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第七单元钟表的认识导学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第七单元钟表的认识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题(六):8和9的组成

学习内容:8和9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8和9的组成

学习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一、自主学习

1、8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这7种你只要记住哪几种就可以全部记住。整理得出:

8888

71625344

2、9的组成。(方法同上)

3、指导看书。第55页填书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过关检测:

1、同桌互考8和9的组成。

2、练习第59、60页1-5题

3、找朋友游戏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七):8、9的加减法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内容:8、9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学习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学习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一、自主学习

8的加减法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课本56页,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几个算式?你怎么想的?

9的加减法

观察57页,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几个算式?你怎么想的?

8和9的加减法练习

做57页想一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过关检测: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八):图画式应用题

学习内容:图画式应用题

学习目标: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学习重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57页,生活当中在哪些地方出现数字?

2、观察课本58页,9只小鹿,其中有几只小鹿在跑?

3、观察课本58页,两堆蘑菇的总数是多少?

4、,观察课本58页,岸上的白鹅有多少只?

5、观察课本58页,左边树上的小猴和剩下的小猴总共有多少只?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过关检测:

做课本62页13,14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九):8、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练习

学习内容:8、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8、9的组成与分解,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看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会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进一步掌握8.9的组成,7以内数的顺序,理解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进一步掌握8.9的组成,7以内数的顺序,理解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a)我在6和8的中间,我是谁?

b)我是我的邻居,我比8大,我是谁?

3、我能分成3和5,我是谁?

4、我是4和5合成的,我是谁?

5、我比6多3,我是谁?

6、我比9少1,我是谁?

7、79854+3897+2

9+09-08+18-1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过关检测:

找一找里可以填哪些数?

1、8

2、5,9

3、27

4、+49

说一说

让学生先根据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个题一个用加法解决,一个用减法解决呢?

?只

?只8只

活动六:填一填

在里面填入合适的数。

三、活动小结。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十):10的认识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内容:10的认识

学习目标:1、关于数字10你知道它可以怎么表示吗?

2、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子?

3、它可以怎么分忧可以怎么合?

4、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习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一、自主学习

1、看书上64页的图填空。

(1)、图上有()个小朋友,加上()个老师图上一共有()个人。

(2)、图上有()只鸽子。

2、拿出尺子观察填空。

(1)、9在()的后面,()在9的后面,9再添上1就是(),

10比0-9的数都()。

(2)、完成67页1、2题。

3、用小棍摆出9和10,填书上65页上方的空。

4、用10根小木棒摆一摆完成65页中间的空。(小组互察,改错,由5号小朋友汇报)

5、完成65页的田字格,书写10。

想:1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单个的1宝石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二、拓展练习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十一):10的加减法

学习内容:1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1、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体验自主探究,创兴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0的加减法

一、自主学习

1、看书上66页的第一个图填空。

(1)、图上有()个蓝O,()个红O合起来是()个O,算式记作(9+1=)。

(2)、有()个红O,()蓝O,合起来是()个O,算式记作1+9=()

(3)、有10个O,拿走()个蓝O,还剩()个红O;记作10-9=()

(4)、有10个O,拿走()个红O,还剩()个蓝O,记作10-1=()

2、同样的道理,请观察后三个图,并把图后的几个算式填完整。

3、同一组的小朋友,每人选择一个图后面4个算式向其他小朋友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运用新知,问题解决。

1、独立完成66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67页和68页的4、5、6、7、8、9、10题。

3、小组合作完成68页的11题和思考题,要求6号小朋友汇报。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

(十二):填未知加数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内容:填未知加数

学习目标:1、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2、培养理想思维能力及语言。

学习重难点:填未知数。

一、自主学习

1、看书上66页的第一个图填空。

(1)、图上有()个蓝O,()个红O合起来是()个O,算式记作(9+1=)。

(2)、有()个红O,()蓝O,合起来是()个O,算式记作1+9=()

(3)、有10个O,拿走()个蓝O,还剩()个红O;记作10-9=()

(4)、有10个O,拿走()个红O,还剩()个蓝O,记作10-1=()

2、同样的道理,请观察后三个图,并把图后的几个算式填完整。

3、同一组的小朋友,每人选择一个图后面4个算式向其他小朋友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运用新知,问题解决。

1、独立完成66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67页和68页的4、5、6、7、8、9、10题。

3、小组合作完成68页的11题和思考题,要求6号小朋友汇报。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十四):连加、连减

学习内容:连加、连减

学习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学习重难点: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一、自主学习

1、观察书上77页第二幅图。

(1)、想:它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区别。

(2)、院子里共有只小鸡,先走了只小鸡,又走了只小鸡,在小明面前只剩下只小鸡。可以列式为。

(3)、小组讨论8-2-2=

(怎么算出来的,由6号小朋友汇报)

二、运用新知

做书上74页5、6、7、8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十五):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难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一、自主学习

1、观察75页第一幅图

(1)、湖里有只天鹅,飞来了只后一共有只天鹅,又飞走了只天鹅后湖里剩下吸天鹅,可以列出算式是。

(2)、讨论4+3-2=(怎么算的,由5号同学来汇报)

2、观察75页第二幅图

(1)、想: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区别?

(2)、湖里原有只天鹅,飞走了只天鹅后,湖里剩下只天鹅,第二天,又飞回来只天鹅,这进湖里有只天鹅,可以列出算式

(3)、讨论4-2+3=(怎么算的由6号同学来汇报)

二、运用新知

做75页做一做(小组自查,改错,任意抽同学解释理由)。

三、课堂检测

做76、77页所有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七单元

课题(一):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正确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及各数的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培养动手能力。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正确地数11——20各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习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

一、自主学习

1、用数字表示出第84页的物体分别是多少

2、从1数到20,从8数到19。

3、一个十和一个一和起来是多少?

4、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5、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

1、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1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过关检测:

1、16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2、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

10()15()

4、比13多1的数是(),比20少1的数是()

5、16的邻居是()和()

6、比一比:13()1916()14

7*、15最接近18还是13?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二):11—20各数的读写

学习内容:11—20各数的读写

学习目标:

1、认识十位和个位。

2、正确读写11—20各数。

3、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一、自主学习

1、个位和十位的定义。

2、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

3、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2、看计数器读数写数

三、过关检测:

1、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3、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4、看珠写数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

()()

5、读出下面各数

16读作:20读作:

6、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7*、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三,这个数是()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三):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内容: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1、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体会加减法的联系。

学习重点:看一幅图写4个算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

1、看一幅图写4个算式

2、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第1题。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用小棒摆出10加几的图形,并写出相应的4个算式。

2、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

1

10+()=()()-()=()

()+()=()()-()=()

2、连一连

7+1010

12-215

10+518

10+817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十几加减一位数

学习内容:十几加减一位数

学习目标:

1、十几加减一位数的方法。

2、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用多种方法计算。

4、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十几加减一位数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

1、十几加减一位数的方法。

2、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第2题。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计算十几加减一位数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

1、10+7=13-10=16-3=5+11=

2、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10,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多少?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八单元

课题:认识钟表

学习内容:认识钟表

学习目标:

1、认识钟面。

2、学会看整时。

3、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提高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正确读写整时。

学习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一、自主学习

1、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3、读写整时。

4、完成教材第92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钟面的组成。

2、认识整时的方法。

3、看钟面写时间

三、过关检测:

1、钟面上有()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个相等的大格

每个大格又分成了()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小格。

2、钟面上有两根针,短针叫()针,时针叫()针。

3、时针走一大格是()时。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

分钟,1小时=()分。

4、看钟面写时间

()()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十三):连加

主备人:朱龙术审核人:廖辉中心校一年级一班

教学思路

(纠错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连加

学习目标: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以内的连加计算

学习重难点:正确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一、自主学习

观察书72页第一幅图填空。

(1)、小明在喂只小鸡,先跑来的只小鸡,又跑来了只小鸡?一共有

只小鸡?可以列出算式是。

(2)、探索5+2+1=。(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由5号同学汇报)

二、运用新知

做书上73页1、2、3、4题(小组内互查,改错)

三、拓展运用

求出下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上数的和

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算式最多,计算最准确。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扩展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

第四课时: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53—5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知道9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和9。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国中的人和物,得出它们的数量是8和9。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8、9。

2、记8和9的字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8和9的字型像什么?

3、数8和9。

(1)数出指定数量的物体

(2)数出8根或9根小棒,并创造图案

(3)从树叶图、红花图等图片中圈出指定的数,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

(4)找找在教室里数量是8或9的物体

4、数的顺序

(1)在一把缺少数字的尺子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完整。

(2)让学生操作学具,明确7的后面是8,8的后面是9。

(3)用猜谜的方法,如:一个数排在6的后面一个,它是几?(7)

5、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教师直接出示点子图等,让学生填符号(也可用手势表示)

(2)同桌两人自己在点子图上涂色,然后再进行比较。

6、分清8和第8,9和第9

(1)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校对。

(2)游戏法:老师邀请十位左右的学生上台,听老师的要求,找同学起第8个是谁?等等

(3)操作学具,听老师的要求摆学具:

如:摆9朵花,其中左起第8朵是蓝的,其余为黄的。

7、8和9的书写。

教师范写一学生评价一学生试写。独立写,教师巡视,展示优秀作业。

8、8和9的组成。

(1)8的组成。请你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把你们的分法记录下来。谁来汇报一下。

(2)9的组成。

出示9你能想到什么呢?

18

二.巩固练习:练习八的1—5题。

三、学习小结:

四、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9的认识》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9的认识》学案

一、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数、认数字、写数字、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来说,儿童在入学前都会数10以内的数,有些还能认数字,即使有些还不认识,逐步记住数字的字形,也不困难。而写数字就比较困难了。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另外,手指也不灵活,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10以内加、减法,教材在讲认数的时候,出现数的组成,在知道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讲加、减法。因此,学好10以内的数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9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指导9的写法。

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材强调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9的组成。初步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时,教材要求把序数与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指导9的写法时,因为9与6容易混淆,要加强分辨字形的练习。

根据编者意图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

⑴通过操作发现9的组成。

⑵通过说一说、对一对、连一连、拍一拍等游戏熟悉9的组成。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对应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⑶会写数字9。

本课的重、难点:发现9的组成。

2、练习安排

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的安排上,我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其中,在9的组成的练习上,我先让学生说9的组成卡片,再对口令,然后连线,最后击掌,采取了多种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由不熟悉到熟悉,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作业的安排上,我安排了练习九第1题和在□中填数,使学生对9的组成作进一步的练习。

二、学情

1、现有基础:学生通过9以内的数的学习,对9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发现过程已十分熟悉,对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写数时,还不够圆滑、匀称。

2、学习动力:一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习能力: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三、教法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四、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学法: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为新授课,具体步骤如下:

1、复习:9以内数的顺序。

2、新授:

⑴学习“9”的组成。

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找出四种不同的摆法,再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按顺序填在书上。

⑵熟悉“9”的组成。

通过填数的组成卡片、对口令、连线、击掌等形式逐步熟悉“9”组成。

⑶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把基数与序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进一步加深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理解。

⑷指导“9”的写法。

加强9与6的比较,指出9的上面象个0,下面象个1,但要连续起来写,还要注意笔顺。

3、总结:对本课所授内容进行回顾。

4、作业:

练习九中的第1题和在□中填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案

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53—5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知道9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和9。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国中的人和物,得出它们的数量是8和9。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8、9。

2、记8和9的字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8和9的字型像什么?

3、数8和9。

(1)数出指定数量的物体

(2)数出8根或9根小棒,并创造图案

(3)从树叶图、红花图等图片中圈出指定的数,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

(4)找找在教室里数量是8或9的物体

4、数的顺序

(1)在一把缺少数字的尺子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完整。

(2)让学生操作学具,明确7的后面是8,8的后面是9。

(3)用猜谜的方法,如:一个数排在6的后面一个,它是几?(7)

5、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教师直接出示点子图等,让学生填符号(也可用手势表示)

(2)同桌两人自己在点子图上涂色,然后再进行比较。

6、分清8和第8,9和第9

(1)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校对。

(2)游戏法:老师邀请十位左右的学生上台,听老师的要求,找同学起第8个是谁?等等

(3)操作学具,听老师的要求摆学具:

如:摆9朵花,其中左起第8朵是蓝的,其余为黄的。

7、8和9的书写。

教师范写一学生评价一学生试写。独立写,教师巡视,展示优秀作业。

8、8和9的组成。

(1)8的组成。请你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把你们的分法记录下来。谁来汇报一下。

(2)9的组成。

出示9你能想到什么呢?

18

二.巩固练习:练习八的1—5题。

三、学习小结:

四、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一、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出示生活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美,然后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认识钟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学具认识时针和分针,通过近距离的感知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通过早读,午读和晚读引出三个整时的时刻,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指向的数字,从而总结出整时的认识方法。通过独立拨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

3.通过学生的电子表引出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探究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同桌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以小明的一天为切入点,通过说一说每幅图什么时间在作什么?同时让学生独立去书写电子表的这种表示方法,也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通过观察和引导让学生发现12时,6时,两个9时这样特殊的时刻,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时针每转两圈。

四.总结全课,情感提升

通过说说小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的:复习巩固整时、半时的认识,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
复习过程: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针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3时、5:30、9:00、6时半、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8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8时刚过一点。
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学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8,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8,不是正好指着8。
(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8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8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8时,第三个钟面是8时刚过一点。
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8时或8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钟表面,了解钟面的特征,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整时。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能告诉老师今天是几点起床的吗?那你是怎么知道起床的时间的?(看表)你们见过表吗,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呢?(学生自由表述)今天老师就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钟表,想一起看看吗?(课件播放“漂亮的钟表”)

看到这些你又想知道什么?看来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都和钟表有关,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钟表。(揭题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民主导学

(一)初步认识钟表

1观察钟面

把自己的钟面模型拿起来和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可能的答案):

1)有1~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2)还有一些格子(有大格有小格)。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说明:2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

3)钟面上有两根针,一根细细的长长的叫分针,一根粗粗的短短的叫时针。

4)辨别分针和时针

师提示:如果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表示时针和分针,你会用哪个手指表示时针,哪个手指表示分针?

生:用大拇指表示时针,食指表示分针

5)、观察指针走动方向

师: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时针和分针都是顺着1、2、3、4……的顺序旋转。好象在画圈。

6)、归纳小结

师:现在,你能介绍一下钟面吗?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有时针和分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二)认整时

师:能说说这些数字,时针分针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看时间)那你会看时间吗?

1、老师拔3时,指名说钟面上的时刻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提醒: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是几时?老师把这个时刻记录下来。(板书:3时)请在作业纸上写出3时。

教师再拔出另外两个时刻,让学生认一认,并说一说是怎么看出来的,再把所认时刻在作业纸上写下来。

师:现在我们都会认时刻了而且还能把时刻写下来,真不错。下面咱们就用一句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做什么,谁来试试?

生:(用一句话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做什么)

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数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它们的共同点是分针都指着什么?(数字12)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现在,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你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象这样的时间就是——整时。

顺口溜: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拨整时

小游戏:老师拔时刻学生认,老师说时刻学生拔。(师生互动生生活动)

(三)认识电子钟上的整时

1、师:其实生活中除了这样的钟表外,还见过什么样的钟表?是这样的吗?课件出示电子表。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电子钟上的7时是这样表示的,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示法。

2、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电子表示法“7时”是怎么写的?

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两个“00”。

3、把作业纸上的时刻用电子表示法写出来。

三、检测导结

看来呀,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钟表,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时刻该做什么。比如像老师早晨6时起床,7时我该上班了,大约中午12时我要吃午饭了。同学们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能说一说吗?(指名一位同学说说,然后再互相拔一拔说一说)

1、师:小明听到这里这么热闹,也赶来了。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呢!

说说第一幅图:几时小明在干什么?请生上来写出两种表示方法

a.投影教材第85页“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师:你能用两种表示方法将“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吗?

b.指名说说几时小明在干什么

(7时刷牙,9时上课,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

c.展示学生作品,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2、课件显示“上午9时小朋友上课”和“晚上9时小朋友睡觉”两幅图。

请生说说: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为什么都是9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第一幅图是上午9时,第二幅图是晚上9时)

3、课堂小结

师: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师:最后,老师要送大家一句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板书:

数字1、2、3、4……

钟面大格12个

分针——细长时针——粗短

分针→12时针→几,就是几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定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时间仍然是个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理解。

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一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加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挤出来设计教学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几时半

高年级:名数的化聚、时分秒的认识、年月日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课题认识时间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的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学生猜测。)

有的学生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a.师: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对。(课件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b.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c.小组交流后,汇报进几分。(课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d.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小红的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12时10分的?

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的最棒,好不好?

1.读出钟面上的时间。2.连线。3.拨表练习。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师: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认识时间

1时=60分

“认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认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认识时间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几时几分,并能写出来。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的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认识时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认识时间。

1.你会读、写这些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吗?

你能在你的钟或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

7:3511:053:555:25

二、教学新课

出示课件

先让学生读出4时15分,再接着数4时16分、4时17分、4

时18分、4时19分,也可先让学生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在这里,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00以内的数数能力。

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格中间有5个1分钟,所以一小格就是1分钟。

三、练习巩固

1.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和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在做这些题目时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很快读出时间,例如,第3小题中可以先读出10时35分,再1分1分地数到10时39分,也可以先读出10时40分,再往回数1分钟。

2.拨钟面练习。

让学生拨出以下的时间:

5:332:1610:58

四、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认识时间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人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47~49页例1、例2、例3)

【导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互换。

【重点难点】

1、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预习任务】

1、认一认生活中的人民币,比一比看谁认得又快又准。

2、小调查:什么叫做人民币?人民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生活中的人民币有哪些?

3、收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

【导疑案例】

1、认识人民币:(1)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和背面,认一认。(2)了解人民币面值的两种表示方法。

(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单位有()()()。

2、认识人民币的分类。

(1)按质地分。把小组内的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分别说一说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3、认识元和角。换一换,填一填,完成课本48页例2填空。

我知道:()和()是人民币的两个单位,1元=()角。

其中()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4、换一换,完成课本49页例3填空。

方法提示:几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元,几十元就可以兑换几个十元。

5、认识分。说一说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1角能换几个1分?1元呢?

比元、角小的人民币单位是(),1角=()分,1元=()分。

【导练点睛】

人民币的单位有()、()、()。其中1元=()角,1角=()分。

【达标训练】

1、选一选,填一填。

元角分

5()20()50()

2、我是小法官。

(1)小明有一张7元的人民币。()

(2)1张一元的纸币可以换10张一分的纸币。()

(3)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买文具。

5角1角1元

(1)可以买()个。

(2)可以买()本和()个。

(3)可以买()把。

4、妈妈想买一盏价格38元的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呢?

(1)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2)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3)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简单的计算(一)(50页例5、例6)

【导学目标】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

【重点难点】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预习任务】

1、到超市了解下面这些商品的价格,写在下面。

2、

()()()()()

2、想一想,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是用()作单位的两位小数。

【导疑案例】

1、数一数课本50页例5的出现的人民币,有()元()角。

想:1元=()角,10角加上2角等于()角,所以1元2角=()角。

试一试:4角5分=()分,说一说是怎样换算的?

想一想:37角=()元()角,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算的?

2、交流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提示: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时,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是几就是几角。

【导练点睛】

1、几元几角换成角时,先想几元就是几十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2、把几下几角换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十角就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起来就是几元几角。

【达标训练】

1、填一填。

2元5角=()角45角=()元()角

1角9分=()分36分=()角()分

2、比一比。

4元4角9角1元10分1元6元5元5角

5元50角100分9角6角7分7角4元5角5元4角

2、给下面的物品选标签。

3、

26.50元12.30元9.08元76.00元

9元8分26元5角76元12元3角

简单的计算(二)(51-52页例7、例8)

【导学目标】

掌握元、角、分加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会进行一些元、角、分的简单的加法计算。

【预习任务】

1、观察课本51页主题图。

每个()元,表示()角。

每个()元,表示()元()角。

每个()元,表示()角。

【导疑案例】

1、小红买1个圆气球和1个心形气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列式:()角+()角

=()角

=()元()角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小丽买1个长气球和1个心形气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列式:()角+()角

=()角

=()元()角

想:8角+()角=1元,1元+()元=()元

【导练点睛】

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10分为1角,满10角为1元。

【达标训练】

简单的计算(三)(52页例8)

【导学目标】

1、掌握元、角、分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有条理地选择信息。

【重点难点】

会进行一些元、角、分的简单的减法计算。

【预习任务】

1、观察课本52页主题图,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明明买一个(),付给阿姨()元。

(2)机器人的价格是(),飞机的价格是()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和同桌说一说。

【导疑案例】

1、想一想求阿姨应该找给明明多少元,要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列式:□○□=□(元)

提示:因为10元和6元的单位都一样,计算时可以直接相减,算完再带上单位。

2、想一想求机器人比飞机还贵多少元,要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列式:□○□=□(元)

3、我还会解决其它的数学问题。

(1)(2)

【导练点睛】

元角分的减计算,单位相同才能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达标训练】

8.00元9.00元5.00元30.00元

(1)买一辆和一个一共要付多少元?(2)平平拿10元钱买一把,应找回多少元?

(3)安安有5张和2张,要买一个,可以怎样付钱?(至少写两种)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钟表导学案(新版西师版)


课题整个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关键:口算时通过摆小棒体验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

导入复习数的组成出示:

40里面有()个十,5个十是();56里面有()个十()个一;()个一和()个十是78;9个十减3个十是()个十;6个十加2个十是()个十。课件出示例1:

问:你们从图上能获得什么信息?每盒有10支铅笔,左边4盒,右边有2盒……复习数的组成,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作铺垫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点拨解疑采用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的方法在操作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获得这么多信息应该怎样列式呢?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出示例2:(整十数减整十数)问:如果拿走10支,还剩多少支?

师追问:去掉1捆怎样表示?

计算减法时怎样想?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交流汇报。1、想:40+20=60,4个十和2个十是6个十;2、学生摆小棒;3、4+2=6,所以40+20=60,学生比较几种算法

学生观察图,找出相关信息。学生摆小棒,学生可能拿走1捆。画虚线,学生列出算式:60—10学生口述根据情境图理解几个十加几个十的意义,从而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根据已有知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入手,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理解整十数减整十数的算理。

拓展提升通过类似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1、出示教材36页试一试。

2、完成教材37页课堂活动第1题。

3、口算游戏学生独立计算,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合作交流、汇报得出结果。

学生看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计算数单位不同。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1、想:40+20=60

4+2=6

40+20=60

2、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就是60

1、想:60-10=50

6-1=5

60-10=50

2、6个十减1个十是5个十就是50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比多比少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道理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求两数要差多少”的解题思路

情感目标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关键:通过整盒乒乓球一一对应建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减法”的解题思路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自写)

导入1、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1、复习巩固,出示口算卡

2、操作引入,在黑板上画8个O,一个对着一个,刚好对完,上下的图形就同样多

如果我们再多画一个△应该怎样说?抽生说出答案,并让一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在草稿上画出同样多的△

让一名学生上台画,并说一说对同样多的理解

同桌互说同样多

学生回答:○比△少一个

△比○多一个回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掌握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进一步感知比多比少的意义(一)教学例3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析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2、3问,虽然提法不一样,但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要用减法计算,且是大数减小数。

引导学生说出:

学生计算后,抽一生说说计算过程。

3、及时反馈

师:完成教材39页的第10题

讲评:《动物世界》比《西游记》多多少元?

《西游记》比《动物世界》少多少元?

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列式为什么相同?“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观察图,同桌交流。

1、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2、黄色的比白色的多多少个?

3、黄色多,白色少。

学生列式并解答。

抽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学生自由讨论。在已学过的比多、比少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多、比少,从而抽象出比多比少的数学模型。

拓展提升多练题型1、教师写题

70比50多(),20双40少(),

()比10多60,

50比()少30。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9题。

问:不改变问题意思,还可以怎样提问?学生说:怎样想怎样列式

学生看图写算式,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抽生反馈。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比多、比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问题

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

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

40—30=10(个)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朱学英

课标(考纲)要求通过算珠图形象展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时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关键:借助具体实物和半抽象的计数器,让学生交流算法,思考并理解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自写)

导入情境引入:通过复习温故知1、口算开火车,教师念题

2、听算练习。老师念题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抽一道让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直接在草稿本上写出答案通过多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技能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采用区别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异同点例1:情境图:

1、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样列式?

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2、多种形式探讨计算方法

①看图说计算过程

追问:为什么要把左边3个和右边3个在一起呢?

②用计数器来算

在计算器上拨出23,引导学生说出:

为什么不在十位上加拨3呢?

③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

师小结:我们采用了看图,用计数器拨珠,摆小棒,做出了23+3的计算,虽然思考方法不一样,但计算时大家都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个位上的数与个位数的数相加

3、及时反馈

出示23+542+6

5+245+73

例2:

1、理解题意:师改题后,出示例2情境图,同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又该怎样列式呢?

2、采用刚才学的方法能解决吗?

问:为什么在十位拨3颗?

3、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区别

观察:23+323+30

小结:今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要记住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看见左边有2盒月饼和盒外3个,右边也有3个月饼

23+3

左边2盒表示的是2个十,先把两盒放一边,用左边的3个加上右边的3个,再把它们合起来

3+3=620+6=26

学生讨论:因为它们都表示3个一,计数单位一样

在十位上拨2颗表示2个十在个位上拨3颗,表示3个一

学生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加在一起

学生操作:先摆2捆3根,再加上3根

3+3=620+6=26

学生选择刚才用的几种方式,独立做

集体点评

学生说出:左边有3盒月饼加3个,右边有30个,学生尝试列式计算:23+30

学生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

30是3个十,所以要在十位拨3颗

学生观察抽生说出:计算时的不同23+3加在个位上,23+30,30的3加在十位上

通过情境图、计数器、摆小棒等方式,理解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的算理,深入理解计数单位。

拓展提升

通过练习,掌握算法1、完成教材“练习八”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

交计算,再观察每组上下2个算式有何区别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讨论,巩固并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理解相同数位才能相加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23+3=2623+30=53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体验数学价值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关键:充分借助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知识基础,通过直观操作,计数器演示,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自写)

导入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的理解一、复习巩固

出示:18+7056+20

45+4034+5

6+2771+6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学生答: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理解算理,并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经历从具体实物到半抽象的计数器的过渡理解算理二、探究新知

(一)数学例3:

1、创设情境,出示例3情境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提一个数学问题,你会怎么提?

追问:该怎么列式,为什么?

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减3呢?

还可以怎样算

小结:不管采用哪种算法,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二)试一试

1、改变情境图的条件:如果在这54只纸鹤中,小明只做了3只,其余的是小华做的,小华又做了多少只?

问:54-3与54-30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学生观察并回答:小华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引导学生列式:

54—30

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数就是剩下的数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1、计数器算

抽和演示

学生回答: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用小棒算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50-30=2020+4=24

学生列式:54-3

学生说出:54-30是十位上减3,是减去的3个十,而54-3是个位上减3,减去的是3个一

让学生识图,在情境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同时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口述能力

拓展提升熟练掌握算理1、练一练

43-2056-2078-60

43-256-278-6

42+342+30

2、完成教材第41页“课堂”练习的第2题

3、口算(教材练习八的2、6题)

4、教材练习八第3题学生先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再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学生自由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全班反馈

1、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3、全班反馈

设计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算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54-30=2454-3=51

想:50-30=204-3=1

20+4=2450+1=51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理解、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和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掌握加法竖式规范的书写方法,理解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难点:掌握加法竖式规范的书写方法,理解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关键:以计算器做形象支撑,再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竖式充分暴露问题,教师再示范规范的竖式计算写法;多形式分层次练习突破难点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自写)

导入更好理解算理和算法一、复习引入

1、口算:

53+2036+4028+30

57+2076+343+2

65+231+421+4

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个位上的数呢?

2、在□里填适当的数

392835

□□□□□□

316329

□□□□□□

学生口答

抽生板演,集体订正

练习数的组成,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作准备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多形式分层练习

1、出示例1情境图:

讨论算法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寻找多种方法

及时给予表扬,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算法,真棒

教学生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竖式的写法

观察算珠图和竖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强调: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再相加

4、对比算法

你们认为哪一种口算方法更简便合理?

5、试一试

出示:37+2143+42

1、让学生先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班上有23个男生,22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列式:23+22

3、算法1:口算:23和22分别由哪两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组成的

①23+20=43

43+2=45

②3+2=5

20+20=40

③23+2=25

25+20=45

④20+22=42

42+3=45

算法2:用计数器

抽生上台演示,边拨边讲,先拨23,加上22就在十位上拨2颗,个数上拨2颗,合起来是45

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一遍

学生答:都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个位和个位上的对齐相加

抽生说说各自的看法

指名学生说出口算步骤

利用多种算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是最简便的即可。

拓展提升学生操作小棒,讨论为什么这样算1、出示教材45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小棒图

2、教材“练习九“第1、2题。学生观察再计算,并抽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

23

+22

————

45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归纳比较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不同算法,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

能力目标体会多种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闰位数的算理

关键:利用旧知识构建新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数位表将竖式形象化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自写)

导入温故知新,交流算法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4-3076-4053-20

64-376-453-2

64-676-753-5

2、计算:

32+2546+1327+32

37+2546+1727+23

学生口答

学生独做,抽一生说说计算过程在熟练口算的前提下,回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两位数减两位数作铺垫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利用数位表、计算器理解竖式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出示例2图:

师:你会列算式吗?

讨论算法

教师指导学生在数位图上摆

问:要从39里减去25要怎么减?

如果不摆圆片,你还能怎样计算?

让学生类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在草稿本上完成

集体交流通算法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明确:减法的竖式写法与加法的竖式写法是相同的,都要相同数位对齐

(二)试一试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

(三)教学例3

1、指导学生看图,并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39—25页,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操作:

1、摆图片

想:先摆哪个数,然后怎么办?生:先摆39,十位摆3个,个位摆9个

把25分成2个十和5个一,在十位和个位分别去掉2个圆片和5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出计算过程

生1:39分成30和9

25分成20和5

30-20=109-5=4

10+4=14

行2:可以竖式计算

39

-25

--------------

14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并抽生说说用的什么方法解的?

生:小客车23个座位,大客车45个座位,同桌交流,抽生回答:

①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座位?

②大客车比小客车多多少个座位?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推想出得数,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拓展提升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1、课件出示教材45页课堂活动第1题中的小圆片图

2、用竖式计算学生看图列式并口算出结果

抽生板演,其余的在草稿上做,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1、本节亮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期末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期末复习要点

1、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组成》学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组成》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组成》学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学具】

1、五角星若干个2、圆片若干3、卡片若干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带来了好多同学们最喜欢的五角星,并将全部奖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想知道有几个吗?让我告诉你: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中后,故意先出示7个红五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啦?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8和9的组成。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把8个红五星分抓在两手掌中,让学生猜猜左右手各有几个?猜中后亮出双手再来。

2、让学生2人一组用学具玩“猜数”游戏。猜中后,猜的同学及时记录下猜中的结果,然后交换再来。

3、引导整理得出8的组成,

(重点强调: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4、拍手游戏

师生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生1:我拍1,生二:我拍7,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5、9的组成。

让学生拿出9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游戏---找朋友

⑴能组成8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2134

5647

⑵能组成9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4167

2583

三、运用新知,反馈练习

1.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组成

2.做游戏:

打手势—老师伸出5根手指,学生伸出的手指个数要和老师的组成9.

同桌互相做打手势游戏。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实物钟,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

学具:有时针、分针的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顺势导入。

1、猜谜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它有三条腿,白天、黑夜不停跑,发出嘀哒、嘀哒声音提醒你,早睡早起习惯好,谁知道这是什么?

(学情预设:有趣的谜语易于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应该很容易猜出是钟表。)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对啦,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3、揭示课题: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课一开始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形式引出钟表,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一)认识钟面

1、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看一看、拨一拨。

2、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总结出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钟面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围成一圈;分针跑得快,时针走得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二)认识整时

1、“拨钟报时”游戏

教师把钟拨到几时,让全班同学说说钟面所指的时刻是几时。

追问:这时分针指向的数字是几?时针指向的数字是几?

2、让学生观察8时、3时、6时、4时、9时等几个钟面。说一说,表示整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小结:当钟面上的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同桌互动:一人说时刻,另一人拨钟面;一人拨钟面,另一人说时刻。

4、师发指令:学生拨出“12时过一小时后是几时”、“1时再过2小时是几时”、“3时再走一圈是几时”等。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动手拨一拨中感受整时,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整时的形成及特点。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体验到“实践”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5、引申: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钟可以帮我们认识时间,还有什么可以帮我们认识时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答“手表、手机、电脑、电视、电子表……”)

认识“电子表”,并教学电子表上“时间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整时的两种写法教学中,时刻的后一种写法使用非常普遍,通过“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钟可以帮我们认识时间,还有什么可以帮我们认识时间?”由电子钟表引出整时的两种写法,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一)认识“小明的一天”。

1、师:“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一个学生如何珍惜时间呢?合理利用时间,安排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请小朋友仔细看,然后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

2、出示P85“小明的一天”图片(或者制作成课件)。

(1)引导学生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学情预设:一些学生可能不太在意是上午、中午、下午的时刻,还可能有个别学生分不清,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引导。)

(2)小结: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就要像小明那样,做时间的主人,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这样每天都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呢?跟同组的小朋友说说。

(教学设想:用课件演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把“认识整时的基本练习”、“再过一个小时是几时?”、“一天中有早上8时和晚上8时”等知识拓展融于一个具体情境中完成。并让学生感受到时间是永不停歇的,要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习惯。)

(二)课堂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九的部分练习题,集体反馈评议。

2、听故事做练习。

(1)小山羊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准备请小猴到他家去做客。他给小猴打电话,说:“喂!是小猴吗?今天我过生日,请你来我家做客,请你大约8时来。”请你帮小猴想一想:他应该什么时候到小山羊家去呢?

全班交流后,归纳:

8时刚过:分针刚过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刚过”;

快8时了:分针快到12(还没到12),时针接近8,就是“快8时了”。

(2)出示书上P87第6题图,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的时间。

(三)出示时钟演变过程,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那你们知道钟表的由来吗?请看: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关于钟面上和时间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四、课堂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等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学习重、难点:
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都会到超市购物。购物需要什么?
1、出示一个文具盒,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的?
2、请同学们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观察课本52页情境图,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人民币)。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认识准备的人民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2、认识硬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3、给这些钱分分类:
(1)按元角分分类:
结论:人民币的单位有()、()、()
(2)、纸币、硬币
结论:用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
用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4、小组交流:一角可以换()个1分。
一元可以换()个1角。
质疑:3元可以换几个1角?70分可以换几角?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课本第53页“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数。
()元()角
()角()分
()元()角
()元()角
2、1角=()分20分=()角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有个同学要买一支钢笔、需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样付钱?
2、老师要买1元的圆珠笔、你能想到老师的付钱方法吗?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
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
学习准备:
模拟人民币
学习流程:
一、复习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1元=()角10角=()元1角=()分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拿出准备的钱币,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思考:
(1)l张5元可以换()张一元。
(2)1张l0元可以换()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预习中的问题。
2、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课本54页做一做
1、摆出下面的钱数。
8元6角37元79元3角14元
2、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
一张10元可以换()张5元。
一张1元可以换()张5角。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小明要买一个玩具要6元5角,下面有3种付钱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第一种付钱的方法:6张1元、5个1角。
第二种付钱的方法:3张2元、2张2角、1张1角。
第三种付钱的方法:1张5元、1张1元、1个5角。
第三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
学习重、难点: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学习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问题考考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比角大的单位是什么?比角小的单位是什么?
2、1元=()角1角=()分5元=()角
3、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1元;1张1元可以怎样换?
你还想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数一数课本57页例5的出现的人民币,有()元()角。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想:1元=()角,10角加上2角等于()角,所以1元2角=()角。
试一试:4角5分=()分,说一说是怎样换算的?
小结:几元几角换成角时,先想几元就是几十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想一想:37角=()元()角,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算的?
小结:把几十几角换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十角就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起来就是几元几角。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7页做一做。
1.3元9角=()角26角=()元()角
2、填一填。
2元5角=()角45角=()元()角
1角9分=()分36分=()角()分
3、比一比。
4元4角9角1元10分1元
6元5元5角5元50角100分9角
6角7分7角4元5角5元4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按要求排一排。
4元4角4元4角4角4分
()()()()
6角8分8角7角9分8元6角
()()()()
第四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学习目标:
1.掌握元、角、分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用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来解决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
3.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学习重、难点:
解决一些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元8角=()角12角=()元()角
1元3角=()角15角=()元()角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57页例6,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圆形气球心形气球笑脸气球花形气球长气球
5角8角1元6角3元1角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1、买一个圆形气球和一个心形气球,要多少钱?
()角+()角
=()角
=()元()角
2、笑脸气球比花形气球贵多少钱?
1元=()角
()角—()角=()角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长气球,要多少钱?
()元+()元()角=()元()角
师生小结:1、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
3、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要转化为相同单位后才可以相减。
4、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10分为1角,满10角为1元。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7页,做一做第2题。
牙膏牙刷洗发水香皂毛巾
3元7角2元2角1元3元9元
(1)香皂和毛巾一共多少钱?
(2)牙刷比洗发水贵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算一算。
8角+7角=()元()角7角—2角=()角
3元+4元6角=()元()角5角+1元3角=()元()角
12元4角+2元=()元()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橡皮钢笔文具盒
6角6元9元
(1)买一块橡皮和一个钢笔,一共()元()角。
(2)上面三种物品各买一个,一共()元()角。
(3)小红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元。
第五课时简单的计算(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关键词“正好”并会运用解题。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学习重、难点:
1、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元8角+2元=()元()角7元+9元=()元
6元4角+6角=()元9角+8角=()元()角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教材58页例7.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我是小学生》《画报》《卡通世界》《连环画》
5元6元8元7元
从题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正好”是什么意思?
“正好”就是这两种杂志的价钱加起来是13元。就是把两本杂志的价钱加起来,看和是不是13,如果是这两本就是我们所要找的那两本。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组长上台汇报结果。
学生找出:有两种答案。《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画报》和《连环画》
教师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拿13减去其中一本杂志的价钱,看题中有没有和这个得数一样的价钱,这样就找到答案了。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8页,做一做。
16元钱正好能买下下面哪两种物品?
果汁糖挂钩玩具车《童话选集》
4元6元7元9元
2、练习十三第4题。
用10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
乒乓球跳绳呼啦圈跳棋羽毛球
2元7元8元5元3元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东东用10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两个皮球。如果只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皮球还剩3元钱。每个皮球多少钱?每支钢笔多少钱?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第七单元钟表的认识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7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