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的建立;专制制度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了解明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一方面起到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2.《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是加强是明代强化皇权的另一种表现。
3.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4.明北京城布局合理,建筑壮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外建筑史上的杰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教学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二、专制制度的加强
1.朱元璋调整官制
⑴在中央:
①行政: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军事:太祖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a.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但无调兵之权;
b.兵部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
c.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率军队作战。
⑵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a.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b.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和司法;
c.设立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
2.《大明律》的制定
①太祖统治期间制定。
②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
③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④规定了皇族和贵族大臣的封建特权,但对贪污贿赂罪也严惩不贷。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①目的:为了加强皇权
②设立:
A.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
B.东厂和西厂: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4.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一方面起到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
用,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三、八股取士
1.八股取士制度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
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
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称为“八股文”。
2.消极影响
①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②使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
③使科举考试规范化。八股文是一种格式化的答卷形式,考官能够有相对固定的评卷
参照。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靖难之役”
⑴背景:
①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②明太祖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
③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的利益。
⑵过程:
①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抗挥师南下,号称“靖难之
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夺位之战,史称靖难之役。
②1402年,朱棣攻破京师,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
祖。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
2.营建、迁都北京
⑴营建北京:
①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②北京城的布局突出了皇权:
a.城有三重,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宫城又称紫禁城。
b.高大的主体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鼓楼、钟楼位
于城北。
c.城内建筑严格保持对称,烘托出宫城庄严的气氛。
d.黄色琉璃瓦屋顶和红墙相配,显得金碧辉煌,充分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威严。
③1421年,全部主体工程建成。
⑵迁都北京
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将应天府改为南京。这对进一步巩固
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2)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3)细胞质的组成。
(4)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理解:
(1)细胞膜选择透过的特性及三种运输方式。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3.掌握: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识别生物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交换的方式。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染色质的组成及其与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2.难点:(1)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流动性。
(2)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立体结构。
(3)染色质与染色体相互转变的动态过程。
3.疑点:(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细胞液的概念。
(3)染色质与染色体的不同。
4.解决办法
(1)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易于接受。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绘制结构简图,增强对图形的把握。
(4)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结构的特点。
(5)适时练习,巩固理解。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练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具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细胞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图像),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及细胞膜结构(图像),木材从河的上游随水漂向下游(图像),白糖随船从河的上游漂向下游(图像),船载着货物从河的下游开向上游(图像),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立体结构模型,试管及一块大绸布,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表格、文字),细胞及细胞核(图像),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变(图像),作业(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挂图、模型等,理解抽象结构的构成及特点。
2.阅读教材,包括文字和图形。
3.绘制分析结构异同。
4.比较分析结构异同。
5.完成课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
①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②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③细胞质的组成。
(2)理解:
①细胞膜选择透过的特性。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训练目标
(1)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通过CAI展示一个只表示出细胞膜(或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细胞图(其他结构用点表示),让学生说出这些结构的名称,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看到这些结构?学生一般会回答:显微镜。教师可以给予肯定,但立即指出那是光学显微镜,把细胞放大几十倍、几百倍,得出显微结构的概念。设问:如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它可以放大几千倍、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观察到的细胞又是什么样的呢?CAI显示一个与教材P·20类似的细胞图,学生在欣喜之余会感到观察得更清楚,结构也更复杂了,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这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再通过CAI或挂图展示动植物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并简略说明。
2.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其原生质的最外层都是细胞膜。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再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呢?
然后通过CAI(或板画)显示一个磷脂分子结构图,说明它有一个环状的头部和两条长链构成的尾部。再依次出现若干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分子层,并向学生说明,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再显示另一层磷脂分子层。指出其环状头部在两侧,长链的尾部在中间。再单独显示一个一个的蛋白质分子(其颜色与磷脂分子相区别),让蛋白质分子逐一运动到磷脂双分子层中,配合说明某个(或几个,下同)蛋白质分子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这个蛋白质分子是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这个蛋白质分子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
这时可以展示细胞膜结构的立体模型,以强化学生的立体感。
教师应马上引导学生想象: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而且微观粒子的运动是一种高速运动。可以通过CAI的动画功能模拟这一景象,如效果不佳,则可显示这样一幅景观让学生观察体会、想象:在大城市,从高楼向下观望大街上人、车拥挤的场面,人流中万头攒动就如磷脂分子在转动、移动和换位,其中缓慢行进的车辆就如蛋白质分子在移动。只是微观粒子运动要快得多。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总结:由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因此,细胞膜表现出一定的流动性。通过CAI显示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和白细胞噬食病菌的图像,学生观察强化这一体会,加深理解。
由细胞膜的结构和细胞膜在细胞结构中的相对空间位置,学生能够理解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其另一方面的功能是进行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从外界摄取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去,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P·23-P·24关于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两段内容。分别让几名学生说出每种方式的特点。其他学生讨论、补充,基本认识清楚后,通过CAI展示下列情景:①木材(或竹捆)从河的上流随水漂到下游;②船装白糖(或食盐、化肥)从河的上游漂到下游(不开发动机);③船装着货物由下游开往上游,船尾冒着白烟且伴有发动机的声音。
提问学生: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各与哪一类情景相似?为什么?
学生会争着回答但以分别让学生表述为好:自由扩散与情景①相似,协助扩散与情景②相似,主动运输与情景③相似。这里河的上游表示物质高浓度一边,河的下游表示低浓度一边,船表示载体,发动机或人力表示能量,自由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既不需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虽不消耗能量,但要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则是物质从低浓度一边被运输到高浓度一边,不仅需要载体的协助,而且也需要消耗生命活动产生的能量。
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①载体就是细胞膜结构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②三种方式中主动运输是最重要的方式,其意义是可以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主动运输所需物质: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作用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③上述情景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微观粒子的运动是不同的,只是借以比喻、帮助理解它们的关系。
请学生完成教材P·33表:
(答案略)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后可稍作点评。
接着归纳:可见,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说明细胞膜对通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它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具体表现在: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了解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首先要指出植物细胞才有细胞壁,它位于细胞膜的外面,然后说明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4.了解细胞质的组成。
教师可以借助CAI或挂图,指出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是透明的胶状物;电镜下观察,它包括液态的基质和各种细胞器。
5.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CAI分别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提醒学生观察明白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再通过CAI展示光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提示学生线粒体呈粒状或棒状。问:电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可出示线粒体的立体结构模型,使学生有个概要了解。教师顺便可以指出:电镜下看到的只是立体结构的一个切面。然后通过CAI或板画,先画出其外膜,教师可以指出它与细胞膜有类似的组成和结构,师生共同分析:其作用是把线粒体内部的物质与周围细胞基质分开。再画内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叫嵴(注意提醒学生“嵴”字的写法),教师可将塞在试管中的一块大绸布抽出展开,启发学生思考:嵴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教师可再当众把绸布塞入试管并抽出,学生观察后一般都能想到并表述出来:增大表面积。教师应给予鼓励并明确: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线粒体内的膜面积。然后展示内膜上还有许多小颗粒,叫做基粒:内膜内的空隙中还充满了液态的物质,也叫做基质。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分析膜结构的组成,来了解线粒体的内膜、基粒和基质中有许多种酶。另外,线粒体内还有少量的RNA和DNA(核酸、遗传物质)。
教师设问: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事实:生物体内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较多,而生命活动相对较弱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较少;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多,而衰老、死亡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少。师生共同分析说明线粒体与细胞内能量供应有关。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氧化分解有机物获得的,这个过程叫有氧呼吸,它主要在线粒体内完成,实际上,线粒体内的膜许多都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教师接着指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有95%都来自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就好像一个能量的“生产厂”,所以有人把它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关于质体,教师可以首先告诉学生:绝大多数植物细胞中都有质体。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可以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白色体不含色素,有色体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问:植物细胞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在叶绿体内完成的,这项生理功能是什么?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光合作用。又问:叶绿体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里(教师可以仙人掌为例,说明其叶绿体不在叶肉细胞)。然后了解其组成物质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还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以及少量RNA和DNA。再通过CAI显示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结构模型,让学生对叶绿体的立体结构有个初步认识,结合剖面图,通过CAI,由外到内分析,外面有双层膜,外面的叫外膜,里面的叫内膜,内膜内含有几个到几十个绿色的基粒,而每个基粒又由10—100个片层结构重叠而成,片层结构也是薄的膜结构,因此,基粒有增大叶绿体内膜面积的作用。内膜与基粒的空隙也充满了液态的物质,也叫基质。这里要注意分析强调: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存在于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教师提出: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三)总结
细胞膜的结构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细胞内其他结构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在组成、结构上都是基本相同的,物质的通过方式和特性也是基本相同的。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0中1;P·31中 二1、2、3。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
(一)化学成分
蛋白质分子、脂类分子
(二)结构
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覆盖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三)功能
1.保护作用
2.物质交换的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膜的选择透过性
二、细胞壁
三、细胞质
(一)基质
(二)细胞器1.线粒体:有氧呼吸
2.质体: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光合作用
八、参考资料
1.磷脂分子的运动 在人体正常生理温度下,每个磷脂分子的两条脂肪酸碳氢链旋转速度达1016次/秒,而与周围磷脂分子换位速度达106次/秒,以致使平面侧向移动速度达1mm/秒。
2.膜的选择性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的实验 用新的玉米或小麦种子若干粒,浸种吸胀(30-35℃时约浸5小时;20℃时浸15小时),然后用小刀将每粒玉米沿中线切成两半,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放入烧杯加清水煮沸10分钟。然后将两组种子分别放入二个培养皿中,都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1份红墨水加10份清水)浸没5分钟后取出种子,洗去浮色,观察染色情况: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全染上了红色,而没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仅表层带有浅浅的红色。可见:只有活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所以不吸收红墨水;当煮沸杀死后便失去这一特性,红墨水进入细胞把胚染成红色。这说明细胞膜的选择性是生命活动的体现。
3.对质膜的研究最早始于1895年奥弗顿(E·overton)对细胞膜通透性实验,他认为细胞由一层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1925年戈特(gorter)和Grendel提出生物膜主要以脂双层的形式存在。1935年丹尼利和H·Davson提出第一个质膜模型——“双分子片层模型”,又称二三夹板式结构模型。1964年罗伯逊根据电镜观察提出“单位膜模型”。1970年Vanderkooi提出了“蛋白液晶模型”。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了“液态镶嵌模型”。1977年Jain和怀特又提出了“板块镶嵌模型”。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虽经历了100多年,但随着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至今仍是方兴未艾,十分活跃。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
①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3)掌握: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物结构的形象表达能力。
3.德育训练目标
(1)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2)树立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4.学科方法训练目标
(1)对比分析的记忆方法。
(2)通过图形形象表达生物结构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归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有关知识:
师生共同通过CAI简略复习归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知识,填在下表中(填写内容供参考)。
然后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外膜、内膜、基粒、基质等,但名称虽相同,其组成或结构有差别,它们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有少量DNA和RNA;都有双层膜结构;都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叶绿体含有多种色素,线粒体则没有;②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通过内膜折叠成嵴而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片层结构重叠成的基粒来增大膜面积;③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了解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CAI显示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教师指引学生观察:细胞质的基质中,分布着一些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它叫内质网。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内质网都是由膜结构构成,因此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再引导学生分析膜结构的组成,明确膜上的许多蛋白质都是生命活动中许多种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酶,从而说明内质网为这些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内质网有两种:一种表面较光滑,另一种表面附着有许多小颗粒(不提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的概念),设问:这些小颗粒是什么?告诉学生:它是核糖体。再指导学生观察:细胞质基质中也有一些这种粒状小体,它也是核糖体。设问:前面学习过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缩合反应在细胞内的什么结构上进行呢?就是核糖体。因此,有人把核糖体比喻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教师再指引学生观察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有一种与内质网相似,也是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由薄膜结构构成的,但它是由盘状膜重叠而成,呈扁平囊状的薄膜结构,而且周围有许多大泡和小泡,这就是高尔基体。它有什么功能呢?观察发现:植物细胞进行细胞质分裂形成新的细胞壁时,细胞内高尔基体数量会显著增加;而具分泌功能的动物细胞如动物的乳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也较多。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的功能是不同的: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构图中还有一种叫中心体的细胞器(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为什么叫中心体呢?因为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细胞的中心。在电镜下可以看到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学习《细胞分裂》时还将学习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提示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还有一种泡状结构,叫液泡。学生在初中都在显微镜下观察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并进一步明确其组成结构:液泡的表面有一层与细胞膜组成、结构类似的液泡膜,液泡膜内的液体叫细胞液(注意提醒学生:细胞液不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是指液泡膜内的液体)。细胞液的成分主要是水,还有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色素等。教师提出:水果中为什么有大量的水分?番茄的果实为什么吃起来有酸味?李子、梨等果实未成熟时有涩味,成熟后却又有甜味,这些味道与什么物质有关?果实成熟后会变成红色或黄色,一般落叶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会变黄但也有的植物的叶到了秋天却会变红,如北京香山红叶,形成所谓“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壮丽景象,这些颜色的呈现都与什么物质有关?师生共同分析,明确:都与细胞液的成分中的组成物质有关。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细胞吸水、失水或举出制作凉拌菜时会有大量汁液渗出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对液泡与细胞吸水和失水这一点有一初步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各细胞器的功能来记忆它在生物细胞中的分布:动植物细胞都要进行化学反应,都要合成蛋白质,其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只有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细胞中。另外,液泡也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注意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
3.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光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核的情景,是细胞中央颜色较深的一团物质,那么,在电镜下观察又是什么景象呢?通过CAI将细胞中细胞核部分逐渐放大,依次指出它的构成: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液。再逐一分析:核膜与细胞膜有类似组成和结构,与内质网相连,上有许多小孔叫核孔,它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孔道。核仁是细胞核中较浓稠的一团物质。核液是细胞核中呈液态的部分。
关于染色质,先分析其组成成分:DNA和蛋白质,其特点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然后分析其结构特点,染色质通常情况下是交织成网状的细丝(可通过CAI显示),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丝状的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而呈粒状或小的短棒状,细胞分裂结束,又逐渐解开螺旋,恢复成细丝状的形态(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结合讲解以CAI显示让学生观察理解,也可以边讲解边画板画或结合其他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再指出:我们把细胞分裂过程中正进行分裂的时期(分裂期)内缩短变粗的这种形态叫染色体,而把为分裂作准备的时期(分裂间期)的细胞内或不进行分裂的细胞内的细丝状的形态叫染色质,表示如下(CAI):
可见,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其组成和特性并未发生改变。
由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4.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以上学习的细胞结构都是真核细胞的结构,还有一类细胞叫原核细胞,它的结构比真核细胞简单得多。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就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它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如教材P·30表,师生共同阅读分析,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而关键是有无核膜,有核膜则细胞核成一定形态,无核膜则核物质与细胞质无明显界限。
5.学生完整把握细胞亚显微结构:
至此,已把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作了简单介绍,教师结合板画或CAI引导学生分别回顾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由外到内的构成,并共同归纳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相同和不同之外,让学生对细胞亚显微结构有个整体把握。
(三)总结
以上分别学习了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从结构上看,细胞膜、有的细胞器、细胞核都有膜结构,而且膜结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从功能上看,各部分结构都有一定功能,但单独存在时是不能狐立地发挥那些作用的,只有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某些生理功能。因此,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四)布置作业
1.(CAI显示,当堂完成)高等生物细胞中下列结构或物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E.内质网 F.核糖体
G.高尔基体 H.中心体 I.液泡
J.细胞液 K.细胞核
(1)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
(2)只有动物细胞才有而植物细胞没有的是
[ ]
(3)只有植物细胞才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是
[ ]
(4)动、植物细胞都有功能不同的是
[ ]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蓝藻细胞的区别主要是看它有无____或者有无____。
3.教材P·30中一 2;P·32二5、6。
参考答案:
1.(1)BCEFGK;(2)H;(3)ADIJ;(4)G
2.成形的细胞核核膜;3.略。
(五)板书设计
三、其他细胞器(1)内质网;(2)核糖体;(3)高尔基体;(4)中心体;(5)液泡:细胞液
四、细胞核
(一)结构
1.核膜:核孔
2.核仁
3.核液
4.染色质
(1)特性
(2)组成:DNA、蛋白质
(3)形态结构
染色质(间期)←→染色体(分裂期)
(二)功能
五、原核细胞与核细胞的区别成形的细胞核(核膜)
八、参考资料
1.1ml肝细胞的内质网 展平连接后可得11m2的表面积。
2.中心粒 在1888年首先由Boveri发现,其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作为微管组织中心并组织形成纤毛、鞭毛等。中心粒是一个0.1μm直径和0.3μm长的圆柱体,每个中心粒由9组27条很短的微管组成。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共同构成一个中心体。
3.高尔基体 是由意大利著名的组织学家和细胞学家发现的。高尔基(GolgiCamillo)1843年7月7日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1865年毕业于大学医学专业。曾任医师、解剖学教授、组织学教授和病理学教授。1900年,高尔基当选为议会参议员,1926年1月26日去逝。1873年,高尔基首次发明了用银盐染细胞的新技术,据此系统地研究了神经系统的详细结构,率先了解了神经系统的详细结构,他于1906年与他人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高尔基体是他在1896年研究猫头鹰的大脑时发现的。
4.细胞壁 除动物细胞和病毒外,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真核原生生物有细胞壁、真菌界、植物界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由两类物质组成:一类是由微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物,它使细胞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另一类是填充在网状结构里面的基质成分,它对整个细胞壁起着粘联,加固的作用。微纤维的组成主要有纤维素、几丁质、葡聚糖、肽聚糖;基质的组成主要有半纤维素、果胶、木素、异多糖、脂质、蛋白质、葡聚糖、脂多糖等。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地点:东京东北的陈桥驿

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他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

立他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结果: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

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据势力。

宋太宗(宋太祖的弟弟):979年,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唐朝后期由于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

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集中军权

宋太祖解除禁军(国家正规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之权,使

其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

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

“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2)集中行政权

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A.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在地方上: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各州又设通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B.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

(3)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

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

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

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

3.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

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上财政困难。

D.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科举制度的发展

1.北宋科举制的完善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

2.北宋科举制的作用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

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
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
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
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
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
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
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
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
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
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
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第一节生殖的类型


第一节生殖的类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方式和实例;
2.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3.理解卵式生殖的过程、概念和实例。
(二)能力训练点
1.从几种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实例的比较,训练学生比较分类的能力。
2.以团藻为例阐明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以及卵式生殖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按照生殖方式进化顺序先讲无性生殖再讲有性生殖,让学生感知事物方向总是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归纳、比较、分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有性生殖。
[解决方法]用仔细阅读方法感知重点,用点拨方法讲清重点,用练习题的方法巩固重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卵式生殖。
[解决方法]用多媒体教学将图34团藻的卵式生殖过程的活动课件投放在银幕上,讲清卵细胞、精子、合子(或受精卵)、受精作用和卵式生殖。
3.教学疑点及解决方法
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优缺点。
[解决方法]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讲清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优缺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目标导学法为主。
五、教具准备
动物世界的录像片段——不同动物在自然界生殖状况的录像带;图34团藻的卵式生殖过程的活动课件,以及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导以目标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学并阅读理解,自主性的回答目标的知识教学点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练习:P·100-P·101中复习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教学放映动物世界录像片段,通过不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殖场景,让学生感知后老师再提 问:
同学们已经看到了不同动物在自然界的生殖状况,请大家思考一下:一般说来,生物的种类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生殖和发育的作用。
出示课题: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接着出示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2.[依标导学]:用多媒体将素质教育目标的知识教学点以表格的方式投放在银幕的左边(见投影一),同时,将学法指导放在银幕上的右边(见投影二),并讲清投影二:阅读思考的要求,根据学习情况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投影一:
投影二:
阅读思考:
①要求学生将书中有关内容用浏览的方法看一遍,再仔细阅读P·99中第二自然段至P·100中第二自然段为止。注意识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和图34。
②根据投影一的表格知识点的问题,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并用不同的标记勾划出来,并眉批其疑问和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
3.[反馈点拨]:
将投影一列表所提出的问题全面反馈,在反馈过程中要特别回答学生在阅读思考中的疑难问题,并点拨以下问题。
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抽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②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用多媒体教学将下表投放在银幕上,抽学生回答,老师给予纠正。
③什么是卵式生殖?什么是精子和卵细胞?什么叫合子(受精卵)?要完全理解并回答这些问题,请大家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
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将图34团藻的卵式生殖课件逐步投放在银幕上,并根据银幕出现的活动投影图示顺序一一讲解:
团藻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能够游动的藻类植物。团藻的直径只有1-2毫米。一个团藻由几百个到几万个细胞构成,这些细胞都排在团藻的表面,其中只有少数的细胞具有生殖的功能。
在进行有性生殖时,有的细胞长得很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动,这种大的配子叫卵细胞;有的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小细胞,小细胞生有两根鞭毛,能够游动,这种小配子叫做精子。两者大小悬殊。
精子成熟时,游到卵细胞近旁,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这种合子也叫做受精卵),合子外被厚壁,这种合子可以发育成新的个体——团藻。这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卵式生殖。
接着,老师强调:卵细胞和精子的根本区别是:
卵细胞:细胞体形较大,呈球形,不能游动;含卵黄多,营养物质丰富,保证受精后发育成新个体。
精子:细胞体形较小,有鞭毛,能游动,其特点是保证受精作用的实现。
④用多媒体教学银幕投放一组题:
(1)在单细胞中普遍的生殖方式是____;
(2)生物界中普遍的生殖方式是____;
(3)高等植物和多数动物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是____。
参考答案:(1)分裂生殖;(2)有性生殖;(3)卵式生殖。
待学生依次回答后,老师重点强调三个题的题目的区别:即“在单细胞中”,“生物界中”,“高等植物和多细胞动物”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并体验到审题的重要性。
(二)总结
让学生自结后,老师将下列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投放在银幕上并作强调:
①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等四种。虽然生殖的特点各有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主要是配子生殖,它必须经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而配子生殖中最高级的生殖方式是——卵式生殖。
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比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从进化的观点看生物的生殖方式是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的过渡。
(三)布置作业
P·100-P·101中复习题。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种类
(一)无性生殖
1.概念
2.类型
(二)有性生殖
1.概念
2.特点
八、参考资料
团藻的生殖方式 团藻是绿藻植物中团藻目、团藻科、团藻属中各种团藻的总称。团藻大多生活在有机质比较丰富的淡水中。藻体的直径约为0.5毫米,肉眼就看得见。团藻呈球形,表面排列着一层细胞。这层细胞以内的大空腔,含有稀薄的胶质或水。每个细胞都包埋在很厚的胶质膜中,胶质膜与胶质膜贴得很紧,所以,从藻体表面上看,细胞呈多边形。相邻的细胞之间有胞间连丝相连。团藻体内的多数细胞是不能进行生殖的,而能进行生殖的细胞,它的直径比一般细胞可以大到10倍以上。团藻进行有性生殖的时候,生殖细胞分别产生出卵细胞和精子。卵细胞和精子可以在同一个团藻上产生,也可以分别在两个团藻上产生,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的图34所表示的就是团藻的同体有性生殖。当产生精子时,生殖细胞经过多次纵向分裂而形成一团精子,每个精子都是细长的,而且都具有两根鞭毛,能在水中活泼游动。每个卵细胞则是由一个生殖细胞不经过分裂而增大形成的。成熟的卵细胞为球形,无鞭毛,不能游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初步掌握通过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而确定它们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解决办法]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
(2)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
[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
(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从教材P103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两条染色体了。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
精子的形成过程(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以及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对比图,(详图见教案)
卵细胞形成过程(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减数分裂图解(即教材P106图37或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受精过程(录像),生物的生活史图解(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表。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回顾细胞分裂方式。
2.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
3.推论联会,四分体时期染色体、DNA及染色单体的数量。
4.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5.观察并发现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特点,学会判断区别这两种分裂方式。
6.根据挂图,复述精子形成过程。
7.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8.总结减数分裂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9.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列比较表。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 言:有性生殖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又必须经过减数分裂。以前学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哪三种?(要求学生答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
1.减数分裂
学习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勾书,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强调: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讲 述: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下面,我们结合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
2.精子的形成过程
讲 述:精子在精巢中形成。
(示精子形成过程挂图或多媒体银幕显示精子形成过程的静止图像。)
在精巢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精原细胞。根据有丝分裂的特征,可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一个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答出:相同。)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要求学生答出:间期。)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板画),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不是图上画的这个样子。
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指图说明,使学生弄清楚图上谁和谁是同源染色体,还可以利用指头作比喻,如果一个手指表示一个染色体的话,两只手合在一起,则两个大拇指,两个食指等相应的手指都分别是同源染色体。)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教师指图问)图中四分体有几个?(学生应答出:两个。)强调: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个四分体,因此,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就是四分体的数量。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果蝇体细胞有4对8个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多少个四分体?(答:四个。)人呢?(答:23个。)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就发生了,因此,它们所含的染色单体、DNA数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不同,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染色体细,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染色单体,因此,没有在图上表示出来。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染色体有两个单体。(教师提问)此图中,四分体时期画了几对染色体(学生答:2对。),几条染色体?(答:4条。)几条染色单体?(答:8条。)几个DNA分子:(答:8个。)那么联会时呢?(学生答:仍是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个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教师特别强调:不要片面看图,妄作结论,就认为是联会时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
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象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教师指着相应的图说明)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了,在图上,初级精母细胞有几条染色体?(答:4条。),而次级精母细胞呢?指图中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答:2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答:同源染色体分开,),在次级精母细胞中还有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没有。)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是将来要学的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把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化?(学生答: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大体与有丝分裂相似,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银幕显示两个细胞,请学生仔细观察染色体,找出两细胞的染色体特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同一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分开了,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在此基础上,银幕显示一组细胞,请学生判断谁是有丝分裂,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配图717JT006配图
配图717JT007配图
(答:B是有丝分裂,A、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
(三)总结
现在,我们再重复看一遍精子的形成过程(多媒体银幕以动画形式再重复整个过程)。
强调以下三点:
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根据挂图,来讲述精子的形成过程。(请一位学生讲述,教师根据其讲述情况,精彩处给予表扬,不足处给予补充,错误处给予纠正。)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07-P·108中一、1、2、3;二、
参考答案:一、1.有性生殖;特殊形式;2.两一;3.减少一半;二、1.C;2.B。
(五)板书设计
二、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规律性变化,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说出下列细胞分别属于减数分裂的哪一个时期?叫什么名称?
配图717JT008配图
(参考答案:A图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期,叫次级精母细胞。
B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叫初级精母细胞。
C图表示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精子细胞。
D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叫次级精母细胞。)
示精子形成过程挂图,与上图对照,并复习精子的形成过程。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其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示卵细胞形成过程挂图或用多媒体教学银幕显示)。
讲 述: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见板书设计)请学生将此图与精子形成过程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答出,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
讲 述:
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示减数分裂图解,即教材P·106中图37或多媒体银幕动画显示变化过程。)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不会越来越少呢?
4.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
(请学生看教材彩图七,或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的录像。)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在一起,因此,合子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但精子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个细胞中,它们就成对存在了,所以,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说,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就是这个意思。(讲述时,结合挂图中的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使学生更直观。)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图解(教师从成体开始边讲边板画或多媒体银幕逐步展示)。
配图717JT009配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总结、扩展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DNA、染色体的一系列规律性变化,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请学生分别说出在减数分裂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老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数目情况绘成下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配图717JT010配图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则要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那么,把这两种分裂方式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请学生总结,可前后左右邻近的学生互相讨论,在归纳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列成下表:)
(四)布置作业
1.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合子[ ]
A.20个
B.8个
C.32个
D.28个
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4、2、2
B.4、4、4、2
C.8、8、4、4
D.8、16、8、4
3.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染色体5条,那么,它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DNA数目和此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DNA数目分别是[ ]
A.5、10
B.10、20
C.20、10
D.20、20
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参考答案:1.A;2.C;3.D;4.C。)
(五)板书设计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受精作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
八、参考资料
减数分裂的类型 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配子减数分裂:绝大多数动物和人及部分低等植物(如马尾藻,海松藻和各种硅藻等)在形成配子时减数分裂,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本教材中的减数分裂即为此种类型。
2.合子减数分裂:部分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轮藻、水绵等)在有性生殖时,合子刚一萌发就进行减数分裂,所以称合子减数分裂,分裂的结果,形成染色体数目比合子减半的游动孢子,再由孢子发育成单倍体的植物体。
3.居间减数分裂:全部高等植物及部分低等植物(如石莼等)的减数分裂,发生于植物体产生孢子时,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再经有丝分裂形成配子。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168.html

更多
上一篇:练一练5 下一篇:上学真好

最新更新

更多