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板书]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因为--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 

扩展阅读

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1.使学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

 2.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特征。 

 1.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挂图)

 2,绘有“四大高原”边界的空白轮廓图(板图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形示意图(板图或投影) 

本节教学安排1.5课时(四年制2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四大高原”,后面半个(或1个)课时讲完“四大盆地”。 

“比较法”讲述和讨论 

(新课引入)

[挂图]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请注意观察地形图,说出我国西部和东部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重复强调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

(讲授新课)

[查阅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书]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指图讲述]让我们在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讲述教师应注意放慢节奏,指图要准确,以便学生边听讲边在地图册上查找有关地名。下面划横线的高原名称由学生齐声答出。)

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祁连山麓,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西起祁连山脉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约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为邻,南到秦岭的高原是黄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势明显表现为西高东低,海拔从2000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贵高原。

[展示图片]出示绘有四大高原边界的空白轮廓中国地图。分别请四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师纠正。

[讨论]请同学们阅读“四大高原”一段课文及有关插图,分别介绍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读书读图之后,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应加强引导,提醒学生读有关插图及彩图,并可简要解释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来历、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书]

l、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世界屋脊”

2.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地势平坦

3.黄土高原—一黄土覆盖 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形典型

[练习]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

[板书]二、四大盆地

[讲述]请同学们在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找到天山山脉,看天山南北分别是什么地形。(学生回答)

[[提问]人们谈到新疆地形时,常有“三山夹两盆”的说法。请同学们阅读图3·13,说出“三山”和“两盆”的名称。(学生回答,教师纠正或肯定)

[展示图片]“三山夹两盆”示意图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位于西北内陆,周围高山环抱,内部比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问]说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国最大的沙漠名称和它的形成原因。(学生依据课本回答,教师强调“地处内陆”和“地形封闭”两点)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周围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积雪。当天暖的时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带有了水就可以长草、植树、种庄稼。在黄色的沙漠区,这种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绿洲”。历史上,天山和昆仑山的山麓地带就是“丝绸之路”上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提问]1.为什么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会有绿洲分布?水源是从哪里来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线大多绕经盆地的边缘,这是什么原因?(教师提示学生也从水源、绿洲分布等方面考虑)

[讲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柴达木盆地,与前面两个盆地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别。

[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参考P33图3·15说说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以上三个盆地均处内陆,内部都较平坦,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们的海拔,柴达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位于地势第一阶梯,而前两个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板书]3.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讲述]位于四川省东部,被山岭、高原环绕的四川盆地内部,与前三个盆地有明显的不同。

[提问]请说出四川盆地内部地形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以上三个盆地内部较平坦而四川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较平坦)。

[板书]4.四川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讲述]四大盆地各有特色,请同学们用比较法学习、记忆。

[练习]1.四大盆地名称,在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说出它们分别在地势的哪级阶梯上。

2.哪个盆地海拔最高?哪个盆地面积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内陆?

3.成都平原在哪个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哪个盆地中?

4.哪个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哪个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布置作业)选做复习题2。 

 

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世界屋脊”

 2.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地势平坦

 3.黄土高原——黄土覆盖 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高3-05南方丘陵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3-05南方丘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5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南方低山丘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我国山区复杂多样,高山与低山、山上与山下,情况很不一致,亚热带丘陵山区面积很大,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地域之一,特别是其东部,资源优势突出,物产多样,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个地区山丘比重大,可耕地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开发山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通过对一些开发模式的介绍,进一步观察和体会开发山区的过程中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本精神,教材用一个单元讲述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本单元分两课。第1课主要讲述为什么要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是什么。第2课主要采用的是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讲述怎样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71412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3.2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1.城乡用地分类
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用地
城市土地利用
2.城乡土地利用乡村土地利用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

二、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1.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市政用地、绿地等
2.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行政区等在中小城市不明显

3.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分区的成因影响举例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有深远影响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是外滩和陆家嘴
昔日土地利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有些大城市中心边缘住宅成贫民区
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市中心通达度好,租金最高;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租金较高;远离公路,租金较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对住宅区的影响次之,对东也去的影响最小
社会因素收入是想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形成
知名度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美国的好莱坞
种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区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
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工区的建设

A城市功能分区应使各类用地有合理的规模配置
B各功能区的配套设施应分级设置,充分考虑从人们使用的便利
4.划分功能区的原则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来均衡布局
C各功能区之间既要保持便利联系,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D功能区的看哦昂见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与形象的需要

主要山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主要山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山峰、山脉的意义并知道山脉走向的表示方法。

2.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并说出其走向,能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上.填绘我国主要山脉。

3.使学生知道山脉不仅是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还多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使学生能根据我国山脉分布大势,分析我国各地形区分布的和谐与统一。

5.充分利用课本中“珠峰探险”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勇于探险的精神,并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探险活动。 

教学重点 

1.山脉的走向。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3.山脉不仅是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还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教学难点 

l.山脉的走向。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挂图,写有各主要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与板图的比例要适当),投影仪及自制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录像机,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个学生一张)。 

教学过程 

在黑板上副板书位置写出“一____山峰,一____山脉”,让学生填写量词。

如何用图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一座山峰、一条(或列)山脉?用语言表述山峰、山脉的最大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

拿一简单模型做示范,区别山峰、山脉,并讲述山脉是有一定延伸方同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拿两个相同模型,交叉放置,让学生说出两个模型各自的走向。

在副板书位置画出地平面上的方向,再画几条线段,让学生说出其延伸方向。

学生讨论。

走向即延伸的两端方向加起来。

同桌为一组,一人画线段、一人说走向。

“中国地形图”,任指几条山脉的走向让学生判断,如大兴安岭、阴山等。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自制,为排除干扰,仅包含东北—西南、东西走向的山脉,且底图为政区图)让学生找出与阴山走向相同的山脉,并说出名称。

让学生观察山脉的标注有什么规律。

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于山体上。

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并将其在投影片上重绘一次,同时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出该山脉。

用同样方法学习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三列好像“三道纬向长城”,称“三横”;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好像“三条濒海峻岭”称“三纵”。

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介绍,并思考:

(l)喜马拉雅山的走向?

(2)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的位置、名称、海拔?

(3)找同学到板图上画出喜马拉雅山,并标注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是弧形山脉,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其雄壮、神奇吸引了无数登山健儿。结合“珠峰探险”的课文,激发学生勇于探险,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但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探险活动)。

中国轮廓图。复习、概括,深入探讨。

教师在绘中国轮廓图的同时让学生描绘一张课本中的中国轮廓图。

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上。没到黑板前做练习的同学按要求在自己描绘的图上写上山脉名称。

如: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②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上的山脉等。

让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山脉全部粘贴在板图上。

我国山脉很多,除了以上山脉以外,还有一些山脉也很重要。

如:①在中俄边境上画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与其走向相同的还有甘肃、青海两省边界上的祁连山。

②在西南有一组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

学生用铅笔在自拓的图上,将走向一致的山脉首尾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

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①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②指出昆仑山、祁连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③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④指出天山、阿尔泰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⑤指出祁连山、秦岭、太行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⑥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每指一个网格,学生都可能会说出一个地形名称,若有问题,教师给以补充。使学生明白每个网格中都有一个地形区。引导学生讨论山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分成若干个地形区(可重述各地形区名称)。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①各地形区皆以山脉为界。

②有些山脉是行政区界线,如太行山西侧是山西省,东侧是河北省;武夷山西侧是江西省,东侧是福建省等。

③有些山脉是自然地理界线,如秦岭是南、北方的界线。

中国地形图或挂中国地形图挂图。

①分别让学生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并让他们说出各条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②分别让学生指出天山、昆仑山让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③分别让学生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让学生说其东西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④指出其它一些山脉让学生说出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小资料 

你真的决定去探险了吗?

野外,你可能几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可能面对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可能被野兽围攻,可能被沙暴袭击,可能迷失方向,可能……可能……,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困扰。比探险物质准备更重要的是探险心理准备。

探险的你应注意:

(1)具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接近自然。

(3)结伴而行。

(4)选定探险区域后,对该区要有足够的认识

(5)行动前要拟定详细计划。

(6)在探险活动中,要防止迷路,要会野外定向。

文章来源://m.jab88.com/j/2070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