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创新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创新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创新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问题思考:

(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2.教师提问: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提示:①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目标导学三:阿拉伯文化

1.材料展示: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三、课堂总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3板书设计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独尊安拉

2.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形成

3.阿拉伯文化成就:阿拉伯数字、医学、文学;沟通东西方文化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基本教义、传播以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要点,并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帝国形成中的作用。在阿拉伯文化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从不同方面归纳阿拉伯文化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知识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导学案

一、课程标准

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

要点提示: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2-1-8描述欧亚古代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几个区域文明,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知道古代不同文明各自发展、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概况。

要点提示:阿拉伯帝国。

2-4-4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体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

要点提示: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是新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展现了中世纪阿拉伯的基本概况。同时,课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内容,突出了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关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课文围绕“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这条主线,首先介绍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社会背景,通过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从而让学生理解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兴起之路。

关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课文分别从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建筑等领域,介绍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尤其着重介绍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历史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合作探究,描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贡献、影响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世界文化是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理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古代文化的成就。

2.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出示:

提问:(1)这些朝圣者信仰的是什么宗教?(2)他们为什么到麦加朝圣?

生答:伊斯兰教,因为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承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出示:

看图分析:结合初一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图一:学生找到阿拉伯半岛的位置→得出结论:五海三洲之地

图二: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炎热干旱

承转:如果你是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居民,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该如何生存?

了解:伊斯兰教创立背景:6、7世纪之交,阿拉伯部落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半岛内部矛盾重重,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二、伊斯兰教的创立

出示:

学生阅读书本P36第二自然段完成有关伊斯兰教的创立相关内容:

(通过有关伊斯兰教创立创始人、时间、地点、教徒、教义和经典的填空,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三、阿拉伯帝国兴衰史

出示:

学生阅读书本P36—P38内容,将阿拉伯帝国的兴衰过程用年代尺表示出来

(通过年代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史,得出结论:阿拉伯帝国统一过程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同步)

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出示:

1.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书本P38—P39相关知识,做好答题准备。

2.准备好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通过设置两种类型:普通题和挑战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各种题型隐藏的题目:

(1)宗教:

①出示世界宗教分布图,提问:伊斯兰教主要传播在世界哪些地区?

②出示中国政区图,提问:你知道我国哪些民族的人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

(2)文学:

①请你列举一个知道的《一千零一夜》故事名字?

②该书在中国被称为什么名称?

③这本书中的故事都是发生在阿拉伯吗?

(3)建筑:

①提问: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②出示:麦加清真寺、开罗清真寺、中国清真寺和印度泰姬陵,提问:它们有何共同特征,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4)数学:

①提问: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为什么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②出示:

猜一猜:上面的图形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5)地理:

①出示:

提问:这张12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你会看吗?你能指出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洋吗?

②如果大部分同学看不出来,可以出示另一张图片提示:

alidrisimap

(6)天文:

出示:

提问:你知道这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什么天文仪器吗?它有何作用呢?

(7)医学

出示:

提问:书页上的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

4.合作探究:古代阿拉伯人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呢?

提示:1.“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穆罕默德

“求学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阿拉伯格言

2.地理位置的影响

一个人物:穆罕默德

一种宗教:伊斯兰教

一个帝国:阿拉伯帝国

一种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

2.阿拉伯人将民间故事汇集整理,创作了世界名著()

3.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地点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巴勒斯坦

4.公元8世纪,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A.耶路撒冷 B.麦地那 C.巴格达 D.麦加

5.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开始于()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C.阿拉伯半岛最终完成统一 D.穆罕默德逝世

6.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8.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许久,然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9.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

材料三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

(1)根据材料一,说说伊斯兰教开始传播时的遭遇是怎样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11.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阿拉伯数字,5个空格所代表的数字依次是()

(2)这些数字是由谁发明的?又是怎样传到西方的?

12.简答题。

(1)麦加、麦地那和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著名的城市,请分别说出这三个地点的地位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2)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说说你对“阿拉伯人的脚”的理解,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

1.穆罕默德,穆斯林,《古兰经》2.《天方夜谭》

3.A4.C5.B6.B7.A8.C9.D

10.(1)伊斯兰教创立之初在麦加传播时遭到镇压,因为麦加贵族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2)伊斯兰教使众多的信徒凝聚在一起,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1.(1)0,1,5,9,150(2)这些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12.(1)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这一年也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8世纪开始,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2)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地理因素来看,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帝国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上,是世界商品和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课前准备:

1、了解学生情况,组织学习小组。

2、课间播放歌曲

二、导入新课

1、猜一猜:

(1)、听完了歌曲,我们再来猜个谜语(点击),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学生读)

(2)、你知道这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区吗?大家反映都很快的,到底是哪一位同学的

猜对了呢?(学生回答)

看(点击)三面环海,应该是个半岛。(点击飞入阿拉伯半岛)

(3)叙述: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那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沙漠驼铃,走进阿拉伯,探寻1000多年前阿拉伯人生活的足迹,(点击)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板书]

三、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先把书本反的翻到62页,观察图3-27,了解一下阿拉伯半岛的位置。记得在七年级上的时候,我们曾组织过探究活动叫做游历华夏,今天我们再来开展一次游历阿拉伯的活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参与?那好,老师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阿拉伯之旅,同学们喜欢吗?

2、说一说:

(1)叙述引题:沙漠就在前方,骆驼正在引颈召唤,我们的阿拉伯之旅就要出发了,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老师觉得似乎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带?水?为什么特别要带上水呢?(点击课件)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阿拉伯的自然环境呢?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

(2)教师归纳:那好,老师把同学们介绍的归纳一下,(点击课件)正是这一些组成了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

3、想一想:

(1)在这干旱的沙漠中,(这样的恶劣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阿拉伯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游牧生活

(2)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阿拉伯人有何帮助呢?(点击课件:图)于是,一部分人就从游牧生活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活动,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从此,翻开了阿拉伯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就让我们去实地感受一下吧!

4、游一游:我们出发了,

第一站我们的驮队将去哪里呢?看一看导游为我们的安排。(点击课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里,诞生了了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是谁呢?(点击课件)这就是穆罕默德的图片,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点击课件)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身为贵族,却关心下层人民的痛苦,创立了一个著名的宗教,就是伊斯兰教。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

在座同学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吗?谁来介绍一下:还有没有同学能够补充一些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吗?

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时间是610年;

教徒称作穆斯林,信奉真主安拉;

根本经典是《古兰经》。(点击课件)这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教,来听听他的主张:

这种宣传穷人听了有什么反映,富人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这种主张吸引了许多不富裕的人,却遭到了麦加贵族和富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开始阻止他的宣传,打击、压制他。最后穆罕默德不得不从麦加流亡,与622年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第二站我们就追随着穆罕默德的足迹,到麦地那去走一走(点击课件:图)。

第二站,麦地那。

(1)同样是穆罕默德,同样是伊斯兰教,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我们来看看发生的变化:(点击课件:资料)。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摆脱了被打击受压迫的局面,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和支持,伊斯兰教也结束了被排斥的历史,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成为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刻。

(2)伊斯兰教又是如何来纪念这个历史事件的?(点击课件)。也正是这个城市,穆罕默德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从一名宗教领袖向政治人物发展,于是一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点击课件)。

(3)如何将自己的主张扩展到整个半岛,壮志满怀的穆罕默德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率领自己的信徒们高举圣战旗帜,取得了节节胜利,于630年又回到了麦加,到632年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点击课件:图)。这就是632年前阿拉伯国家的版图。

(4)半岛统一了,伊斯兰教义也成为半岛的主导思想,穆罕默德以后的哈里发国王却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他们还想干什么呢?在一个多世纪里,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第三站就让我们一起紧跟穆斯林圣战的旗帜,来到它的都城巴格达城,了解一下古代阿拉伯帝国的情况。(点击课件:图)。

第三站:巴格达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巴格达这个城市呢?今天,它是伊拉克的首都,历史上它又曾经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呢?(提醒学生注意和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论城区分开来)。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国家的版图,(点击课件)。

(5)想一想:这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阿拉伯在一个多世纪里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先后征服了中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版图扩大了好几倍,这只军队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是谁的力量把原本散漫的游牧民族凝集在了一起?同时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的扩张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那么,你知道另外两大世界宗教吗?是基督教和佛教,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在课后完成课本第64页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填表题。

(6)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曾一度非常繁荣。特别是首都巴格达(点击课件:图),商业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名城之一,你知道另外两个吗?但是,古往今来,所有的帝国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建立在战争和剥削基础上的阿拉伯帝国也注定了10世纪以后帝国的衰弱。(伴随着其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人民起义、教派斗争的不断发生)。(你知道它是被谁灭亡的吗?是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占巴格达,杀死了哈里发。)

帝国虽然衰落了,但阿拉伯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灿烂文化却在帝国的废墟上源源流传。

最后一站,让我们一起来到古老的阿拉伯历史文化博物馆。

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然后说一说这些展厅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说一说你为什么对它最感兴趣?(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1)这是阿拉伯的原始清真寺,这是中国的。清真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伊斯兰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另外,这些清真寺又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说明文化也是可以创新的。

(2)(2)你知道《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吗?你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哪些是出于这本书的?

(3)。。。。

小组讨论:阿拉伯人为什么会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

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古老的阿拉伯人吸收了各地的文化,又加以创新,最后有传播的了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文明,直到今天,还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明的产生离不开阿拉伯帝国(土壤),同时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伊斯兰教的圣战基础上。其中,穆罕默德,作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位杰出人物,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一个人物、一个宗教、一个帝国、一种文明。

(2)、学生小结: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印度》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印度》教案设计

一、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故称南亚次大陆。

◎孤立性:东、西、南三面环海,北面高山纵横,只有西北部的几处山口通道与外界相连。

◎我国汉代称之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将之译为印度,沿用至今。

◎北部为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及其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德干高原,气候干燥。

南部与北部的差异及历史进程的非同步性

◎最早的居民为达罗毗荼人,前2000年代中期有雅利安人入侵。前1000年以后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等入侵和定居。

二、古印度史的分期

1、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时代:前3000年代到前2000年代。2、吠陀时代:前1400年到前600年。英雄时代,种姓制度出现。3、列国时代:前600年到前400年。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的时期。摩揭陀国家兴起,早期佛教产生。4、孔雀帝国时代:前400年到前187年。统一和强大时期。5、贵霜帝国:公元一到四世纪。处于外族统治之下。

史料

印度是一个没有史学传统的国家。

1、哈拉巴文化主要依靠考古资料。

2、雅利安人历史主要依靠史诗、宗教典籍:婆罗门教经典、佛教经典

3、希腊罗马的记载:希罗多德、阿里安、斯特拉波

4、中国学者的记载:二十四史、求法僧人(如唐玄奘等)、《大藏经》

一、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文明的发现:20世纪初,印度河流域。

主要是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两座城市。

◎前三千年代中期到前两千年代中期。印度文明史因此提前1000余年。

第一节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哈拉巴文化)

◎性质:典型的青铜文化

城市文明:

城墙、塔楼、街道、浴室和房宅。

农业文明:

定居性。谷仓、农作物、农具。

阶级已经产生,国家已经出现,

贫富分化现象比较明显。

◎哈拉巴文字

2000余件文物,500余图章文字符号,尚未解读。

◎创造者

土著达罗毗荼人?外来者苏美尔人?外来者伊朗游牧民?

◎消失

自然灾害?外族入侵?

哈拉巴遗址

第二节吠陀时代

铁器时代、雅利安人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一、雅利安人的入侵

来源:南俄草原→中亚→印度,属于印欧语系。

时间:两千年代中期

《吠陀经》:

《梨俱吠陀》(诗篇)

《沙摩吠陀》(圣歌)

《耶柔吠陀》(经文)

《阿闼婆吠陀》(咒语)

史诗:

《腊玛衍那》

《摩诃婆罗多》。

铁器时代。

印度河→恒河流域。

游牧→农业。

军事民主制,部落首领称罗阇。

战争频繁。

二、种姓制度的形成及特征

1、起源:起源:最早起源于早期吠陀时代。最终确立于吠陀时代晚期

(1)征服。

(2)种族内部分化。

2、演变:

(1)雅利安人种姓、达萨种姓,(吠陀时代早期)。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吠陀时代后期)。

(3)亚种姓(阇提)与贱民(旃荼罗),(孔雀王朝)。

3、种姓制度的特征:

(1)职业世袭不变。

(2)实行内婚制。

(3)宗教生活界线分明,宗教权利不平等。

(4)法律地位不平等。

(5)种族地位不同。

(6)阶级地位不同

人的贵贱尊卑之分是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可见的。如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在于借助宗教的形式予以神化,故根深蒂固,残留至今。这也印度社会印度历史的一种特殊现象。

妇女地位的低下亦普遍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印度由于种姓制度而达到极端的程度。妇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和丈夫;所谓童婚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妇女在婚前可能出现的不贞;丈夫先于妻子死去被视作妻子罪孽所致,故不可再婚而只能选择自焚。

“种姓制度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

——马克思

三、婆罗门教

◎开端:萌生于早期吠陀时代,确立于后期吠陀时代。

◎经典:四部《吠陀》经,以及为之做注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

婆罗门教寺庙

◎主要教义:

1、信仰最高神—“梵天”。

2、业力轮回:

造业(行为)→轮回转世(升迁)。

3、“法”:

各等级应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

4、种姓制度的神化:梵天之口造婆罗门,手造刹帝利,腿造吠舍,脚造首陀罗。

第三节列国时代(早期佛教时代)

一、摩揭陀的强盛:

摩揭陀在频毗沙罗(公元前544-493年)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策略,扩大领土,建都王舍城。

其子阿阇世(公元前493-462年)杀父即位,继续扩张,开始在列国中称霸。

在此后的四个国王时期,迁都华氏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对摩揭陀的发展意义重大。

公元前364年,难陀王朝时期初步统一了次大陆北部。

二、经济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变化:列国时代,铁器已普遍应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都大大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分工,内地和海外商业也发展起来,工商业的发展又促使城市经济兴旺发达起来,王舍城、华氏城等。

前6世纪社会成员的分化与新旧势力的消长,导致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进而形成诸多思想流派抑或思潮,其共同倾向是挑战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和婆罗门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神圣地位。

三、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3-486年),释迦国(尼泊尔)净饭王之子,刹帝利种姓,

29岁出家,36岁得道成佛,

80岁进入涅磐。

◎教义

苦谛:人生皆苦,八大苦:生、老、并死、爱不得、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集谛:集是众多汇集的意思,就是说众多痛苦的原因。欲爱乃是苦因。

灭谛:灭苦因。欲爱乃苦因,灭谛就是灭苦因。欲爱灭,无言行,无言行,不造业,不造业,不轮回,不轮回则达到了涅槃(不生不死,无欲无爱的境界)。

道谛:修道的方法,即灭欲爱的方法。很多,总之,该说的才说,该做的才做,这样才能达到修道的目的。

贵霜时期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异:

1、小乘佛教不拜偶像。

大乘佛教相信神的不同化身与崇拜偶像。

2、小乘佛教强调自我修行和众生自救。

大乘佛教救人抑或兼度。

3、目前小乘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

大乘佛教分布于尼泊尔和东亚(包括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

4、13世纪以后在印度的衰落。今天的印度佛教徒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佛教了.。

第四节孔雀帝国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518年波斯入侵。公元前327年

亚历山大东征入侵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建立。

◎前324-187年,

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后期-西汉初年。

二、阿育王的统治(前273-236年)

1、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

公元前261年,他征服了南印度的羯陵伽他第一次将南亚次大陆除最南端外基本统一起来,纳入一个政权的号令之下,建立了第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孔雀王朝达到统一与繁荣

2、采取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

第一、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铁器,修建水利灌溉设施,进而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许多手工行业,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第三、商业贸易方面,与邻近国家往来密切,如中国的丝绸此时就大量输往印度。3、大力弘扬佛教。

前261年,他征服了南印度的羯陵伽之后,及时改变统治政策,放弃穷兵黩武的政策,宣扬容忍和非暴力原则,使佛教得以大展宏图,成为世界性宗教

三、孔雀王朝的灭亡

公元前187年,選加王朝建立。

前75年伐苏迪拔建甘婆王朝。

前30年南印度安达罗灭亡甘婆王朝。

四、贵霜帝国

大月氏人所建,河西走廊→中亚,由游牧转入定居,

◎公元一世纪初,大月氏人的贵霜部落立国,是为贵霜王朝,位于中亚。

◎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王朝自中亚经阿富汗南下印度河流域。一世纪末领有中亚、阿富汗及印度西北部,都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

◎贵霜帝国在公元1世纪末的国王迦腻色迦(78—102年?在位)统治时期达到极盛。被称之为世界四大帝国之一,即:东汉、罗马、安息、贵霜。

第六节古代印度文化

一、宗教

二、文字

三、文学

四、艺术

五、科学

◎宗教

印度可谓宗教盛行的国度,

印度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进而决定了文化领域的宗教色彩。

◎文字

哈拉巴文字。

梵文:婆罗门教文字,

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领域。

巴利文:佛教的文字,

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性方言。

◎文学:宗教文学

《吠陀》。

《摩诃婆罗多》:

描述雅利安人自印度河进入恒河期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

描述罗摩王子漫游印度诸地的经历。

《佛本生经》:

描述释迦牟尼的生平和功德。

◎艺术:宗教艺术

佛塔称“窣堵波”,供奉佛祖遗骨之处。

代表是阿育王时期建造的桑奇佛塔。

阿旃陀石窟,

建造时间为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

◎科学:

数字符号0-9的创造,

零的概念与佛教之无我的思想。

总结: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

1、小国分立,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2、社会经济结构以农村为主。3、各种宗教盛行,祭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4、种姓制度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83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