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考点3 元朝的统治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点3 元朝的统治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识记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蒙古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的史实;正确看待文天祥抗元;分析元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与统一全国的意义

2.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掌握元朝的疆域、对西藏与台湾的有效管辖(宣政院与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从内容、意义等方面全面理解行省制度;归纳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理解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含义、影响;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识记主要领导人及其在1368年灭元的史实。

1.如何评价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并为元朝以后的历史发展以及统一这一主流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大大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元的统一使疆域扩大、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当时蒙古社会的生产方式,远比汉族生产方式落后,元朝的统一是通过军事征服和屠杀来完成的,蒙古贵族在统一的征服战争中,表现出的掠夺性和残酷性,给人民的生命的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势必激起其他民族的反抗,文天祥抗元反对军事屠杀和掠夺,又是正义的,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这种崇高气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另外,文天祥抗元和岳飞抗金一样都是发生在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间的事情,他部是抵御异族的侵略,因此,文天祥也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总之,历史问题是复杂的,我们认识历史问题不能简单化、片面化,要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全面的认识历史问题。

2.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行省制度:元朝实行的一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管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又简称“行省”或者“省”。

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影响;其次,加强了这样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再次是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角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1)西周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护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诸侯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进行,分封制逐渐崩溃。西汉初年,曾部分使用分封制,但很快形成王国问题,其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

(2)郡县制。商鞅变法,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对后世影响深远。

(3)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加强,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注意: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军事制度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是指两大中央行政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三”是指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四”是指四大地方管理制度,即编户制度、保甲制度、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五”是指五大军制,即府兵制、募兵制、保甲制度、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其中府兵制、保甲制度、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都是兵农合一的社会制度。

3.明朝以前中国古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各种类型发生的原因及概况

元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人口流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那么明朝以前中国古代人口流动的概况及原因是什么呢?

类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至黄河流域;第二类是北方人口的南迁至长江以南;第三类是汉族人口大量迁居边疆地区。

原因:第一类:游牧民族生产的不稳定性和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概况:东汉时五胡内迁;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南下中原。

第二类:黄河流域时常发生战争和南方相对安定。

概况:东汉至南朝,北民南迁;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北民大量南迁。

第三类:政府组织;躲避中原战乱;大一统下的人口流动。

概况:秦朝时迁大量人口至河套和越族地区;安史之乱汉人避居边疆;元时汉人迁居边疆。

4.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度去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1)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

(2)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高峰,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大量迁居边疆,契丹族、女真族与汉族融合,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琉球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4)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元世祖时,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漕运船只从杭州可直抵大都。后又开辟了海运,船只从刘家港出发由海路到直沽,再转运到大都。漕运海运的开辟,是“南粮北调”的需要,是江南经济超过北方的一种必然反映。

(5)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每天不仅有大量商品涌入,而且来自亚、非、欧各国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泉州是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六胜塔以实物见证了当年的贸易盛况。

例1.(2004年高考北京卷,14)我国东北在元代属于

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宣政院辖区D.黑水都督府

本题答案是A。回忆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可得知当时东北在元代属于辽阳行省管辖。岭北行省管辖今天的蒙古高原及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宣政院辖区是西藏地区;黑水都督府是唐朝管辖东北的机构之一。故A项符合题意。

例2.(2004年高考上海卷,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B.元C.明D.清

本题答案是B。关键是阅读并弄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通过材料叙述的生活地域和统一进程进行判断可以得知B项符合题意。

例3.(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19)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本题答案是B。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点,这类题要求平时对教材基础知识有一个牢固的掌握。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影响到今天。

例4.(2005年高考全国卷文综Ⅰ,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C.在西藏设置卫所D.设置驻藏大臣本题答案是B。本题旨在考查对元朝管辖西藏措施掌握的准确程度,元朝对地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地方行政机构行省来实施,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则是通过在中央设置的宣政院实施,由此,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正确答案为B。解答该题的关键,必须正确区分元明清三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C、D两项分别是明、清两代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例5.(2005年高考北京卷文综,15)下列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本题答案是C。本题属于读图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图中等有效信息去分析。A图符合三国时期情况,B图符合隋唐时期情况,D图符合清朝时期情况,只有C图符合元代对台湾的管辖情况。

精选阅读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立和全国统一,文天祥抗元斗争。元朝的疆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相联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也是蒙古族不断进步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3.通过讲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蒙古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处于混战状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2.成吉思汗及后继者对欧亚各地的征战,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蒙古汗国以及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同时,在统一过程中,与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接触,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的步伐。

4.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的历史疆域。

5.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终于在元末引起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导致元朝统治的灭亡。

教学要点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

3.蒙古汗国建立和对外征伐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2.元朝的建立

3.元朝统一全国

4.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元朝的制度

1.健全中央官制

2.行省制度

五、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红巾军起义及其爆发的原因

2.朱元璋势力的发展与元朝灭亡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行省制度。

本课难点: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与历史进步的关系,忽必烈统一全国与推动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建议教师在具体授课前,可先对本课教材作一个概述:蒙古族的兴起与统一—→蒙古汗国的建立—→蒙古族的西征和南征—→忽必烈南征及元朝建立与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蒙古的兴起”一目,建议教师讲清三个问题:①蒙古的兴起;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③蒙古汗国的建立;④成吉思汗对外征战。

1.蒙古的兴起。建议教师从这样几个概念即“历史悠久”、长期“争战不已”入手,讲清蒙古族的基本概况,无须过多赘述。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议教师重点讲清统一蒙古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必要性:蒙古各部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长期混战不休;金朝也压迫剥削蒙古各部并挑起它们之间的争斗。在这种背景下,要求结束纷乱战争状态,反抗金朝的压迫成为蒙古各部人民的共同愿望。重要作用:①统一蒙古草原,这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就蒙古族历史本身来看,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局面,蒙古族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

3.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蒙古汗国。蒙古汗国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蒙古族原来处于社会发展不同水平的各部,现在在较高的经济水平上得到发展,同时也使蒙古族人民抗击金朝压迫的力量增强了。教师同时应指出,蒙古汗国的建立,助长了蒙古统治阶级掠夺和剥削的贪欲。

4.成吉思汗的对内对外征战。建议教师利用如下征战方位图进行讲解:

对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向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伐,打到中亚、俄罗斯,震撼了整个欧洲。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这个大汗国只是一个不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并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成吉思汗死后,逐渐形成四个独立汗国,即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

对内:成吉思汗进攻的主要对象是金、西夏。建议教师讲清两个问题:一是灭金在政治上带有反抗民族压迫色彩,灭西夏主要是为了免除攻金时受西夏的牵制,带有征服和压迫其他民族的性质;二是灭金和灭西夏都为统一中国铺平了道路。

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征服?教师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引导:①蒙古发动对内、对外战争时,上述地区都处在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状态;②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骑兵;③成吉思汗及后继者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四、“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一目,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建议教师讲清三个问题:①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②元朝的建立;③元朝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等内容,可简单叙述,不必展开。

2.元朝的建立。教师依据课本讲清三件事即可:①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②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③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3.元朝统一全国。建议教师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统一的过程;统一的战略;统一的原因;统一的意义;文天祥抗元。

第一,统一的过程。教师可利用以下图示进行讲解。

第二,统一的战略。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主要是金、西夏和南宋。但对这三个政权的征服,各有不同的战略考虑:攻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宋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第三,统一的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③正确地运用了战略战术;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第四,元朝的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①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③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④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第五,如何看待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元朝统一全国,无论从整个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都应加以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他在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可见,与对外战争一样,元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也具有两重性。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目,需讲明两个问题:

1.元朝建立以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从漠北到海南,从东北到新疆东部、南部,都在元朝政府管辖之下,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对课文中《元朝疆域图》,教师应予充分重视。教学中利用插图形象化特点和引文,使学生掌握元朝疆域的历史概念。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课文将此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实际上重点讲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教师应首先指出,元朝建立了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为国内各民族的和平友好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彼此往来异常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这是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其次,民族融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元朝统一中国后,许多汉族人来到边境,而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与汉族融合。此时民族融合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第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超过前代。在福建行省设置澎湖巡检司,对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进行管辖;在云南设行省直接进行管理;西藏也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朝政府在那里派有官吏,驻扎军队,实行有效的管辖。本目末尾的一段小字,学生有余力者可自己阅读,教师不必讲述。只是对较难理解的概念和人物,如西藏地区的佛教即藏传佛教、八思巴等需由教师稍加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六、“元朝的制度”一目中,需讲明两个问题:

1.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化的完成。蒙古奴隶主贵族在征服各民族,主要是征服汉族的过程中,不能不适应汉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采纳和保持汉地原有的封建制度。元朝基本上沿袭金宋旧制,同时,应指出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机构,它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

2.元朝是当时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为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构。金朝曾在地方设置行尚书省,作为地方的管理机构,但没有成为定制。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元朝陆续设立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云南、岭北、征东11个行省,其中,征东行省设置时间不长,便诏罢,“从其国俗”,实有10个行省。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以西之地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西藏地区则由宣政院统辖。行省制度对中央加强地方管理较为有效。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行省制度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使学生明确建立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七、“元朝灭亡”一目,属于选讲范围,可指导学生了解三个问题:

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教材写道:“腐败的政治、沉重的徭役负担和统治阶级的经济掠夺,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加上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教学时,教师可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内容稍加解释,不必多补充材料。

2.起义的爆发和发展。关于起义的爆发,教师可着重指出,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其军事力量,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提供了条件。

3.朱元璋推翻元朝,教师应注意讲清: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先投奔濠州的郭子兴起义队伍,1356年他率部攻占集庆建立了立足的基地,后接替郭子兴成为该部的领袖。由于他采用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避免遭受元朝统治者的打击,迅速发展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很快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派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伐,1368年,攻克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基础知识]蒙古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蒙古汗国建立成吉思汗征战元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文天祥抗元元的疆域元的行省制度
[基本理论]
1.蒙古是我国境内古老的少数民族,成吉思汗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利益,了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2.成吉思汗及后继者的征战,具有两重性质,既给人民带来灾难,又传播的东西方文化;
3.元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有力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速了蒙古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4.元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效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我国的基本疆域;
5.元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既有阶级压迫的痕迹,又遭至各族人民反抗,终至元被灭亡。
[能力培养]
1.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战争性质分析;
2.进一步理解元统一的过程,也正是封建化的过程;
3.评价成吉思汗的历史作为。
[重点难点]成吉思汗征战的性质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以及行省制度的重要意义。
[教具教法]地图,资料,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五代辽宋夏整体形势综述而导入。重点按政治形势、政权格局和互相关系描述。看看统一趋势是怎么表现的?主要是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中原农耕文明的吸引力……等等。
一.蒙古的兴起。
1.统一与建国。12世纪中后期,各部落间征战不已,是故此高原称蒙古高原。铁木真率部经十余年征战,统一草原。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推为大汗,是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2.征伐。西至中亚、俄罗斯,南至印度河流域,并多次进攻西夏与金。这一段时间的战争,多为军事侵略战争,只是进攻过程中,客观承担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传播者的使命。
[蒙古统一历史条件]蒙古各部为争
夺人口、牲畜和土地,长期混战;
金也压迫蒙古并挑起争斗,因为蒙
古人民要求结束战争,反对金的压
迫和统一各部是蒙古各部人民的愿望。
[蒙古统一的历史作用]为以后征战
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结束
了长期混战,且由原始社会向奴隶
制社会转变,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忽必烈建元与统一中国。
1.建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招
降吐蕃,征服大理。1271年改号为
元,1272年定都燕京,称大都,是
为元世祖。元的统治中心始南移。
2.灭南宋。1276年,破临安。南宋亡。
3.文天祥抗元。评价,史学界有争议。
4.完全统一。1279年,南宋君臣亡,统一完成。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疆域。空前广阔。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一应均在元统治范围之内。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汉人大量迁入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而边疆地区人民大量内迁至中原与江南,与汉人杂居,民族融合加强;
(2)辽金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人融合,元时被称汉人。
(3)唐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时更有大量迁入中国,与汉人、蒙古人和畏吾儿人长期杂居通婚,形成“回族”。
(4)元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域。元又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流球的管辖。
四.元朝的制度。
1.措施。
(1)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2)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元制袭金宋旧制,但宣政院为创举。它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与军事。
(3)地方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东为中书省直接管辖,其它为行中书省管辖范围,简称行省或省。中央派员管理。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先有11个行省,其中征东行省实施时间不长,便诏罢,“从其国俗”。此制明清一直沿用,至今。
五.红巾军起义和元灭亡。(略)只据朱元璋建明事回顾,学生作为常识将其基本掌握和了解即可。先由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后1367年发出文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1368年后元顺帝北走塞外,仍称元,史称北元,至1402年始去国号。
[课堂小结]靖同学归纳元统一的历史影响或历史地位。后将文化部分学完后,再复习一次,加上经济与文化部分。
[课后反馈]

考点5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分析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原因。

2、掌握隋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民族关系的史实,并且归纳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唐朝时期边疆地区发展的条件: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2)要正确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四种和平方式──设机构、册封、和亲和会盟。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注意,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很多,不只是书上提到的这些。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应该说,唐中央这样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3)注意民族交往的双向性。一般来说,内地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经济文化比边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先进,故对其影响很大。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长安出现“回鹊衣装回鹊马”就是明证。

2、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

第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创造了前提。

第二、中央王朝一些统治者,尤其是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是重要原因。

第三,边疆各族先后建立 政权,仿照唐朝政治、军事制度,创制文字,积极采用中原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派来中原学习,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四,隋唐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如“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促成了边疆各族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

例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辨析历史的能力。主题干是理解唐太宗……举措”,子题干列出有关举措;经分析可知:③④是唐玄宗时的史事,不合题十之意,可排除。①②符合题干之意,A项是正确答案。答:A

例2、阅读下列材料: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夏州都督窦静以为:“戎狄之性,有如禽兽,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义教,……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恐一旦生变,犯我王略。莫若因其破亡之余,施以望外之恩,假以王候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水保边塞。”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直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魏徽以为:“突阙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藩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出塞外以绝乱阶,武帝不从。后二十余年,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此前事之明鉴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阙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普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窦静与魏微在对待“降唐者”的安置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其理由分别是什么?

(2)温彦搏与上述人物的主张又有什么不同?其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句)

(3)对于上述人物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不同主张应如何正确评价?

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文句的含义。文中所述的内容是对突厥投降后如何处置的问题,窦静、温彦博、魏徽三人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回答评价题时,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肯定其正义的、有积极意义的、进步的一面,否定其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答案]:(1)窦静主张将突厥人分而治之。理由是突厥野蛮,不能用刑法、仁义、理教来管理。另外,可以借分而治之,保证边境的安全。魏征主张将突厥逐出塞外,以绝后患。理由是汉与匈奴民族杂居的历史教训。(2)保证突厥完整;尊重其社会习俗;将其首领调人京师,便于控制。天子受命管理一切不应抛弃已经投降的突厥,突厥族可以教化。(3)窦静、魏征只看到了少数民族落后的一面,其主张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温彦博的主张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密切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边陲地区的统治。

例3.(2005江苏历史)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史实的正确评价以及对良好民族政策的多方面评价。

[答案要点]: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4.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东突厥和西突厥与唐的关系;回纥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与唐的关系;南诏的崛起及与唐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与唐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2.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关系的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3.唐朝疆域辽阔。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教学要点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2.突厥的经济生活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二、从回纥到回鹘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3.回鹘汗国的瓦解及民族西迁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
四、南诏的崛起
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
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吐蕃的统一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3.唐蕃战争与长庆会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评价唐朝民族关系
课时和教具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突厥的崛起和衰落”一目, 
1.突厥汗国的建立。732年建立的《阙特勤碑》中,突厥可汗自称“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突厥与回纥同源,属于铁勒的一支。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辖境“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中亚里海)万里,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可汗牙帐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突厥汗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它制定了官制、兵制和刑法。
2.突厥的经济生活。教材概述了三个方面:第一,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于此,其中以羊、马为主。祭祀鬼神、婚丧庆吊、往来酬答,均以羊、马作为牺牲和礼品。588年,突厥部落首领一次贡马达万匹,羊2万只,驼、牛各500头。可见其畜牧业的发达。第二,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5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周书突厥传》记载的兵器有弓矢、鸣镝(响箭)、甲(长矛)、刀剑及“金镞箭”“金狼头”等。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前苏联考古学家从突厥墓葬中发掘的大量文物,说明突厥锻冶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第三,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588年,都蓝可汗遣使隋朝,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关市,进行贸易,隋文帝下诏准许。唐初,突厥与唐朝虽屡有战争,但彼此间的互市并没有断绝。与突厥互市,内地得到牛马,促进了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27年,唐玄宗曾开发西受降城与突厥互市。突厥以大批的牲畜交换唐朝的大宗布帛、绢缯等,马的输入,对中原地区马种的改良和养马技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581年,突厥佗钵可汗死,汗室内讧,形成沙钵略、阿波、达头等可汗并立局面。582年,沙钵略率诸路可汗兵马进攻隋朝。583年隋出兵反击,沙钵略败走。达头、阿波等联合进攻沙钵略,形成独立的西突厥,突厥由此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应着重讲清以下两个问题: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拥兵百余万。颉利可汗不断向南进扰,劫掠财物、人口。唐初有人向高祖李渊建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李世民反对,力主积极防御并进行反击的准备。629年,唐朝政权稳定,关中丰收,而东突厥内部颉利与突利二可汗之间矛盾重重,又遇连年雪灾,牲畜冻死,人民忍饥挨饿。唐朝反攻东突厥的政治条件已经具备,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分六路进攻东突厥。第二年,颉利遁走,遣使佯言请和。李靖乘胜追击,生擒颉利可汗,俘众十余万,东突厥灭亡。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建议,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在东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西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安置十多万内附突厥人。又在原先颉利可汗所统辖的地区置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其余约万家入居长安,其首领皆拜将军、中郎将,其中五品以上的高官达百余人。对颉利可汗,也归还其家属,赐以良田美宅,授予右卫大将军职衔。讲到此处,教师可引一条资料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即李渊在唐太宗宴请大臣的宴席上说过“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反映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指出: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李渊在宫廷宴席上看到颉利可汗即兴起舞,南越首领冯智戴咏诗,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它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②唐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西突厥射匮可汗继位,他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至西海,玉门关以西的一些地方政权都服属于他。618年,射匮死后,其弟继位称统叶护可汗。他把汗庭迁到石国(在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授西域各国以颉利发的称号,向各国征税。阿史那贺鲁可汗时,亦屡次进扰西域各国。西突厥由于称霸西域,奴役当地各少数民族,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威胁着唐朝。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管辖,保护中西商路,唐朝与西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一步先取西域天山南路诸国——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削弱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第二步,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西突厥。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三、“从回纥到回鹘”一目,教材着重讲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①回纥的强大。(投影:地图《唐朝后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回纥是铁勒诸部之一。隋代到唐朝初年,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臣属于突厥汗国。因不堪忍受突厥贵族的奴役和压迫,回纥一再进行反抗。627年,回纥人民在其首领菩萨领导下大败东突厥,声震北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受薛延陀控制。回纥协助唐朝击败薛延陀以后,尽据其地,唐朝在那里广置羁縻州,并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以其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回纥日益兴盛。②回纥汗国的建立。744年,回纥联合后突厥统治下的其他各部灭后突厥,不久尽有其地,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骨力裴罗遂统一漠北,建立起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强大的回纥汗国,建牙帐于乌德山。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①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可汗接受了唐政府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757年,葛勒可汗遣子叶护率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762年,回纥第三代可汗牟羽可汗助唐讨平史朝义。自758年唐肃宗将亲生幼女宁国公主嫁与回纥葛勒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唐德宗女儿咸安公主、唐穆宗的妹妹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足见唐朝与回纥(回鹘)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回纥(回鹘)与唐朝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战事。②回纥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回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大足羊和骆驼。游牧民族的单一经济,使交换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纥与唐朝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其交换有“贡赐”与“互市”两种形式。贡赐是回纥以朝贡方式向唐进献马匹、毛皮等土特产,唐廷则赐予绢帛等中原物品,这是特殊形式的商业贸易。互市,以绢马互市和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马绢交易每年以马数万匹易绢数万匹,可见规模之大。利用互市、朝贡等方式居于中原的回纥人还经营高利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到8世纪时,原来逐水草而居的回纥人,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立城市、宫室,逐渐定居下来。前苏联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回纥汗国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合剌巴剌合孙城等。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合剌巴剌合孙城遗址的规模、建筑风格及许多装饰物具有鲜明的唐朝特点。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也影响到回纥,摩尼教由中原传到回纥并被其定为国教。回纥还采用了唐开元历。长安、洛阳的汉人喜穿回纥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3.回鹘汗国瓦解及民族西迁。788年,回纥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瘟疫流行,又遇暴风雪,羊马死亡很多,民众流离失所。840年,居住西北的黠戛斯10万骑兵进攻回鹘牙帐,杀死可汗、宰相,掠其财物,回鹘汗国瓦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移,有的西迁西州、龟兹,在高昌建立高昌回鹘(或称西州回鹘)汗国,后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改称“畏兀儿”,这一支就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这一支是今裕固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哈剌汗国。
四、“靺鞨和渤海国”一目,教材叙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1.靺鞨族的生活。靺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和白山七大部落。唐朝初年靺鞨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北的黑水部最强大。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覆土,群聚而居。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有猪数百头。男子衣猪狗皮,妇女服布裙。靺鞨族还经营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这是本节重点之一。①黑水都督府的设置。唐太宗时,黑水靺鞨向唐朝纳贡。722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入朝,唐玄宗封其为勃利州刺史。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境内设置黑水军。726年,在黑水靺鞨最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倪属利稽为都督。其余各部刺史隶属都督。唐廷直接任命长史,派驻黑水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设置,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朝版图。②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粟末靺鞨靠近中原,中原发达的封建文化给粟末?靺鞨以深刻影响,促进了社会发展。605年,粟末?靺鞨首领突地稽率众自扶余城(在今吉林四平)内附于隋。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在今吉林敦化)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震国,自立为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从此,粟末靺鞨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762年,唐朝诏令渤海为国,以大钦茂为王。大钦茂(738~794年在位)时期的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推行京、府、州、县的制度。军事上仿唐十六卫制;制定法律,设置监狱等。渤海疆域最盛时“南接新罗,以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为界,西南与唐朝以辽河为界;东至海,西临契丹,东北至黑水靺鞨,西北至室韦,地方五千里”,人口三百万左右。与建国初“地方二千里,户十余万”相比,疆域扩大,人口增加,从而获得“海东盛国”的赞誉。都城迁到上京龙泉府。
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①渤海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渤海国在社会经济和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②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渤海国的交通相当发达,有朝贡道、营州道、契丹道、新罗道、日本道及黑水靺鞨道等六大水陆干线通往中原、邻近地区及新罗、日本等国。同唐朝的互市岁岁不绝。随着农业、手工业、渔猎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有所发展,但仍以物物交易为主。主要通过朝贡与赏赐的形式进行,入唐朝贡的使团有时也在民间开展一定范围的交易。为了政治需要和扩大经济往来,唐廷在登州设立渤海馆负责接待渤海使者,办理贸易业务。渤海输出的主要是毛皮、人参、牛黄、白附子、麝香、马、牛、羊,以及特产鲸鲵鱼等;从唐朝输入的主要是丝织品,也有供贵族使用的金银器、工艺品和书籍等。
教师可以引一条资料投影,即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的诗句“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作为本目总结,并要求学生回答初中所学的“车书本一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概括,指出:渤海不仅在政治上是唐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上、文化上与唐朝是不分彼此的一家。
五、“南诏的崛起”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三个问题:
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教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和分析:①六诏兴起与南诏势力的增强。7世纪前期,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主要有乌蛮(今彝族的祖先)、白蛮(今白族的祖先)。乌蛮不断向洱海扩张势力,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诏,即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诏互不统属。蒙舍诏因地处六诏最南端,故又称南诏。649年,南诏首领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臣属唐朝。②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第一,南诏统一六诏的背景。早在唐初,唐朝就积极开展对西南各部族的招抚,广置羁縻州县。7世纪末,正当唐朝积极经营洱海地区的时候,位于唐朝西邻的吐蕃迅速壮大,并不断派兵进攻唐朝的西部边疆,同时向东南深入到洱海地区和四川地区,严重威胁唐朝的西部边疆。在吐蕃威胁下,五诏(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常依附吐蕃。为了遏制吐蕃势力南下,减轻吐蕃对西南边疆的压力,唐朝积极支持南诏统一洱海地区。第二,南诏统一六诏的经过。从约730年至737年,唐朝调动姚州都督府的兵力协助南诏进行统一活动。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皮罗阁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第三,南诏统一六诏的意义。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相关的小字部分,思考并回答:①南诏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指出:第一,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间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唐朝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诏与内地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②南诏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3.南诏与唐朝经济文化交流。南诏的生金、丹砂、浪人剑、棉布等土特产传入唐朝。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谈到南诏的棉布,唐人称为朝霞吉贝,织作精致,都已传入内地。南诏还有一种赤藤杖,屡见于唐人的诗歌中,该是南诏的一种特产。此外,南诏乐也转入唐朝。南诏还从汉地吸收不少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俘的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南诏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这一批手工业者对唐朝与南诏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南诏城邑建筑大多模仿唐朝,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造的,至今仍矗立于苍山之麓。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王室、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学习。被俘的唐朝县令郑回,担任过南诏王凤伽异、异牟寻等的老师,又长期担任清平官,将唐文化大量传入南诏。不少南诏人深通汉文,擅长诗赋,南诏王隆舜、清平官杨奇鲲都写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被收录于《全唐诗》中,足见当时唐代文化对南诏的巨大影响。
六、“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一目,教材主要写了吐蕃统一和唐蕃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回忆初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讲清以下三个问题:
1.吐蕃的统一。吐蕃是藏族的祖先。隋朝时候,青藏高原上建立了一些分散的政权,其中吐蕃政权实力最强。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在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还设有主管司法、王朝内部政事、属部及军事征讨等事务的官职;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建立了军政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即古藏文,吐蕃民族的文化也随之得到广泛的传播。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634年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640年,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649年,唐高宗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的官职,封他为“西海郡王”。从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继位,必得请唐朝册封。
关于文成公主的贡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相关知识,向学生提问: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3.金城公主与长庆会盟。710年,唐中宗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进一步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但两个王朝的关系也有冲突。吐蕃几度与唐会盟、败盟之后,终于在821至822年双方会盟,盟约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并于823年建立了《唐蕃会盟碑》,该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小结、用本节前言作总结,要求学生对照《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找到唐朝疆域四至及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活动地区;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68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