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7课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17课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17课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北京市第49中学赵静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1)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地区;(2)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3)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4)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5)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等基本内容。

2.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重大贡献。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以培养学生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与各少数民族聪慧、才智的历史。两汉时期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在第1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两个少数民族与秦的关系。〔提问〕:你还记得哪两个少数民族吗?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首领叫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可以这样归述: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对我国蒙古草原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那么,当时汉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怎样?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给汉、匈两族的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后来匈奴族人又到哪里去了?

(板书)第17课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白登之围

1.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讲述):匈奴族的杰出首领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你看书上有他一幅像。冒顿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102页小字?(教师归述)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曾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30万大军东去、西逐、南并、北服,全部占据了当年蒙恬开拓的河套南部地区,于公元前209年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匈奴族开始进入极盛时期。

(板书)2.匈奴经济的发展

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03页阅读。阅读后请学生回答: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匈奴经济的发展有三点内容:(1)西汉时匈奴族的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2)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物形状出现,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向学生指示103页图)(3)匈奴部分地区出现了农耕工具,(提问)想一想这些农耕工具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族开始有了农耕和农耕工具。还证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技术上是互相学习的。

不过,同在这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纠纷。汉军曾被匈奴族围困在平城白登山。

(板书)3.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冒顿乘中原混乱,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对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也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问)谁还记得西汉政权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公元前201年,驻在马邑的韩王信勾结冒顿进犯太原。次年,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还击,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用投影片指明地点)请同学们看书103页白登之围的情况。(请一学生朗读白登之围的情况)

白登之围后,匈奴的骚扰更是有增无减。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尚待发展,统治还不稳固,对匈奴无力进行军事反攻。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只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板书)4.和亲政策

这个和亲政策是以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丝绸、酒食来维持的。可这并没有使匈奴的劫掠停止,相反,匈奴更感到有机可乘,更加肆无忌惮地大举南下,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匈奴的骚扰严重的破坏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西汉汉武帝时代,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板书)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西汉初期汉高祖开始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自西汉初期由于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棗汉武帝时代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中央集权制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因此,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板书)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三次:(用投影片简介三次战役)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这次战役,使匈奴的势力大大损伤,请学生齐声朗读105页竖排字。第三次是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率数十万大军进击漠北,大破匈奴。这一年,汉武帝决定派大军越过沙漠寻歼匈奴主力,集中十万精骑,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步兵,从代郡和定襄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攻击单于。当时长城北面定襄附近大军云集,战马嘶鸣,刀枪耀目。身跨战马的汉军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西汉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就要开始了。不久,汉军在漠北同匈奴相遇。汉军用战车环绕为营,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同时,派兵截击匈奴。双方激战一日,不分胜负,黄昏时,突然刮起大风,飞沙扑面,卫青左右包抄,匈奴大乱。单于率数百骑兵突围逃遁,霍去病飞骑追击匈奴2000余里,杀敌7万余人,北抵瀚海而还。从此,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历史上由此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决。(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汉武帝时代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当时西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领英勇善战;西汉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比如河南一位商人提出要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作军费。所以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才取得胜利。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就拿霍去病来说吧,他从幼年时代起就努力学习骑马、射箭和击刺等武艺,多年来的勤学苦练,使他成为一名性格坚毅、体格强壮、武艺出众的青年。他同匈奴初次交锋时年仅18岁,汉武帝曾称赞说:“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我们现代体育比赛中得第一名的称“冠军”,就是从霍去病的封号而来的。霍去病一生六次出击匈奴,这位年轻的将帅在反击匈奴的战场上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汉武帝命人在长安为他建筑了一座豪华的住宅,并问他是否满意?霍去病却坚决回答:“匈奴末灭,何以家为?”这豪言壮语是他一生的写照,一直受到后人的传诵。年仅24岁的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命人给他修了一座墓。请同学们看书上有幅霍去病墓的插图。

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河套、河西走廊、漠南等地到处是战争的滚滚烽烟,茫茫沙原上横卧着汉、匈两族人的尸体。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奏。当边塞的战火熄灭后,大批汉族移民带去内地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汉匈两族人民最初以交换生活必需品开始交往,并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板书)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

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主张与汉和好,双方订立了和好盟约。请同学们齐读书上106页竖排版内容。从此,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觐见汉宣帝。宣帝以礼相待,赐以大量珍贵礼物和金质“匈奴单于玺”。从此汉、匈友好相处,约有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战争。北方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景象。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了愿和汉室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

(板书)2.昭君出塞

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说起王昭君,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元曲《汉宫秋》到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曹禺的话剧《王昭君》,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不少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的王昭君究竟是怎样的呢?

王昭君,名墙,汉代南郡秭归(湖北兴山县)人。在城南长江西陵峡附近,有个群山环绕的村庄,这就是王昭君的故乡,人称昭君村。至今那里还保留着昭君洗帕的香溪、故宅和她喝过水的娘娘井。那里的每一个遗迹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王昭君是个农家姑娘,年轻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当宫女。她人品正直,入宫后因没有贿赂画师,被冷落一旁。

汉元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一名,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在宫里早已听到匈奴与汉和好的消息,就慨然应召,愿作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临行前,汉元帝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昭君丰美的容貌,华丽的服饰,震动了汉宫。据说,第一次见到昭君的汉元帝也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么美丽的姑娘嫁给匈奴王。他很想留住王昭君,但又不能失信,只好让她同呼韩邪单于走了。

到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昭君嫁到匈奴,就会带来和平安宁。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呼韩邪单于也很满意,他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汉的百姓和平、幸福。

王昭君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她的子女也致力于汉与匈奴两族友好。她的大女儿还曾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王昭君出塞后50年间,汉和匈奴保持着和平的的局面。

昭君出塞给北方游牧民族带来好处,她是汉匈友好的使者。因此,从唐朝的诗人到今天的文学家,都用笔墨来歌颂王昭君。史学界老前辈翦伯赞曾这样写诗赞扬:“汉武雄图载史篇……”。(用投影片打出诗句)

相传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从四面八方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眼泪堆成一座土丘,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昭君墓。至于王昭君是哪年死的?她的墓是何时修的?现在已无法考证。但是,昭君出塞从古至今传为佳话,昭君墓成为吉祥的象征。据说不能生育的妇女只要到昭君墓上住一夜就能生一个胖娃娃,不长庄稼的土地只要撒一把昭君墓上的土就可以长出庄稼。

今天,凡是到内蒙古去领略塞外风光的人,都要去听一听当地人讲述王昭君,还要到座落在呼和浩特南郊20里的大青山脚下,凭吊一下昭君墓。因为,昭君墓在内蒙古已不是她一个人的陵墓。而是已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提问)谁能说一说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为加强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作出了重大贡献,很显然这时的和亲同汉初的和亲政策有着很大的不同。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板书)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1.匈奴的分裂2.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放投影片)北匈奴仍居住在蒙古高原,并控制着西域,隔断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还经常出兵进攻东汉北部郡县,掳掠南匈奴人和汉人,河西走廊更是深受其害。那里的人民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为了解除北匈奴对东汉的严重威胁,保证河西走廊四郡的安全,恢复东汉同西域的交通,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北匈奴。窦固进攻北匈奴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窦宪大败北匈奴,使北匈奴遭到沉重打击。后来北匈奴只好向西迁移。

2.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通过了解汉与匈奴的关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汉与各少数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主要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昭君出塞不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吗?汉、匈两族和好后,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友好的交流。请同学们看107页小字部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汉、匈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

3.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三道练习题。

扩展阅读

两汉的统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两汉的统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节两汉的统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措施;西汉灭亡;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混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所给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2.通过对文景之治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通过具体史实的讲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光武中兴”与西汉初年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的关系,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5.通过分析豪强地主对东汉政治、经济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人民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巩固东汉统治,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促成“光武中兴”的出现。

4.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和外戚宦官专权的黑暗政治,是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和社会政局混乱的根源。

教学要点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2.刘邦建汉

二、汉初休养生息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主要内容和作用

三、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2.文景之治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大一统的背景2.大一统的措施

五、西汉灭亡

六、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2.光武中兴

七.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八、外戚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党锢之祸

九、东汉的名存实亡

1.东汉后期统治的腐朽

2.黄巾起义

3.割据势力的形成

4.军阀混战和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两课时,为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汉承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汉时期得到巩固。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更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汉兴衰史的发展过程。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教材有关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对史料的分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一目,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

1.关于楚汉战争,应注意讲清以下问题:(1)楚汉之争的背景及概念。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秦亡之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亡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根据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自然要求践约称王。项羽虽不是先入关者,但是在歼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中,实际上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以“定天下者”自居,认为楚怀王是项梁所立,没有战功,无权主约。不久,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2)楚汉之争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战争性质是否相同?然后指出:二者性质不同。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为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逐渐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楚汉之争不再具有农民起义的性质。(3)刘邦取胜的原因和楚汉之争的影响。教材中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比较,由学生概括得出刘邦取胜的三点原因:①收揽民心;②善于用人,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③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影响:①消极方面,给人民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灾难;②积极方面,打败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势力,消灭了封建割据因素,为汉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2.关于西汉建立,首先应明确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之一。《西汉疆域》图应指导学生识读。

三、“汉初休养生息”一目,其原因和作用为本节重点之一。

1.关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1)客观原因。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2)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不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要求恢复社会经济,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最后教师应指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巩固封建统治。

2.主要内容:教材指出,汉高祖在铲除异姓王,稳定边疆的同时,采取了宽舒的统治政策。重点提出重农抑商的五条措施,即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1)罢兵归农,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士卒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经济。(2)复故爵田,既扶植和保护了一批地主经济,又有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3)释免奴婢,是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4)抑商政策,目的是防止农业劳动力流散,保护小农经济,用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5)减轻田租,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只是减轻“田租”,而未涉及其他。与秦相比,汉朝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3.休养生息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1)有利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2)使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3)增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

四、“文景之治”一目,教师应讲清以下内容:

1.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2.汉文帝在位时期,是西汉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此时,汉代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依然十分复杂。社会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虽有所好转,但尚未从根本上好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汉初曾一度缓和,此时又趋于表面化;而且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旧问题未解决,新矛盾又出现;文帝的谋臣贾谊作《过秦论》,提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主张以安民为立国之本,被文帝采纳;因此,许多安定社会的措施得以出台,包括:(1)重视农业,多次减免田租;(2)鼓励生产;(3)改革法律;(4)提倡节俭。

3.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我国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即“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重点指出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教师也要分析其负面影响:减免田租,地主获利最大;活跃市场,工商地主地位提高。归根结底,获利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助长了兼并势力的扩展,为西汉中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讲授本目内容时,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许多学生对于“治世”“盛世”的概念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

五、关于“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师应视作本节重点进行教学。主要讲清下列内容:第一,何为“大一统”。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的背景。(1)经济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武帝初年社会状况的史料,回忆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残破景象,形成前后鲜明对比。说明武帝即位时,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方面:让学生认识汉初所奉行的政策,虽然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也为诸侯王势力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汉朝的社会矛盾再次加剧。加强集权,成为客观现实的要求。

第二,汉武帝为实现封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教材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资料,给予说明,但不可过多。(1)政治:①改革官制。主要措施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大量选拔人才,广泛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有用之才,扩大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专制统治;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抑制豪强地主。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农民因此破产。汉武帝此举有利于维护小农的经济地位,稳定劳动力的数量。既可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又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军事:汉武帝的军事改革,使皇权与军权合一,皇帝成为各军队最高也是唯一的统帅。出兵匈奴,进兵南越。(3)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有利于经济发展(看教材插图,让学生回忆秦始皇时的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盐铁官营、征收工商业者税收,增加了汉政府的财政收入。(4)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一种为巩固君主专制的思想理论由此出现。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在武帝时期代替黄老之术,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大一统”思想,为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此外,武帝还尚法,尊儒尚法是汉武帝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在教育上,创建太学和郡国学,确立封建官学制度。

最后归纳出中央集权至此空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六、西汉灭亡

关于西汉衰亡,应讲明原因及标志,并顺带简略介绍王莽改制的情况。

七、“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一目,可分两部分讲授:

1.东汉建立:教师通过提问西汉死亡的原因,说明西汉末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东汉政权就是建立在社会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背景下。

2.光武中兴:这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光武帝采取安抚政策,以“柔道”治天下的原因和具体措施。二是“中兴”局面的出现。

教师可将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对比,说明这是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两者存在相同点:主要都是通过解决劳动力问题,并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不同点是:光武帝的措施中增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内容,避免西汉初年中央集权相对较弱的弊端,从而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在经济上,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在解决劳动力的同时部分抑制了豪强地主强迫贫民为奴的问题。奴婢问题是导致西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之一,王莽试图解决而未果。光武帝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这种情况和西汉前期从高祖到“文景之治”一样,形成封建社会前期的盛世。

八、“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一目是本节的难点。需要首先分析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进而说明其对东汉统治的影响。

豪强地主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到西汉后期有了较大发展,东汉时期势力迅速膨胀。东汉政权的基础就是豪强地主势力。刘秀本身是南阳大地主,其母舅樊宏在南阳广占田庄,绿林、赤眉起义时“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刘秀的功臣大将多为豪强地主,帮助刘秀夺取了政权。以后,“累世公卿”集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就构成了豪强地主政治上把持大权的特点。东汉初光武帝加强皇权,对豪强地主尚有一定约束力。汉元帝后,朝廷逐渐对豪强失去控制能力。东汉后期皇权削弱,其原因就是豪强地主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地方政权的结果。经济上,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很大,能自给自足,且拥有大批“徒附”农民和奴婢,建立私人武装,设置坞堡壁垒,在地方形成强大势力。这是黄巾起义后出现群雄割据局面的缘由。

因此,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主要社会现象:外戚与宦官专权,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混战,其源盖出于豪强地主势力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讲清这一点,东汉统治的特点就迎刃而解。

九、“外戚宦官专权”一目,包括两部分内容:

1.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上黑暗的突出表现。教师可结合小字内容,扼要说明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但重点应分析这种现象的实质。外戚是豪强地主的代表之一,宦官是皇帝的贴身亲信,都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黑暗势力。光武帝和明帝时,由于皇权的强大,外戚与宦官的势力还有所约束。章帝以后,这两大势力交替专权,政治愈来愈黑暗。其恶果,一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时都疯狂掠夺财富,欺压百姓,激起了黄巾大起义;二是下层豪强地主借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和斗争,发展各自的实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导致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和各地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

2.东汉统治集团内部“鲠直派”官吏对宦官专权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这种斗争具有进步性。宦官制造“党锢之祸”,对“党人”严酷镇压,这是封建统治者钳制舆论、加强专制统治的表现。

十、“东汉的名存实亡”一目,应讲清以下内容:

1.东汉后期统治的腐朽:在前两目分析了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加强的基础上,应强调豪强地主霸占大片土地,拥有大规模田庄,造成土地高度集中,加之皇帝、权贵、宦官直接疯狂剥削压迫,搜刮无度,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是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

2.黄巾起义的特点:这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这一特点的表现:①利用宗教形式。张角创立“太平道”,通过传教和行医进行号召,组织群众反抗。②口号鲜明。明确了斗争目标和起义时间,统一了行动计划。③组织严密。这一特点是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的首创。

3.起义的历史作用:直接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瓦解了东汉政权。

4.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地主势力因镇压农民起义而群雄并起,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分裂取代了统一,地方的军阀割据取代了中央集权的皇朝。

5.在分析东汉末年分裂混战的内容时,可指出其中存在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趋势。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恢复农业生产,使其势力不断壮大。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对结束群雄割据而过渡到三国鼎立起了推动作用。在结束本课时,可点拨一下统一与分裂的辩证关系,为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这一主题的展开留下伏笔。

第18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


第18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

北京市第225中学王明录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张骞两次通西域、班超出使西域的年代和历史意义。甘英出使大秦、我国和欧洲国家正式交往的年代。“丝绸之路”的含义。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张骞通西域和班超进一步经营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

(2)张骞和班超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3.能力培养:

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张骞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功绩”,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

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汉武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学生回答后指出:汉武帝能打败匈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骞出使西域,为西汉提供了匈奴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情况,使西汉做到知己知彼。

2.导入新课

前面提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那么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西域是指我国现在什么地方,汉武帝以前西域的形势如何?下面我们讲这些问题。

3.讲授新课(悬挂《西域形势和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一、汉初的西域(板书)

1.西域的含义(板书)

西汉时期,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直至中亚或更远的地方统称西域。但就狭义来说,西域主要是指天山南北和葱岭(帕米尔)、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广大地区。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边讲边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范围,说明西域的地理概念。)

2.汉武帝以前西域的形势(板书)

西汉初年,西域共有36国,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面。这些国家,人口很少,一般只有几千人到两三万人。龟兹(今新疆库车)有8万人口,人口最多的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也只有63万,最小的只有几百人,但大多筑有城郭,国王以下设有简单的官职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士兵。这些地方的居民都从事农业,也有从事畜牧业的。农业盛产稻、麦、葡萄。畜牧业有驴、马、骆驼,大宛(今苏联中亚安集延一带)的汗血马远近闻名。此外特产有玉石、铜、铁,于阗(今新疆和田)和鄯善(今新疆若羌)的玉石驰名中原。有些地方的居民已懂得铸造兵器。

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贵族势力伸展到西域并统治这些国家。匈奴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把当地人民当奴隶一样对待,经常掠夺各国的牲畜和粮食。

二、张骞出使西域(板书)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例如: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然后匈奴贵族又强迫大月氏西迁,最后赶到大夏(阿富汗北部)。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匈奴还以西域为据点,不断对西汉发动军事进攻。

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汉武帝募人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讲解课本109页《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张骞是汉中城固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即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出使凭证)。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完成任务的决心。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路上遇不到人烟时,就打鸟兽充饥,越过葱岭,到了大宛。由大宛介绍,又经过康居、大夏,张骞才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二是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了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前后13年,最后只剩下他和党邑父两个人回来。(让学生到挂图前找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并请学生朗读110页小字,指出此段文字反映了张骞忠于祖国、百折不挠的优良品德,值得同学们好好学习。)

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物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此后,汉武帝又多次向他询问西域各国的情况,张骞叙述了西域一些国家与匈奴的矛盾,建议联合西域的一些国家抵抗匈奴。他还提出汉与西域应该加强友好往来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板书)

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这时汉对匈奴战争已取得胜利,途中较为顺利,张骞到了乌孙,正逢乌孙国内贵族争权,国王不敢专断,致使劝说乌孙东归的使命未能完成。张骞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身毒(今印度)、于阗以及和他们相邻的诸国访问,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2万人的盛大欢迎。张骞在乌孙停留一年多之后返回长安。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汉朝的使者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种子带回长安。大宛的良马棗汗血马以及龟兹的乐曲、胡琴等,也都传入内地。汉族人民先进的生产技术,如穿井术、冶铁术和各种生产工具也传到了西域。中原地区的手工业品,尤其是丝绸,大量传入西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3.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板书)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委派将军郑吉为第一任都护,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各国的“王”、“侯”以及大小官吏都由汉朝任命,当时配带汉朝印绶的有376人之多。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期就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三、丝绸之路(板书)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盆地),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跨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参看课本111页丝绸之路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指明路线。)

此后,汉朝又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身毒等国。当时运中亚、欧洲的物产,除丝织品还有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中国的丝织品在汉代已享有国际盛誉,特别是欧洲的大秦,把中国丝织品当作珍贵的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对于东方丝国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四、班超经营西域(板书)(悬挂班超出使西域图)

1.班超出使西域(板书)

提问:哪个同学听说过“投笔从戎”的故事?学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后,老师指出班超被东汉政府派遣出使西域,也在西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导学生看《班超》插图)下面我们讲班超出使西域的过程。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个部分。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威胁东汉北部边境。北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各国,向他们勒索繁重的赋税,不许他们和东汉来往,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通。西域各国迫切希望跟东汉建立关系,他们纷纷派遣使者到洛阳,要求东汉出兵保护他们,摆脱匈奴的奴役和束缚。

到汉明帝时期,东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政治已趋稳定。公元73年,东汉政府兵分四路,开始反击北匈奴。其中一路由窦固、耿忠率领出酒泉塞至西域。在击败匈奴呼衍王,夺取天山北路的门户伊吾卢(今新疆哈密西)之后,东汉政府在那里置宜禾都尉屯田,第二年重置西域都护府。

为了加强和西域的联系,东汉政府派遣参加过这次出征的班超出使西域。班超西出阳关,首先来到鄯善(在挂图指出位置),鄯善王最初以礼相敬,但很快又表现得疏远和怠慢。班超觉察到这其中必有缘故。后来,他从接待人的口里探问得知,果然有匈奴使者正在鄯善进行活动。鄯善王慑于匈奴人的胁迫,孤疑未定,不知所从,也就不敢再亲近汉朝使者了。班超召集同行的吏士36人,分析了当时的处境,指出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就会束手就擒。随行的吏士说:“是死是活,我们齐心干,该怎么办,我们听你的。”班超坚决表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只有乘夜以火攻击匈奴使者,把他们消灭掉。于是吏士们在班超的指挥下,当夜向匈奴营发起攻击,他们顺风放火,乘乱斩杀了匈奴使者,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和匈奴的关系,归附东汉。

随后,汉朝廷又命令班超为汉使,继续向西到达于阗(在挂图上指出位置),他又争取了于阗王,使他主动攻杀匈奴贵族派在那里的使者。之后,班超又进抵疏勒(在挂图上指出位置),派部下攻杀匈奴贵族用强力所立的疏勒王龟兹人兜题,重新扶立原来疏勒王室的人为王,得到疏勒人的拥护。经过班超的努力,西域大部分地区与东汉重新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和汉朝断绝了60多年的西域通路,又重新打通了。

班超赶走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帮助西域人民摆脱匈奴奴隶制度的统治,符合西域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在西域享有很高的威信,得到西域人民的拥护。公元75年,班超奉东汉政府的命令,从西域撤回。疏勒人听说后都不愿让他离去。班超途经于阗,于阗人放声大哭,坚决不让他走。班超拗不过当地官民的意志,只好上书给皇帝,说明情况,仍旧在西域留下来。从公元76年至102年,班超一直留在遥远的西域,班超返回都城洛阳,已七十一岁高龄了。(在挂图上指出班超出使西域路线)班超在西域前后经过了整整30个年头。他能顺应汉族人民与西域人民的共同愿望,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恢复了西域与汉长期以来存在的友好关系,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他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他的那种以国家利益为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志气,他的那种不留恋大城市,不贪图安逸生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东汉与大秦的交往(板书)

班超出使西域,内地跟西域的交通畅通以后,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也就畅通了。中国的丝绸,西汉时就运到过大秦(罗马帝国)。东汉时,大秦很想跟中国进行直接贸易,中国也希望和大秦进行直接联系。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等国,至安息西界(波斯湾)。(在地图上向学生指明甘英出使方向)那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往大秦,主要是由安息转运的,安息人恐怕开辟了从中国到大秦的直接通商道路以后,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便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但却熟悉了沿路的地理情况和风土人情,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探险开辟欧亚交通的人。那时,大秦也在探索跟中国的直接交通。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中国,还带来献给东汉桓帝的礼品:象牙、犀角、玳瑁。这件事记载在《后汉》上。公元166年大秦的使者来到中国是东汉同大秦的第一次直接联系。也是中国同欧洲的第一次联系,这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下面请同学们联系第一课学过的计算年代的知识,回答中国同欧洲直接友好往来已经有多少年历史了?(1800多年)。

五、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板书)

1.汉和朝鲜的友好交往(板书)

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相邻。中朝两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就有经济、文化往来。公元32年高句丽王遣使至东汉,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东汉中期,朝鲜全境同汉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明显加强。朝鲜特产檀弓、班鱼皮、文豹、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漆器、铜镜等工艺品和铁制生产工具继续不断运往朝鲜。近几十年来,在朝鲜发现不少古墓。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和漆器,也和汉朝的很像,这说明当时中朝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表明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朝鲜的深远影响。

2.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板书)

在朝鲜半岛东南隔海的日本(倭),汉时分立为百余个小国。(引用课本114页竖排史料佐证)西汉武帝时,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建立外交关系。东汉时期,公元57年,“倭奴国”曾遣使来汉,光武帝刘秀授予印绶。“汉倭奴国王”的金印已在日本九州志贺岛叶崎村发现。通过不断的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课本113页展示的汉代铜镜发现于日本佐贺县樱马场。据学者们统计,百年来在日本本州和九州等地发现中国两汉三国铜镜达数百枚。这些都表明了中日经济文化往来密切。

4.小结归纳

(1)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壮举,他俩历经艰难险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打通西域要道,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沟通了中西经济文化关系。他们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5.作业

张骞对我国历史作出了什么贡献?

(三)教法建议

1.出示小黑板,供总结时使用。

2.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我们怎样向他们学习?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1、匈奴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

2、西汉与匈奴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

3、匈奴分裂的时间及其与东汉的关系;

4、两汉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5、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其意义;

6、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

7、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和意义;

8、汉武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统治。

北方:

边疆各族东北:

南方:

西方:各族

经济:为主,也从事。深入、和各个领域。

政权:秦汉之际,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地区,形成强大的制国家。

汉初“”:迫于有限,不得不与之“和亲”,并进行往来。

大战:卫青、霍去病率兵进行了三次。

①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徒。汉匈争夺重点转到。

②后来,匈奴内战不已。降汉,其他各部仍游牧于,有的。

昭君出塞: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后,密切了关系,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和睦相处40余年。

①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与汉人;北匈奴退居,

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

②、先后大败北匈奴,最终解除其威胁。北匈奴政权。

目的:武帝为反击匈奴,两次派张赛出使西域。

第一次:年到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司马迁称此行为“”。

第二次: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各国纷纷回访,终于建起友好关系。

意义:天山南北地区首次与内地。中原同乃至更远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社会进步,丰富了物质生活。

管理西域:年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标志。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明帝时经营西域,联系加强。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版图。

百越: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两广称南越。武帝在南越设等九郡。

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

参考答案: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

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新疆一安息一西亚一大秦

②作用:与中亚、西亚、南亚经济、文化支流频繁

(2)海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广东一印支半岛一马来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湾一印度半岛南端

②作用: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东西外交圈。

(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两汉时期,汉朝政府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比较复杂。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期,朝廷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3.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要点

一、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发展状况

2.西汉初期的“和亲”

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4.昭君出塞

5.匈奴的分裂与东汉击北匈奴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其意义

2.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3.西域都护的设置

4.班超经营西域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3.百越及其分布

4.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二、建议教师出示本章第二节的西汉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西汉强盛时期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的有关知识,然后点题,指明自秦朝以来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引入本节教学。如果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再认再现西汉强盛的历史;如果学生水平一般,则以教师引领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

三、关于“边疆各族”

这部分内容涉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教师应自然地承接提问内容,讲清两汉经济的发展是边疆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然后,分别介绍北方、西部、西南、南方、东北的民族,略述其发展情况,指出由于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交通条件不一,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四、关于“匈奴的兴衰”

本目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又是教学重点、难点相对集中的一目,因此在讲授中要讲清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匈奴的兴衰发展,两汉与匈奴的和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其一,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形成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

其二,西汉时期,匈奴势力的发展变化,汉朝与匈奴的和战。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当时,匈奴力量很强,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尽管匈奴单于多次寻衅,一再南下,甚至威胁长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只能继续对匈奴和亲,而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为反击匈奴进行积极的准备。汉武帝北击匈奴。当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其中,第三次规模最大,西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教师要利用课文中三次大战的简表,并在西汉边疆各族地图上指明汉军出击的方位和进军方向。这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区。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力量削弱,西汉也处于昭宣中兴后期,特别是汉元帝继位后社会险象环生,不可能对匈奴再实施攻击。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结束了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状态,此后几十年间边境安宁,汉与匈奴和睦相处。这种和洽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其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与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退居漠北,仍不时进攻东汉,阻隔东汉与西域的交通。东汉派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一部西迁远去,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至此解除。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五、关于“张骞通西域”

张骞持节西去,以凿空西域道彪炳史册。本目的内容集中讲述了张骞通西域以及此后两汉与西域之间关系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讲清:其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出使,历尽艰辛,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并派副使访问了一些国家,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在世界古代各文明地区基本处于隔绝发展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其二,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其三,汉与西域政治联系加强。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治所在乌垒城。首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据《汉书郑吉传》记载,他“数出西域”“习外国事”。西域都护以下设有副都尉、司马等属官,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管辖。从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又着手恢复与西域的政治关系,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东汉对西域的管辖又得以加强。

六、关于“西南夷和百越”

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西南夷的生活地区以及他们的基本状况,还应了解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

西南夷包括夜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有的从事农耕,他们与巴蜀联系密切,但他们的社会生活、习俗风尚多不相同。“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汉武帝正式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这里的统治,就是郡守县令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这样,既加强了对当地管辖,加强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直接关系,又尊重了西南夷的习惯。东汉时期,夜郎、滇的文化有了明显发展。汉明帝又派人经营西南夷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教师应简介百越的分布地区及其生产生活状况,以及西汉与南越的关系。讲授时,要突出百越的社会进步,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强。

百越是生活在今天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此,越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密切。中原地区的铁器输往岭南。秦末,“豪杰叛秦相立”,赵佗“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粤(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承认了他称王的现实。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他说:“前时秦徙中县(中原地区)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百越)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秏(mào)减。”南越王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派兵进攻南越。次年冬,灭南越,在其故地设九郡,“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

七、民族及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其中有些问题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63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