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
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TP是生命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光合、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能写出ATP的分子简式并说出其结构特点
②、能画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能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③、知道ATP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④、能利用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解释实际问题,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
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对本节内容确定的重点是: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针对这些重点内容,其中最难让学生理解的是: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对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的理解。
二、说学法
因为本节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于这一节知识的介绍,所以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
三、说教法
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加强理解和应用。尽量联系糖类、脂肪、叶绿体、线粒体、主动运输等与能量相关的和初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展开教学。并且通过建立实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关键的内容,通过设疑、析疑、解疑和多媒体辅助来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创设问题情境
:
创设情境:利用荧火虫的尾器发光的实验:先得到尾器、然后放置会发现尾器的发光情况会逐渐消失、设置对照实验,A组加入适量的ATP粉剂(展示课前买来的ATP、并让学生传看),B组加入等量蒸馏水。结果会发现A组的尾器的发光量加强,而B组继续减弱。
让学生讨论这一情境
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情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从直观上知道AT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和具体的作用。
设问:燃烧一匙葡萄糖,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胞中的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
然后围绕标题展开教学,教学时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如用百元大钞与一元小票购买小件物品,如果我们总是拿大额面值的钞票进午行交易会很麻烦,相反如果我们把百元钞票换成100张一元小票,在进行交易时就会很方便,有这样的例子来比喻细胞中的能量——在细胞中百元大钞相当于储存能量的有机大分子,ATP分子就是那个可以在细胞内流通的“小票”,即能量的通货,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标题,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2.ATP分子具有高能磷酸键:
通过再次呈现ATP药物及说明、介绍ATP为动力的纳米发动机等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新科技内容,寓教于乐,形成ATP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展现ATP结构动画及其“近亲”腺苷的图片、引导观察和比较,调动积极性并利于形成ATP的形象认识。要让学生清楚ATP三个磷酸键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何谓“高能磷酸键”。
师生共同归纳ATP的名称、简式、物质性质、功能作用,形成ATP的理性认识。
3.ATP、ADP相互转化
继续以上面的比喻进一步展开,将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比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用钱,它会随着每天的花销而减少,因此要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不断破开大面值的钞票给予补充,细胞中大面值钞票主要是糖类等有机物。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能被用来合成ATP,这个过程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并通过动画形式介绍、图文转化提问、学生前台板书等过程教学,加强理解记忆、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重点从酶、能量走向等方面对相互的两个过程进行比较: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磷酸键断裂——放能。合成时是可逆的,但要注意与化学中可逆反应知识的干扰,并以此引出下一个问题—ATP的形成途径。
4、ATP的形成途径
通过学生自学、图文表述提问、师生共同归纳、展示动画等程序教学。注意与后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的衔接作铺垫。并与ATP的结构、功能、转化的知识浑然一体,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5、ATP的利用
一是主要讲清楚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与ATP的分解和合成关系;二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解,让学生在看懂图解的基础上,再依据教材51页的图解,讨论ATP还有哪些用途,从而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6、总结巩固
从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耗能的知识和ATP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总结,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ATP在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增加补充练习以巩固。
五.板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增殖基础冲刺复习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胞增殖(一)
一、基础扫描
病毒的增殖:不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分、
(一)增殖、、四个阶段)
细胞的增殖:通过细胞分裂实现
(二)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和的基础
真核细胞:分裂、分裂和分裂三种,其中,分裂
(三)细胞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的方式原核细胞:只有分裂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判断: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二分裂四种方式()
(四)有丝分裂
1、存在: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普遍存在于人、动物、植物、真菌等一切真核生物中。
2、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具有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时为止,叫做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
和二个阶段。
3、分裂间期:
①从一次分裂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的一段时间叫分裂间期。
②间期时间远远大于(有何生物学意义?)
③间期的最大特点(主要变化)是完成的复制(包括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第一阶段(G1期):合成,为DNA的合成(复制)做准备
④分期第二阶段(S期):复制DNA
第三阶段(G2期):合成RNA和蛋白质,为纺锤丝(星射线)的形成做准备
⑤间期为分裂期准备了条件,因此,间期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期
4、分裂期:
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变化;时间于分裂间期;
人为地划分为、、、四个时期
(1)前期:①最明显的变化是出现②逐渐解体,逐渐消失
③出现纺锤丝,形成④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纺锤体中。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上,②观察和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3)后期:①着丝点分裂,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变为一对染色体,染色体数目
②在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的与母细胞完全一样(要记住间期的染色体数目:果蝇是8条、洋葱是16条、人是46条)
(4)末期:①染色体成为②纺锤体
③重新出现、,形成二个新的
④在植物细胞中,出现,形成细胞壁(与细胞器直接有关);在动物细胞中,则是细胞膜、细胞质直接从细胞的中部为二。
⑤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细胞,大多数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植物
细胞
高等
植物纺锤丝源于细胞两极的原生质;由组成纺锤体①高尔基体(末期合成多糖类物质)
(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
②由细胞壁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低等
植物星射线直接源于中心体;
由组成纺锤体
动物
细胞
同低等植物(中心体在复制,在前期,由二个中心体=二组中心粒产生,组成纺锤体)①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
赤道板)微细纤维(肌动蛋白)缢裂
②由缢裂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6、有丝分裂的意义:DNA和染色体的数目不变,保证了稳定性
(五)无丝分裂
1、真核细胞(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1)过程:细胞核缢裂细胞质缢裂、细胞膜缢裂
(2)特点:、不消失;不出现纺锤丝(星射线)和(仍有DNA的复制)
2、原核细胞(如细菌)的无丝分裂:DNA复制后,细胞一分为二
二、难点突破
1、生殖、繁殖、增殖、分裂的比较
生殖(又叫繁殖):个体产生后代,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增殖:①病毒的生殖过程或生殖方式②细胞增加其数量
分裂:细胞增殖的方式(二分裂=分裂生殖,是生殖方式之一,不是细胞分裂方式)
2、生长、发育、分裂、分化的比较
生长:体积、体重的增加
发育:形态的改变、和的完善
分裂:细胞得以增殖、数量得以增加,但种类不变
分化:不包括分裂过程在内;是指相同细胞的,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过程。细胞经过分化,数量不变、种类增加(彼此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差异,但仍然相同)
3、为什么说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生长的基础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增殖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
细胞体积的增加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产生新个体[单细胞生物只能进行分裂生殖吗?]
繁殖的基础无性生殖:进行分裂或分裂
有性生殖:进行分裂,经作用形成合子,产生后代
遗传的基础:细胞中的DNA只有在时才能进行复制,因此,遗传物质要传给子代细胞或子代个体,离不开细胞增殖
4、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
动植物的受精卵、胚细胞,植物芽的生长点、茎的形成层、根的分生区,动物的干细胞、肝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瘤细胞、癌细胞、杂交瘤细胞,脱分化后产生的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时产生的中的薄壁细胞
5、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一个细胞核内的DNA含量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末期分裂期
后期abf
中期abcd
前期
方法一(参见课本P35)方法二方法三时间
方法三中,①c、d、e段分别代表什么时期?c、d、e
②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a点还是从f点开始?,为什么?
6、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DN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着丝点2n2n2n2n
染色体
形态染色质染色质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质
行为复制平分解螺旋
数目2n
位置散乱分布在核中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散乱分布在子细胞的核中
染色单体4n0
核DNA
4n2n
7、说明:
①一个染色体只含有一个着丝点,即使经过复制后,一个染色体含有个染色单体,但仍然叫做一个染色体,因为它仍然含有一个。
②未复制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DNA分子
③复制后的一个染色体,一旦着丝点分裂,即形成两个染色体,各自含有一个DNA分子(除基因突变和由于不完全连锁而发生的外,这二个DNA上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8、绘图(设间期含4条染色体)
8
4
要求:在上图中同时绘出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曲线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中期后期中期后期
细胞形态图
9、[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相关内容问题讨论
实验原理
①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
等细胞中②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间期和前、中、后、末期③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染料(如龙胆紫)着色④可以根据或的变化情况,来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①为什么可以用洋葱根尖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染色体为什么会被碱性染料着色?
方法步骤
洋葱根尖的培养为什么要经常换水?
临时装片的制作
1、解离: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3~5min①解离、漂洗、染色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②使细胞分散开来的方法有哪些?
③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时,要注意什么?
2、漂洗:清水10min
3、染色:龙胆紫或醋酸洋红3~5min
4、制片
观察
低倍镜观察低倍镜的用法是:
高倍镜观察
①高倍镜的用法是:
②换成高倍镜后,如发现物像模糊不清,应用来调节;如发现视野变暗,应使用面镜或光圈使之变亮
观察结果①根尖分生区的特点是:
②你看到的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为什么?
③判断一个细胞处于什么时期的依据是细胞中的或的变化情况
④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中,有条染色体,绘出此期的细胞模式图
例题:1、下列哪一项的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A、线粒体氧化作用加强B、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C、纺锤体收缩变粗D、中心粒向两极移动
2、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复制B、着丝点分裂C、纺锤体牵引D、ABC均起作用
3、家兔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点分别是:①22对②22条③44条④88条⑤染色体都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⑥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⑤B、③⑥C、④⑥D、②⑤
4、右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为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内共有条染色
体,条染色单体和个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时期共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
(3)写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1、2、3、
5、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小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天至10天。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请从理论上推断给药间隔时间并简述理由:
细胞增殖(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基础扫描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在生物进行性生殖形成生殖细胞时
2、概念: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的细胞分裂
3、结果: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中形成的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第一次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
的过程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第二次减数分裂
3、具体过程:复制减一减二变形
1个精原细胞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级精母细胞个精子细胞4个精子
染色体数:2n2nnnn
精原细胞的变化: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包括
思考:设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个=n对,则经过复制后的染色体的对数是对
精原细胞(减Ⅰ间期):染色体复制,体积略微增大,就变为细胞了
前期:同源染色体要进行进而出现四分体,有时,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导致一对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到一条染色体上
(初级精母细胞)
减Ⅰ中期:与有丝分裂不同点是①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
分裂期②进行自由组合(细胞)
后期:①同源染色体进行(能分离,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细胞)
末期:①染色体数目减半②染色体、纺锤体不消失、不重新出现核膜核仁(细胞)
减Ⅱ分裂期之前不出现间期或间期极短(即使出现间期,也无染色体的复制)
前期:与减一末期相同(细胞)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
减Ⅱ后期:是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分裂期引下移向二极(细胞)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重新出现核膜核仁,细胞缢裂为二(与减一前期大致相反)(细胞)
相当于一次有丝分裂,但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精(子)细胞的变化:经过变形,形成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在中形成2、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大致
(四)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的过程,(本质在于精子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
2、意义:、和有丝分裂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的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难点突破
(一)原始生殖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同时也是特殊的体细胞(相同点是:数目相同;都能进行分裂。不同点是原始生殖细胞还能进行分裂),成熟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精细胞、精子细胞、花粉、成熟花粉都不是成熟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以哺乳动物为例)精(子)细胞精子
卵原细胞(以哺乳动物为例)卵细胞卵细胞
花粉母细胞(以被子植物为例)花粉(粒)精子
大孢子母细胞(以被子植物为例)大孢子卵细胞
判断: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减数分裂与成熟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都能直接用于受精作用()
(二)同源染色体
1、概念: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般相同,减Ⅰ前期能的二个染色体,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
2、三个条件:来自父母双方、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XY不同)、能联会
判断:来自父母双方的二个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形态大小相同的二个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能联会的二个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因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条件是能
(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相
同
点
染色体复制次数1次1次
细胞分裂次数2次2次
减一是否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现象
(称为同源染色体行为)
有
有
减二是否有着丝点分裂有有
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减半减半
不
同
点
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睾丸卵巢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细胞名称的变化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精子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细胞质的分裂均等不均等
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
子细胞数目4个最多4个
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4个1个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相同点间期染色体复制次数
是否有丝状物、纺锤体、染色体出现
核仁核膜是否消失
着丝点分裂次数
不同点
细胞分裂次数1次2次
子细胞名称体细胞
子细胞能否再分裂不能(例外:形成单倍体时)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有无同源染色体有
有无联会、四分体、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一次分裂的最多子细胞数2个4个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断
第一步:看染色体的数目,如为奇数,是减Ⅱ(再根据染色体特征判断前、中、后期)
第二步:如为偶数,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Ⅱ(再根据染色体特征判断前、中、后、末期)。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大小各不相同(减Ⅱ前、中、末);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大小两两相同(同一极的则各不相同),是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减Ⅱ后期)
第三步: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看是否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的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中的任意一项。有,是;无,是
第四步: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如均等,是精子形成过程或第一极体的分裂过程的后期;如不均等,则是初(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DNA、染色体的变化
DNA
4n染色体
2n
n
0
精(卵)原细胞精(卵)原细胞受精卵时间
的有丝分裂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的有丝分裂
(七)绘图:绘出含有二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为简明起见,只绘出细胞外形及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
例题: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级,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B、1:2C、1:3D、0:4
2、某二倍体生物的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为18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是:()
A、9个B、18个C、36个D、72个
3、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不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有:()
A、蕨类植物孢子生殖B、蜜蜂的孤雌生殖C、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D、蟾蜍末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
4、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这是因为:()
①后代继承了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②减数分裂过程DNA的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③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产生了基因重组类型的配子④受精过程中会丢失父方细胞质中的绝大部分基因⑤杂种往往比纯种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基因A与B和a与b之间的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
A、卵原细胞中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青蛙的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精子和卵子接触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部
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7、某生物精原细胞的染色体上有2n个基因,DNA含量为6.4C(单位);则该生物肝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和DNA含量为:()
A、n和3.2CB、2n和6.4CC、2n和3.2CD、4n和12.8C
8、如图A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图
是,该细胞的名称是。图P1671
(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图
是,该细胞的名称是,
其子细胞名称是。
(3)据图观察,等位基因A和a、B和b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次分裂;非等位基因
A与B、a与b或A与b、a与B的自由组合是在减数第次分裂时期完成的。
9、下右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1)请根据图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
这细胞有条染色体,有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细胞的名称是。
③图中4发展到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到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
(2)请在上右图的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考点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象、曲线的比较
1.比较(注:正常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为2N、DNA数量为2C)
时期图形分裂方式核内DNA染色单体着丝点(染色体)特征共同点染色体组细胞名称同源染色体
前期
有丝分裂4C4N2N有同源染色体①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
②有染色单体
③中心体分开移向两极2个体细胞N对
减数第一次分裂4C4N2N联会、出现四分体2个初级精(卵)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次分裂2C2NN①无同源染色体②染色体数可能为奇数1个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0
中期
有丝分裂4C4N2N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2个体细胞N对
减数第一
次分裂4C4N2N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个初级精(卵)
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
次分裂2C2NN①无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数可能
为奇数1个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后期
有丝分裂4C04N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4个体细胞2N对
减数第一
次分裂4C4N2N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2个初级精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
次分裂2C02N①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②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奇数2个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0
高考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控制范围(核质比)大→cell小。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高考生物试题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参与的细胞器:
间期:核糖体,中心体
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
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
线粒体全过程。
有单体出现时,DNA与染色体数目相同,单体消失时,DNA数目为染色体的2倍。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高考生物试题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五、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例:蛙的红细胞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91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