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这一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2008年江苏省中考试题)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到()

A.美国的影响B.苏联的影响C.德国的影响D.英国的影响

解析:此题以一个“五年计划”将中国史和世界史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相关知识衔接在一起进行考查,整题自然流畅,且信息含量大。通过试题本身还隐性的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对苏联经验的借鉴的史实。

参考答案:B

2.(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A.兰考B.大庆C.武汉D.鞍山

解析:此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同时要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同时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在精神文明中,就出现了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这样的铁人、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参考答案:B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B.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4.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你知道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吗?()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5.他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每年3月5日,全国人民都要开展向他学习的纪念活动。他是()

A.王进喜B.雷锋C.孔繁森D.邱少云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国家坚持()

①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②人民民主专政③社会主义道路④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D.农业生产共同协作的客观要求

8.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公私合营后,企业各方面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这表明()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中央关怀下进行的

C.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显示优越性

9.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分析不够③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1959年11月—1960年4月,河南信阳地区饿死了很多人。原因是由于信阳领导虚报粮食产量,上交太多,实际上粮食不够吃。事发后,当地领导封锁消息,不许农民外出要饭,不许上访,还派民兵日夜值班,控制民众。这就是著名的“信阳事件”。“信阳事件”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

A.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B.“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

C.阶级斗争的新理论D.“二五”计划的编制

11.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二月逆流”实质上是指()

A.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上海夺权

B.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

C.叶剑英、陈毅、谭震林等人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的抵制

D.“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

13.“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国家的法制遭到严重践踏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请回答:

(1)在1953年~1956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2)在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提出的“又好又快”与1958年提出的“多快好省”有什么不同?

(4)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5.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减少)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加(减少)

1966年2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

1967年2104.5亿元-10%419.4亿元-25%

1968年2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

1975年3219亿元+15.1%815.6亿元/

请回答:

(1)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绘制“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大致的曲线图。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

1.B2.D3.C4.A5.B6.B7.A8.D9.A10.B11.A12.C13.A

二、非选择题

14.(1)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完成了三大改造,初步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党中央错误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又好又快,的中心是“好”,“好”统领“快”,强调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而“多快好省”的中心是“快”,一味盲目的求“快”,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任何政策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建设要和谐、持续的发展。

15.(1)发动“文化大革命”,国家工作重点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邓小平复出,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全面整顿,恢复国民经济。

(3)如下图

延伸阅读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1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

第一个五年

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阅读《填图册》第6页: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等图片,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三大改造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练习:(依据学生优劣布置)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19521957增长百分比

钢(万吨)

原煤(万吨)

粮食(万吨)

棉花(万吨)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
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
3、过程与方法: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导入:
1、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导入列宁,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2、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3、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十月革命
(本课的重点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意义。)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历史小沙龙: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故事会: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年国内战争极其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2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
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导入
1.历史剧《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焦点访谈: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一试身手:让学生设计一条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
线索梳理:新经济政策。(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2、苏联的成立:你知道吗:观看苏联地图、说明苏联国徽的含义、听苏联的国歌。
(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
想一想: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小组讨论:搜集苏联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方面的成就。讨论取得成就的原因。(原因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外,还有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知识梳理: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粮食收购危机,导致了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若将小农经济改为集体农庄,国家便能随意收购粮食,从而解决粮食问题。因此,为进一步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议一议:农业集体化的进步之处及出现的问题。思考与讨论: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特征;给我们什么启示?
动动手: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复习目标: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知道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了解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国内外敌人向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及其被粉碎的事实。中考资源网

了解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实施的意义;

知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和意义;

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弊端。中考资源网

二、构建知识体系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中考资源网历史条件

①俄国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垄断阶段,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②俄国的落后、各种矛盾尖锐复杂;

③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战斗性很强。中考资源网而且有比较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④沙俄参加了一战,经济崩溃、促使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2)中考资源网经过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指挥部:

反动巢穴: 

(3)中考资源网结果 推翻了 建立了巩固了 

(4)中考资源网苏维埃政府的新举措:

(5)中考资源网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6)中考资源网意义:三个"一",两个"了".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1)中考资源网背景:

(2)中考资源网时间:

(3)中考资源网内容:允许 ,大力发展 .

具体: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4)作用:调动了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1)中考资源网领导人:(2)中考资源网时间:

(3)中考资源网内容: 年,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 ;与此同时,进行集体化建设.

(4)中考资源网年宪法宣布苏联是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形成,

被称为 模式.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原因:外有包围,国内 落后。中考资源网

对它的评价:

第一,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中考资源网

第二,这一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优先发展 ,造成 长期落后;片面强调,造成产品;因国家从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造成 ,农业生产 ;经济发展 。中考资源网

在最后的小字部分对斯大林模式做了如下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中考资源网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中考资源网”可以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单元的相关内容.

三、自我测试:

1、列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1917.11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211922年底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2、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选择题

1、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B、1905年革命C、十月革命D、1914--1918年革命

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哪一个党派领导的?()

A、孟什维克党B、布尔什维克党C、社会民主党D、共产党

3、十月革命纪念日是

A、10月1日B、10月7日C、11月6日D、11月7日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中考资源网

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

5、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和平夺权D、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6、下列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1861年改革 

③俄国二月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A.1928年B.1932年C.1936年D.1937年

8.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

C.成立苏联时的1922年D.列宁逝世时的1924年

9.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不正确表述是

A.用余粮收集制代替粮食税B.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的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和经营

C.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D.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A.1917年B.1920年C.1922年D.1923年

11.苏联的全称是

A.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B.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联盟

C.俄罗斯联盟D.苏维埃联盟

12.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苏联人民进行计划经济建设的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斯大林C.季米特洛夫D.列宁

13.连线题:

A.1922年①苏联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24年②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

C.1927年③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

D.1928年④苏联成立

E.1937年⑤列宁不幸逝世复习后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444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