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历史背景;兴中会的成立及其革命主张;广州起义及其影响;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及其代表著作;华兴会、光复会和日知会。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2.能力要求:(1)通过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背景,认识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和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揭示"新政"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实看本质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位民主革命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析与概括能力。(4)通过对三民主义及其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8755

延伸阅读

高二历史教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是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它的到来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是重点。伴随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它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难点分析:(1)对兴中会誓词的正确理解是难点。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讲解,以求得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2)清政府"新政"的实质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新政"出笼的背景、目的以及实施的内容,使学生认清"新政"的实质。(3)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点几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102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1911)
一、同盟会成立(1905)
1、条件阶级上资产阶级初长成,阶级基础已奠定。
②思想上革命思想广宣传,邹容天华章炳麟。
③组织上革命团体广建立,统一领导势逼人。
2、成立(1905)日本东京聚群英,政党成立订章程。
选举领袖①办《民报》,组织健全②新纲领③。
3、意义民主革命新阶段,统一领导反清廷。
二、三民主义及其传播(1905-1907)
1、内容民主革命有纲领,民族民权与民生。
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复中华,革命手段反满清。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共和,政治革命是根本。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地价,地价收入④归国民。
家给人足国富有,土地制度图变更。
2、评价资产阶级新纲领,政治经济全反映。
①进步性民族独立与民主,进步局限两分明。
②局限性反帝地制不彻底,民革任务难完成。
3、传播康梁为首保皇派,维护清朝反革命。
①论战内容革命保皇⑤三争论,是否暴动反清廷。
民主政治是否行,土地制度废或兴。
②论战影响双方论战清浊分,三民主义深人心。
民主思想广传播,民革高潮渐来临。
三、革命党人武装起义(1906-1911)
1、目的推翻清朝建共和,系列起义反清廷。
2、萍浏醴起义武装起义萍浏醴⑥,规模巨大促后人。
3、桂浙皖起义孙黄暴动镇南关,浙皖秋瑾徐锡麟。
4、黄花岗起义青史留名黄花岗,黄兴率领攻衙门⑦。
烈士牺牲⑧显精神,鼓舞斗志启后人。
[注释]
①选举领袖:1905年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②组织健全:同盟会本部设在东京,在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等地设支部。③纲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④地价收入:平均地权“指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化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⑤革命保皇:指革命派和保皇派。⑥萍浏醴:指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萍乡、浏阳、醴陵的会党,发动了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起义。⑦衙门: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率领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因在农历三月二十九,故又称“三·二九”广州起义。⑧烈士牺牲: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二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905-1911)
★一、清朝统治空前孤立(1905-1911)
1、背景世纪之交多风云,列强瓜分八国侵。
扶植清朝为工具,统治危机清新政。
2、清末“新政”奖励实业练新军,派人留洋学堂兴。
清朝新政激矛盾,增加捐说民抗争。
3、“预备立宪”(1905-1911)
①原因日本东京政党①兴,民主革命有精进。
三民主义反封建,清朝“立宪”“反革命”
②概况出洋考察五大臣②,清帝下诏仿宪政。
皇帝独裁无民权,宪法大纲为钦定。
预备立宪士绅欢,海外康梁空欢欣。
“预备立宪公会”③兴,立宪派别终形成。
责任内阁多满人④,独裁专制欺骗人。
③影响各派离心清孤立,参加革命反清廷。
二、武昌起义及其影响(1911)
1、有利条件双十武昌起义兴,起义条件早奠定。
①阶级上武汉民资力量强,知识分子聚群英。
②群众上武汉列强侵略早,双重压榨民抗争。
③组织上湖北地区多组织⑨,新军参加反清廷。
2、武昌起义万事俱备风云变,武昌戒严无首领。
(1911、10、10)主动起义熊秉坤⑩,光复武汉立功勋。
3、起义影响湖北独立建政府⑾,“中华民国”国号新。
各省独立如席卷,清朝瓦解势喜人。
立宪官僚掌军政⑿,革命成功危机存。
[注释]
①政党:指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东京。②五大臣:指载泽、徐世昌、端方、绍英、戴鸣慈五人。③公会:由张骞等人成立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组织“预备立宪公会”。④多满人:1911年清朝设立的责任内阁,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⑤四省:指广东、湖南、湖北、四川。⑥保路同志会:四川立宪派成立的组织。⑦吴率领:四川同盟会会员吴永珊领导荣县起义。⑧鸣剑组织同志军:指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组织保路同志军包围成都。⑨多组织: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有日知会、同盟会汉口支部,文学社和共进会等。⑩熊秉坤:有熊秉坤和金兆龙。⑾政府:指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⑿掌军权: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多省脱离清朝独立,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大部分独立省份的领导权。
第三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1912)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
1、成立条件①政治上辛亥革命起风云,各省独立反大清。
②组织上资产阶级初掌权,选举领导为孙文。
③外交上列强“中立”寻工具,南北和谈①局未定。
2、南京临时中华民国都南京,国旗五色纪元新②。
政府成立立法机构参议院,领导就职政府兴。
(1912、1、1)资产阶级为主体,立宪官僚亦参政。
3、政府举措①经济政府颁布多法令,发展工商实业兴。
②政治禁贩华工除酷刑,自由平等禁儒经。
③外交对外《告各友邦书》,承认条约不平等。
争取列强助民国,与虎谋皮事未成。
4、《临时约法》
①主权《临时约法》初颁行,国家主权归国民。
②民权国内各族全平等,民主自由选举兴。
③体制政治体制三权分③,立法司法与行政。
政府体制内阁制,总理副署掌军政。
④目的限制独裁护共和,民主宪法④反帝君。
二、北洋军阀篡夺革命果实(1912、3)
1、主观原因革命失败多原因,反帝反封未完成。
民资发展不充分,阶级局限为根本。
立宪官僚又进攻,孙文辞职袁接任。
2、客观原因辛亥革命列强惊,调兵武汉订协定⑤。
①列强干涉各省独立清瓦解,“中立”寻找找理人。
胁迫清朝启用袁,策划和谈反革命。
民国外交图妥协,列强干涉续调兵
对华外交又孤立,经济封锁计得逞。
②军阀两手袁任总理掌军政,进攻南方又反清。
通电逼宫⑥帝退位,就任总统都北京。
3、教训辛亥革命教训深,民资软弱妥协性。
革命任务未完成,救国救民待探寻。
三、辛亥革命功绩及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反帝封,民主革命最典型。
2、功绩①政治上推翻清朝建共和,君主专制终寿寝。
打击列强易工具,中华政局不稳定。
②思想上民主自由民欢欣,民主共和入人心。
③经济上推翻清朝办实业,民族工业大跃进。
④外交上亚洲民解⑧互促进,亚洲人民新觉醒。
[注释]
①南北和谈:1911年冬南方革命军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代表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②纪元新:指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③三权分: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④民主宪法:指《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⑤协定:指武昌起义不久,日本与清朝签订出售武器合同。⑥通电逼官:1912年2月,袁世凯指使段祺瑞等四十多名将领通电要求清朝立即采用共和政体。⑦从此停:指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⑧亚洲民解:指在辛亥革命的同时,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爆发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教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教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1901——1912年)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经济、组织、思想、军事等基础——根本原因);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成员、政治纲领、机关报、性质、意义;3、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内容和评价;4、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原因和内容;5、同盟会影响下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和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起义及其领导人;6、武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成功的原因;7、湖北军政府的都督、纪元、国号;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临时大总统、纪元、性质;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0、清帝退位的时间和意义;11、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阻挠和破坏辛亥革命主要表现;12、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和后果;13、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和标志;14、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失败原因和表现。


一、辛亥革命的原因
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
①《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已完全沦为,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
③1904年爆发的,日本打败了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
④运动和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要救国就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
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原因:《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的刺激。
②结果: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但受到和的限制与阻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开辟的道路,提出了的革命要求。
3、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①成立条件:资产阶级的传播、的出现和各地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基础;各革命团体分散的先后失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
②成立时间:年
③成立地点:
④主要成员: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成员。
⑤成立过程:A、通过;
B、推举为总理,为执行部庶务;
C、以提出的“”为政治纲领;
D、决定创办机关刊物《》。
⑥性质:是第一个的的政党。
⑦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思想基础:
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②三民主义的提出——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
A、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
B、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主义,就是用的手段推翻的统治(即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即主义,就是要进行革命,推翻,建立
——是孙中山思想的,它从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与的问题(即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即主义,主张核定,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所有,由共享。——是的土地纲领(即社会革命)。
C、评价:性 质——是比较完整的纲领;
进步性——表达了在上和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和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提出的要求和的纲领,因而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是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A、原因:成立以后,、等保皇派极力维护的反动统治。
B、内容:要不要;要不要;要不要。
C、作用: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的到来。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名称时 间领导人特点
起义1906年刘道一影响下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浙皖起义秋瑾、徐锡麟/
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
广州起义1911年孙中山、、赵声同盟会领导的影响的起义——黄花岗72烈士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1、武昌起义:
①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成功的原因:
A、武汉地区发展较快,的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各种的设立,湖北出现了,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B、武汉是较早的地区,人民的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C、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较长期的准备,、在湖北中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
②时间:年月日
③领导人:、
④结果: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2、湖北军政府的成立:任都督,废除年号,改为纪元,定国号为“”。
3、武昌起义后的形势:①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
②和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革命潜伏着的危机。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A、时间:年1月1日;B、临时大总统:;
C、国旗:;D、纪元:以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E、性质:是一个以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和
以及改革,都起了积极作用。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时间:年春
B、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内各民族一律;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的政治体制;实行。
C、目的:限制,维护。
D、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E、意义:具有的进步意义
④《告各友邦书》:A、目的:为了争取的支持。
B、内容:承认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继续有效。
2、清帝退位:①时间:年月日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指使等发表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加紧逼迫清帝退位。
③末代皇帝:帝
④意义:统治中国多年的结束了;推翻了中国多年的制度。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①原因:A、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竭力阻挠和破坏革命——表现:
首先,准备干涉中国革命:时间——武昌起义后
表现——聚集在武汉江面的越来越多;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
其次,“严守中立”:原因——的迅猛发展;
实质——扶植新的;
结果——迫使清政府任命为,掌握了清朝统治大权;
再次,策划南北议和:背景——袁世凯在的支持下,一方面对进行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接受;军政府中的和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
地点:英租界;
代表:南方的、北方的
第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和等手段对施加压力。
B、革命政权中和乘机进攻;
C、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袁世凯宣布,可以保举他为;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向提出辞职,选举袁世凯为。
D、袁世凯的两面派手段:通过武力镇压,迫使革命党人议和和孙中山辞职;逼迫清帝退位。
②标志: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政府迁往。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的。
2、意义(功绩):
①给以致命一击。推翻了,结束了中国多年的,建立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和的权利,从此,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了“”,沉重地打击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的统治秩序。
③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以后,国内纷纷成立;的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④对近代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等国反对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3、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主观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性和性。
4、失败表现: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中国的性质没有彻底改变。


1、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例: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人们的历史教训。(1991年三南地区高考试题)
①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②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③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2、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全国性”主要是因为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组成;“统一的”主要是因为同盟会形成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领导机构,有统一的机关刊物《民报》,有统一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主要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革命手段等方面去理解。
3、如何理解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同盟会作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次从组织上把全国主要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使分散的革命力量聚集成为统一的革命力量。第二,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4.关于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评价
①民族主义的含义,一是反满,即推翻清朝政府,但并非反对所有满洲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各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二是独立,即建立“民族的国家”,这在客观上体现了反帝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它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政治纲领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反映了资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强国的愿望。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它是在不根本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上,部分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是不彻底的土地纲领。④三民主义虽有其局限,但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试图以革命的手段加以解决,全面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⑤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5、武昌起义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武昌起义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已经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唯武昌起义一举成功。
①武昌起义的成功有很多偶然性因素:武昌起义发生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袖都不在现场,没有统一领导;起义发生在清政府统治的华中地区中心——武汉;起义前夕,清政府调集兵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的局面,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②但武昌起义的成功决非偶然,它是革命形势成熟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使清朝封建统治动摇,并造就了新军中革命党人的自主精神;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奠定了革命的群众基础;“预备立宪”的破产则使清政府陷入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窘境。
③武昌起义振奋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分散在各地的同盟会会员以及各地的革命组织纷纷响应。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自发斗争更加迅速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部分立宪党人转向革命和部分旧官僚投机革命也是各省纷纷独立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6、如何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①从人员组成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控制着政权;②从其颁布的法令和措施看,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愿和利益。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和实施一系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的政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集中地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同时,其对内未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对外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都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说明了这个政权的性质和特点。
7.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最主要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他们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就给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便利条件。②袁世凯为达到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目的,除了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外,还采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③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其力量强大,又施展各种手段抵制和破坏革命。④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也乘机进攻革命党人,压迫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
8、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基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统治,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革命的最终结果看,这两个基本目的都没有达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是失败了。但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及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从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
9、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表现
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仅限于推翻清朝统治;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对外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②脱离人民群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不能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与此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因此,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③同盟会软弱无力。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④没有自己的武装。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末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⑤对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武昌起义后,拱手把政权交给了反对革命的封建官僚黎元洪。⑥对袁世凯妥协退让。武昌起义后同袁世凯在上海进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压力下以及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面前,孙中山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同意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推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上述表现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决定的。
10、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化。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走上近代化的前提,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辛亥革命担负起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努力探索一条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亡道路。
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近代化最大的贡献,是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清王朝,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推动,还表现在对经济近代化的推动,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在思想领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政府“新政”,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运动,兴中会成立,广州起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著作,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2.通过分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危机的加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核心的爱国运动;兴中会的创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3.通过学习陆皓东、邹容等献身革命事业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和为进步事业献身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受到了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严重阻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重点分析

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是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如何挽救民族于危难、建立强大的中国,是社会各阶层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社会各阶层先后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相继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是社会阶层的重要部分,也要提出自己的革命设想并付诸于实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它的到来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认清这一点,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革命的发生、发展,特别是革命的性质有重要的意义。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是重点。伴随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它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掌握这一内容,能使学生对于革命爆发后形势的迅猛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建议教师讲清楚以下四点:a《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包括两点:其一,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其二,在经济上加紧掠夺航运、铁路和扩大投资设厂。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不断加深了民族危机,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b清政府的统治更加黑暗。《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国内矛盾也日益尖锐。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内部原因。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速发展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新政”中奖励实业的政策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士气,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更多的人投资实业,增强了民族工业的实力。这样,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就为民主革命运动准备了物质和阶级基础。d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反帝斗争和反封建斗争相互交织,斗争的焦点指向清朝统治。这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强大动力和群众基础。最后,教师出示下列板书: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以下三个问题,a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表现有哪些?c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位思想家的革命主张的异同点有哪些?

难点分析

清政府“新政”的实质是难点。限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可能会把“新政”的内容与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同看待,进而对“新政”的实质产生错误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新政”出笼的背景、目的以及实施的内容,使学生认清“新政”的实质。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清政府‘新政’的实质”:建议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a从背景角度看:1901~1904年间所实行的“新政”,是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的情况下实行的。伴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这种形势使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乔装改扮,以挽救灭亡的命运。b从“新政”内容角度看,“新政”的实行对外是为了取悦于列强,以表明清政府能适应列强的需要;对内则为了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以寻求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从而遏制革命,摆脱危机。但“新政”无法挽救满清政权灭亡的历史命运。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首先,教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提问学生以下三个问题,a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b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表现有哪些?c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位思想家的革命主张的异同点有哪些?其次,教师在新授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下:列表整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情况。表格如下:

背景

特点

翻译书籍

创办报刊

宣传中心

代表人物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代表著作

思想主张

独特之处

共同点

代表人物的其他活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403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