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练习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练习”,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准确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练习题:

一、填空。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边走。

二、填空。(图片大屏幕出示)

(1)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2)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三、填空。(图片大屏幕出示)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

(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四、数一数,填一填。(图片大屏幕出示)

(1)从左数香蕉排第(),它的左边是()。

(2)梨的左边有()种水果,葡萄在它的)边。

(3)上面共有()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

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能准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编辑推荐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二、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

师:老师带来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摆一摆(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苹果,在苹果右边摆上葡萄,在苹果左边摆上香蕉,在香蕉左边摆上梨子,在葡萄右边摆上草莓。

师:一共摆上几种水果?从左往右数,香蕉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水果,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葡萄摆在苹果的上面,香蕉摆在苹果的下面,草莓摆在梨子的右边。

师: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朋友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这位小朋友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交流。)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反思: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大多数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3、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导入新课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喜羊羊排在什么位置?

2、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3、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

(3)小明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3、小组代表汇报

4、思想教育:看到小明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好习惯。

5、动画展示:

(1)教师:这时有几个人?谁排第一?小明排第几?他后面的叔叔排第几?

让学生再次在具体的环境中区分“几”与“第几”,同样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介绍自己。

2、“做一做”第1题(左图)。

3、“做一做”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反思:

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学生能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物品表示1~5各数,并知道1~5的多少。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出示主题图),这里不仅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数学知识呢?

2、师:从这幅图中,你想知道什么?

3、生:我想知道有几头大象?有几朵白云?……

4、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出示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

(3)、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知道有1头大象、1个太阳。

生2:我知道有2头犀牛、2棵大数。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师:通过刚才大家交流的表情,我想大家可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我们就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1:我知道图中有1头大象、1个太阳、2头犀牛、2棵大数、3只羚羊、3只长颈鹿、4多白云、4只小鸟、4个小朋友、5个人、5朵花。

生2:我知道1~5的顺序是1、2、3、4、5。

生3:我知道5的前面一个数是4。

生4:我知道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2和4。

生5:我知道1、2、3、4、5在日字格中的位置(生上台演示)师在旁相机提示书写这些数字应该注意哪些?并让生在本子上书写三遍。

……

2、小结:看到你们自己学会这么多知识,老师为你们而自豪!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呢?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1、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生1:我有一把小刀。

生2:我有三本书。

生3:我有5枝铅笔。

……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通过自己学习,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老师在这里祝贺你们!请你们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把你知道生活中的事物的数告诉你爸爸、妈妈,好吗?

反思:

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第3---4页

教学要求:

1、 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计算策略。

3、 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两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教师要多留意学生喜欢的方法是否有变化,思维层次是提高还是降低,以便以后在教学中注意。

可进行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复习两步计算的顺序,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纠正。

一、 做p3: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式。

1、 尝试计算14-9和12-9

2、 组织交流算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哪些用在自己方法做起来感到困难的学生向别人学习,调整算法。

3、 指名汇报。

4、 电脑演示强化计算的破十过程。

二、 做p3:2让学生先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看能发现什么。

三、 游戏:跳树桩。(以4人小组合作比赛的形式进行,2人一组,1人拿着数字卡片9,分别放到树桩上,另一人算,算好一题再跳下一题,看哪组快,再轮换另一个人拿)

四、 过关检查。P3:4(限时2分钟)对于2分钟内完成,又基本对的学生予以过关,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课后抽查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五、 做p3:5:讨论一下两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再开始独立完成。以同桌互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校对。

六、 分组比赛。(青蛙跳)p4:6

七、 看图列式(复习图画问题,先表述图意,再列式解答,说说图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八、 做p4:8(先数一数,再填一填,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九、 作业:用11、12、13、14、15、16、17、18减9,看一看得数与个位比一比,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会这样,与家长交流。 让学生复习两步计算的顺序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计算策略。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5-16页。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学习重点: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一、复习:出示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2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15、16页第1、5、7、8题)(1)学生观察图找出数学信息及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口算练习。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15页第3、4、6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看图的技巧。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第11---12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 培养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通过找规律,进一步加强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填充统计表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有利于程度好的学生帮助程度差的学生理解表意,体现协作学习的优越性。

快乐的游戏把整个课堂带入**,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做这方面的练习,看看谁表现得最棒?

二、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每组后面两道减法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2.做练三的第2题。

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先把椰子摘完?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1)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做完。

(2)订正,了解学生计算情况,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4.做练三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5.做练三的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并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6.做练三的第6题。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并填充统计表。交流汇报在统计表中看到的信息。

7.做练三的第7题---喜获丰收的游戏。

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这些苹果就奖给谁。比一 比谁收获的苹果最多!(学生做后互相检查,通过总结评比,让学生享受丰收的喜悦!)

三、总结评价

1.师: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6、5、4、3、2的练习),十几减6、5、4、3、2可以怎样算?

2.学生评价这节课表现很棒的同学。 教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培养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沪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沪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题包计算,探索算式之间的一些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探究在题包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情趣引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神秘的古堡去,古堡中住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他们在玩着好玩的游戏,我们大家一起去玩好不好?

二、破密码,闯古堡

(一)热身运动(桥板上的题)

5+4+1=

3+4+1=

4+4+2=

1+2+3+4=

学生先计算,然后说一说怎么算。

(二)做题包、找规律

1、出示题包

16―8=814―5=9

15―7=816―7=9

13―5=817―8=9

12―4=818―9=9

(1)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小组里面相互说一说,这两组题包的规律。

(2)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总是8和9,题包中的规律即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减数也作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差不变。

做加法题包,探究规律

2、出示题包,请学生计算

1+9=9+1=

3+7=7+3=

2+8=8+2=

4+6=6+4=

(1)学生计算

(2)探究规律

通过计算这组题包,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举例说出题目中加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和的变化。

(3)师小结

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增加和减少的数相等,它们的和仍是10。

3、完成练习册第1页的题1

(三)小组合作,探究算式之间的规律

1、出示7+5=7-5=7+6=7-4=

9+5=9-5=8+6=8-4=

11+5=11-5=10+6=10-4=

13+5=13-5=11+6=11-4=

学生计算

2、师,提问:

(1)通过计算,你发现每一方框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从它们差的相互关系来看,你能找出算式中减数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探究结果

当一个确定的数加上的数和减去的数之和为10,它们的结果相差10。例如,

7+5=127-5=27+6=137-4=3

12-2=1013-3=10

5+5=106+4=10

2712

6、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

例:12+7=1912-7=5

14+1=1514-9=5

(四)数砖墙,登古堡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了,再努力一下,我们就能和可爱的小精灵们一起游玩,我们一起来加油!

1、出示数墙,由学生完成数城

2、汇报。

3、完成练习册第2页的题4

(五)用题包来完成推算

1、出示题目

2+43+5

12+413+5

2+143+15

12+1413+15

师:你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推算呢?

学生进行推算,并说一说推算的方法。

(六)完成长链题

0+1+2+3+4+5+0+5=

1+2+3+4+0+2+3+5=

并说说计算算式长链有什么好方法

式与数比大小

1出示题目:18-3○5

8-3○5

想一想怎样做才能保证正确。

2交流方法。

3小结:当式与数比大小时,我们可以先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来比大小。

4完成练习册第1页的题2

求减数

1出示题目20-□=15

20-□=8

2计算

3交流方法

4小结:在计算20-□=8这样的题目时,我们可以想20-8=□。

5完成练习册第2页的题3

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数学中许多知识都蕴含着小秘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奥秘。也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

总结: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破译出了全部密码,我们终于登上了古堡,我们和可爱的小精灵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第二课时:计算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计算游戏”中三角形三个区域内的数与周边的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尝试、检验、修正来解决计算游戏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计算游戏”中三角形三个区域内的数与周边的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尝试、检验、修正来解决计算游戏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册第3页的题1

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师:这是三角数图。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游戏”(板书课题)。

二、探究三角数图。

1、探究一

“计算三角”的3个区域都已放了小圆片或数,

探求:3个结果数。

(学生可以在计算三角草图上自己摆圆片,计算出结果。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汇报。

2、探究二

2个区域已放了小圆片或数,1个结果数也已预先给出,

探求:在1个区域里放上适当数目的圆片或数和求2个结果数。

(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计算出第3个区域中圆片的数量以及其它2个结果数。)

3、探究三

1个区域已放好了圆片或数,2个结果数已预先给出,

探求:在2个区域里放上适当数目的圆片或数,并求第三个结果数。

(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计算。)

完成练习册第3页的题2

4、探究四

3个区域都是空的,3个结果数预先给出,

探求:在3个区域里正确地放上圆片,使三边得到预设的结果数。

完成练习册第3页的题3。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完成练习册第3页的题1。

第三课时:比一比1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适的数。

2、能通过口算,进行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适的数。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册第4页的题1

引导观察

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

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汇报:

1.生:小巧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矮。

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一样高。

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2.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比较的结果。

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同样高。

我们可以说:小丁丁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揭示课题:

师: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

()+611(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

二.探究

1.解答6+()11,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2)思考:哪些数合适?

(3)生: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加数越小,和越小,6+011。1也可以,2也可以,3、4也行。但5却不行,因为6+5=11,不符合题意。那么,比5大的数肯定都不行。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板书:6+()〈11

0、1、2、3、4

小结:

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6+5=11,由于和要比11小,所以加数就要比5小。

2、独立练习册第4页的题2/1

6+()〈15

师指导校对。

解答12-()6,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2)思考:哪些数合适?

(3)生: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减数越小,和越小差越大,12-()6。1也可以,2也可以,3、4、5也行。但6却不行,因为12-6=6,不符合题意。那么,比6大的数肯定都不行。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板书:12-()6

0、1、2、3、4、5

4、独立练习册第4页的题2/2

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练习的在不等式里填上合适的数,有时不能超过某一个数,有时又不能比这个数小,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最大的或最小的这个数找出来呢?

8+()128+()1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小结:要找8+()12的最大数和8+()12的最小数,

可以先算8+()=12,()里填4,要使结果小于12,加数就要比4小,比4小的的最大的数是3,要使结果大于12,加数就要比4大,比4大的的最小的数是5。

完成书第5页的4。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比一比

6+()〈11

0、1、2、3、4

第四课时:比一比2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形如a+□<b、a-□>b、a-□<b的□里填合适的数。

2、能通过口算,进行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形如a+□<b、a-□>b、a-□<b的□里填合适的数。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册第5页的题3

复习

()里最大能填几

4+()<1213-()>6

学生试做。

汇报。

想:因为4+8=12,所以8不行,填的数要比8小,是0-7,最大是7。

想:因为13-7=6,所以填的数要比7小,是0-6,最大的是6。

小结:

完成练习册第5页的4。

探究

出示12-()<6

(1)审题,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2)思考:哪些数合适?

同桌讨论。

汇报交流。

因为12-6=6,结果要小于6,所以减数要大于6,但是又不能大于12,所以()里可以填7—12。

试一试

练习册第5页的题5。

练习

6+()<1214-()>611-()<6

8+()<1219-()>615-()<6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第22鈥?4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习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三角形、园形各一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二张,正方形4张。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这是实践操作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实际的操作活动。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国,图形国里有很多宝藏,这节课请我们的好朋友花仙子带我们到奇妙的图形国里探宝,看,花仙子来了。(屏幕出现花仙子)

二、实践操作

1、练习四的第1题

(1)讲述:小朋友们,这就是奇妙的图形国里的游乐园,漂亮吗?

(2)看一看:游乐园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

(3)数一数:各种图形各有几个?

(4)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把答案填在第22页第1题。

2、练习四的第2题

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

(1)先对折一次,说出对折后是什么图形。

(2)在第一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问:第二次对折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图形。

(3)小组讨论:正方形对折两次有几种方法。

为学生多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让他们充分体验图形的转化过程。

(4)班内汇报:学生拿着自己折出来的图形上台汇报对折的结果。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4、练习四的第4题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1) 独立试做,四人小组交流。

(2) 展示比较,那种方更科学,更好。

方法一:尺子量好再折

方法二:慢慢回折,凭感觉折出;

方法三:折三角形的方法。

5、练习四的第5题(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电脑演示剪拼课本介绍的两种剪拼的过程;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自己想怎样剪怎样拼就怎样剪怎样拼,动手再做做看。

7、练习四的第6题

独立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拼出的图画,给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创意的组合图形展示。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在图形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如何把一种图形转化成为另一种图形的方法,能用几根同样大的小棒,摆出几种不同的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图形等着我们去折、剪、拼。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多的新发现。 教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第7---8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 通过题组计算、比较,寻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善于与同伴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创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特征,建立一个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4题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争取1分半时间内完成,最多不超过2分钟。

第7题可以竖着分三组比一比,被减数不变,减数在变;也可以横着分三组比一比,被减数在变,减数不变,让学生感知差也在变化。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启发谈话引入练习。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到了我们的教室与大家一起学习?(生:小玛丽)她有一个提议把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比赛,看哪组在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算对的题最多,那么那一组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注:每个环节设红花奖,最后哪组红花多的就是冠军)

二、练习

1、 第1题。练习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中填出的两个数之间的联系。

2、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第3题-----堆箱子。

4、 第4题。(1)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做完。(2)订正,了解学生计算情况,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5、 第5题。看图说一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6、 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7、 第7题。比比,猜猜,算算。

先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结果会怎样?通过比一比,猜一猜让学生初步感受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那么差就变小。最后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8、 第8题。先让学生观察每组3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再计算。并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 第9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赛,看看谁先回到家。

10、 第10题。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三、总结评价

1.师: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8、7的练习),十几减8、7可以怎样算?

2.小结比赛结果,进行颁奖。 教学后记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通过题组计算、比较,寻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测试》p8 和p9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与测试》,实物投影仪

本练习适当地在堂上完成,老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提示学生竖着做,以加深对加减关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16-913-412-8

11-615-712-5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独立完成p8:1

(集体订正)

2、直接写得数(限时2分钟),对速度很慢的同学,教师进行个别的技巧辅导。

3、p8:3 、4、 5读题后独立完成。

4、p8:6 7引导学生完成后交流。

5、p9:1、2可独立完成。教师巡查指导即可。

6、p9:3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出,总数不变,减去的数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7、p9:4(要提示学生按规律填写,完成后交流方法)

8、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9、p9:6 7独立完成前,进行方法的指导。

一、 全课总结: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

(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统计、比较和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课后反思


本节课跟卢主任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去完成,从课后学生作业反应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用数对和极坐标两种方法来确定图形的位置,但在用极坐标方法描述图形的位置时,多数同学语言不够准确,例:方向的描述,东偏北方向,西南方向30度,西北方向45度的情况时有出现。还有个别同学对于距离的确定由于计算基础较差,也出现了许多错误;20%的同学不能准确的量出极坐标图中的度数,对于量角器的使用比较生疏反观整节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着实还有待很大的提高。

本节课我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场平面图的情境引入确定位置的三要素,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很快的找出方向和位置两个要素,但对于第三个要素:参照物,学生不能准确的说出来,需要老师进行提示。在接下来的复习确定位置方法环节,多数同学虽然知道这些方法,但不能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此处,教师进行了知识的灌输,没有很好的引导,特别是在出现B(0,0)代表什么意思时,老师的问题不清楚,导致学生回答不出来,在此环节,教师对于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归纳:数对和坐标法不准确,正确的应该是用数对和极坐标。应该注意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在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如何使考察队顺利找到大本营?这一问题的解决,我采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同桌合用,独立完成的方式,从学生反馈的结果看来,他们没有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此处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和解决,最终通过课件的方式展示了此题的正确做法。本环节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值得老师去反思,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设过高,多数学生出现了不会用量角器的情况,绝大多数同学在用极坐标确定位置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出了什么方向,没有考虑距离和角度。

纵观整节课,虽然课后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但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关注度、教师语言的简洁性、提问题的巧妙性、引导学生解决难题的艺术性、教师板书的规范性教学需要耐心,同样需要艺术,美的课堂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教案1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教案1”,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自主练习1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个小朋友看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景色?(出示挂图)

看这三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记录)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好带回去给其他的小朋友看看。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 他们都记录了些什么?

(1)他们首先想要记录什么?(天上、冰上的贼鸥)根据图中内容表述贼鸥的数量。

2.天上的贼鸥

(1)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吗? 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

(2)你能够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数量写出天上贼鸥有多少只?(板书:47)谁能读一读你写的数量?(根据学生的读法,板书:四十七)

(3)小结:像我们平常在本子上写数字的方法叫做写作,也就是我们用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数量,而我们用语文的方法将我们口头读的形式记录下来叫做读作。

3.冰上的贼鸥

(1)下面你能否自己记录下冰上贼鸥的数量?并把它读出来?

(2)通过记录贼鸥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记录出天上的贼鸥有47只,冰上有32只贼鸥,老师又有问题了,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2.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42和49比较谁大?你是怎样比较的?100和50呢?99和100呢?9和100呢?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大(63和61)

个位相同,比十位,十位大的数大 (28和38)

个位不同,十位不同,看十位(28和32)

(三)练习

自主练习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一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的?怎样读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并且还比较了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3=4+5=6+2=

3+4=9-6=7-1=

8-5=5-4=6-1=

二、新授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出示:20+3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会儿交流一下。(10个10个地数;数的组成;一位数到两位数的迁移)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90-6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考虑十位就行了,不要忘记在个位上加0。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类题目。

(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1.出示:20+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46-4=?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的时候可要分清个位和十位。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

(三)练习

30+50=84+5=47+2=

25+3=90-30=87-4=

68-5=50-40=20+70=

56-5=78-3=42-2=

35+4=76-4=11+8=

67-2=32+8=70-60=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要想成为口算小能手,就必须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第99面的第1、2题。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反思: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9加几的练习课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生操作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教师板书:9+7=16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四、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2、6、7题。

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发言积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数学“9加几”

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9+29+59+49+99+79+69+89+32.拍手游戏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教师拍9下、1下、5下。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3(1)放录音(合唱)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列式、板书:9+5(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2.完成“做一做”(1)投影出示“图”(2)小组合作,要求: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三、师生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反思:学生说:我是摆出来的,还有的会说:我可以把凑成10,还有的说我可以把5凑成10,还有人说因为5+5等于10,所以9+5等于14……让学生多种角度说。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刨设情境,揭示课题讲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三关”。闯第一关: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7+3+2=8+2+5=7+3+48+2+6=7+3+9=8+2+7=讲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加几、7加几。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

(2)学生围绕8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3)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学生通过交流,教师的引导,想出把8凑满10.把7凑满10的凑十法;数数法;想减做加等多样化的方法。)

2.“试一试”

(1)教师出示8+9=

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3)指名回答交流。

2.练一练

(1)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练习题与组员交流讨论,并填写空格。)

(2)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

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

讲述:小朋友真聪明,第二关完成得多出色呀!在第三关里我们还会遇到好多游戏,有吃西瓜,蜜蜂采蜜,采蘑菇,汽车回家,蚂蚁搬家,动物钻洞。

(出示游戏材料)学生分组游戏,设置奖励机制(“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

反思:

学生说:我可以把8凑成10,还可以把7凑成10,也有的说,因为7+7=14,所以8+7=15;因为7+8=15,所以8+7=15等很多方法。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好。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3-8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抢答)6+56+78+69+38+89+86+87+49+48+58+77+92、练习十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写得数,教师巡视,并订正。

二、创设情境

1、练习十九的第3题先出示转盘,让学生弄清题意,转动转盘,知道用中心的数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个数。然后让同座相互说,在让四人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组算的又对又快。

2、练习十九的第4题用课件出示贝壳图。让学生讲图意,问:一共有多少个贝壳?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5=12问: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3、练习十九的第8题出示螃蟹图,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图的意思?指名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用数学(练习十九的第6题)采用送信的方式,以第6题为主,另加一些得数是12、13、14、15的算式。在加几个得数不是12、13、14、15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一个“朋友”,有的有几个,有的一个也没有。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7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反思:学生会说:5+5=10,所以……可以把7凑成10,还可以把5凑成10。大部份学生思维活跃,也有个别还讲的不太清楚。还须多加锻炼。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用数学教科书第107页例4,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照例4画面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看卡片口算。8+37+66+58+68+87+58+47+76+67+4

2.听算。8+29+49+57+38+39+68+76+410+87+5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如例4图)。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4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数。

(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只)和灰兔的只数(5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10+5=15(只)

4.小结

(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1)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

(2)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5.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四、练习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

1.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一3算成10+3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马虎”。

2.如果时间允许,以第2题的式题为主,再适当补充一些,7十69十72+84+510一69+49-48+610-23+717-1012+7由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最后,学生集体订正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108-109页,练习二十第3-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看卡片说得数9+39+49+68+57+48+77+99+98+47+68+97+56+56+76+87+49+97+98+50+910+9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9()6=1511()1=107()5=1215()3=127()8=158()0=89()9=00()10=10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

(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数学游戏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作业:练习二十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9+59+38+58+36+58+99+49+28+47+57+88+6

(1)学生抢答

(2)以8+9、7+8为例,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

二、新课

1、出示例15+7=?5+8=?

(1)学生看算式后回答: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第二个加数是几?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2)5+7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

(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

(4)5+8得多少?怎样想的?请学生回答,同座相互说。

2、教学例24+8=?3+9=?

(1)让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

(2)指导学生看书,小结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加几)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

四、巩固

1、做第110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

(1)第1题,左图: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右图:让学生自己思考,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4)学生独立完成,并问:你发现了什么?

2、数学游戏转盘出示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加法。学生开火车进行。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710-74+813-35+910-92+93+84+74+93+95+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

(2)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

(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练习二十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三、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10-38+49-19-88+215+38+77+55+63+911-19+68+86+78+69+82+92、()里应填什么数?

(1)比9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

(2)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3)练习9+()=138+()=1512-()=2()+7=14()+()=12()+()=19

二、指导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

(1)学生看书,弄清题目的意思。问:这题是什么意思?

(2)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

(3)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指导学生看表: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先说,再计算。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同座每人抽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根据这两张数学卡片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看看谁说多,说的对。对于说的多和对的同学发红花给予鼓励。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9+48+47+65+710-512-25+312+1

二、练习指导

1、进位加法表

(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D、想: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练习(1)让学生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

(4)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三、作业:练习二十二

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B、思考题:第(1)题要求: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第(2)题要求: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

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114-115页(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比赛。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学生回答:踢毽、跳绳问:想一想,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

2、活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设计项目:踢毽、跳绳、跑步、拍球、跳“房子“、跳远、

(1)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时间15分钟。

(2)回教室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帮着补充。问:根据跳绳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A、可以说一说参加跳绳的一共多少人?

B、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

C、谁比谁跳的多几个?请学生列式解答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问: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说,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也可能说有几人跑?其他同样方法解

二、指导练习

1、出示准备的大挂图,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填表,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

2、示范,根据学生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

3、让学生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

4、教师提问:(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

(2)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5、同座相互提问,全班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练习》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80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