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6―――13页(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难点|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比多少………………………………1课时

2、比长短、比高矮………………………………1课时

NO:1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NO:2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M.JAB88.CoM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延伸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第37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6页的第2题

NO:2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第38页的内容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具袋(6份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电脑出示:(商场外景——商场物品近景——-商场物品远景),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象,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电脑出示: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看电脑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

三、全课总结(略)

NO:2

教学内容:分类(不同的标准)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

师问:

(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

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

(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

(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

(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

(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帮助他们,谁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

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

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

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课外活动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2、主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地的某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NO:1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

NO:2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

343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NO:3

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

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NO:4

教学内容: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44

13223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555

14233241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

NO:5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NO:6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

NO:7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34()

5()()21

()()3()()

(学生口答)

数的组成

□5□5

231□223□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4-25-14-32-11+1

2+13-23-12+23+14-1

1+42+35-25-35-4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NO:8

教学内容:P29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0页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NO:9

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

(全班集体评价)

3、第30页的第3、4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9页的第5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

3、托管时间完成:第30页的第7、8、9题和思考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关键: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四、教学建议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五、课时安排:

方向与位置2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8人,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经过

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

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

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

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

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

起读。
三、教学总目

(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

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

文中出现的常用

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措施:

)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

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

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进度:

第一周(2.17~2.21)

1.十几减9

2.练习1

3.十几减8、7

4.练习2

5.十几减6、5、4、3、2

第二周(2.24~2.28)

1. 练习3

2. 复习1

3. 复习2

4.单元检测

5. 单元评讲

第三周(3.3~3.7)

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 练习4

3. 单元检测

4. 单元评讲

5.数数

第四周(3.10~3.14)

1. 数的读写与组成

2.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几减几十

3.练习5

4.数的顺序

5.比较数的大小

第五周(3.17~3.21)

1.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练习6

3.复习

4.我们认识的数

5.单元检测

第六周(3.24~3.28)

1.单元评讲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4.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5.练习七

第七周(3.31~4.4)

1.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2.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3.练习八1

4.练习八2

第八周(4.8~4.11)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练习九

4.复习1

第九周(4.14~4.18)

1.复习2

2.单元检测

3.期中模拟测试

4.单元讲评

第十周(4.21~4.25)

1. 期中复习

2. 期中复习

3.期中复习

4.期中测试

5.期中评讲

第十一周(4.28~4.30)学校运动周

第十二周(5.4~5.9)

1.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2、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3. 练习十

4. 小小商店

5.单元检测

第十三周(5.12~5.16)

1.评讲试卷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3.练习十一1

4. 练习十一2

5.练习十一3

第十四周(5.19~5.23)

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2. 练习十二1

3. 练习十二2

4. 练习十二3

5.练习十二4

第十五周(5.26~5.30)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2. 练习十三1

3. 练习十三2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5. 练习十四

第十六周(6.3~6.6)

1. 复习1

2. 复习2

3.复习3

5.单元检测

第十七周(6.9~6.13)

1. 单元评讲

2. 期末复习1

3. 期末复习2

4. 期末复习3

5. 期末复习4

第十八周(6.16~6.20)

1. 期末复习5

2. 期末复习6

3. 期末复习7

4. 期末复习8

5. 期末复习9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一袋小棒。

学具准备:每生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出示算式:15-4=(),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第8—9页的游园活动图。同学们,这是学校游园活动的场面,从图中你看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相互说一说。)

2.教师提出: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小丑叔叔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学生列式:15-9=()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还剩多少个气球吗?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的?

4.指名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数(shǔshù)的方法知道了还剩多少个气球,还有的同学通过计算的方法知道了结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15减9的。

二、鼓励探究、建立模型

教师:比较算式15-9=()与15-4=(),它们有什么不同?5减9不够减,怎么办?用小棒试着摆一摆。

1.学生独立用学具(小棒)操作探究15减9怎样减,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说一说,摆一摆,告诉小组的同学我是怎样摆15减9的,我是怎样想的。

3.各小组汇报探究。(指名上演示讲解。)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估计可以整合成以下几种方法。(板书)

数一数,从15里面一个一个地拿走9个,

连减,从15里面先拿走5个,再拿走4个,还剩6个。

破十法:把15根小棒分成两部分---10个和5个,从10里面减去9个,把剩下的1个和5个合起来就是6。

4、再次动手操作,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看:教师用课件再次演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

摆: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想:学生闭眼睛回忆15-9的操作过程。

说:结合操作过程,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5-9的?先算……再算……

填:填写下面算式中方框里所缺的数。

15-9=()()-9=()()+9=()

5、小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小棒摆一摆,看看怎么样计算12-9=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再算……

能不能用式子表示出我们的计算过程?

19-9=11+2=3

教师:不操作,你能直接说说怎么样计算14-9=()?

6、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计算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板书:十几减9说说怎样计算十几减9?

教师:都是先算10-9,这样的算法就叫做“破十法”,说一说怎么样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

7、补充介绍“想加法算减法”

计算15-9想6+9=15所以15-9=6

用想到的加法去计算减法,这样的方法叫做“相加算减”。

用刚才学的方法,说说17-9=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师:学生们,你们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法到游园活动中去帮助小朋友解决猜谜语和套圈游戏中的问题吗?试试看。(多媒体呈现游园活动图,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小结。)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2页例1,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3.师:同学们会计算15-9和12-9了。下面,老师再带你们去看一看游园活动中云朵里藏着的问题,看哪些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小鸟回自己的家。(多媒体呈现练习二第3题的内容,学生合作完成。)

4.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1、2、4题,再集体小结。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师: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十几减9一共有哪些数学问题。(生口述,教师板书)

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师: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了游园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每天都像今天一样,快快乐乐地大家一起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吗?

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景,由到玩具店买玩具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交流来突破本课学习重、难点,通过对主体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并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还剩几个?”,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下,列出相应的算式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全班汇报交流。最后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那种算法进行计算,进行算法的优化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别人的算法,选择算得又对有快地方法进行快速的计算。

教学内容: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1、复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3-9=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出示口算:

8+57+87+66+85+75+913-9

16-918-915-917-914-913+712-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教材13页例二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方式,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

2、同学们发现“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要买走8个,还剩下几个?”的文字。

3、指名让学生完整的描述,加深对题意的理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要求还剩下多少个风车,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8

5、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6、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7、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想加算减;破十法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8、除了12-8,还能说出其他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式吗?

11-813-814-815-816-817-8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它们的结果?

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圈一圈,算一算。

让学生明确:减几,就用虚线圈起来几个。让后动手圈一圈再计算出得数。

2、“做一做“第二题。

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3、15页第一题。为变化方式,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4、15页第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13页第三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做得又对又快。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请你举例说明十几减8的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十几减8

例212-8=4

想:8+(4)=12想:10-8=211-8=3

12–4=82+2=412-8=4

13-8=5

14-8=6

15-8=7

16-8=8

17-8=9

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我除了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图,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质疑,解决问题,还利用现有的饿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学生还得到了数学知识以外的环保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四课时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在新知的探究中,通过学生的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等环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具体实现。展示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把学生的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第五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梳理了知识结构,理清了重难点,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锻炼了学生的梳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敢于在人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第六课时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14-613-815-6

11-717-912-7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3十()=125十()=13

2十()=115十()=14

4十()=124十()=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刚才我们复习了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探究“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十几减5、4、3、2

二、新授

1.出示例4。

12-5=11-4=12-4=11-3=12-3=11-2=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学生上台讲解思路,然后台下的同学对台上学生的讲解进行质疑、补充或反驳。教师适时引导,重点探究计算方法。(3)小结。连减法,相加算减法,破十法,我们常用的方法还是后两种。三、巩固练习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思考题。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4.布置作业。

四: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学生上台讲解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台下学生对其进行质疑、反驳和补充,这样的学习经历不仅会使学生真正理解算例算法,更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胆识。

第七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加深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完成P18页的第5题。

11-3=12-6=13-7=12-8=11-2=

14-5=13-4=12-9=19-8=13-6=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3.完成P19页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4+8+611-3-315-7+65+4+78+7-919-5-812-4+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这类题对个别学生需要较强指导。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19页10题

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思考。12-()=5再想13-()=5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好习惯。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7+917—8

l6—715—5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中去掉5个△,还剩多少个△?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13-917-8

12-56+1312+4

2.比多少。

12比7多5比13少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4》教学计划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4》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复习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1、第1 题。

你能估计有几只蝴蝶吗?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直接看出有多少只吗?

同桌讨论。

先圈出10只,再写出一共是多少只。

体会圈出10只后的好处。

蜜蜂图让学生自己先估一估,再圈一圈,最后再写出一共有多少只。

2、拿出数字卡片,同桌合作排一排。

交流不同的排法。

3、第2题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来填数。

交流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填空。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2)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0里面有()个十。

(3)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十位和个位都是1的数是()。

(4)13和18这两个数,()接近10,()接近20.

(5)11比()多1, 比19多1的数是()。

(6)我是16,和我最接近的数是()和()。

(7)我比17大,比19小,我是()。

4、第3题

猜数游戏。

师拿出一张数字卡片,反面对着学生,学生猜 ,师只说大了、小了或对了。

同桌活动。

二、练习计算。

1、口算卡片

2、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4题。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问题。

出示3束花分别是4朵、10朵、2朵。

问:两束花最多有多少朵?怎样选?最少有多少朵?怎样选?

四、全课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课题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设计

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3、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4、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课题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设计

教学目标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视算)

13-917-912-915-9

18-9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课件(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课题十几减几(第15页例2)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课前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课题练习课(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计算卡片

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12-412-314-816-9

8+913-614-511-215-7

17-815-9(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四、完成作业P17:7

课题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即:P17:8―――P18:13)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一套电脑课件一套

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4-812-513-613-814-9

12-416-914-811-815-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

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

2、计时计算比赛(P18:1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

1、计算(P18:9)

1)指导学生看题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2、比较大小(P18:10)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

三、解决问题

出示电脑

1、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

点击电脑出现:P18:11的画面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

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小猴图

电脑出示P18:13

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5+8=137+6=13

13-5=813-7=6

13-8=513-6=7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课题用数学(P19:例3)完成相应的做一做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课前准备主题图二幅

课时

教学过程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略)

四、完成课外作业

课题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数字卡片一套

课前准备

课时

教学过程一、听算

14-516-913-412-8

11-615-712-516-8(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集体订正)

2、找朋友(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4+9=13

13-9=413-4=9

五、全课总结

(略)

六、完成课外作业

课题整理和复习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1》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1》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题组练习

1、谈话:小金鱼昨天也和大家一起学习了6、5、4、3、2加几,你看,它们还给大家出了三组题,想考考哪位小朋友跟它们一样能算得又对又快。大家愿意和小金鱼比一比吗?

2、出示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比较每组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

3、请学生举例练习:谁也能举例说出几组这样的算式考考同桌。

二、金鱼钻圈游戏

1、谈话:小金鱼看到大家这样聪明,开心地玩起了钻圈游戏,它们也想比一比谁学得好、算得快。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游戏好吗?

2、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让两个学生做一下示范,明确游戏方法。

3、小组游戏,每钻一个圈就列两道加法算式进行计算,如鈥?+9鈥潱梢运?+9=13,和9+4=13。

4、组织集体比赛,每一小组里选出4个学生做代表参加比赛。

5、组织同桌比赛。同桌两人也来比一比,看谁钻得快。

三、口算比赛

1、谈话:谁是我们班真正的口算小能手呢?我们再来比一比。第4题

2、老师记时。

3、集体订正,及时纠正错,说说错误原因。

4、第3题,不计算,在得数比12小的算式后面画鈥溾垰鈥潯?/p>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解决问题

1、第5、6题。看图填空,并列式计算。

2、谈话提问:(出示情境图),体育活动是小朋友最喜欢参加的活动,从图中呢能知道什么?第8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问。

3、独立解决问题。

4、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列式计算。

师:在活动中,还有7人参加了跳远活动呢?你现在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五、拓展练习

1.下面的卡片中哪两个数相加的得数是11?

4 9 5 3 7 2 8 6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符合要求的算式,然后请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2.一(3)班有14个同学去春游,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两袋面包比较合适?

第一袋装了8个面包;第二袋装了5个面包;第三袋装了7个面包。

学生听教师读题后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交流。

六、全课总结

说说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2》教学计划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题2》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7 9+6 9+5 2+8 9+2 9+8

3+6+4 4+5+2 8+2+5 17-7+4 9+10-9

学生直接在本子上写得数,完成后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在得数错的算式后面打鈥湪w鈥澆⒏恼?/p>

9+7=16 15-5=5 9+3=13

2+6=8 12-2=1 9+9=20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判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理解每题错误之处并分析原因。

3.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交流。

组织交流:解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一第7题。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搜集信息交流。

学生填写信息,并计算。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出示第二幅图。

请学生说图意,填写完整,列式计算。

交流信息和算式。

3、补充

谈话:今天三只小猫到郊外钓鱼,钓到好多鱼,看他们把钓到的鱼排好了。

提问:小猫们是怎样排钓到的鱼?这样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口答。

教师总结:一个个对应起来排,可以横着、也可以竖着排,这样能清楚地知道每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你知道哪只小猫钓得最多?哪只猫钓得最少?

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想到了什么?

集体交流。

学生选择问题独立解决。指名学生交流。

二、拓展练习

1.看图填一填。

(图略:第一行9个苹果;第二行5个苹果;第三行6个苹果)

(1)第一行和第二行共( )个苹果。

□○□=□

(2)第一行和第三行共( )个苹果。

□○□=□

2.玩具熊每个5元,玩具汽车每辆9元,皮球每个9元。

(1)要买两种玩具,最少要( )元,最多要( )元。

(2)你喜欢哪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用( )元。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轻声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完成数学游戏、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学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总88课时
第零单元课堂常规2课时
第一单元准备课2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5课时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6课时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6课时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4课时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9课时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6课时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第九单元总复习8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数学填表年级:二年级填表时间:2012年2月25日

周次

具体时间

单元内容

单元目标

具体内容

课时

主备人

1—2周

3月1——3

月12日

第一单元

除法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分橘子

分草莓

租船

派车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4周

3月15――3

月26日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小熊购物

买鲜花

练习

过河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周

3月29-――

4月2日

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

认识路线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6――7周

4月5―――

-4月16日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数一数

拨一拨

比一比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8周

4月19――

4月23日

第五单元

测量

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

1千米有多长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9―――

11周

4月26――

-5月14日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一)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买电器

回收废电池

小小图书馆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2周

5月17―――

-5月21日

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5、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认识角

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3周——15周

5月24――

-6月11日

第八单元

加与减(二)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捐书活动

买白菜

买洗衣机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6周

6月14-――

6月18日

第九单元

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读统计图表

讨论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4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