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鸦片战争的影响”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侵略者在中国获得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恶例,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等。这些专有名词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从不同领域探究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剧变,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quot;这一论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更利于把握时代特征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为便于学生理解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在讲授《天津条约》时,建议教师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天津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
(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
(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是再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提示分别分析这些增加的内容有什么危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此外,还应该强调战争再起的原因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激发学生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北京条约》的讲授同《天津条约》。关于"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简单讲完两国趁火打劫的目的后,直接提问: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又得到了什么新的权利呢?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从中促使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危害。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2)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1)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条约签定情况,然后学生看书,分析《南京条约》内容有什么?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能够回答完整,但对后两个问题回答不完整。根据情况加以补充如下: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由一个荒凉的渔村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开口通商,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不能自己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这两个《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并加以简单概括,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学生由于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刚完成,所以对附件的分析较为简单。教师稍微做出补充即可。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阅读课本内容,分析下面的问题: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得到的新的权利呢有什么?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教师强调,在中美《望厦条约》中不仅增加了新的内容,而且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问题的规定比英国的条约更具体,更多的损害了中国主权。《望厦条约》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以加深认识。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第二,鸦片战争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第三,鸦片战争后政治、经济方面有何变化?由学生分析。题目较难,学生说不到之处,由教师视情况加以补充说明并简单介绍"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这两个名词如下: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第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有两个:其一,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其二,使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样的社会还能说是封建社会吗?下面介绍两个概念:"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概念出发,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变化就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提出思考题:鸦片战争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鸦片战争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但对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理解有些困难。教师应加补充。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人民的革命任务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何变化?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最后教师小结。
鸦片战争导与练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导与练
一、“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
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实施原因
(1)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3)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
4.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2)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邓小平曾对此作了恰当的概括:“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就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封建国家主权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英国割占香港岛;后列强又在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2.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被剥夺。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强迫中国实行“值百抽五”的低税率。
3.中国的海关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于各口。
4.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条约,英国首先取得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5.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取消天主教禁令,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取得了“自由传教”的权利。
6.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个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都可以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上已得到清政府的默认。
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危害
1.《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清朝官员董宗远在上奏道光帝时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2.《南京条约》附件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①降低关税税率为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②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中英《虎门条约》①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外国侵略者获得更多权益,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损害了中国应得利益。②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3.中美《望厦条约》
(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
(3)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4.中法《黄埔条约》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同时还取得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的特权。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极力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而封建统治下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中英之间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战争也将因其他借口而发生。
二、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列强,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对战争是预谋已久。而中国方面:
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2.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战和不定,组织抵抗不力。
3.清政府长期以来与人民处于对抗地位,使得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反侵略力量不能充分发挥。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
三、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3.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4.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5.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2.扩大
(1)从战争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等四国共签订了七个条约。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①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和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重新开放
记者2011年6月24日从广东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获悉,闭馆2年多、重新布展的《虎门销烟》主馆正式完工,对外开放。数百件真实可贵、鲜为人知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料和历史场景在《虎门销烟》主馆再现。专家称,《虎门销烟》新馆在目前中国纪念馆的展陈水平中,至少领先5年。
据介绍,作为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重要展陈,新的《虎门销烟》主馆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长度450米,分为序厅、鸦片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尾声六个部分,通过280多幅历史图片、240余件套文物、10个大小景观、数幅油画和国画,形象地展示了虎门销烟壮举,再现172年前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展馆开放后,200多件珍贵文物将首次与游客见面,其中包括鸦片战争前期,从英国、美国等国输入中国的一些银器、漆器及象牙雕刻物;还有鸦片战争时,描绘大批中国人吸食鸦片后、显露惨状的外销画卷及外销瓷器;还有一大批材质各异的鸦片烟枪和吸食鸦片的烟具。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新的《虎门销烟》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一方面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文献档案和史料,走访大量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丰富《虎门销烟》展览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走访国内外的文物收藏家、文物专家,通过他们的帮助,在英国、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征集到了百余件鲜为人知的、真实反映林则徐销烟及鸦片对国人产生危害的文物。
从事纪念馆展陈工作40余年的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前副馆长俞乐滨对《虎门销烟》展馆非常赞赏,他称,《虎门销烟》展陈了大量充实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历史照片等,并恰当发挥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可以说是中国纪念馆的明珠,她的展陈水平就目前中国纪念馆展陈水平而言,至少领先5年。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重要史实,初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走私的直接动机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把中国变成其鸦片销售市场
C.用鸦片来毒害中国民众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2.右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3.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俄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6.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
7.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8.下列各项最能有利于列强操纵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是
A.外国公使驻京
B.准许华工出国
C.外国舰船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
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
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10.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
B.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C.都推进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D.侵略者都以武力失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11.“这次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整个沿海深入内地。”这次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13.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14.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5.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④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一百五十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全国禁毒展览漫画读本》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林则徐上书中,认为鸦片有哪些危害?
(2)结合健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鸦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的图表说明什么?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1.A2.D3.B4.C5.C6.C7.C8.A9.D10.B11.A12.C13.B14.C15.D16.A
17.(1)鸦片对吸食者个人有害,更重要的是危及清王朝的统治。(2)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久吸上瘾且不易戒除。他可使人体力衰竭,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至丧失生命。(3)“光辉的一幕”指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4)近年吸毒人员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禁毒事业,我们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同时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有义务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10课鸦片战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鸦片战争
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借口
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并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英国侵略中国
2、经过:1840、6——1842、8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进行过哪些英勇的反抗?
①林则徐在广东防御严密,使英军无隙可乘
②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③镇江战役中,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浴血奋战,
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3、结果: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3、结果: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①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领土和主权
②半封建:各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更多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借口: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
2、过程:1856年——1858年——1860年
3、结果: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增开10处通商口岸
①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允许列强贩卖华工
③俄国趁火打劫,割走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损害
4、影响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派公开勾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与鸦片战争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有何表现?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割地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
赔款2100万元(银元)1600万两白银
开埠5处:长江以南沿海地区11处:全沿海、两岛、深入长江中游
传教沿海5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通航外国舰船可到沿海口岸外国舰船可到入长江各口岸
其它公使驻京、贩卖华工
△随堂练习——《全品》第10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10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十)
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
1.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答案:(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巨额赔款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本。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加紧对华进行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2.举例说明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些规定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
答案: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允许美国兵船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一、鸦片战争的结果——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南京条约》附件
(1)签订:1843,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主要内容: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中美《望厦条约》
(1)时间:1844年。
(2)主要内容
①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②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③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4.中法《黄埔条约》
(1)时间:1844年冬。
(2)主要内容
①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
②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要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1.英国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权利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1)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从此英国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始享受“治外法权”,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英国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给予其他列强的特权,英国可以依据这一特权“一体均沾”,有利于英国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3)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这项特权的取得,更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政治上,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中国社会矛盾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历史时期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例题]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重的银荒(银贵钱贱)。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剖析:本题选自2002江苏、河南大综合高考试题,以银钱兑换作为切入点,考查银贵钱贱这一历史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在清代,民间使用的多是铜钱,但完粮纳税却是用银两。正常情况下,银两比价是固定的。但由于鸦片泛滥和战后的赔款,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赔款都是用白银支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白银的吃紧和银荒。银贵钱贱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当时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在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时,要通过战前鸦片泛滥和战后赔款来进行概括。可从对清朝政治的危害和农民负担的加重等方面说明影响。
参考答案:原因:①鸦片输入;②战后战争赔款。
社会影响:①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一、选择题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C.长江流域
D.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
答案:B
2.下列规定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欲望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发生时,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其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商品输出的需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有关商品输出的规定仅有C、D两项,比较这两项,显然D项更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在协定关税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英国输华商品的税率,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的市场。
答案:D
3.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危害是
A.刺激了列强的侵华欲望
B.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促使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D.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答案:D
继《南京条约》之后,1843~1844年列强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6题:
4.英国通过《南京条约》的附件取得的特权有
①片面的最惠国待遇②领事裁判权③鸦片贸易合法化④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教材重要知识的识记能力。《南京条约》的附件中,没有涉及有关鸦片的规定,因此,凡是带③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B
5.在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规定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答案:A
6.西方列强取得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益,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虎门条约》的签订
C.《黄埔条约》的签订
D.《望厦条约》的签订
答案:C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相关知识回答7~8题:
7.“半殖民地”主要是指
A.中国的经济成为列强经济的附庸
B.中国政府变成了列强统治和侵略中国的工具
C.中国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
D.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半殖民地这一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之所以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主权开始受到侵犯,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丧失。A、B、D三项叙述的内容,不符合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实际情况。
答案:C
8.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A.中国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转变
B.社会性质的转变
C.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D.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
分析: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仍是中国社会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因此,A项的内容是不正确的。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国商务监督或总领事,将遵本国政府的命令,任意制定规则和章程,并设立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如有任何英国臣民被控犯罪,他将受监督和总领事为此目的所设法庭审理,如果他讯明有罪,则他的处罚应听由英国政府或它的官宪处理”。
——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子爵(英外交大臣)
致奉命与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公使函》
材料2“关于刑民事案件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国臣民这一类案件中的绝对管辖权。”
——1843年1月4日《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
材料3“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人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是否相同?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想从中国得到什么特权?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代表这种特权?
(2)从材料1、2的时间上来看,英国为什么两次提及此事?材料2中的“所能许可的这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的同意”指的是什么?
(3)英国在什么时间依据什么条约取得了这种特权?这种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南京条约》附件的认识,涉及到材料的处理、比较、分析、判断、概括以及文字表述等多项能力。回答时,应首先结合问题的要求阅读材料,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按题目要求加以简单的概括,形成答案。分析时要注意材料1的中心内容,主要是涉及中国的司法主权,材料2也是针对这一问题,材料3的内容表明英国已成功地实现了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愿望,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联想到领事裁判权问题。另外,解答时要注意材料出处中提及的两个时间,第一个时间表明,材料1是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第二个时间表明材料2是在《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前,这两个时间是解决第三问的关键所在。
参考答案:(1)相同。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材料2中的“绝对管辖权”。
(2)因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未能取得领事裁判权,所以在1843年英国政府又指示英国代表向清政府索取这一特权。指强迫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中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3)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司法主权。
10.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刻影响。请回答:
(1)列强为什么要求取得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怎样的破坏?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教材基本知识的理解和驾驭程度。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分析英国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军事侵略以及文化侵略之间的关系。无论什么侵略形式,都是为其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服务的。第(2)问在回答时,不要忘记了《南京条约》附件中的有关外国有权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房屋、土地以及永久居住的特权等有关规定。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影响,还是要从社会性质的变化入手思考。
参考答案:(1)用宗教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
(2)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1843年,又通过《南京条约》的附件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并依据这一特权在中国建立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东方明珠”香港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位于珠江口南侧,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是通向东南亚、澳、欧、非、美洲的中转港,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三大天然良港,是国际贸易的金融中心,被称为“东方明珠”。
1841年初,英国扩大侵略战争,1841年1月25日,飘扬着“米”字旗的英国战舰在船长拜尔秋的率领下,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美丽的香港岛。香港岛就这样被英军占领了,此时离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还有一年零七个月。
香港岛被占的消息传回白金汉宫时,英国统治者为此弹冠相庆,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甚至想把女儿命名为“香港公主”。
为了达到长期占有的目的,1842年,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强迫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字。英国以条约为依据割占了香港岛。英国人的狂喜之情是难以言表的。一位军官在回忆这一过程时,用大写字母写了一句得意的话:
CHINAHASBEENCONQUEREDBYAWOMAN
“中国人被一女人(指英国女王)征服了!”
1856年,英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又“割让”给英国。1895年,英国又乘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之机,于1898年和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
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届政府,均未承认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1949年,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之机,中共中央对香港问题作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决策:“暂不收回,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实际上,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要利用香港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让香港成为内地通往东南亚和西方世界的一个窗口。1979年,邓小平向港督麦理浩指出,香港要收回,可通过谈判解决。在“一国两制”的思想指引下,经过两国外交上的较量和中国对原则问题的坚持,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零时起,中国如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白银、银两、纹银、银色、银元
白银是银的通称;银两是称量白银的货币单位;纹银是清代法定的一种银两标准成色,其他银两,须按成色折合计算;银色又称成色,是银质货币、饰品和器物的含银纯度,清代银两成色的鉴定是以纯银成色为一千作为标准的,银两成色依次可分为纯银(千分之千)、足银(千分之九百九十以上)、纹银(千分之九百三十以上)、标准银(千分之九百以上);银元是大型银币的统称,最初为外来货币,也称洋钱、番银、花边银或大洋,十五世纪开始铸于欧洲,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铸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其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每枚重约7钱2分。从道光年间起,中国东南沿海有些省份开始仿造银元,1889年清政府正式官铸银元,背面有蟠龙图文,俗称“龙洋”;1912年开铸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铸造有袁世凯像的新银币,俗称“袁大头”,1933年铸有帆船图案的银币,俗称“船洋”,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禁止银元流通。
研究课题:香港今昔的历史启示。
活动方式:
1.分析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原因。
2.分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原因。
3.搜集有关当今香港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有关材料。
4.召开专题讨论会,交流心得,谈谈从香港的历史沧桑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有关指导:
1.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最基本的道理。香港被英国侵占,是旧中国落后的恶果。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
2.香港的回归,彻底洗刷了中国的百年耻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最新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教学思路导析
1.教材框架
2.重点难点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本节在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时,涉及到一系列概念,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重要概念阐释
1.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也被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它的取得必须有条约(通常为商务条约)根据,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和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才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侵入一个独立国家,夺取侵略权益,从政治经济上加以控制,使其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成为虽有本国政府但主权已不完整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一个国家的大门以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输出商品和资本,掠夺原料,将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其自然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形成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于鸦片战争,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材材料运用
1.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回答:
(1)为什么说《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
(2)怎样理解“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参考答案:(1)中英《南京条约》除割地赔款内容外,还有开放五口、协定关税的规定,英国还在附件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特权等,这就大大破坏了中国主权,也有利于外国经济侵略。
(2)因为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除享有英国取得的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英法等国同样享有美国所取得的特权。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战后(鸦片战争)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门”。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材料2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根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并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商品大量倾销到中国,特别是英国的棉纺织品增长迅猛,直接冲击了中国的手工业,南方沿海的纺织业首当其冲,造成中国的手工业者破产;同时,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农业的掠夺,收购大量农产品,刺激了中国某些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上可以看到,鸦片战争后,一方面西方商品输入增加,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掠夺中国原料,逐步把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献资料导读
1.《南京条约》摘录
一、凡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及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
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旧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
……
一、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释放。
二、凡系中国人,前往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按:本材料的内容主要包括《南京条约》有关英国割占香港岛、中英贸易等方面的规定。通过该材料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南京条约》危害的认识,这个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同时,从对该条约内容的进一步分析中,能够更加明确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而“大皇帝”等词语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自高自大,愚昧无知。
2.有关外国侵略者侵犯中国司法权的材料
材料1“英国商务监督或总领事,将遵奉本国政府的命令,任意制定规则和章程,并设置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如有英国臣民被控犯罪,他将受监督和总领事为此目的所设法庭审理;如果他讯明有罪,则他的处罚应听由英国政府或他的官宪处理。”
——《巴麦尊子爵致奉命与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代表函》(1840.2.20)
材料2“关于刑民事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臣民这一类案件中的绝对管辖权。”
——《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1843.1.4)
材料3“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五口通商章程》
按: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在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向清政府索取司法特权的历史史实。在中国土地上,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是否触犯了法律要由其本国领事来裁定,这就是所谓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权,并纵容了外国侵略者的侵略行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46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