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第8~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认识?指名口答。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
二、基础练习
1、先设要求的数为x,并列出方程。(不解答)
(1)一个数的20倍是70,求这个数。
(2)38比什么数多19.5。
(3)4.7与哪个数的和是11。
在小组中完成并交流。
汇报,集体核对。
2、完成练习二第8题:
(1)指名读题
(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
(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三、提高练习
1、完成第9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
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3)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交流汇报
3、完成第10、11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展示作业在全班讨论。
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3)要注意单位名称的书写,在设句和答句时不能写错。
4、完成第12题:
(1)理解题意。
在什么条件中找数量关系?含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四、课题总结
通过学习,大家可以发现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方程解决,谁能说说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习题超市:
一、在○填上﹥、﹦或﹤
1、当X=27时,58-X○292、当X=1.7时,7.4○5X3、当X=8时,62X○4804、当X=3.8时,2.4○2X5、当X=15时,12X○1806、当X=2.3时,3+X○5.3二、列方程求下表中的未知数
班级 男生(人) 女生(人) 总人数(人) 五(1) X 31 58 五(2) 32 Y 59
图形 长(cm) 宽(㎝) 面积(C㎡) 长方形 X 31 58 长方形 32 Y 59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琳琳7天存了56元,猜猜她平均每天存了多少钱?
2、妹妹和哥哥一共收集了43节废旧电池,妹妹收集了57节,算算哥哥收集了多少废旧电池?
3、筑路工人修一条唱73米的柏油路,3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教材简析:
练习二第8~12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综合练习。第8题让学生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式子中,讨论式子两边的值的大小关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体会用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的方法检验方程的合理性。第9~11题提供了一组与森林有关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决其中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环保意识。第12题提供了相对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列方程解答。解答这道题,需要学生合理组合已知信息,也需要学生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生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会写单位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3、通过参加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
重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
难点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教具
学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要请同学们给它们安排好住的地方。
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生本互动
学生自学的任务:
1、打开课本23页,并把课本填空填充。
2、初步探究: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教
学
过
程
2.生生互动
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初步讨论自学中的困惑。
交流探讨。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3.师生互动
1、找出题目中的数字信息和问题。
生: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几个?
师:怎么解答?
生:是平均分,用除法。15÷3=5(只)
师:我们来检查下,每盒如果放5只,那么3盒就是3个5,正好是15只蚕宝宝,说明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做完检查一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如果老师改动一下,看右边的题目。(同理完成算理教学)
。。。
师:比较这两道题目,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同一件事,信息和问题交换了。
生:这两道题,都是把15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都是5只,所以都用除法计算。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分层习题
完成练习五1-4题。
四
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看板书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再次感受除法问题三量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1、学习例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个人展示,小组交流。探讨解决“租几条船”的办法和结果。
3、小组汇报,全班评价。
生1:4人一条,可让每4人站一队,有几队就租几条船。
生2:4个4个的数,24里面有6个4,就可以租6条船。
生3:我是用乘法算的。6*4=24,所以要租6条船。
生4:我是用除法算的。24/4=6,所以要租6条船。
4、教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用除法计算。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一分。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训练,拓展应用。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完善认知。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
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
教学例3。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是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小组帮助。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P23例3,练习五1—3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解决问题,会写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本22页第10题,做在课本上,说乘法口诀。
二、创设情景
出示养蚕的图片。学生观察。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3的第1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学生读题,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同位互相说解答的想法。
给全班同学讲想法。
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出示例3的第2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并解答检验。
3.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先说想法,再列式解答。
2.练习五的第2、3题
独立解答,再说想法。
五、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的4、5题
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5÷3=5(只)15÷5=3(个)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23=54+40=4+54=41+50=
2+75=60+35=3+62=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除法解决问题》,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河底小学李晓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内容:
教材第105~106页,完成期末复习第7~9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乘、除法的含义的理解,掌握用乘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运用我们学过的乘除法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能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提出如下的一组系列问题,并板书:
①每6个苹果放一盘,放了3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②有18个苹果,每6个放一盘,一共能放几盘?
③有1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运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
1、请学生独立完成黑板上三道习题,指名板演。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第①题要用乘法算?
为什么第②、③题要用除法来算呢?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果要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一般用乘法计算。
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要用除法算。
三、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黑板出示:
水彩笔书三角板铅笔盒
每盒8元每本7元每块2元每个12元
谈话: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请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组织全班交流,对合理的问题予以肯定,并板书常规问题如:
买6本书要多少钱?
用14元买8块三角板,够吗?
用40元钱可以买几盒水彩笔?
小明想买两个铅笔盒,需要带多少钱?
……
指名口头解题。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复习,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练习巩固
1、指导学生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①你能照样子再提几个问题吗?
②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解释:
求几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就用几与4相乘。
2、指导学生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理解:
18盆花,每人搬2盆,求需要多少人,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2;
18盆花,6人搬完,求平均每人搬几盆,就是把18盆花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3、指导学生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集体评议,规范解题格式。
教师引导:
“如果用这些钱去买肥皂”,“这些钱”指的是什么钱?
“还剩多少元?”,是指什么?怎样求?
怎样知道“20元钱够不够?”,应该用20元钱与多少钱进行比较?
②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解决问题。
③提出要求:你能照样子再提几个问题,并解答吗?
六、补充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
1、变式练习。(口头解答)
①小兰4分钟做了36道口算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题?
②小明每天坚持在学校操场上跑步4圈,一个星期一共跑了多少圈?
③要修一个六边形的羊圈,每条边都需要扎2米长的篱笆,一共要扎多长的篱笆?
④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有9个班,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
⑤24米高的大树,蜗牛每天爬4米,几天可以从树下爬到树顶?
⑥一瓶果汁可以倒3大杯,7瓶果汁一共可以倒多少大杯?
⑦有一根1米长的铁丝,第一次用去22厘米,第二次用去48厘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厘米?还剩下多长的铁丝?
⑧一根彩带长15厘米,围成一共三条边多相等的三角形,每条边长多少厘米?
⑨用20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正方形的晒场,晒场的每条边长几米?
⑩小红、小明、小芳和小刚,每都为灾区捐款5元,他们一共捐了多少钱?小丽和她的4个好朋友一共捐了20元,平均每人捐了多少元?
2、拓展练习。(画图讲解)
①一头牛可以换6只羊,一只羊可以换5只兔,一头牛可以换多少只兔?
②体育兴趣班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5根跳绳后,还剩下3根,一共有多少根跳绳?
③3只兔子和一只鸡一共有多少只脚?
④每捆有6个萝卜,兔妈妈买了6捆萝卜,要平均分给9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多少个萝卜?
⑤去游乐园一张成人票要8元钱,一张儿童票需要5元钱。李老师带4个孩子一同去游乐园,需要多少钱来买票?妈妈想买3张成人票,发现少了2元钱,妈妈带了多少钱?
⑥水果店运来16筐苹果,上午卖出一半,剩下多少筐?下午又卖出一半,还剩下多少筐?
⑦每相邻的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是3米,小红从第一根柱子走到第四根柱子,一共走了多少米?
⑧2位老师带50名同学到郊外游玩,每辆车限坐9人,有6辆这样的车。能一次送走所有的人吗?
⑨时钟5点钟敲了5下,8秒钟敲完。到了9点钟,时钟要敲多长时间?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分析等量关系。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关键句所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方程的意义和根据等式关系解方程,现在我们继续来复习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分析,解决范例。
出示教材第101页的第10题:
“银虎”牌西装每套价格是800元,裤子的价格相当于上衣的3/5,。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1) 出示自主探究提纲: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各”字?
②题目中的关键句有两句,你认为这两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
④方程怎样列?
(2)互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交流,说说探究题纲的研究内容。
预设:其中的第②个研究内容,小结一下:第二个关键句是用来解设未知数
的,第一个关键句是用来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的。
(3)展示小组解决问题方案,并要求学生说出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4)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并口头检验方程的解。
2.共同整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板书: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
(2)追问:其中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第2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根据你的做题经验,你有什么好办法找到等量关系?
学生汇报后小结:找关键句子进而分析等量关系。
3.依据关键句子分析等量关系。
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水果店也有我们学过的数学问题。请看这些水果多新鲜呀!小玲的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它们的价钱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妈妈给出的信息,同桌说一说它们的等量关系。
(1)出示关键句子,说等量关系。
①买来4千克苹果和2千克的橙子共用34元。
②2千克的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
③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④1千克的桃子比苹果贵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⑤买橙子的价钱比苹果的3倍多5元。
⑥3千克的桃子比6千克的香蕉贵9元
(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很快写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不解答。
1.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2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妈妈和小东年龄相差2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东的3倍,小东和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3.王师傅要生产195个零件,已经生产了3天,还剩15个没生产。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4.海龟能活180年,比大象存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大象能活多少年?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做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有什么优点?
小结: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复杂的思考过程变得简单。
2.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方程法的同时,用算术法加以对比,使学生看出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思考过程是顺向的。
3.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学生是如何确定这道题的单位“1”的。
4.做第11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小红和小阳同时从学校背向而行,30分钟后,两人相距396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阳每分钟走多少米?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6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4个,7小时后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先让学生设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在哪个方面表现最棒?
小结:我们在做题时要根据题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关键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找准等量关系,从而准确的列出方程解答。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简单的教案小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22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