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复习
[
1.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
(1)类型特征:
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③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由于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实际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④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在德国,它是不健全的,所以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畸形的:经济上资本主义发达;政治上,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也正是由于德国的资本主义是不健全的,所以它给德国人民、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反面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欧美代议制共同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是国家形式权利的核心结构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3)评价:
进步作用:①.跟封建专制相比,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②议员选举产生,代表民意。
③多数通过原则,保证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④政党政治竞争,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局限性:
①.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
②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
不同点:
(1)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虚位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帝国的元首是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2)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限制王权,监督内阁,首相及其内阁须向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议会由皇帝主宰,仅有立法权,且任何法案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权力很大,握有行政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德意志帝国政府首脑虽是宰相,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总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不彻底的、不完善的代议制。
一、选择题:
1.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
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
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
:选B。关键是对“虚位国家元首制”的理解,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虚位就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也就是没有实权,“统而不治”。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
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选C。要紧扣题目所述的“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一句进行选择。A项是政治制度。BD项是结果的影响。C项才是法律方面的影响。
3.下列各项对于英国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首相是政府首脑B.国王是国家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C.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D.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选C。英国国家权利中心是下议院。首相的提案须由下议院通过才能颁行。
4.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确定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选A。提取信息: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国,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中华民国被誉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正是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5.“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选D。美国革命后创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是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6.参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这说明
A.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美国的民主制度的完善于18世纪80年代
C.美国宪法的制定是南方种植园主与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D.美国实行邦联体制有利于美国经济的繁荣
: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繁荣取决于美国的联合,这里的联合在于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定了中央集权的联邦体制。
7.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
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选A。1787年宪法并未承认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合法地位,因而②结论错误;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和国会、最高法院之间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错误。A项为正确答案。
8.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
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B.克林顿是在与西安小姑娘开玩笑
C.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实质D.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实质
:选A。美国政治制度特点是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牵制。总统又是选举产生的,所以国会对其有一定的罢免权。
9.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
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选B。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特征。④该文献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相互制衡的特点,是近代世界上第一步成文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调和。
10.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翻版”,对杰斐逊观点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美国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美国总统像英国国王一样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不具有君主的绝对权力
D、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
:选C,BD表述错误,杰斐逊此语强调总统权力很大,但并非至高无上,总统在权力制衡之下还是受到制约,不具有君主的绝对权力。
约翰是一位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参议员,他在参议院可能见到代表该州的“老乡”最多有
A、1名 B、2名 C、3名 D、不确定
:选A。美国宪法规定,每个州只能有两个代表作为参议员。
11.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年年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石出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选B。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制,英国政府首脑行使一切行政权力均受到议会的制衡,议会有权决定是否批准政府出台的任何决议案和措施,并有权弹劾政府首脑。
12.“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选A。英国首相和内阁在政治上是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
13.(2010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
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选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题干的条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执政,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14.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
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选A。德国皇帝的权力很大显示了其专制主义,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骑士皇帝”显示了军国主义特点。
15.(2010浙江元济高中高三模拟)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
:选B。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议会权力大都有立法权,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16.1873年,法国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他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轿式马车,
缝制了国王的礼服,结果没有得逞。其复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B.法国保皇派内部发生重大分歧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最高D.法国广大人民、士兵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
:选D。共和政体之所以战胜了专制政体的复辟,关键在于广大人民、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广大士兵的反对,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17.“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
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选B。从“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一句看出旧势力对的不甘,法国1875年宪法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8.马克思说德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
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德国国内封建势力的异常强大
B.德国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最终失败
C.德国国内没有产生强大的无产阶级力量
D.德国以统一的形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选D。本题考查对德国代议制确立过程的把握,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的过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②规定的政体相同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选C。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的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1875年宪法确立的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故②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4分)
(2)材料二中近代美国政体的权力中心是什么?(1分)有何目的?(1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各有何显著特点?(2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分)
:
本题主要考察了西方古代、近代政治的发展。以法律为主线,考察了西方政治的发展历程,第(1)问主要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二三两问主要涉及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最后一问考察了罗马法的现代意义。
答案:
(1)罗马法注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4分)
(2)权力中心是总统;(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分)
(3)美国强调“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2分)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以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国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分)
(4)区别:前者是奴隶制性质;后者为资本主义性质。(2分)
联系:材料一中罗马法的思想是材料二、三中资产阶级法学渊源。(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五
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部文献?(2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2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4)在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2分)
(6)上述材料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
本题以西方古代、近代政治制度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等内容。第(1)问要求回答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性质。第(2)问注意比较英国、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第(3)问注意比较德国、法国的政治体制,依材料回答即可。第(4)问不管同意哪种意见,都要说出理由。第(5)问民主内涵即民主的实现形式、民主的范围、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等。第(6)问回答出两层,一代表的阶级利益,二民主的实现形式。
答案:(1)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分)
(2)《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4分)
(3)德国:世袭,控制议会。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4分)
(4)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6分)
(5)选举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分权与制衡,比例代表制等。(2分)
(6)材料一是奴隶制的直接民主,其余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2分)
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条件:
1.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2.政治前提: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从中世纪开始,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
4.理论依据: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霍布斯等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分权为了实行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目的:《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
本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国王权利,保障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作用及影响: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时间:18世纪前期(1721年,沃尔波尔),内阁制开始形成。
内阁的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递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内阁的职能: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在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首相的职能:首相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3.完善:议会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君主立宪制特点与作用:
1.特点:立法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是君主制、贵族制、议会制三合一混合体;保留君主(“统而不治”,国家最高权力象征);议会掌权(权力至上,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核心(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领导者)。
2.作用及影响:
国内:建立和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促进英国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世界: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议会之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等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发展影响深远。考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背景和条件
1.美国独立,政治经济获得了发展
2.独立之初的邦联制严重影响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美国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4.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多受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美国共和政体确立
(一)法律保证: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费城
2.宪法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
3.宪法的原则和内容:
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联邦制,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证了国家统一。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
⑵.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⑶.“分权与制衡”: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的权利: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4.宪法的评价: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美国的发展、强大。
③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④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等。
(二)开始确立: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一届国会选举产生
三、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的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两党制的发展: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考点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封建贵族和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3)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国宪法的颁布: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补充:参议院占据主动权。)
3.影响: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的统一:
(1)面临社会状况: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2)统一条件: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邦国,专制色彩浓厚,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3)统一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德意志皇帝的权利:
A.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C.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3)议会的职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德意志议会粉饰门面)
(4)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评价:
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在同时,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义
亦称“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
历史条件
1、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
2、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
确立和发展过程
1、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2、补充:17世纪末的《三年法案》与18世纪初《王位继承法》等从法律上确认“议会至上”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发展:①内阁制形成:内阁由国王的咨询机构转变为最高行政机构,1721年,乔治一世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内阁制开始形成,第一任首相是华尔波尔
②两党制形成:先是托利党(保守党)与辉格党(自由党),后是保守党与工党
③议会普选权扩大:1832年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在议会的地位,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后来议会改革使成年男子和妇女获得选举权
④19世纪末,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内阁成为权力中心,成为议会的‘第三院’
特点
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1、国王“统而不治”
2、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议会权力至上)
3、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内阁产生与权力: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主要职权是对提交议会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行使最高行政权,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和控制下院等。议会可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
首相的产生与权力: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其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拥有各部大臣提名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事实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国王的地位与权力: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可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批准和公布法律等象征性权力。实际君主“统而不治”。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上院的产生与权力:不经选举,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等组成,无任期,有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拖延与修改权、有最高司法权。1999年上院改革,取消了世袭贵族的当然议员资格,一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
下院的产生与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背景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导致国家形势严峻:政治不统一,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
2、美国没有封建传统,又深受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民主意识强
目的
直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保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根本: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理论来源
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内容
由序言和正文组成,序言部分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正文部分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对其他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特别提到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问题;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实行联邦制
中央集权与地主自治相结合。主要国家权力如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和外贸等由中央掌握,地方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等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国会
产生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191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直选),每州两名(现共100名),任期6年,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现共435名),任期2年。两院地位平等
权力
①立法权②征税权③宣战权④政府拨款权⑤调整贸易权⑥征兵权
⑦对总统等官员的弹劾权⑧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的法案的否决⑨可规定政府及法院的组织与权限⑩两院可各自否决对方的法案⑾众议院倡议预算法案、弹劾政府官员、以及在选举人团僵持不下时选举总统⑿参议院对总统任命的官员、大法官及签订的条约的审批权
总统
产生
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1951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不能超过两届)
权力
①国家行政权归于总统。还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的总司令.内阁只对总统负责。总统对宪法和人民负责
②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及大法官
③签署法案成为法律,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实行否决权(间接立法权)
④有权与外国签订条约
联邦法院
产生
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任命(共9人)。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年满70岁、任职满10年或年满65岁、任职满15年者,可自动提出退休
权力
①最高司法权②最高审判权③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宣布总统与国会的法律、条约或政策“违宪”而无效
原则
体现了①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三权分立的原则,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代议共和制原则③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原则④“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⑤法治原则⑥文官控制军队原则
特点
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实行分权制衡
作用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3、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对以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它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为美国的强大提供了制度保证
局限
1、没有及时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经过几年斗争后以修正案补充进了宪法)
2、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不能和白人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后发修正案加以修正)
美国联邦政府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同时选出了第一届国会,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驴象之争”民主党与共和党轮流执政
形成过程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评价
利
使其政策更能适应社会和民众的需要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使其政治更加清明、高效,防止权力的滥用
弊
容易导致两党之间的对立和社会裂痕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共和制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第二帝国被第三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经过近百年的曲折斗争,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内容
总统
产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权力
①行政权归总统和内阁(总统命令需部长副署),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②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的任命权③缔结和批准条约权④特赦权⑤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总统和部长对议会负责
议会
产生
实行两院制。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众议员由普选直接产生,任期4年
权力
①立法权,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②议会拥有组阁权,实行责任内阁制③选举总统权
特点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大,二者相互制约
作用
①在法律上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②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宪法》——二元君主立宪制
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不完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二元君主立宪制
内容
实行联邦制
帝国政府控制各邦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地方留有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普鲁士占统治地位
皇帝的产生与权力
皇帝世袭: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军队统率权、立法权。拥有绝对实权
宰相的产生与权力
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只是其助手
议会的产生与权力
分为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作为立法机关。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权力大,代表不经选举,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帝国议会有立法权,帝国议会的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行政监督作用。但有批准预算权
作用
①确立了二元君主立宪制,是历史的进步
②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特点与局限
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议会权力小,容克地主的利益没有根本触动,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最大的特点)和军国主义的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六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单元以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共和制。鉴于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是近几年的社会时政热点和高考热点,在复习本专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充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民主政治和各国宪法,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充分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把握各国代议制形成、确立的原因、条件及特点;另一方面要求通过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来认识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英、美、法等国代议制确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认识代议制的多样性,评价代议制的确立对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此外,要注意能联系时政和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美国的人权问题。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
2、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
历史传统: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①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②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否定了君权神授;议会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王权衰落,议会权力增长)
①起源:源于国王召集大臣在宫中秘密小房间里召开商讨国家大事会议的传统。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集这种会议,称为内阁会议。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②形成:18世纪,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1721年,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开始逐渐形成。
③责任制内阁产生的程序与职权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国王
任 命 对首相或议会负责
下院议员首相内阁
选民选举产生 下院大选获胜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名国王批准
(1)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2)首相是内阁首脑,有权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3)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4)内阁形式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不信任政府,迫使内阁辞职;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作用: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加强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更为迅速的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②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内阁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或者首相负责。
③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
1、制定的背景:
必要性:独立之初美国邦联制的松散使国家形势很严峻:政治不统一,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这使得美国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可能性:
(1)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爆发,既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理论条件:受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了权分立学说,这为美国1787年新宪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有主权。代表:欧盟
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物的权力。代表:美国
2、1787年宪法的颁布: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
3、1787年宪法的内容:
(1)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②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避免联邦制的松散,又防止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既有利于国家统一,又有利于各州的自治,有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2)三权分立: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的权利: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总统有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我们可对以上内容作一概括:美国是一个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的、以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为主要机构的、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的、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的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4、1787年宪法的主要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5、评价1787年宪法:
(1)进步意义: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建立起联邦制国家,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2)局限性:
①人民权利:反映人民权益的《权利法案》后来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去的;
②种族歧视: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③选举权:印第安人、黑奴、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6、1787年宪法的实践: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2届的先例)。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7、美国的两党政治——“驴象之争”
(1)、形成过程:
①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发展:
1860年,成立不久的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3)、特点:
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4)、本质:
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项目不同点相同点
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称谓总统国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举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任期制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虚位,无实权
政府行政首脑总统首相
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
政府的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
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其受到议会的制约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分析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两者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
②两者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③两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与进步性;
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2)不同点:
①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的宪法保证,但反封建不够彻底,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它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②两国的国家元首不一样,产生方式以及实际拥有的权力也不一样。在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但没有实际权力,是一个虚位元首。在美国,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使政府首脑拥有实际权力,是一个实位元首。
③关于议会(或国会)与政府的关系。在1787年宪法下,美国国会与政府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在《权利法案》下,英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背景:
(1)18世纪时,君主专制的法国,社会矛盾尖锐。以封建贵族和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也日趋激烈。
(3)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法兰西共和历程: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8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法国共和之路历程艰难曲折原因是什么?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3)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法国大革命的反封建斗争不仅要对付本国封建势力,还要面临整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压力。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共和制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1)行政权:归于总统。
①总统的选举――经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任连选。
②总统的地位和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注意:除叛国罪之外,议会不得强迫总统辞职)
(2)立法权:归于参众两院的议会。
①参议员的选举和权限: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众议员的选举和权限:由普选产生(选民有财产和法国居住时间的限制),任期4年。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1)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共和派掌握实权,是历史的进步;
(2)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背景:统一的完成,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统一的原因与条件:
①到19世纪中期,德意志依然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2、统一的中心国家、人物和方式:
普鲁士、俾斯麦、3次王朝战争: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主要内容:
(1)主宰:皇帝的地位和权力: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统帅全国武装力量,任命帝国宰相。
(2)行政权:宰相
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宰相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只是宰相的助手。
(3)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
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最高权力机关,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法律须经其同意才能生效。
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无行政监督权。议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4)联邦制:
宪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各邦保留君主政府和议会。
2、作用:
(1)德国的统一与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2)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
(3)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三)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一,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
第二,名义上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
第三,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但皇权是至上的;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第四,宪法对公民权利只字未提,联邦参议会(上院)是最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有通过法律的权力。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德意志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代议制。
: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项目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不
同
点国家元首议会选举产生的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权力世袭的君主;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
行政机构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行政权归皇帝、宰相:皇帝任命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立法权归议会下议院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须经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权力中心议会皇帝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可以控制众议院的议案(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解散议会,而议会无法制约皇帝的行政权(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政体形式议会制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相
同
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在议会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不
同
点权力中心不同在议会在君主
君主权限不同统而不治,无实权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掌握国家的实权
内阁产生方式不同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
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1.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2、特点:
(1)、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织,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和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3、影响:
进步性:
①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②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局限性:
①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
②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4、实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导;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同
类别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本质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行政权利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权利机关活动原则实现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查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型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利。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个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相似点都是国家行政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有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议员通过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对比英国1689美国1787法国1875德国1871
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政体的主要特征(1)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2)政府(责任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3)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2)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3)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在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1)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2)总统是国家元首,享有一定的权利(3)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议会名义上拥有立法权,没有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2)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但它由皇帝根据个人意志组成,对皇帝负责,不受议会监督(3)君主是国家元首,享有绝对实权
政府产生办法及政党上台关键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关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皇帝任命
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内阁)由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负责。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官员由皇帝任命,首相和内阁对皇帝负责
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国王,虚位,没有实权总统,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总统,权利受到极大限制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理帝国宰相
权力中心
议会总统
议会
皇帝
立法下议院(议会)国会议会议会
司法上议院(议会)最高法院和各级联邦法院
行政首相和内阁总统和内阁总统首相
军事议会授权,首相执行总统总统皇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81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