ab段表示进入间期,DNA分子复制前。bc段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cd段表示DNA分子复制完成。de段表示前、中、后期核内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ef段表示随着两组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子细胞中核内DNA分子数目也恢复正常。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核DNA的变化均可表示为:2N→4N→2N,这种变化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的稳定性。
(6)图中有一不科学之处,间期所占时间过短,应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A.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D.染色体消失时
解析:细胞周期的概念中,起点是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即新一代细胞刚形成时。
答案:A
2.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真核细胞分裂时,亲代细胞中的线粒体随机分配给子细胞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解析: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分子,所以不可能进行有丝分裂;赤道板只是一个假设平面;生殖细胞具有较强的全能性。
答案:B
3.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只能通过无丝分裂而增殖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使同一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细胞分裂过程中,各种细胞器的数目不变
解析:细菌通过二分裂增殖,不属于无丝分裂;同一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各细胞器也会增生,且都是在间期发生的。
答案:B
4.构成人体的细胞约有230多种。其中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素,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正常情况下,分化的细胞还具有一定的寿命。例如,红细胞的寿命约是120d,白细胞的寿命约是12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不一定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
C.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功能
D.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由于某种功能的需要而进化产生了各种细胞类型
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细胞出现结构、形态、功能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这一特性是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而不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答案:D
5.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细胞衰老和凋亡也与相关基因有关
C.⑤⑥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越不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6.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乙细胞不同的基因重组导致b过程产生不同的细胞 ③上皮细胞与甲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能力高低应该相同 ④b过程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a为细胞增殖,b过程为细胞分化。在细胞增殖间期,由于要进行DNA复制,所以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①正确;因为题图解中表示的是人体早期胚胎细胞发生的变化,所以不可能是减数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②错;上皮细胞的全能性明显低于甲细胞(甲为多能干细胞),③错;细胞分化过程中,要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b过程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④正确。
答案:A
7.如图表示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A.DNA的结构不同B.信使RNA不同
C.遗传物质不同D.线粒体结构不同
解析:同一人体内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DNA的结构也相同,由于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转录形成了不同的信使RNA,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因而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答案:B
8.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是有关癌细胞结构及生理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每个癌细胞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②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萎缩 ③每个癌细胞的DNA含量不一定相等
④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⑤在某些病毒的诱导下能产生原癌基因 ⑥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⑦失去控制,无限增殖
A.①⑦B.②④
C.⑤⑥D.③⑦
解析:不同的癌细胞处在不同的细胞周期,因此其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DNA含量也不一定相同。癌细胞的代谢速率快,细胞没有萎缩。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细胞中有两个中心体,末期、间期有一个中心体;原癌基因在细胞中本来就存在。色素增加是衰老细胞的特点,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不受机体的控制。
答案:D
9.下图为两种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
B.细胞②可能对应上述曲线图中c时期
C.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
D.细胞④可以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
解析:题中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a点前,包括a点)、减数分裂(a~d)、受精作用(e点)过程;示意图①与②、③与④各代表一种动物,分别表示减Ⅱ后、减Ⅱ前、减Ⅰ后和减Ⅱ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Ⅰ后,对应的是b和图③;细胞①中无同源染色体,为减Ⅱ后期,对应d点。
答案:B
10.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根据题图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②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这四个时期构成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而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B
1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时产生的
B.记忆细胞无增殖分化能力
C.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全部的物质基础
解析:人和动物的细胞中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的细胞也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C
12.图示是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
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C.②过程的进行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应选择成熟区的细胞,即d区的细胞;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应选择分生区的细胞,即b区细胞;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其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D
1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B.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C.中期不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清晰,赤道板也很清晰
D.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
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细胞内没有赤道板这个结构,而是人为把细胞中央的平面命名为赤道板;在制片过程中,解离根尖时细胞已经死亡,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
答案:A
14.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治疗药物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
B.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转移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癌细胞具有含水量下降、形态结构改变、酶活性降低等特点
D.引起癌症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
解析:目前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DNA的复制;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所以细胞易分散和转移;含水量下降、酶活性降低等是细胞衰老的特点;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C
15.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B.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癌变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所以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了改变;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在做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
(1)准备。
资料检索表明:25℃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_________小时。
(2)培养洋葱幼根,装片制作。装片制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3)观察装片。
(4)记录观察结果。请将下列记录表中①~⑤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②细胞周期⑤
③
取样时间:室温:记录人:记录时间:
(5)结果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取样的时间,因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小时,否则就无法掌握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第(2)小题装片制作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漂洗与染色两步骤易颠倒出错。第(4)小题①考的是实验表格的填写,是中学生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书写时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本题的自变量为不同时期,而不是不同时段(表下面有取样时间,说明是在同一时间取的样本),因变量是细胞数量。第(5)小题要明确问的是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即可轻松作答。
答案:(1)1.5
(2)解离 漂洗 染色
(4)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数量记录表
②细胞数量 ③分裂期 ④分裂间期(③与④可互换) ⑤样本1、样本2、……
(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比例远大于分裂期
17.(20分)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某种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取样,进行放射自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如表。图1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图2是同一种生物体内两个细胞分裂的图像。试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时
间序号取样时
间(h)被标记细胞
A0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B3观察到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C5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
D6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
E13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G100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1)在表中________取样时间区段(用序号字母表示)内,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分析表格中出现G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原有的mRNA不断被水解,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m细胞处于图1中的时期和上表中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m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n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图1所示过程中能否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和DE (2)被标记细胞凋亡 (3)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进行转录 d、C→D(或d、C) 4 8 (4)不能发生基因重组,能发生基因突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种群和群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个体、种群、群落间的形成关系
1.形成关系
个体―→具有年龄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种内关系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
种间关系
群落―→具有群落的构成群落的演替
2.加深对群落的理解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即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分解者的生物集合不能称之为群落,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
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判断是否是一个群落,要把握三个要素:“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和“全部种群”,包括了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解析: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不同的群落,种群组成不同,也就是物种数目即丰富度不同,A、B两项对。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即群落的演替,C项错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个体都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关系,如种内、种间的关系,象生态系统中要有营养关系等。
答案:C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1.区别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是否变化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
遗传情况变异能在后代中重新出现变异性状仅限于当代表现
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
应用价值是育种的原始材料,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能从中选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类型或新品种无育种价值,但在生产上可应用优良环境条件以影响性状的表现获取高产优质产品
2.联系
注意:确认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唯一依据是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
“可遗传”≠可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们均属可遗传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若将其体细胞培养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有着本质区别。如无子番茄的“无子”原因是植株未受粉,生长素促进了果实发育,这种“无子”性状是不可保留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进行组织培养时,若能正常受粉,则可结“有子果实”。
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
原因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互换、转基因技术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引起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结果产生新的基因,控制新的性状,唯一产生新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即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不产生新的基因,基因数目增多、减少或排列顺序改变,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异
种类①自然突变
②人工诱变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连锁与互换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处理的时间为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豌豆杂交实验,黄圆与绿皱杂交子代出现黄皱、绿圆
果蝇杂交实验,F1雌灰身长翅进行测交,子代出现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两种新类型猫叫综合征
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原始材料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生物进化的因素之一
育种诱变育种指导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三、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多倍体
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自然形成原因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细胞分裂受到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体
人工诱导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植株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育种方法
实例用烟草品种甲叶多(A)窄叶(b)品种乙叶少(a)阔叶(B)培育出叶多阔叶的烟草品种
方法图解
意义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迅速获得纯系植株,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果选用多倍体新品种,如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四、对进化论理论的评价
1.拉马克进化理论
贡献:①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②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繁衍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论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缺陷: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②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贡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在于较好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缺陷: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他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随着遗传学的“基因遗传”理论的诞生,获得性遗传被大多数学者所摒弃,物种形成的渐变过程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基因传衍以种群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等,使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从诞生起就不断地被质疑、修正,这就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贡献:以达尔文进化理论为核心,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一是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二是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种群水平。强调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阐明了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通过自然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强调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缺陷:关于生物进化的争论和疑点还有很多:如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大多数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再如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的,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科学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是一个新理论的出现就完全否定了先前的理论,而是对原有理论作出补充、修正和发展。一些理论可以应用于一定的范围,解释一定层次上的现象,但却往往不能应用于其他层次或范围。
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
物进化的
单位(1)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库代代相传,得到保持和发展
(2)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突变和基
因重组是
产生进化
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3)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4)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5)变异的不定向性,确定了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
进化方向(1)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
(3)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
隔离导致
物种形成(1)物种: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将一个种群分成若干个小种群,使彼此间不能交配,从而形成新的物种
(3)物种形成:同一个物种间产生变异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再经过隔离作用产生新的物种
六、隔离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但同一物种尽管存在着地理隔离,但双方环境基本相似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区
别
概
念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的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特
点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交流,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结
果形成不同的亚种形成不同的物种
联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物种的独立性的实质表现为自然状态下与其他物种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能交配但不能产生后代,即不同物种之间无法实现基因交流。地理隔离是阻止生物基因交流的第一步,进一步发生的季节隔离、行为隔离和生理隔离等使得不同种群间最终实现自然条件下不能相互自由交配,即出现新物种类型。因此可以说,隔离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01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