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十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1937-1945年的历史。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基本阶段特征:
1日本疯狂侵略:
(1)原因:日本是其军国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30年代的危机也为其侵华提供了客观环境。
(2)计划:初期以国民党为主要对手,以速决战为主要方法,从两个方向进攻企图灭亡中国,结果破产;相持阶段改变侵华方针,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后期负隅顽抗。
(3)罪行: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沦陷区进行残暴殖民统治,包括扶植傀儡政权,经济搜刮掠夺,思想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等。
2、国民党两面性:
(1)被动抗日:初期组织正面抗战粉碎日寇计划,相持阶段消极避战,导致正面战场迅速恶化,出现豫湘桂溃败。
(2)积极反共:制造反攻高潮,以皖南事变为最,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3)反动统治:政治独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结合,实行经济统制官僚资本膨胀。
3、中共坚持抗战:
(1)促成和维护统一战线:发表抗日通电--红军接受改编—提出三大政策,击退反共高潮处理皖南事变,维护统一战线—服从抗日大局,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团结各个阶层抗日。
(2)始终坚持抗战: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赢得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和反扫荡—展开局部反攻—对日寇最后一战。
(3)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巩固统一战线—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团结各阶级阶层抗日—大生产运动奠定抗日物质基础—整风运动影响深远为争取抗日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点思想基础。
4、近代化基本中断:
(1)经济上:随着日本侵华搜刮和国民党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趋于萎缩。(2)政治上:中国出现四个政权并存局面,国土沦陷。(3)思想上:
团结抗日共赴国难成为时代主流。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
(1)提出阶段:九一八后,中共就发表抗日宣言;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随后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建立四个阶级的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2)促成阶段:华北事变:中共领导促使中华民族新觉醒,为统一战线奠群众基础;西安事变发生,中共力主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形成阶段: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抗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红军改编;1937年9月,公布国和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民族统一战线
(1)目标—前对内北洋军阀,后对外日本。
(2)力量—前四个阶级联盟,后所有阶级阶层。更广。
(3)形式—前党内合作,后党外合作;前有政治纲领,后无;前全方位政治军事思想合作,后仅军事合作。
(4)地位—前中共从属,妥协;后独立平等斗争。
(5)结局—前中途破裂,后渡过危机完成任务。
(6)国际—前得到苏联支持,后得到更多支持。
四、两大抗日战场的比较:
区别:(1)位置不同--敌前正面,敌后侧面;(2)方式不同--大规模正规阵地战,小规模非正规游击战;(3)路线力量不同--单纯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路线;(4)地位不同—抗战初期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处于辅助地位;抗战中后期敌后战争日益成为抗日主战场。
联系: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日军主力,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根据地,而敌后的开辟减轻正面压力,加速相持阶段到来;相持阶段,正面趋于消极,敌后十分困难,中共坚持抗日担负抗日主任务;1944年后,敌后开展局部反攻。
五、思考,工农武装割据时的根据地和抗日时期的根据地在地理位置,主要任务,政治经济思想上有何不同?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又有何根本相同?
参考:
不同:地理位置:工农武装割据主要分布在南方几省的交界处的山区,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大城市和交通线周围的广大农村。
主要任务:前者是要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后者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思想:前者在政治是工农苏维埃政权,后者是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前者在经济上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后者则保留封建制度实行双减双交土地政策;思想上前者左倾思想,后者则经过整风走向成熟。
不同的原因: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中共改变革命策略;中共逐渐走向成熟。
根本的相同之处: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只是根据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而已。
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内容: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
复习重点:全民族抗战、抗战的胜利
复习难点:抗战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背景:(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国际:
国内:
2.实现标志:_________________。
3.概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比较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领导国民政府(国民党)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
区域抗战前线
路线、主要战术片面抗战、大会战全面抗战、游击战
主力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
战役
意义 抗战相持阶段以后,成为抗战的主力
原因有一定军事实力;片面抗战
两者关系
4结果: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敌人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1938年10月,___________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时间: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
(2)暴行: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和平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人
2.潘家峪惨案:
(1)时间:年初。
(2)地点:河北省丰润县。
(3)暴行:全村1500多人中有多人被杀
3.七三一部队:
(1)地点:中国。
(2)暴行: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下半年,指挥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2)地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结论:中共领导军民,开展广泛的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
2.中国远征军: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侵入我国。
(2)目的:确保这条国际交通线。
(3)战况:①中国远征军救出被日军在包围的英军七千多人。
②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
3.抗战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________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2)意义:
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历史纵横说明日本侵华的加剧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影响。
2、阅读材料:
材料一:日本军部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低的估计了中国军队的抵抗能力,因此在战略上强调“速战速决”。企图集中兵力在最短时间内打败中国军队,逼使中国政府屈服。七七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在其主持的大连侵华会议上,狂妄地叫嚣:三个月之内就可解决中国。因此,日本政府在短短十多个月内,集中了二十八个师团的兵力,同时在华北和华东展开进攻,然后南下华中,企图一举打垮中国军队的主力,消除中国军队的抵抗,达到侵占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战争的胜负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日本当时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因此在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上都占据优势,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军事装备和训练、编制都过于落后,无法适应陆海空联合做战之需要。……尽管战初期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以血肉之躯与有时装备的军队相战,在这种抗战时难以持久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3、日军侵华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如何看待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问题?
4、日寇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的时候,上清寺、牛角沱等处迅速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人们纷纷自发走上街头,鞭炮声、欢呼声与狂热的掌声响彻了山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正是广大陪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心声与写照。陪都人民纷纷以各种方式庆祝抗战胜利,除了各大餐馆隆重创制并推出了“轰炸东京”这一道既有抗战意义又激励人心的名菜之外,重庆的一家报刊还刊登了一副字谜“抗战胜利——打我国古代一人名”来增添喜庆。有人猜苏武,有人猜屈原,还有人猜毛遂、蒋干等,答案究竟是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5、结合近代历史,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检测:
1、2007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抨击右翼势力,反对篡改历史D.牢记血泪苦,勿忘民族恨
2、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些“土八路”的出现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思想的实践体现?
A.根据地建设思想B.土地革命政策C.人民战争思想 D.统一战线主张
3、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
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C.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
D.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4、读右边的漫画,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该漫画与“卢沟桥事变”有关 ②导致该事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③该漫画表明作者已经预见到日本帝国主义必将自取灭亡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奋勇抗战的坚强决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淞沪会战历时近三个月,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表明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
C.避免了上海的迅速沦陷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6.抗战时期国共分别领导组织不同战场,导致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两党阶级性质的不同B.两党历史上积怨很深
C.两党武装力量所在地域的限制D.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排挤
7.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8.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③
9.中国人民赢得抗战的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要打败帝国主义必须先战胜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D.中国民族解放战争是和世界进步力量密切相关的
10.下列抗日战争的影响中最主要的是
A.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反帝斗争
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为中国近代受侵略历史结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知识拓展: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2.两大战场的抗日状况:(1)正面战场(国民党):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2)敌后战场:路线:(洛川会议)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枢和总后方:陕甘宁边区。结果: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抗日战争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简述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认识正面战场的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
3、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4、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搜集和研究大量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对抗战的认识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1、通过对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学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理想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3、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并欣赏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图文音像资料,并在一定范围交流,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1、导入新课。
提示:展示图片:利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典型的图片资料。如日军杀人比赛,发动细菌战争等图片,并让学生体会刚才看的图片当中最震撼你心灵的是哪一幅,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并作答。
(由此导入这堂新课)
教师总结: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沾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不在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侵略者成了侵略中国的最凶狠的敌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大陆政策。为此,在近代史上日本三番四次地侵略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国的洋务运动办得刚有成效,日本侵略者就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这就是?(学生回答:甲午战争)。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后来,当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刚刚开始在经济上有所作为时,日本又给其当头一棒,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就是抗日战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民族战争。
2、教授新课。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板书)
在中国的近现代的历史上,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曾发动了众多的侵华行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问题1:日本为何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知识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问题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犯下了哪些罪行?
学生回答:细菌战(731部队)、奴化教育、经济掠夺、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日本政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篡改历史,这一行为大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当中最令我们中国人感到愤慨的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展示录象资料《兵林史话——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已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以上。
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接下去我们来看一组特殊的照片,一起感受照片传递给我们的声音……
以“无声的控诉”为主题,展示南京大屠杀组图。
(思路引领:让历史说话,以史为凭,以历史事实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以史为鉴: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还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
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儿女是怎么做的?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板书)
解释概念:本课第二目标题中的“关”指的是什么地方?答:山海关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提示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爱国力量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共产党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国民党爱国官兵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②长城抗战——安德馨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③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关内人民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教师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3)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
(4)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随着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中华儿女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板书)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板书)
材料一: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毛泽东(1935)
材料二: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蒋介石(1937)
思考: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看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
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思考、讨论、回答两个问题:团结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问题1: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成全民族抗战?
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
③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努力。
问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总结、适当评价学生回答)
资料卡片: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教师总结:陕北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教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4~45,归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
2、国共联合抗日——共赴国难(板书)
(1)正面战场的抗战
出示正面战场抗战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显示中日军力的对比表,要让学生明确抗日战争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状况下开始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以低劣的武器凭借着我们的血肉之躯来抵抗侵略者的入侵。
凇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成功地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得最好的一次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的胜利,这就是(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
教学过程
徐州会战:1938年,为打通南北战场,日军决定进攻徐州,国民政府又组织了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学生回答:“台儿庄大捷”。
(2)敌后战场的抗战
在国民政府正面抗击日军的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方面配合友军作战,另一方面则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晋察冀等十几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并且在1940年下半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显示相关的图片资料)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有其他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也加入到了抗战的洪流中来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显示基层民众的抗战、华侨支援抗战的组图)
在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板书)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开始轰炸日本,苏联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日本很快败下阵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文件,标志着八年抗战终以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展示图片:
日本天皇宣读无条件投降诏书。
9月2日“密苏里”号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现场,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签字。
1、胜利的原因(板书)
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我们来看看当时人是怎么看的。
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一家报纸上登出一则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一个古代人物的名字。结果刊登出来的应征谜底有屈原、苏武、蒋干、毛遂等。
思考:
1、上述谜底分别是如何解释抗战胜利原因的?这些解释合理吗?能否全面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
2、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打击;
苏武:苏联的武力——强调苏联最后参战的作用;
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
毛遂: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作用
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是因为——(先集体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
学
过
程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重要因素)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板书)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材料三、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材料四、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做总结:
国际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由抗战的特点让学生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国内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②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③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的硝烟早已过去六十多年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再体会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对于抗战,我们应该积极的心态去感悟,毕竟那场战争我们胜利了,我们今天的人们应该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感悟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铭记国难,珍惜和平。最后让我们以图片的形式,迎着祈祷的歌生再一次回望抗战那段历史。
课堂小结设计:
推出背景音乐:童声合唱《祈祷》,屏幕上则以图片的形式分四幕回顾抗战的历程:那一段悲情历史、那一代可敬元勋、那一幕浴火重生、那一道无上荣光。
结束语: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内容很多,如何择其要而展开、内容的深浅度需要进一步把握。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时间偏紧,难以在一堂课内完成,还应该对某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简化。
在课堂结尾的安排上,通过那一段悲情历史、那一代可敬元勋、那一幕浴火重生、那一道无上荣光等四幕配合童声合唱《祈祷》的歌声以图片方式展出起到了良好的情感渲染效果。
当然,在走向成功的课堂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最后,请让我用屈原的两句诗歌来结束我的教学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抗日战争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课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让学生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爱憎观和正义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阐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
一、全民族的抗战
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2、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4、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
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3)徐州会战4)武汉会战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
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惨无人道
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
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结果:胜利
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
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16课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9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