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40课时“斯大林模式”复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40课时“斯大林模式”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十五单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40课时“斯大林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联史》中写道:“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3倍,年平均增长为19.2%,……但非常遗憾的是,在集体化和机械化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牲畜头数下降了,……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的年份。”上述材料说明苏联①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②“一五”期间工业发展迅速③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④农民积极性下降导致农业生产倒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2.有人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这一结论主要着眼于()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导致了轻工业长期落后

C.苏联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苏联工业化建设中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

3.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这一成功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

4.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四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M.JAB88.COM

A.苏联人民觉悟高B.共产党员踊跃参军作战

C.苏联工业水平高D.斯大林模式在当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A.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危害

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需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

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一、二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第40课时“斯大林模式”

一、1.A2.D3.C4.D5.B6.C

二、7.(1)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2)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缩小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扩展阅读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十五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原因、内容、作用②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内容、作用③两大经济政策的比较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评价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3)商贸:禁止商贸;配给必需品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1)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二、新经济政策

1、实行原因

(1)连年战争破坏,苏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战争结束后,共产主义政策不但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还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径。

4、成效: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体制确立的过程

(1)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表现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1.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政策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

自己支配

工业政策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

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政策

国家垄断贸易,取消自

由贸易。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

交换。

分配制度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余粮收集制

: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这段话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提出要改善农民生活,苏俄新经济政策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和规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斯大林模式注重发展重工业,故可排除。

:B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利与弊?

利:与当时的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苏联在工业化建立的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弊: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后来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可以调动全国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在工业化、核武器等方面成就卓越,但这种体制也存在严重弊端,它否定市场的作用,片面发展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农民工人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D

1.(2010·全国Ⅰ)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赤卫队。”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通过题干派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赤卫队。可以判断是1918---1921年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行余粮收集制。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前,一战期间。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是在1927年以后。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是在1941年。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面临者内忧外患的局面。

答案:B

2.(2010·重庆高考)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B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

答案:B

3.(2009·广东高考)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列宁所讲的“尝试”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4.(2009·山东高考)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可以排除A、B项,而C项也是为D项服务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下,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可以得出D项。

答案:D

5.(2008·四川高考)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B有材料可知,此时的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B

6.(2010·江苏高考)(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第⑴问题指向非常明确,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按照题目要求不难回答。答题的关键在于对题目要求弄准确,避免答非所问。此问的审题要点是:“工业化政策”;“理论和实践”视角进行评价。新经济政策是一定程度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而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管理模式。第⑵问第一小问判断的关键在于注意图片下的文字说明。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加以分析判断。苏联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忽视农轻工业的发展,导致比例失调。第二小问,需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能力要求最高。

答案要点:(11分)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一、选择题:

1.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矛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D.加强了宏观调控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所以相似之处在于加强了宏观调控。

2.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

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A从列宁的生卒时间,首先排除CD。“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缓和了农民的敌对情绪,经济得以恢复发展。3.关于中国、苏联两国工业化建设方针的相同点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五年计划

③都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④农业都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中国的农业并非为工业服务,农业做为社会主义改造三项内容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4.(2010·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有史学家认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

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1932年(在苏联)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的工业化是从进口机器设备开始的

B.苏联的工业化完全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C.苏联工业化利用了西方大萧条的国际环境

D.引进外国专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C 注意题中涉及的时间:1931年、1932年。此时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5.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形成标志是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②其形成与国内、外环境分不开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A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

6.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

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

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

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从材料结合所学我们知道列宁表明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当然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中小企业。7.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所有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

③废除实物分配制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A③不符合史实。

8.(2010·山东省潍坊市北四县高三模拟)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最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A.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B.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保证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后剩余的农产品

:B提取信息:列宁所说的实际是新经济政策,而且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工业方面:通过恢复一定的私有制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所以最符合题意的是B项。9.右图反映的是苏联“全盘集体化”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解决粮食危机

B.消灭富农阶级

C.农民自发要求

D.联共(布)“十四大”颁布决议

: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业集体化,关键词是“直接原因”。由于1926年发生粮食供应困难的

现象,1927年联共(布)加入集体农庄“十四大”决定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并非农民自发要求,消灭富农阶级是“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实行的。10.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D.1985—1991年

:A1918——1920年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粮食食品由国家征收和控制,不可能出现排队购物的情景。

11.1933年,美国共产党领导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当时,美

国失业工人甚至到苏联驻美使馆排队领取签证。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在1932年的德国总统选举中排名第三。当时的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上述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西方国家人民的认可

B.各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斗争扩大了自身的力量和影响

C.斯大林模式是最有效的经济建设道路

D.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西方严重经济危机的鲜明对比

:D,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

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作者所谓“消极的东西“在当时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渐趋减弱B.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倾向

C.苏联农业的落后局面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考查的是斯大林体制

13.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A.1917年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武装干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危机

D.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14.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

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体制。

15.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的工作。”这段话突出的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存在严重弊端

B.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的国情

C.斯大林体制伤害了群众积极性

D.苏联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普遍偏低

:C,有材料可知,斯大林体制弊端开始凸现出来。

二、非选择题: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图片材料分析1928年以后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分)

(2)从农轻重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2分)

材料二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

(3)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分)

材料三

图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宣传画

(4)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我国为改变这种体制做了哪些努力(2分)

(5)结合上面四幅图片,从中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本题以图片为切人点,考查对斯大林体制有关史实的掌握及从中得到的启示。第(1)题实际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及其成因;第(2)题和第(3)题从不同角度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及成就;第(4)题要从经济体制和政治路线方面回答其影响;第(5)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变化:实行农业集体化。原因: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短期内苏联的重工业飞速发展,但农业和轻工业落后,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变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开创“斯大林模式”。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1937年,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影响:照搬苏联模式,计划经济居绝对支配地位,国民经济受“左”倾路线影响出现严重困难。努力:经济上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大农业投人,加快新农村建设;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5)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应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注意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和目的
(1)背景:艰苦的国内战争:①政治上________势力的反扑和扼杀。②经济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________,但极度困难,特别粮食严重短缺。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后来又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和特征
(1)内容:①农业:实行________;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________;③贸易:取消________;④分配:实行________。
(2)特征:兼有战时和________的两种特色,背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结果:粉碎了国内外敌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________的胜利。
考点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____”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引起________等人的高度重视,决定调整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以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________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2)工业: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________;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政府以________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贸易:恢复________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________。
3.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________。到________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成立;________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2.主要表现
(1)工业建设:优先________,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________,实行高度集中的________。
(3)农业建设:推行________运动。
3.成就与弊端
(1)成就: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和新型的________。②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________。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__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位。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_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执行________,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④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________的一个重要原因。

1.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D.真的,余粮收集制
2.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成为苏联发展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3.斯大林模式影响深远,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工业化模式②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③其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成为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④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依然有指导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它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体制
5.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等,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探究1: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探究2: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三: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材料四: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五: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探究3:新经济政策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这一政策“新”在何处呢?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它给俄国带来哪些影响呢?
项目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劳动方面
探究4: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①形成背景──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②巨大成就;③存在问题和后果;④重要启示等)

1.假如俄国的农民伊凡,将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你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A.1917~1918年B.1918~1920年
C.1921~1927年D.1917年以前
2.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明了()
A.苏俄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新生的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
3.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流行于当时苏联的一则笑话:某家庭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的那家店才有牛奶卖的。”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使用的粮票和布票。
A.高度集中而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一度造成物资短缺
B.苏联市场管理混乱,不如中国使用票证规范
C.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缓慢,人们生活必需品匮乏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
5.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6.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特征,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如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
参考答案:

1.C2.A3.B4.C5.B

1.B2.B3.D4.A5.A
6.(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的困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运行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建议:
①课前思考: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③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④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经验教训,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
教学方法:资料收集与整理;历史论文、习作与答辩。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入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自身存的很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
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5.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了国家、苦了自己)。
6.苏联工业化的成就(1928—1932,1933—1937,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工厂,拥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各种化学工业。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苏联工业化的问题:(1)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见课本P137右下角“资料卡片”)。
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三个五年计划):“一五”(1928—1932)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农业工业国;“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中断。
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生产水平。(2)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1)大规模、群众性的运动。(2)抢时间、争速度。(3)行政手段、强迫命令。
5.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1)到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都占全国的90%以上。(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3)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6.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1)地位问题: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2)利益问题: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自愿和逐步改造的原则,损害了千百万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2)1930年,暂时整顿后又迅速发展。(3)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4)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积极: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或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计划、片面、包办)
①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计划就是法令”)。②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③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集权、破坏)
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③(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3)思想文化方面(崇拜、干预)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②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③“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维,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3.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证评价或认识(浓缩自教参P275—276的评价)
(1)积极: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特定历史条件产物;战争取胜战后恢复;落后国家现代启发。
(2)消极:经济体制不合规律;干部官僚脱离群众;个人崇拜风气盛行;阶级斗争政治高压;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斯大林模式: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父亲经常酗酒打母亲(留阴影)。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评价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上: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文化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案部分
第2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础导学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①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
②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③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2)方针、特点及过程
①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③过程: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
(3)影响: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①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①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3)影响
①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②评价
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
①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②影响: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方面
①特点:个人崇拜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②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问题研讨
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
(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
(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
(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点拨
本题以农业为突破口,对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侧重考查两国农业政策的不同,即说明中国农业政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1)问可从材料一归纳苏联农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问应注意从工农关系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评价;(3)(4)问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答案
(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练案部分
选择题
3.“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4.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5.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体制
6.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7.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
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8.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理由和依据。
(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52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